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中国共产党抗战教育中的历史教育

2017-01-29 02:24韩金玲浙江传媒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杭州310018
名作欣赏 2017年35期
关键词:抗战中国共产党历史

⊙韩金玲[浙江传媒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杭州 310018]

抗战教育现象研究

略论中国共产党抗战教育中的历史教育

⊙韩金玲[浙江传媒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杭州 310018]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把抗战教育作为军民总动员的最有效的措施,制定了“一切文化教育事业均应使之适合战争的需要”的方针政策。针对奔赴延安的青年开展历史教育,凸显史学的精神动力和价值张力。中国共产党的史学知识教育并不是学术形态的史学教育,而是基于群众教育和普及教育定位的历史教育。历史教育不仅使青年学生开阔了知识视野,还坚定了人生信念和共产主义人生之路。抗战教育 历史教育 共产党

1937年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共同抗日。如何才能坚持抗战到底并取得抗战胜利呢?国共两党采取了不同的路线和方针,共产党主张全面抗战,而全面抗战必须建立在“全中国人民动员起来,武装起来,参加抗战”的基础之上。为此,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抗战教育,把抗战教育作为军民总动员的最有效的措施。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所做政治报告《论新阶段》中,全面论述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教育方针与政策,他说:“在一切为着战争的原则下,一切文化教育事业均应使之适合战争的需要。”这一方针政策为抗日根据地的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中国共产党在各抗日根据地积极地贯彻执行了抗战教育的方针,并制定了一系列具体政策与措施。规划了各根据地干部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实施办法和条例。特别是在为培养抗战急需的干部方面,创办了大量的干部学校,在陕甘宁边区有中共中央党校、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延安大学、陕北公学、华北联大等;华北抗日根据地有抗战建国学院、白求恩卫生学校、抗大二分校等;华中抗日根据地有华中党校、苏中公学、鲁艺华中分院、华中建设大学等。抗战的八年间,仅抗大一所学校就为各抗日根据地培训了十多万军政干部。此外就是为数众多的小学、中学、师范及随处可见的冬学、夜校、识字班。经过这些各级各类的学校培训的数百万民众,都成为抗日的中坚力量,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非常具有研究价值。

在中国悠悠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常常于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史学以其丰富的思想性和深邃性,起到激昂民族情绪、弘扬民族精神的巨大作用。中国共产党正是认识到这一点,针对奔赴延安的青年开展历史教育,以期在抗日战争的最紧急关头,凸显史学的精神动力和价值张力。正像毛泽东在后来的报告《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所指出:“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毛泽东号召全党:“一切有相当研究能力的共产党员,都要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都要研究我们民族的历史,都要研究当前运动的情况和趋势,并经过他们去教育那些文化水准较低的党员。”各类学校都对学员和学生进行社会历史和时事政治教育,特别要求开设中国革命史课程。在延安整风中,共产党把中国历史和中共党史列为党员干部学习的主要内容,所以才有范文澜等人编写的《中国通史简编》、张闻天主持编写的《中国现代革命运动史》、陈昌浩编写的《近代世界革命史》。《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是延安青年学生的必读历史教材。以上教材具有相当的理论深度,只是那些有较好文化基础的学员能读懂学通,而一些“难于阅读大型书籍,并且不易获得这类书籍”,“需要为他们编辑一批必要的通俗的小型读本,这样的读本又可作为下级干部的教科书”。为此延安史学家又编写了不少通俗化和大众化的历史读物。著名历史文学家郭沫若的《屈原》《虎符》《棠棣之花》《高渐离》《孔雀胆》《南冠草》等六部大型历史剧目,就是在抗战时期创作的,用这种通俗易懂的戏剧方式还原历史事实,不仅给大众以丰富的历史知识和爱国主义情感的教育,更使历史教育沿着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正确轨道前进,起到激励人心,焕发民众抗战热忱的教育宣传效果。韩启农所著的《中国近代史讲话》从鸦片战争写到抗日战争,也是一部通俗易懂的大众历史知识普及读本,被陕甘宁边区政府列为历史教育的基本教材之一,对开展广泛的爱国主义历史教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鼓舞了广大民众抗战必胜的顽强斗志。

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那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史学知识教育并不是学术形态的史学教育,而是基于群众教育和普及教育定位的历史教育。

在各抗日根据地,抗战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是群众教育,即成人不脱离生产的文化、政治、军事与技术的普及教育。它是直接面对广大抗日民众的教育,不仅人数多,而且是争取抗战胜利的最基本力量。毛泽东称其“是一种长期的大学校”。据统计,根据地的群众教育达到了十分普及的程度,尤其是在农闲季节,男女老幼,争先恐后参加冬学、夜校的人数更普遍,如陕甘宁边区1941年有5.3万多人,1944年有4.7万多人;晋绥边区1944年有13.6万多人;山东鲁中区1944年有45.8万多人;晋察冀边区八年期间参加冬学、民校学习者近100万人。

