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奴隶的民居叙事

2017-01-28 10:41高春常
枣庄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圆木木屋小木屋

高春常

(鲁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东烟台 264025)



美国奴隶的民居叙事

高春常

(鲁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东烟台 264025)

战前美国奴隶所居住的棚户区主要由成排的单间小木屋所构成,在经济成本方面它们是在因陋就简的基础上形成的,而在空间布局上又配合种植园主在安全管控和使唤劳力等方面的需要,没有任何舒适性可言,但它们取材天然,并随着奴隶制的发展卫生条件有所改进,毕竟为这个特殊制度下辛苦工作的人们提供了一块喘息之处。

小木屋;棚户区;干栏式;“大房子”;前奴隶①

17和18世纪北美大陆的奴隶房屋建造时要在地基上打上木桩,房顶和墙壁由木板或隔板围起来,钉在水平的房屋支架上,与白人的房屋建造方法差别不大。另外也有一些土坯房子。在18世纪下半期,种植园主开始为奴隶建造小木屋。这种小木屋既不需要打地桩,也不需要木制的内部框架,建造起来更为方便,并成为19世纪奴隶房屋的主要形式。鉴于目前国内学界很少有人对此有专门论述,本文试图从奴隶本身的角度,梳理一下有关内战前美国奴隶、尤其是南方奴隶的民居情况记载,所依据材料主要是1936~1938年联邦作者项目有关奴隶叙事调查的打印稿汇集成果,1941年由美国国会图书馆编纂完成(现已网络数据化),后来也被收录于乔治·拉维克主编的41卷《美国奴隶传记大全》(1972~1979)之中。

一、“奴隶居住的房子叫做棚户区”: 奴隶的居室外观

奴隶居住区有特别的称呼,即“棚户区”(quarters)。北卡罗来纳前奴隶玛丽·安德森说:“奴隶居住的房子叫做棚屋区(quarters),而主人居住的房子叫做大房子。我们的房子各有两个房间,但主人的房子有12个房间。奴隶和白人老乡的建筑都位于一大片有一英里见方的树林里,到处都是橡树和山核桃树。”[1](P20)

规模小的棚户区仅有几户奴隶,而大的则可能像一个小镇。典型的棚户区一般有两排,门口相对,当中形成一种类似巷子的街道。92岁的北卡罗来纳前奴隶亨利·詹姆斯·特伦特姆说:“奴隶的房子看起来像一个小镇,那里有谷物磨坊、轧棉机、鞋坊、制革坊以及很多织布用的织机。奴隶大多在自己的房子里做饭,他们称之为窝棚。”[2](P364)

关于奴隶居所的一般性特点,幼时在阿拉巴马作为奴隶的卡托·卡特(Cato Carter)说:“妈妈住在棚户区由橡树砍倒后的圆木做成的小屋里。那里有很长一排小木屋,因家庭人口多少而大小不一。我的主人有80多个奴隶。他们的老木屋都很暖和,因为我们都用泥巴将缝填死,他们还有用枝条与泥巴、猪毛混合做成的烟囱。”[3](P202~203)

部分小木屋顶部有的可能附有阁楼。马里兰的前奴隶玛丽·詹姆斯说:“我们居住的棚户区位于被称为伦道夫庄园的种植园上,建造得像你能在跑道上所见的马厩;它们有一个半楼层高,大约25英尺宽、75英尺长,底层边上有窗户。正面和尾部各有一个长长的遮蔽物。前面有长凳供人坐,后面有钉子来悬挂锅和罐子。”[4](P37)

个别例子中也有两层的。马里兰的前奴隶詹姆斯·迪恩说:“我诞生在一个小木屋里,那是波托马克河的鹅湾上查尔斯县的一种典型木屋。我出生的种植园离这条河有三英里远。木屋有两层,一层在上一层在下,两扇窗户都很大,每间各有一扇。没有门廊,门前有一块宽板,以防雨雪落在门头,外面有个很大的用檩条制的烟囱,用灰泥涂在檩条之间。”[4](P6)

小木屋顶部有木瓦,一般是泥地面。出生于1850年的前得克萨斯奴隶威廉·布兰奇说:“奴隶住在一长串圆木房子里。它们带有泥地面和木瓦。主人伍德森的房子也是木瓦房顶。”[3](P143)佐治亚前奴隶安妮·普莱斯(Annie Price)说:“一个木屋里面只有一家,以免过度拥挤。每座建筑除了有一个很好的木瓦顶以外,还有一个宽大的地面。”[5](P181)不过,也有受优待的奴隶住在拥有木质地板的房间里。86岁的南卡罗来纳前奴隶盖布尔·洛克利尔(Gable Locklier)大叔说:“我们都住在有两个房间和一个木质地板的房子里。”[6](P113)

