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纯中医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2017-01-28 20:18张万年文艺常少琼陈瑞芳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年4期
关键词:现代医学广州中医药

张万年 文艺 常少琼 陈瑞芳*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广州510405;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未病科,广州510405)

现代纯中医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张万年1文艺1常少琼2陈瑞芳2*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广州510405;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未病科,广州510405)

自西医传入以来,中医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随着社会的发展,便产生了中西医结合的热潮。然而,在当代社会,纯中医是否有存在的空间,在现代医学发展模式中如何定义纯中医、纯中医培养的必要性以及培养方式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本研究结合当代中医学发展现状和趋势,从纯中医的定义说起,多层次多角度分析纯中医的必要性,最后针对纯中医的培养模式进行初步探索。

纯中医;培养模式;方法探索

1 现代“纯中医”的定义

“纯中医”其实并不纯,中医学本身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产物。早在《素问·疏五过论》有云:“圣人之治病也,必知天地阴阳,四时经纪,五脏六腑,雌雄表里,刺灸砭石,毒药所主,从容人事,以明经道,贵贱贫富……”所以中医作为一门多学科交叉、互相渗透的自然科学,自古以来就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遵循自然规律,以人体的生命活动为中心来诊治疾病的。所以,纯中医的内涵并不纯。笔者认为,在现代社会,“纯中医”是指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运用扎实纯正的中医临床思维辨病辨证,精通并熟练运用中医诊疗技术,以西医诊治方法为辅助手段,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的中医人。这里的“纯”关键在于其纯正的中医思维模式。

2 培养现代“纯中医”的必要性

“纯中医”能否生存和延续取决于医疗市场需不需要“纯中医”。随着社会和环境的变化,疾病谱发生了改变,其对中医人才的需求也有所转变,但无论处于什么时期,病人对治病的需求是始终不会变的。现代医学存在不少局限性,“纯中医”在治疗一般的常见病、多发病乃至某些疑难杂症上能发挥其特长,很多患者专程往中医院寻求纯中医治疗,中医的长存正是因为它的科学性和疗效得以发展。只要临床疗效显著,能得到群众和患者的认可,“纯中医”就是有生命力的,就有培养纯中医的必要性。

3 现代“纯中医”的培养模式探讨

3.1 培养中医思维我们从小接受现代科学文化的教育,思维受到了现代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思考问题的方向脱离了在传统文化和古代哲学熏陶下的思维模式。如中药的药理学,渐渐背离了中药本身的四气、五味、归经,脱离了中药的药象学,以西医的思维模式和衡量标准来研究中药作用的机理,这确实能够为中医的理论提供循证依据;但从另一层面,若中药的药理研究不依从中医思维,这不是中药的本义,而是“中式西药”。又如很多中医师见到结石就用排石的中药,脑梗死就用活血化瘀的中药,这并非是中医思维,仅是用中药,有其形而无其神。中医思维是中医最赖以生存和寄托的精神载体。能否保持纯正的中医临床思维是培养纯中医的关键。中医思维的培养需要多看多思考,除了中医经典和历代中医医著外,大都通过中医医案、医话的形式体现出来。因此认真学习中医医话、医案,对培养中医诊病思维无疑有很大帮助[1]。同时,中医思维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不断加强传统文化的素养,而且还要跟上这些文化发展的最新动态和成果,就如西医跟上并利用现代科技一样。

3.2 培养理性对待现代医学的态度培养“纯中医”不能脱离时代。中医是一门极富实用性的科学,它紧跟时代发展趋势并服务于那个时代的医疗体系,其间就不可避免地会和这个系统下的各学科发生融合[2]。中医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积级接纳并利用当代先进科技,而不是排斥它。“纯中医”并非谈吐玄奥的形象,不仅要有扎实的中医功底,还要熟悉现代科学包括现代医学并深知中西医学之长短[3]。例如可以借助西医检测技术帮助中医发挥治未病作用和辅助诊断,将疾病消灭在初始阶段。中医从古至今都是吸取时代的文化精髓,所以在每个时代的背景下,中医都有新的内容和形式出现。在现代社会,中西医两种医疗体系都可借用现代科技的产物。但必须指出,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临床疗效才是中医发展的硬道理,我们更多的是把现代科技当成一种辅助手段,并不是依赖。

培养理性对待现代医学的态度关键是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以病人为中心,对患者有益的一切医疗措施都应该接受和应用。“纯中医”需“尊古而不泥古,创新而不离宗”,尊重中医的发展规律,既要继承发展传统医学,又要包容和吸收现代医学的成果。

