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艺术之芭蕾印象
——以舞剧《天鹅湖》为例

2017-01-29 02:24叶舒阳山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济南250100
名作欣赏 2017年35期
关键词:芭蕾舞剧天鹅湖芭蕾

⊙叶舒阳[山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济南 250100]

舞台艺术之芭蕾印象

——以舞剧《天鹅湖》为例

⊙叶舒阳[山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济南 250100]

芭蕾艺术是集舞蹈、音乐、文学、戏剧、美术等于一身的综合性舞台艺术。《天鹅湖》是世界芭蕾舞剧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全剧充斥着阴柔的女性气质,其纯洁高尚的思想内容,跌宕起伏的情节结构,严谨高超的艺术手法,浪漫抒情的交响音乐,严格规范的舞蹈动作以及典雅轻盈的形体服饰,无不彰显着芭蕾舞巨大、深厚的艺术魅力,也给欣赏者带来了独特的审美体验与情感印象。芭蕾舞剧 《天鹅湖》 思想内容 艺术特色 音乐 舞蹈动作 服饰

初看芭蕾舞演出,演员们优雅的身姿、轻盈的跳跃、袅娜的脚尖旋转,时而轻松欢快时而又急促紧张的交响音乐以及舞台上美轮美奂的灯光布景,总能刺激我们的神经,似真似幻地将我们带入一座座唯美华贵的艺术殿堂。素有“芭蕾艺术史上登峰造极之作”美誉的著名舞剧《天鹅湖》更是如此。这部经典的现实主义古典芭蕾舞剧“首次使舞蹈作品具有音乐灵魂”,舞台构图多样,画面感强,堪称“活的雕塑”“动的绘画”,将音乐、舞蹈、美术、人物、剧情等元素完美融合,展现出巨大而深厚的艺术魅力,也给欣赏者带来了独特的审美体验与情感印象。本文将着重从思想内容、情节结构、艺术特色等角度,赏析并探讨芭蕾名作《天鹅湖》以及芭蕾艺术的独特魅力。

一、芭蕾艺术基本概况

芭蕾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且拥有一套完整的动作程式和舞姿规范。“芭蕾”一词法语音译为“ballet”,意为“跳”或“跳舞”。它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规范于法国,辉煌于俄罗斯。

芭蕾最初是欧洲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是供群众自娱或广场表演的舞蹈。随着时间的推移,舞蹈动作不断被规范,并逐渐成为法国宫廷舞蹈的主要形式之一。1661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下令在巴黎创办了世界第一所皇家舞蹈学校,确立了芭蕾舞包括外开在内的五种基本脚位和七种手位,使芭蕾有了一套完整的动作和体系。这些手位脚位规范也一直沿用至今。芭蕾舞动作的基本特征和要素可以简单地归纳为“开、绷、直、立”四个字。具体说来,“开”是指腿的外开性,也就是要把腿从大腿根处向外转开到最大限度。“绷”是指要绷脚,最好使脚面能凸出来,以增强脚形的美和脚的表现力。“直”是指主立的腿(支撑腿)和伸出的腿(动力腿)的膝盖要伸直即将两腿肌肉拉长到最大限度。“立”则指身体要直立、挺拔。从以上这些近乎苛刻的要求和规范中我们不难看出,芭蕾不仅是一门展现美的艺术,还是一门异常残酷的艺术,对于舞者而言,更是美与残酷并存,痛与快乐交织。芭蕾舞又被称为足尖舞。足尖鞋是芭蕾舞的基本标志之一,舞蹈演员用脚趾尖点地则是芭蕾舞的基本动作之一。芭蕾舞演员足尖技巧的使用,是芭蕾舞区别于其他舞蹈的显著特点。它突出了演员修长的双腿和轻盈感,增强了表现力,使芭蕾成为最生动、最典雅的艺术。芭蕾舞类型多样,发展演变过程漫长。芭蕾舞最初是对欧洲古典舞蹈的通称,是用以表现一个故事或一段情节的戏剧艺术,又称古典芭蕾(或古典舞剧)。20世纪现代舞出现以后,以现代舞结合古典舞技术为主要表现手段来表现故事内容或情节的现代芭蕾也应运而生。纵观世界,芭蕾舞大致经历了宴会芭蕾、宫廷芭蕾、情节芭蕾、浪漫主义芭蕾、俄罗斯芭蕾和当代芭蕾等几个发展阶段,按结构形式则大体可分为独舞、双人舞、三人舞、四人舞和群舞等五种类型。20世纪以后正式传入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是融入了中国民族舞蹈元素的革命现代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