烟囱是小木屋的中枢性构件,不仅仅因其对每日饮食的不可或缺作用,也因其关系到整个木屋的安全。北方旅游者弗雷德里克·奥姆斯特德对此有细致的描述:“奴隶的房子一般为舒适度和宽敞度参差不齐的木屋。在一头有一个开放性的大壁炉,设在房墙的外缘,在圆木做的附件内层糊上泥,高和宽都是大约八英尺见方。烟囱有时是砖砌的,但更常见的是用木板条或劈开的枝条做成的,就像圆木一样排起来,并涂以泥灰。他们能享受呼啸的火苗,而由于通用的燃料为含酯松木,夜里当门打开的时候,小木屋从远处看起来就像一个熊熊的火窑。”[7](P111)

在木屋建造过程中,搭建地基、墙壁和木瓦的步骤是有秩序的。大约98岁的南卡罗来纳前奴隶威廉·邓伍迪说:“他们砍下一棵树。然后他们划上线——在两头固定一段合股线,涂上白色,拉起来,再放开使其落下,给圆木打上标记。然后他们用斧头刻痕。然后砍伐者会过来,削砍这个圆木,将任何不同之处找出来。就像你在锯木场将木材锯成方形一样,人们会把圆木弄直。为了搭建木屋,你会锯开木块,竖起来,然后将基石放在木块上,然后放上枕木。当你做好以后,要铺上走路用的厚板。然后他们会放上第一根圆木。你刻上痕。为了搭建房顶,你会持续将圆木砍成一半,然后是另一半,直到得到像木瓦一样小的木块。然后你会看着木瓦搬走。他们有的是时间。”[8](P226)

建造过程很认真,尤其是填缝的时候。在阿肯色居住的前奴隶伊莱扎·华盛顿这样回忆田纳西的奴隶居所:“我母亲住在由圆木垒成的屋子里……他们将圆木摞起来,用类似鞋子形状的木板封好缝隙。这就是楔形木垫,大约一英尺长,好像楔子。它们用于填缝。圆木摞好以后,楔木就把圆木之间的洞堵住了。在楔木塞好后,泥巴糊到缝隙之间,使得房屋暖和。我见过好几个在建的屋子。宽木板用于铺地板。门是支在木制的枢纽上的。门从来不锁。上面没有任何锁。如果你想的话,可以在里面加个门闩。那些日子人们根本不担心小偷。那时不像现在的人们有这么多东西。他们的屋子只有一个窗户和一扇门。烟囱建得好似一个梯子,有黏土和麦秆填充在框架里面。”[9](P50)

木屋流行的主要因素是当时的木材很容易获得,工序简单。77岁的佐治亚前奴隶格林·沃尔班克(Green Willbanks)说:“奴隶居住在圆木屋里,那是通常的做法。那个时候有很多松树林。圆木被砍成合适的尺寸,每一端都切口,使之紧密地衔接,建房堆积的时候要尽可能地没有缝隙。他们将松木锯成几段,用板斧将它们劈成厚木板,用以遮盖圆木之间的缝隙……他们用红泥将缝隙糊死。老式的烟囱是用泥和树枝制成的。”[10](P138)对圆木进一步加工,可以建成更封闭的板房。佐治亚州哥伦布县的前奴隶苏西·布朗(Susie Brown)指着眼前一条两旁排列有未粉刷棚屋的街道说,棚户区“看起来像这条街。其中一些是木板房,一些是圆木屋,两间之间加上一个附间。”[10](P312)

二、“我们睡在自家制的床架子上”:奴隶居室的内部设施

奴隶居室的内部一般只有一、两间。83岁的得克萨斯前奴隶菲利斯·珀蒂(Phyllis Petite)说:“我们黑人居住在棚屋里,离大房子不远,是一种带有一个脏烟囱的单间木屋。我们在壁炉里的热炭上做饭。”[11](P236)佐治亚前奴隶安妮·普莱斯说:“奴隶们与肯农先生之间的居住区别只有两点:一是分给奴隶的只有一个房间而不是几间,二是挡风板安装在里面,而奴隶使用泥巴达到这个目的。”[5](P180)佐治亚前奴隶理查德·奥福德则说:“每个房子都是由圆木建成的,都属双户型,以供两家住。”[5](P151)

