警惕英模报道中的过度悲情

2017-01-27 06:42李文俊
中国地市报人 2017年9期
关键词:英模悲情过度

□李文俊

(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山东 烟台 264000)

警惕英模报道中的过度悲情

□李文俊

(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山东 烟台 264000)

英雄模范人物报道,是主旋律宣传的重要题材。经过历代新闻人探索实践,英雄模范人物报道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思路与方法;与此同时,随着社会发展变化,英雄模范人物报道的方式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发展,涌现出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然而,在创新探索中也出现了一种不良现象,那就是过度悲情,过度渲染英雄模范人物身体的悲苦情形,过度渲染英雄模范人物牺牲后给家属带来的悲痛。这种过度渲染的悲情,遮盖了英模人物身上本该弘扬的崇高精神,与英模报道的初衷背道而驰。媒体对这种现象必须予以足够警惕,并及时加以纠正。

现象:过度悲情遮蔽崇高

英模人物之所以成为英模,是因为他们为社会、为大众做出了令人瞩目的奉献和牺牲。他们在奉献过程中必然会遭遇这样那样的艰辛和苦难,他们的牺

1.方延明.新闻写作教程.北京:高等学院出版社,2005.

2.黄旦.新闻传播学【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5.

3.张洪忠.大众媒介公信力理论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6.牲也必然会给家属亲人带来悲痛。惯常的英模报道也会涉及英模人物遭遇的苦难,以及他们牺牲后留给亲人的悲痛,但都是有节制的、适度的。然而,有个别媒体,特别是极少数都市类媒体却在报道中,大篇幅描绘英模人物遭受的非人苦难,浓墨重彩渲染英雄模范人物的牺牲给家属亲人带来的悲痛。

(编辑:古缘)

刘盛兰是山东省招远市一位孤寡老人。老人从1996年开始拾荒助学,18年间资助了100多名困难学生,总计捐10万多元。老人因此入选“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某报在报道刘盛兰时,重点突出老人省吃俭用,其中有这样的细节,老人近20年几乎没尝过肉味,连一个馒头都舍不得买,经常到集市上捡拾别人丢弃的茄子、土豆、白菜等带回家吃;近20年也没买过一件新衣服,看到被人丢弃的衣服、鞋子、帽子,就捡回家缝补一下再穿……。这样的情节确实能打动人,却也在一定程度上让人觉得刘盛兰老人过的是非人的生活,日子太苦太难了。这样的情节是否有必要报道出来值得商榷。

山东烟台莱阳市籍消防战士全沾蓉在扑救苏州工业园区大火时不幸遇难,英勇牺牲。某报围绕全沾蓉英勇救火及其生前事迹刊发了一系列报道。或许是为了更深地“打动读者”,该报的多篇报道聚焦于全沾蓉牺牲给其亲属带来的悲痛,大篇幅展示全沾蓉牺牲后他父母妻子悲痛欲绝的状况。特别是一篇题为《全沾蓉骨灰昨日回乡今日将举行安葬仪式》的报道简直成了悲痛的集中展览。我们且看这篇报道的几个小标题:母亲:心情难以平复,几番用头撞炕;父亲:悄悄躲进屋里,偷偷摸起眼泪;妻子:紧盯婚纱照,抽噎流泪不止;全家屯村民:一边劝着要挺住,一边痛哭止不住;近九个小时返乡途中母亲撕心裂肺哭不停。这样的文字再配上全沾蓉母亲和妻子恸哭的照片,让人读来觉得满纸悲伤情,字字痛苦泪。读这样的报道,人们只记住了亲人的泪水,英雄精神却被泪水淹没了。这样的报道,在一定程度上使苦难和悲痛喧宾夺主成了报道的主体,本来应当突出的英模人物的先进事迹和奉献精神却被边缘化了。在这样的报道中,过度悲情遮蔽了崇高精神。