二、《天鹅湖》的思想内容与情节结构

《天鹅湖》是古典芭蕾的代表剧目。故事取材于德国民间童话,于1875~1876年经俄国别吉切夫和盖里采尔改编成剧本后,由柴可夫斯基最后谱曲创作成四幕芭蕾舞剧。故事发生在一座古老的城堡里,讲述的是王子齐格弗里德在其生日前夕被告知要在第二天的成人礼上选一位新娘,王子心里却极不情愿,渴望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爱情。

到了晚上,王子去天鹅湖捕猎。在湖边,他遇上了被恶魔罗特巴特施过咒的公主奥杰塔,她白天是天鹅,夜晚才能变回人形。王子爱上了这位公主,渴望永远和她在一起。王子的心声被恶魔偷听到了,于是恶魔从中作梗,在王子选妃的生日晚会上,施加魔法,让女儿奥吉莉亚变成奥杰塔的形象,唯一不同的是身着黑装。很快,齐格弗里德被这位“黑天鹅”迷惑并与她缔结了婚约。当王子意识到这个骗局的时候,大为震惊,立即赶往天鹅湖。王子请求伤心欲绝的奥杰塔宽恕自己,奥杰塔最终原谅了他。这时罗特巴特用魔法卷起大浪,要淹死齐格弗里德。根据导演编排的不同,各个版本的结局也大相径庭,或是公主王子双双逝去的悲剧式结尾,或是天鹅恢复人形,王子救起公主,坚贞的爱情最终战胜邪恶力量的大团圆结局。

就思想内容而言,这个故事并没有摆脱恶魔、王子和公主这种既定的人物关系设定,也没有摆脱正义压倒邪恶、爱情矢志不渝的基本主题与思路。然而,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这个故事的文化功能和历史价值是任何一部芭蕾舞剧所无法取代的。它塑造了纯洁高贵的白天鹅奥杰塔的形象,象征着王子与“白天鹅”坚贞不渝的爱情得到了净化和永生,让欧洲一直处于蒙昧、闭塞状态的人们瞬间觉醒,唤醒了“人”的意识和随之萌芽的爱的意识。

结构上,该剧共分为四幕,情节安排紧凑,按时间发展顺序,记叙了王子与“白天鹅”曲折唯美的爱情故事。第一、三幕以气度恢弘的古堡成人礼为场景,第二、四幕则以天鹅湖作布景,巧妙地运用场景的切换和穿插,体现了情节结构的纵横与跌宕起伏。戏剧冲突的高潮集中于第三幕的尾声(王子发现“黑天鹅”的骗局之后窗外霎时电闪雷鸣,奥杰塔伤心欲绝)和第四幕(王子公主双双回到天鹅湖畔与恶魔斗智斗勇)中,此时音乐节奏也明显加快,层层推进,最终将王子与天鹅的命运连在一起,浓缩到了这波澜壮阔的画卷之中。尾声部分也处理得干净利落,无论何种结局,或悲或喜,在宁静的晨光之中收束,都显得安稳祥和,恰到好处。

三、《天鹅湖》的艺术特色

《天鹅湖》不仅具有饱满的思想内容和合理的情节结构,还具备丰富的艺术特色,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求变求新的艺术手法

第二幕中“四小天鹅舞”的设计,将音乐和舞蹈动作完美结合,表现手法着实令人拍案叫绝。该舞段运用复调音乐手法,成功处理了舞者腿和头的动作:当腿做各种急速的小跳击打时,头也从一边缓慢移向另一边。这里腿的急速击打代表小天鹅们顽皮淘气、活泼好动的性格特征,头的缓慢移动则象征着白天鹅与生俱来的温柔与从容不迫。表演过程中,四位女演员手拉着手,相互捆绑手臂,只有“足蹈”,没有“手舞”,看似限制了演员的肢体表现力,实则大大增强了该舞段的艺术魅力。这主要得益于编导创造性的艺术处理:一方面,高强度和密度的“足蹈”让观众的注意力集中于灵巧而又整齐的腿部动作上,避免了“手舞足蹈”带来眼花缭乱的目眩感;另一方面,由于四小天鹅靠得很近,每个动作都仿佛在有限的舞台空间中放大了四倍,从而造成了一种奇特的视觉效应。同时,编导还准确地捕捉了四小天鹅会走、会跑、会跳但不会飞的艺术特征,加上演员戏剧化的演绎,更是把舞剧中四小天鹅的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二)变幻多端的音乐风格