根据人口变化情况,主人也有可能为奴隶临时增加附属房间。混血出身的佐治亚前奴隶萨拉·雷说:“当家庭变得太大时,将从后面附加上一个小间。另一种类型的奴隶屋舍被称为‘两隔断’房屋。这是一座两间的屋舍,有烟囱位于两隔断之间,给两家提供住处。在更加兴旺的种植园上,奴隶的棚户区是在隔断之间刷石灰水的。”[10](P310)条件稍好一些的奴隶居所中,厨房也有这种作为附属房间的单独厨房。幼时被卖到佐治亚的前奴隶吉姆·吉拉德说:“不,我们的房屋没什么可自夸的。它们都是用圆木建成,铺有厚木地板,有两个房间以及一个附属的厨间。”[12](P154)

屋内的陈设很简单,其中床铺要占据相当大的一块地方。82岁的密西西比前奴隶利思·斯平克斯(Leithe Spinks)说:“木屋里没有地板,你站在泥地上,你所知道的家具并没有在那里。为什么?小伙子。只有板凳坐,还有自家制的饭桌和铺位。有个壁炉,但主食是在大厨房里做的。”[13](P57)佐治亚前奴隶安妮·普莱斯说:“在这种粗糙的被称为小隔间的单间房子里,有一张用崎岖不平的木头制成的床。绳子从边角上拴着,作为垫子的弹簧,垫子是一只塞满稻草和树叶的袋子。也有一两个当作椅子的盒子。烟囱是用岩石和泥制成的。所有的烹调都是在壁炉上完成的。”[5](P181)有时为了节约空间,主床铺上往往要附加一个活动式床架。根据前奴隶乔治·巴克纳的回忆,“这种家庭的设施包括一个木制的床架,上面安装一个粗糙的稻草床……白天稻草床能够推送到床架下面,而在夜晚则拉到小木屋的当中。”[14](P27)

手工制的床架一定要绑结实。78岁的佐治亚前奴隶威廉·麦克沃特说:“奴隶用的床都是手工制的,用细绳编织每个地方以形成一体。如果你没有将绳子固定好,你躺在上面床就会散架了。”[5](P93)床上的床垫和枕头也是手工做的。78岁的佐治亚前奴隶弗朗西丝·威林厄姆说:“床垫外套是用粗袋布做的,我们用当季的麦秸充满。当这些用完之后,我们从地里割草。装到奴隶的床垫里的大多数干草都挺管用。他们允许我们的枕头里面用干草掺杂棉花。”[10](P153)但一些奴隶木屋中甚至连床也没有。90岁的田纳西前奴隶哈尔·赫特森说:“我们像猪一样睡在地面上。男孩和女孩睡在一块——就像每个人那样睡得东倒西歪。”[15](P145)

由于一家人都住在一间房子里,不能奢望什么隐私。19世纪50年代理查德·科德利(Richard Cordley)曾在堪萨斯西部居住过小木屋,他描述了那种没处理好缝隙的小木屋有着多么糟糕的隔音效果:“小木屋大约15英尺见方,建造非常简单。圆木之间没有任何楔木,而我几乎能从开口中爬到院子里。我往外看,能看见小马、猪和牛,能听到正睡觉的鸡打鸣,时而能听到大草原的狼在嚎叫,或者是树林里猫头鹰的尖叫声,或者是迟迟回家的印第安人喊叫。”[16](P82)

南卡罗来纳一个前奴隶所描述的居室状况,在南方应该是比较典型的:“我们居住在一个单间的木屋里。人口多的家庭有两间,火生在屋子里的中间。我们的是位于一头靠窗的地方。有白色或红色的橡木瓦或松木瓦遮顶。当然木瓦是手工做的,从不知道怎么造其他的。所有的床都是绳绑的。在栏杆旁边钻洞让绳子穿过去,这是那些日子用的东西,不是用板条。绳子伸展能使床铺得舒服。我们在屋子里从没有一把椅子。我爸给我们做凳子,放在火旁边……我们有一个爸爸用厚板做成的大桌子。没有什么镜子,都是在周日早上到泉水里照我们自己。那些日子里哪有什么化妆台呀。我们所有的就是一台桌子、几把凳子和几张床。”[17](P272)