3.3 培养“纯中医”需要一个环境在中医医院,发热病人一进来首先考虑是什么感染,首选什么抗生素,这并非过错。一方面鉴于现在提倡的循证医学和医患关系,现代医学有其客观的诊疗指南。在目前的形势下,中医也需要一个客观的诊疗标准,这个标准可以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或者卫生部门统一制订,中医界共同接受的标准,目前中医也正在推进中医标准化的进程。在卫生政策的保护下,便为中医的发展提供一个大环境和平台。

3.4 关于传承中医的问题不是发展的问题,而是继承的问题。名医的成长,不少是随名师学习。中医被认为是经验医学,更多的是因为名中医都是在临床一线奋战了几十年的人,形成了自己的临床经验,如果能够习得这些经验,让后来者站在前辈们的肩膀上,会缩短中医的繁荣进程。古人云:“大匠示人规矩,不能示人以巧”。这个巧就是机巧、技巧,就是艺术。河北中医学院医研部主任曹东义指出,纯中医人才培养要尊重中医的规律,要把学历教育和跟师学习结合起来。中医的传承可以借鉴传统的“师带徒”的教育形式,将平时的课堂理论学习与跟师实践结合起来;也可以认真整理名医名师的验案集和经验之谈,加以体会研习进而提高诊治疾病能力。

3.5 中西医处方权的两权分离中药西药一并使用是中医师的普遍现象,至于疗效是谁为主导,难以说明。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有中央文件指出中西混用是妨碍对中医疗效进行科学总结的因素之一。有专家指出,中西医处方权“两权分离”是解决几十年来中医院特色不浓,中医药使用率不高,中医临床疗效滑坡的根本途径和方法[4]。提倡中西医处方权的两权分离,一方面能促进中医工作者的求学上进,不断探索真知;另一方面,能够提高自身信心。所以倡导中西医处方权分离对于疗效的评估以及中医的未来发展都会更加明朗。

3.6 考核标准目前中医学院、中医院对于中医学子的考核标准、执业资格审核标准有待改进。中医生遇到不能解决的临床疑难问题,都在找现代医学的书籍文献与研究,鲜有人翻阅中医的经典论著。笔者认为,考核需更加注重中医临床辨证思维能力和中医诊疗技术,重视中医经典和基本技能的考核。

4 结语

提倡“纯中医”培养模式的出发点无非是在强调中医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不变,所以,只要坚持这一中心思想不变,“纯中医”培养模式完全可以根据现代社会的需求、中医现代化人才成长的需要去做适当的调整[5]。笔者以现代社会“纯中医”的培养角度出发,从中医思维的培养、理性对待现代医学的态度到客观需改善的纯中医环境、中医传承问题、中西医处方权分离以及考核标准,略陈己见。然培养纯中医必须遵循中医自身发展规律,其培养关键是“神”,而不是“形”。随着中医教育体制的深入改革以及国家政策对中医学科发展的重视,必然能够造就一大批合格现代纯中医,他们将担负起中医药事业复兴繁荣的历史重任。

[1]刘世峰.中医药现代化不能轻易否定中医思维[N].中国中医药报,2007-12-27(5).

[2]张毅.“纯中医”将使中医走向何方[N].中国中医药报,2007-09-03(3).

[3]丛林.时代仍需“纯中医”[J].山东中医杂志,2001,20(12):760.

[4]赖小君.“纯中医”教育发展研判[J].广州中医教育,2003,5(3):35-36.

[5]皋永利.培养“纯中医”不能脱离时代[N].中国中医药报,2007-07-12(3).

The Exploration and Study on the Mode of the Pur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ZHANG Wannian1,WEN Yi1,CHANG Shaoqiong2,CHEN Ruifang2
(1.First School of Clinical Medicine,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Guangzhou,510405,China; 2.Department of Preventive Treatment of Disease,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Guangzhou 510405,China)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d surferred varying degrees of impact since the Western medicine was spread in China.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and human being,the combin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s produced.In contemporary society,however,is there any space that the pur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xistence.I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medical mode,the definition of pur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its necessity of cultivating mode is a worthy question to explore.In this article,the author combined with contemporary Chinese medicine from the definition and analysis the necessity of pure Chinese medicine from various angles.Finally,the essay is trying to do a tentative exploration in theories and methods on how the pur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velops correctly.

the pur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raining mode;method exploration

10.3969/j.issn.1672-2779.2017.04.012

1672-2779(2017)-04-0025-03

:张文娟本文校对:钟天送

2016-10-11)

*通讯作者:1329432619@qq.com

猜你喜欢
现代医学广州中医药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十年》
没有叫停!广州旧改,还在稳步推进……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117平、4房、7飘窗,光大来惊艳广州了!
9000万平!超20家房企厮杀! 2020年上半年,广州“旧改王”花落谁家?
多彩广州
浅析医学科技对眼健康系统发展的影响
分泌性中耳炎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