《天鹅湖》的音乐像一首首极富浪漫色彩的抒情诗篇,每一场的音乐都极为出色地完成了对场景的书写,对戏剧矛盾的推动以及对各个角色性格和内心的刻画,具有深刻的交响性。每当音乐响起时,天鹅形象就会凌空而至,音乐形象充分转化为舞蹈形象,同时又赋予舞蹈作品以音乐性的精神和灵魂。舞剧中几段双人舞、三人舞、四人舞和令人目眩的性格舞以及美不胜收的天鹅群舞,无不体现出旋律节奏的变幻无穷和交响音乐的无限张力。除了素以轻松活泼、干净利落著称的四小天鹅舞曲外,双簧管吹出的柔和“序曲”、粗犷夸张的匈牙利舞曲、热烈奔放的西班牙舞曲以及意大利风格的拿波里舞曲都是舞剧中脍炙人口的音乐片段。

(三)技艺超群的舞蹈动作

《天鹅湖》中,无论男演员还是女演员,修长舒展的动作线条均完美地占据着舞台空间,将芭蕾舞蹈中的贵族气质淋漓尽致地表现在舞台之上,而这些精湛的表演技巧和诗情画意的舞蹈段落,更是将芭蕾舞的艺术品质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男演员阳刚沉稳,王子的傲气之态尽显;女演员阴柔矫捷,天鹅娇羞含蓄的体态自然流露。剧情里的奥杰塔时而纯洁高贵,落落大方,时而又双手掩面,脆弱无助。

这就要求女主演不仅要具备足尖舞“开绷直立”的高超技艺,还要拥有极强的角色扮演能力。当然这种角色扮演能力还体现在黑白天鹅亦邪亦正的角色转换上。白天鹅代表正义与善良,柔情温婉;黑天鹅象征邪恶与丑陋,妖艳鬼魅。另外,黑天鹅在舞蹈动作上略显僵硬,情感表现上更是浅尝辄止,远不如白天鹅纯洁自然的真情流露,这一点更是对女主演一人分饰两角时能否自如处理风格上迥然相异的舞蹈动作之能力的极大考验。

(四)女性化的服饰特色

在芭蕾舞的发展历程中,芭蕾服饰也经历了一系列的革新。女演员最初要穿拖地长舞裙,佩戴繁重的饰物,这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演员舞蹈动作的发挥。经革新后,长裙变短,变成了透明的白色薄纱裙,配上紧身衣,勒出演员腰部的“细小”,同时又露出修长的大腿,使整个身体呈现“X”形,展现了优美的女性曲线和典雅、阴柔的女性气质。《天鹅湖》中,天鹅少女们紧贴头皮、挽起发髻的发型以及垂于耳鬓两侧的雪白的羽毛头饰,也是古典芭蕾服饰女性化的体现。

四、从《天鹅湖》看芭蕾舞的艺术魅力

如果说芭蕾是舞蹈的王冠,那么《天鹅湖》一定就是王冠上那颗璀璨夺目的宝石。在所有的古典芭蕾中,《天鹅湖》以其无与伦比的思想艺术魅力独树一帜,流芳百世。从《天鹅湖》这部不朽的舞剧中我们不难看出,芭蕾舞带给审美主体的愉悦体验主要归功于女演员的不凡表演。女演员足尖点地,做出各种高难度动作(包括著名的三十二圈“挥鞭转”),整个身体的压强都集中于足尖鞋里的那一点上,难度可想而知。当然,男演员的独舞、旋转以及对女演员的支撑和托举,在整个舞剧中也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五、结语

综上所述,芭蕾舞带给观众的审美体验虽然因人而异,但其难以抵抗的艺术魅力定会给欣赏者带去独特的印象以及一定程度上的思想共鸣。这一集舞蹈、音乐、文学、戏剧、美术等于一身的综合性舞台艺术,如今已不再是贵族的专利,它正在走进千家万户,日趋平民化、大众化、通俗化,为平民百姓的业余文化生活增添了一道亮丽的光彩。像《天鹅湖》这样的不朽巨作,更应不断沉淀,历久弥新,于“常演常新”中焕发出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和无限的时代光彩。

[1]杨玲.芭蕾舞剧《天鹅湖》的整体认知[J].大众文艺,2012(8).

[2]张玉玲.男版芭蕾舞剧《天鹅湖》的心理分析[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1(2).

[3]王一茹.古典芭蕾舞剧《天鹅湖》的艺术魅力[J].小说评论,2012(2).

作 者

:叶舒阳,山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2016级对外汉语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语言与文化传播。

编 辑

:李珂 E-mail:mzxslk@163.com

猜你喜欢
芭蕾舞剧天鹅湖芭蕾
因为你的表演,我爱上了芭蕾
春天的芭蕾
天鹅湖
天鹅湖里的天鹅去哪儿了
不论何处,芭蕾跳起来
天鹅湖
芭蕾舞剧
芭蕾舞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