做饭的地方也是小木屋的主要设施。北卡罗来纳前奴隶范妮·穆尔说:“棚户区只是一长排木屋子,布满了灰尘。一家人无论大小都住在一个大房间里。在房间的一头有一个大火堆。这是为了木屋保暖,也是为了做饭。我们用一个大罐子做饭,它上面有柄悬挂在火堆上。玉米饼放进灰烬里烤熟,伙食放进煎锅里,盖上盖子和木炭……当我们的妈妈在地里干活的时候,我奶奶给我们孩子做饭……她有一个大木婉,还有够多的木调羹放在周围。”[2](P129)佐治亚前奴隶威利斯·科弗则说:“那时没有火炉,我们所有的烹饪都是在壁炉上完成。罐挂在铁柄上进行烹煮,而用大玉米饼做成的白面包是在地上的灶火里烤熟的。”[18](P203)

居室可能被种植园征用为厨房。著名的黑人领袖、前奴隶出身的布克·华盛顿描述了他曾居住的奴隶房屋:“木屋不仅是我们生活的地方,也被用作种植园的厨房。我的母亲是种植园的厨师。木屋没有玻璃窗户;为了让光照进来,它只在旁边开有口子,当然冬天的冷空气也会进来。木屋有一个门,或者称作门的东西,只是靠几个枢纽挂起来而已,上面有很大的裂缝,更不用说它太小了,这使得房间令人很不舒服。除了这些开口之外,在房间的右下角有一个‘猫洞’,这是战前时期几乎每个弗吉尼亚宅邸或木屋都使用的一个发明。‘猫洞’呈正方形,大约是七乘八英寸,为的是让猫在夜间的时候能够自由出入房子。”[19](P3)

三、“他们只是在灌木里方便其事”:奴隶居室的“奢侈配置”

由于窗户是敞开的,夏天的时候蚊子、苍蝇就自由往来,行于其间,纱窗那时候还没有发明出来。阿肯色前奴隶O · C.· 哈迪说:“没有纱窗和门这样的东西。就我所知这都是1900年左右才有的。苍蝇和蚊子很多。”[20](P162)82岁的弗吉尼亚前奴隶艾达·里格利(Ida Rigley)则说:“好像没有如此多的苍蝇。有时贝蒂小姐将糖蜜与面粉和毒药混合起来,杀死苍蝇。她将其洒在黄色的纸上。我们有时也采用蝇草茶。但我们用不着那么规律。我们没有纱窗。我们只有极少的蚊子。我们有孔雀绿般的苍蝇清理者。它们漂亮极了。”[21](P43)

很多奴隶在居所当中可能挖一个地窖,里面冬暖夏凉,是储存食物的好地方。布克·华盛顿说:“我们的木屋里没有任何木质地板,赤裸的泥土就是地板。在泥地板的当中有一个很大很深的洞口,上面盖着木板。这被用于在冬天储存地瓜。我记得在将地瓜放进里面或拿出来的时候,我往往会占有一两个,然后烤熟,完完全全地享受它,这个印象一直深深地镌刻在我的脑海里。”[19](P4)

南卡罗来纳一个前奴隶提到了室内照明问题。他说:“生火有很多木柴,在火势小或停止燃烧的时候,用松木疙瘩点灯。我们有油脂蜡烛。为什么那个时候人人都知道做油脂蜡烛,因为很简单。你所要做的只是杀死一头牛,从内脏和腰子当中取出油脂。注意从中熬出来的是肥油。像那个时候人们处理猪油一样,要焖一焖。蜡烛模子是用罐头盒做成的。至于灯芯,所有的包装线都储存着,那个时候这东西不多。将线放在模子的正中间,周围倒上热油脂。线就成了蜡烛芯。”[17](P272)但82岁的密西西比前奴隶利思·斯平克斯则作证说,灶火是夜晚惟一的照明来源:“惟一的光线是由火提供的。”[5](P181)

除了小木屋外,一些奴隶也可能跟随主人住在大房子里,其中一些是用砖建造的。一个南卡罗来纳前奴隶这样说:“我出生在南卡罗来纳劳伦县的‘砖房子’里,那里离纽伯里县边界很近,我的主人是费利克斯·卡尔梅斯(Felix Calmes)博士。老砖房仍在那儿……我们在奴隶制时代有很漂亮的房子住,有好东西吃,但从不用花钱。”[22](P62)由于建造成本较高,砖房一般是主人居住的,仆人有可能跟随主人住在这种砖房的耳房或阁楼里。北卡罗来纳罗利市的建筑承包商达布尼·科斯比的前奴隶凯瑟琳·威廉斯回忆说:“主人没有种植园,他住在城里。他有一个砖砌的大厦,他也造砖。”[2](P382)