从美学意义上讲,英模报道属于悲剧范畴。正如鲁迅先生所言,“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其美学追求是激发人们对毁灭人生有价值东西的邪恶势力的痛恨,激发人们对人生有价值东西的珍惜和向往,带给人们的是升华崇高的情感体验。英模人物报道中会适度涉及苦难和悲痛,其目的是为了营造“悲剧”氛围,是为了用苦难和悲痛来反衬英模人物,激发人们对英模人物的崇敬嘉许之情,引导人们学习英模人物,践行英模精神,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促进社会健康向上发展。然而,阅读过度悲情的报道,人们得到的认知是做英模人物真苦、做英模人物的亲人真惨;得到的情感体验是悲观沉沦而不是激愤升华。这种过度悲情的倾向,严重背离了英模报道的初衷,必须给予足够警惕,坚决加以摒弃。

成因:误入歧途的改文风

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这是党的新闻宣传工作的基本准则,也是英模报道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笔者以为,这种过度悲情的英模报道的初衷,也是为了给受众提供一篇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的佳作,出现过度悲情遮蔽崇高精神的状况,是其在改文风的道路上跑偏了方向,误入了歧途。

毋庸讳言,长期以来主流新闻媒体的英模报道中,确实存在着“高大全”的僵化倾向,为了塑造英模人物的完美形象,人为地拔高英模人物以及与其相关的人和事,有意无意地回避英模人物身上的悲情和他们遭遇的苦难。这样一来,英模人物是几近完美了,但也往往显得不合常理,不近人情,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原则,让受众对这样的报道敬而远之。与此同时,近年来勃然兴起的自媒体,以其生活化、情感化的内容题材和灵活多样的传播手段,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抢走了传统媒体的许多受众。在这一背景下,扭转僵化的“高大全”倾向,改进文风,写出贴近群众生活实际和情感的作品,与新兴媒体争抢受众粉丝成为新闻人的必然选择和自觉追求。然而,个别媒体在改文风中,矫枉过正,用力过猛,为了吸引人们的眼球,把太多精力用在了直击人们痛点和泪点的悲情化事物及细节上,在表达呈现方式上极尽渲染铺陈之能事,进而走上过度悲情化的歧途。

纠偏:不忘英模报道初心

那么,如何让英模报道贴近生活实际和贴近受众需要的同时,避免掉入过度悲情的陷阱呢?笔者认为,应当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不忘英模报道的初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强调“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英模报道而言,不忘初心就是要时刻牢记报道的使命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报道的目的是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英模报道的素材选用、情感取向、细节呈现、文字铺陈,都要以这个“初心”作为参照坐标和评价标准,不能一味地为了吸引人眼球而有所背离。

二是把握好舆论引导和满足受众需要的关系。在英模报道中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和满足受众文化需要,本质上是一致的,但也往往是不平衡的。板着面孔向受众灌输导向,会让人生厌;一味迎合受众需要,则往往落入庸俗化和低级趣味的窠臼。我们应当在英模报道中以真实感人的事实、生动鲜活的细节,来满足受众了解真相、宣泄情绪的需要,以高尚奋进的精神、健康向上情感引领受众,努力做到“哀而不伤”。

三是不能自然主义地照抄生活。新闻报道是对客观事实的再现,同时也是有选择的再现,报道什么、怎么报道,都应当按照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做出正确的取舍。英模人物遭遇的苦难和他们牺牲带给家属亲人的悲痛确实也是客观事实,但我们不能不加选择地全盘报道,更不能为了吸引人们的眼球专盯消极负面的东西。而应当对照英模报道的“初心”,选择报道那些能够引领正确导向和价值观,选择能够激发人们高尚健康情感的事实、细节和情感。

(编辑:秦明瑛)

猜你喜欢
英模悲情过度
过度情绪反应的背后
中药煎煮前不宜过度泡洗
江西寻乌:三举措开展英模教育
悲情英雄
吴天祥亲给拾荒助学老人送大米和鲜花
希望你没在这里:对过度旅游的强烈抵制
The world is the youngest backpacker Wenwen’s kindergarten
教授十年悲情寻子:没有爱的教育不算好的教育
陈水扁“悲情奔丧”
"五老"进校讲"双百"英模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