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丰富多彩的内容,激发民族精神的抗战教育,广大民众学习积极性很高,抗战热情、抗战必胜的信念被极大地鼓舞,效果非常好,真正达到了争取全民抗战的目的。资料记载,抗战期间,“山东人民同敌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每个村庄都成为坚强的堡垒。妇女、儿童站岗放哨,盘查行人。战时,群众严密封锁消息,空室清野,使敌人看不到居民,找不到物资,煮饭喝水都发生困难”。鲁西北一个分区,1945年便有民校、冬学1852处,识字班2105个,参加学习的有85580人。山东根据地人民服务抗战、参与抗战的觉悟如此之高,就是因为抗战教育最普及。

共产党抗战教育中的历史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是对青年学生,不仅开阔了知识视野,还坚定了人生信念和共产主义人生之路。

许多学员在延安抗大是第一次听到这些史学课程,都感觉很新鲜、很惊奇。抗大学员陈鹤桥回忆说,在学习社会发展史和中国近代革命运动史课程时,第一次了解了“猴子变人”的学说,从而“懂得了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感到既新鲜又解渴。他像久旱的禾苗吸吮雨露一样,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拼命汲取革命知识养分”。毛泽东去抗大讲课时经常联系中国历史与中国革命实际,深入浅出地讲授中国革命与党的历史,“学员们听了耳目一新,参加过实际斗争的干部,思想震动更大,多年来心中的疑团,豁然冰释,对党内斗争的种种问题,找到了思想根源”。

青年学生经过较为系统的历史学习后,大大提高了对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的认识。正如成仿吾所说:“在灌输历史科学思想方面,我们也收到了相当的成绩,使青年们了解了社会进化的法则,和应该怎样来改造这个社会。”王平凡回忆自己在陕北公学的学习经历时指出,当时讲授中国近代革命运动史的何定华老师,结合中国革命的历史和现实,生动而深刻地阐述了“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这一真理。延安的抗战教育特别是历史教育对每一位受教育者影响深远,他们无一不对当年的学习感怀不已。就像一位抗大学员说的,抗大的教育,“有广泛的普遍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抗大的“每一项实际活动,都是实实在在、活生生的人生教育,丝丝入扣,刻骨铭心,触及灵魂,令人经受脱胎换骨的改造”。在数十年的人生历程中……抗大的洗礼,坚定了他终生走革命道路的信念,至今仍是激励他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精神支柱。“在半个世纪的革命生涯中,我的每一个足迹都刻有陕公的印记。陕公,她把我变成一个共产义者。在这里,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的庄严仪式、入党的誓词‘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至今仍然给我鼓舞和力量。我为共产主义奋斗的漫长历程就是从陕公起步的。”这是一位陕北公学学员深情的回忆。

中国人民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展示了中华民族在特殊时期不屈不挠、兴学强国的抗战教育精神,创造出堪称世界奇迹的教育成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政策和办学实践引领和示范了抗战教育精神,同时它也是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积淀下来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炎黄子孙永远不变的精神动力。

① 毛泽东:《论新阶段》,《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36—1938)(第十一册)》,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616页。

②③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498页,第498页。

④ 罗迈:《我们要学习什么?怎样学习》,《解放日报》第79期1939年8月5日,第7版。

⑤ 贺世友:《试论抗日根据地的教育建设》,《上海党史研究》1995年 s1期,第31页。

⑥ 山东解放区教育史编写组:《山东解放区教育史》,明天出版社1989年版,第7页。

⑦ 齐武:《晋冀鲁豫边区史》,当代中国出版社1995年版,第363—364页。

⑧ 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传:第28卷》,解放军出版社2013年版,第248页。

⑨ 成仿吾:《战火中的大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第31页。

⑩ 中央教育学研究所:《成仿吾教育文选》,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2页。

⑪ 王平凡:《文学所往事》,金城出版社2013年版,第244—245页。

⑫ 北京抗大光荣传统研究会:《抗大精神永放光芒:第1集》,长征出版社2003年版,第273页。

⑬ 李洪程、余飘:《成仿吾传》,当代中国出版社1997年版,第410页。

作 者:

韩金玲,历史学硕士,浙江传媒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和当代文化。

编 辑:

赵红玉 E-mail:zhaohongyu69@126.com

猜你喜欢
抗战中国共产党历史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新历史
抗战音画
历史上的6月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