由于离地的木质地板结构是必需之物,干栏式木屋的建设成本较高,这样的棚户区较为少见,但在19世纪50年代奴隶制高度发展的密西西比州的纳奇兹地区,这种典型的干栏式建筑却在建筑合同中成为通行模式。在纳奇兹地区,这种典型的奴隶木屋属于双间连体建筑,每间的长宽高分别是20、19和10英尺,并各有至少两个窗户、一个壁炉或砖砌的烟囱,而地板为松木或柏木厚板,同时两间之间设有12英尺宽、19英尺长的共用走廊;建筑物本身一般在砖砌的支柱上抬离地面大约三英尺左右。[23](P30~32)

其他条件好的房子可能带有雨挡板或砖砌的烟囱房子,也可能得到粉刷,或者用尖板条围起来。1850年出生在密西西比的利特·扬说:“老女主人吉布斯有很多黑人,她不得不准备许多棚户。它们都是些好房子,带有丝柏木雨挡板以及砖砌的烟囱。”[13](P227)得到粉刷的房子也在少数之列。现居于得克萨斯州休斯敦的哈丽雅特·柯林斯从母亲那里听到了很多关于奴隶制时代的故事。她说:“在远离镇子的农场上建有木屋,棚户区、烟熏室、洗衣房、大谷仓和马车库都在那里。棚户区是些不大的、粉刷过的圆木屋,一家一个,大多都用尖板条做的栅栏互相隔开。”[3](P242~243)弗雷德里克·奥姆斯特德则说:“在詹姆斯河流域的一些种植园上,有一些更大的房子,带有挡板和装饰。在这些房子里容纳了八个家庭,其中每家都有一个独特的卧室和带锁的壁橱,而每两家都有一个共有的厨房或起居室。”[7](P111~112)

厕所对棚屋区来说更是奢侈之物,但由于南方处处丛林茂密,一般来说没有必要。1854年出生于阿拉巴马的亨利·贝克在1938年接受托马斯·坎贝尔采访时说:“我不知道在奴隶制时代为‘黑佬’专门建造任何单独的厕所。白人老乡只是为他们自己建房子。如果一个男人要结婚,为他和妻子建造一个新的小木屋,为何他不建造一个厕所呢。他不认为有必要。他们只是在灌木里方便其事。有时找一个隐蔽的地方确实比较难。”[24](P669)

四、“每个这样的屋舍都有一块菜地”: 奴隶居室前的活动场地

奴隶棚户区是没有任何院墙的,但是门前空地还是有的,而周围可能有小块菜地或鸡舍。在哈丽雅特·柯林斯前述的例子中,有些地方还允许用尖板条围起来。阿拉巴马前奴隶埃玛·查普曼说:“奴隶的棚户区也是用圆木建的,并为一个附加房间、一小块菜地以及一些鸡留有空地。女奴在周日并不下地,那是她们打扫庭除的日子。”[12](P63)混血出身的佐治亚前奴隶萨拉·雷说:“在兴旺的种植园上每个这样的屋舍都有一块菜地(garden plot)和一块鸡场(chicken yard)。”[18](P310)92岁的密西西比门罗县前奴隶佩特·弗兰克斯(Pet Franks)说:“在塔特姆这个地方的所有奴隶都有自己的小块地,在上面他们可以种些自己想要种的。他们可以在周末劳动。当他们从小块地卖东西的时候,女主人会付钱。”[25](P58)但密西西比另一位前奴隶则说:“黑人奴隶没有任何园子,只有大房子那里的大庭园,老女主人会叫田工在那里干活。”[25](P3)

屋前空地是儿童玩耍、大人干家务的场所。前奴隶哈丽雅特·柯林斯说:“白人和黑人的小孩子都在一起到处玩。他们钓鱼,骑犁地的马,追赶小牛犊和小马驹,制造其他恶作剧。”[3](P242~243)黑人儿童甚至还可以到主人的院子里玩耍。得克萨斯前奴隶皮特·米切尔说:“妈妈是个室内侍女……夏天她让我们孩子们在大房子的院子里玩耍,但我们不能进入房中。在冬天我们呆在我们居住的棚屋里,而妈妈干活。”[26](P114)

洗衣服也可以在门前空地上进行。俄克拉荷马前奴隶麦卡莱斯特说:“我们也没有桶,所以父亲将一个中空的圆木拿来劈开,在里面隔开。在每部分钻一个孔,在那里塞上一个塞子。然后他砍两个分叉的桩子,将其打入地里,而中空的圆木两端架在分叉上。我们在圆木里灌满水,用来清洗我们的衣服。我们把塞子拔出来,放水出来就可。我们也没有扫帚,所以我们制作灌木丛扫帚来打扫地面。”[15](P103)

奇怪的是,饮用水问题在日常生活中那么重要,在奴隶叙事当中却提及很少,这很可能是采访人没有提出这个问题,或者棚户区没有水井,而是更多地利用水塘或蓄水池。76岁的佐治亚前奴隶朱莉娅·拉肯只提到主人的院子里有这种设施:“院子里有口大深井,在那里他们为大房子打水。”[5](P36)泉水也是常见的饮用水源之一。82岁的南卡罗来纳前奴隶弗兰克·亚当森说:“水是从一个大泉眼那里获得的。”[22](P14)有的居所附近甚至还有井,但一般也是主、奴共用的。前奴隶艾达·里格利说:“我们拥有的一样东西是一个砌墙的深井、一个冰窖。他们将冰切成块,冬天的时候放进去。我们在那里只有一处泉水。”[21](P43)

五、“黑人棚户区处于监工的管理之下”:奴隶居室所置于的空间布局

棚户区一般离主人的大房屋不远,一般是密集居住,便于奴隶自己的生活、农场的劳动、对主人的服务以及对棚户区本身管控。棚户区的神经中心实际上不在它本身,而是在不远处主人所居住的“大房子”。北卡罗来纳前奴隶伊莱亚斯·托马斯说:“我们把奴隶的房子称为‘棚户区’。它们排列得像街道,约有两百码长,位于大房子的北边。”[2](P344)佐治亚黑人阿曼达·杰克逊夫人说:“奴隶居住的地方是在白人老乡房子的后面。他们称之为‘棚户区’。那里有很多圆木小屋,排列得有点像一个圆圈,外面都有一个大烟囱。墙壁的缝隙用干泥糊死,用来保暖。”[27](P291)

由于奴隶制下的垂直管理体系,很容易想象,室内奴仆将住得离主人最近。他们一般居住在大房子的附属建筑内,比如厨房、洗衣房或储藏室,而不是棚户区本身。例如,大约74岁的前阿拉巴马奴隶艾丽斯·赖特说:“我们的人口确实住在白人的院子里。我不知道这种房子是什么样子。我妈妈常常给白人人口做饭。”[9](P244)而93岁的佐治亚前奴隶威廉·柯蒂斯则说:“我们有阵子居住在大房子后面的棚户区,而我妈是室内女佣人。”老主人买了个酒馆后,柯蒂斯就随母亲搬了家,“老主人给我们在酒馆后面盖了座小房子。”[15](P48~49)

监工的宿舍也不会太远,一般位于巷子的前端,并与“大房子”隔空相望。南方逃奴、著名的废奴主义者威廉·威尔斯·布朗在其《我的南方家乡》中说:“我们的黑人棚户区处于监工的管理之下。”[28](P147)这种安排的目的在于给监工提供工作方便,让其既能随时听命于主人,又能立即查看棚户区动静。佐治亚前奴隶范妮·富尔彻提到在监工的房舍附有屋顶通路(breezeway):“房子是按排建的,一排在这边,一排在那边,中间是开阔地,而监工的房子在另一头,有一座很宽的墙正好穿过那里。”[10](P311)

巷子的另一头,则是通向田野,以方便奴隶们外出干活。棚户区的主体毕竟是田间劳工。所以弗雷德里克·奥姆斯特德指出:“一些小屋安排在一起,它们被称为‘棚户区’。在具有现代规模的种植园上将只有一个‘棚户区’。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为了从水池那里取水以及从林子里取柴方便。”[7](P111)

各蓄奴州的法律规定必须对棚户区定期巡逻。1840年《南部种植者月刊》列举的种植园规矩中,夏天晚十点或冬天晚十一点后,奴隶不得出门;监工必须每周在夜间巡视棚户区一两次,以确保奴隶在家。[10](P330)有的种植园甚至九点听到号角响后就要睡觉。离开棚户区,黑人需要通行证。佐治亚前奴隶里亚斯·博迪(Rias Body)说,县里给种植园划分巡逻区,每区都有专门的巡逻队,夜间巡逻一般是六人组成,由种植园主及其监工轮流值守;所有的奴隶离开他们的住所都必须从主人或监工那里获得一个路条,否则将被巡逻者施以鞭刑。[18](P86)

在棚户区内部,奴隶们则在局促的空间里极力保留一点自我的存在感。地窖里除储存食物或工具外,还可能藏有偷来的东西,甚至在关键的时刻躲在里面。幼年在密西西比种植园生活过的浅肤色混血儿劳拉·罗兰提到,战后不久她的父母曾利用居所下面的地洞逃避三K党的滋扰:“他们移开木板,全都躺下去,并把木板盖好。当他们到达那儿时,打开门,他们没看见任何人在家,就骑马走了。”[21](P90)历史学家帕特里夏·桑福认为,19世纪弗吉尼亚的一些种植园主之所以热衷于为奴隶建造干栏式木屋,目的就在于防治奴隶挖地窖私藏东西。[29](P52)不过,也有历史学家认为,建造这种将地板提高至离地两、三英尺的木屋目的是为了改善奴隶的卫生条件。[30](P88)无论出发点如何,奴隶制下房屋的规划与这个特殊制度当中的人事管治因素有着重要的牵涉,应该是毫无疑问的。

总体而言,战前美国奴隶所居住的棚户区主要由成排的单间小木屋所构成,在经济成本方面它们是在因陋就简的基础上形成的,而在空间布局上它们又配合种植园主在安全管控和使唤劳力等方面的需要,没有任何舒适性可言,但好在它们取自天然材料,并随着奴隶制发展卫生条件有所改进,毕竟为这个制度下辛苦工作的人们提供了一块喘息之处。

[1]Federal Writers’ Project. Born in Slavery: Slave Narratives from the Federal Writers' Project, 1936~1938, North Carolina Narratives, Volume XI, Part 1[B].Washington, D.C.: Library of Congress, 1941.

[2]Federal Writers’ Project. Born in Slavery: Slave Narratives from the Federal Writers' Project, 1936~1938, North Carolina Narratives, Volume XI, Part 2[B].Washington, D.C.: Library of Congress, 1941.

[3]Federal Writers’ Project. Born in Slavery: Slave Narratives from the Federal Writers' Project, 1936~1938, Texas Narratives, Volume XVI, Part 1 [B].Washington, D.C.: Library of Congress, 1941.

[4]Federal Writers’ Project. Born in Slavery: Slave Narratives from the Federal Writers' Project, 1936~1938, Maryland Narratives, Volume VIII [B].Washington, D.C.: Library of Congress, 1941.

[5]Federal Writers’ Project. Born in Slavery: Slave Narratives from the Federal Writers' Project, 1936~1938, Georgia Narratives, Volume IV, Part 3 [B].Washington, D.C.: Library of Congress, 1941.

[6]Federal Writers’ Project. Born in Slavery: Slave Narratives from the Federal Writers' Project, 1936~1938, South Carolina Narratives, Volume XIV, Part 3 [B].Washington, D.C.: Library of Congress, 1941.

[7]Frederick Law Olmsted. A Journey in the Seaboard Slave States; With Remarks on Their Economy [M]. London: Sampson Low, Son, & Co., 1856.

[8]Federal Writers’ Project. Born in Slavery: Slave Narratives from the Federal Writers' Project, 1936~1938, Arkansas Narratives, Volume II, Part 2 [B].Washington, D.C.: Library of Congress, 1941.

[9]Federal Writers’ Project. Born in Slavery: Slave Narratives from the Federal Writers' Project, 1936~1938, Arkansas Narratives, Volume II, Part 7 [B].Washington, D.C.: Library of Congress, 1941.

[10]Federal Writers’ Project. Born in Slavery: Slave Narratives from the Federal Writers' Project, 1936~1938, Georgia Narratives, Volume IV, Part 4 [B].Washington, D.C.: Library of Congress, 1941.

[11]Federal Writers’ Project. Born in Slavery: Slave Narratives from the Federal Writers' Project, 1936~1938, North Oklahoma Narratives, Volume XIII [B].Washington, D.C.: Library of Congress, 1941.

[12]Federal Writers’ Project. Born in Slavery: Slave Narratives from the Federal Writers' Project, 1936~1938, Alabama Narratives, Volume I [B].Washington, D.C.: Library of Congress, 1941.

[13]Federal Writers’ Project. Born in Slavery: Slave Narratives from the Federal Writers' Project, 1936~1938, Texas Narratives, Volume XVI, Part 4 [B].Washington, D.C.: Library of Congress, 1941.

[14]Federal Writers’ Project. Born in Slavery: Slave Narratives from the Federal Writers' Project, 1936~1938, Indiana Narratives, Volume V, Washington [B].Washington, D.C.: Library of Congress, 1941.

[15]Federal Writers’ Project. Born in Slavery: Slave Narratives from the Federal Writers' Project, 1936~1938, South Oklahoma Narratives, Volume XIII [B].Washington, D.C.: Library of Congress, 1941.

[16]Mark Michael Smith. Listening to Nineteenth-century America [M].Chapel Hill: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2001.

[17]Federal Writers’ Project. Born in Slavery: Slave Narratives from the Federal Writers' Project, 1936~1938, South Carolina Narratives, Volume XIV, Part 2 [B].Washington, D.C.: Library of Congress, 1941.

[18]Federal Writers’ Project. Born in Slavery: Slave Narratives from the Federal Writers' Project, 1936~1938, Georgia Narratives, Volume IV, Part 1 [B].Washington, D.C.: Library of Congress, 1941.

[19]Booker T. Washington. Up From Slavery: An Autobiography [M].New York: The Country Life Press, 1900.

[20]Federal Writers’ Project. Born in Slavery: Slave Narratives from the Federal Writers' Project, 1936~1938, Arkansas Narratives, Volume II, Part 3 [B].Washington, D.C.: Library of Congress, 1941.

[21]Federal Writers’ Project. Born in Slavery: Slave Narratives from the Federal Writers' Project, 1936~1938, Arkansas Narratives, Volume II, Part 6 [B].Washington, D.C.: Library of Congress, 1941.

[22]Federal Writers’ Project. Born in Slavery: Slave Narratives from the Federal Writers' Project, 1936~1938, South Carolina Narratives, Volume XIV, Part 1 [B].Washington, D.C.: Library of Congress, 1941.

[23]Ronald L. F. Davis. Black Experience in Natchez: 1720~1880[M]. Natchez, Mississippi: National Historical Park, 1993.

[24]John W. Blassingame. Slave Testimony: Two Centuries of Letters, Interviews, and Autobiographies[M]. Baton rouge: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97.

[25]Federal Writers’ Project. Born in Slavery: Slave Narratives from the Federal Writers' Project, 1936~1938, Mississippi Narratives, Volume IX [B].Washington, D.C.: Library of Congress, 1941.

[26]Federal Writers’ Project. Born in Slavery: Slave Narratives from the Federal Writers' Project, 1936~1938, Texas Narratives, Volume XVI, Part 3 [B].Washington, D.C.: Library of Congress, 1941.

[27]Federal Writers’ Project. Born in Slavery: Slave Narratives from the Federal Writers' Project, 1936~1938, Georgia Narratives, Volume IV, Part 2 [B].Washington, D.C.: Library of Congress, 1941.

[28]William Wells Brown. My Southern Home: The South and Its People [M]. Boston: A.G. Brown & Co., 1880.

[29]Herbert C. Covey and Dwight Eisnach. What the Slaves Ate: Recollections of African American Foods and Foodways from the Slave Narratives[M]. Santa Barbara, California: Greenwood Press, 2009.

[30]Anthony Gene Carey & Historic Chattahoochee Commission. Sold Down the River: Slavery in the Lower Chattahoochee Valley of Alabama and Georgia[M]. Tuscaloosa, AL: University of Alabama Press, 2011.

[责任编辑:杨全顺]

American Slave Narratives on Their Quarters

GAO Chun-chang

(Ludong University,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Culture, Yantai 264025,China)

Antebellum slave quarters mainly consisted of rowed log cabins, which were constructed on low cost and with what was available, and as for their spatial arrangement the quarters were to meet the planters’ demand of safety and labor. Though with little amenity, the quarters were built with natural materials, their sanitary conditions improved as time went on, and they after all provided the hard working people under the peculiar institution with a breathing space.

log cabins; quarters; ground raised off; “the big house”; freedmen

2016-11-16

2013年教育部社科规划项目“美国黑奴叙事研究”(项目编号:13YJA770009)。

高春常(1966-),男,山东莘县人,鲁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美国史研究。

K704

A

1004-7077(2017)01-0020-08

猜你喜欢
圆木木屋小木屋
木屋小镇:岛屿·丛林·小木屋
会飞的木屋
弹回的圆木
弹回的圆木
俄“木屋之城”前途未卜
《草原上的小木屋》——拓荒者的奇妙之旅
木屋
春穗奶奶的小木屋
解放圆木球
Mr. No—N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