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血清D-二聚体含量与心衰程度的关系研究

2017-02-11 01:17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年1期
关键词:二聚体房颤心衰

刘 锐



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血清D-二聚体含量与心衰程度的关系研究

刘 锐

目的 研究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血清D-二聚体含量与心衰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4年3月—2015年3月陕西省宝鸡市中医医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90例,采用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全部病人的血浆D-二聚体含量,在此基础上对血清D-二聚体含量与心衰程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心功能Ⅱ级病人D-二聚体含量明显低于心功能Ⅲ级、心功能Ⅳ级病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Ⅲ级病人D-二聚体含量明显低于心功能Ⅳ级病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合并房颤组D-二聚体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心衰程度分级越高,其血清D-二聚体含量也越高,同时慢性心力衰竭伴有房颤的病人血清D-二聚体含量也明显高于不伴有房颤病人。

慢性心力衰竭;D-二聚体;心衰程度;心功能;房颤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大部分心血管疾病最终发展的结果,也是导致死亡的最主要原因[1]。心衰5年病死率达60%,而对于严重心衰的病人,其1年死亡率也高达50%。国外有学者指出: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血栓栓塞发生率也较高,而对于心功能Ⅲ级~Ⅳ级的心力衰竭病人,其静脉血栓发病率则更高。但是在国内,对于此方面的研究资料相对较少[2]。本研究收集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90例,采用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全部病人的血浆D-二聚体含量,并分析血清D-二聚体含量与心衰程度之间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90例,采用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全部病人的血浆D-二聚体含量。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Ⅳ级。其中男50例,女40例;年龄(62.57±14.43)岁;冠心病30例,高血压心脏病27例,风湿性心脏病25例,心肌病28例,房颤30例,窦性心律60例;病程在1年内37例,1年~4年25例,大于4年28例。全部研究对象近两周内均未服用氯吡格雷或使用其他抗凝药物。剔除标准:激素替代治疗、肝肾功能损害、静脉炎、肿瘤、急性感染、合并妊娠、近3个月内较严重的创伤或手术或者发生急性缺血事件(急性冠脉综合征或脑血管意外)。

1.2 方法 全部受检的病人都在采血前12 h内禁食,并在晨起空腹的条件下准确采集肘正中静脉血2.7 mL,注入含有0.109 mol/L枸橼酸钠(1∶9)0.3 mL的抗凝管中,稍微颠倒管子以混调均匀,1 h内送往检测,3 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收集血浆0.5 mL,-20 ℃保存,1个月内待测血浆D-二聚体。采用德国BE公司的Thrombolyzer Compact-X全自动血凝仪。由同一家公司提供配套试剂,直接应用,由标记了鼠抗人D-二聚体单克隆抗体(DD5)的乳胶试剂、加速液、洗涤液、样本稀释液组成,批号:N24435。质控血浆由BE公司提供。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3]。比较不同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心衰程度的血清D-二聚体含量。比较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组与不合并房颤组的D-二聚体含量[4]。

1.3 统计学处理 利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不同心功能分级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血清D-二聚体含量比较 心功能Ⅱ级病人D-二聚体含量明显低于心功能Ⅲ级、心功能Ⅳ级病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Ⅲ级病人D-二聚体含量明显低于心功能Ⅳ级病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心功能分级nD-二聚体(mg/L)Ⅱ级240.05±0.06Ⅲ级280.08±0.071)Ⅳ级38 0.18±0.101)2) 与Ⅱ级比较,1)P<0.05;与Ⅲ级比较,2)P<0.05。

2.2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组与不合并房颤组D-二聚体含量比较 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合并房颤组D-二聚体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1 两组病人D-二聚体含量比较(±s) mg/L

3 讨 论

心力衰竭可称为心功能不全以及充血性心力衰竭,主要是指病人的心室长期受到压迫导致心肌收缩功能发生障碍,难以实现正常的心排血量[5]。慢性心力衰竭亦称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的综合征,其发病率高,死亡率亦高。根据资料显示: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随年龄而增加,男性高于女性[6]。根据临床症状可分为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和全心衰竭。左心衰竭最常见。绝大多数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均以左心衰竭开始。右心衰竭多继发于左室衰竭,较少单独出现,后者可见于肺动脉瓣狭窄、房间隔缺损等。全心衰竭又称双侧心力衰竭,临床上很常见。此时左右心同时衰竭,但亦可先后发生[7]。

研究指出D-二聚体是能够显示纤溶酶和凝血酶产生的具有特异性的评价指标[8]。目前临床上高凝状态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凝血机制异常等原因,最终导致血液的凝固性增加,形成血栓,而慢性心力衰竭病人正是一种容易因各种原因形成的高凝状态导致血栓的产生[9]。所以本研究检测90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血清D-二聚体的含量,探讨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严重程度与血清D-二聚体的含量之间的关系。本研究结果显示:心功能Ⅱ级病人D-二聚体含量明显低于心功能Ⅲ级、心功能Ⅳ级病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Ⅲ级病人D-二聚体含量明显低于心功能Ⅳ级病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合并房颤组D-二聚体含量明显高于不合并房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存在高凝状态,且随心衰程度的加重而加重,心衰合并房颤病人较心衰不合并房颤病人D-二聚体含量高,从而进一步证实了房颤是更容易形成高凝状态从而产生血栓[10]。

综上所述,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心衰程度分级越高,其血清D-二聚体含量也越高,同时慢性心力衰竭伴有房颤的病人血清D-二聚体含量也明显高于不伴有房颤的病人。

[1] 孙慧灵. 血清钠浓度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预后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5(6):97-99.

[2] 简亚平,陈晓育,徐琼芳,等.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含量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6):1673-1674.

[3] 艾静,张连祥.D-二聚体测定评估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血栓风险的临床价值[J].检验医学,2015(4):314-317.

[4] 赵玉娟,景增秀,康桂兰.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血清25-(OH) D3水平与心衰严重程度及近期预后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10):2669-2671.

[5] 毛治尉,李巧玲,王平,等.曲美他嗪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心功能和血清MMP-9、TIMP-1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10):2817-2819.

[6] Harred JF,Knight AR,McIntyre JS.Inventors.Dow chemicalc ampany,assigneee Xpo Xidation process[J].USP atent ,2012,3(1 7):1927-1904.

[7] Zhang Y,Li W,Yan T,et al.Early detection of lesions of dorsal artery of foot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by high-frequency ultrasonography[J].J Huazhong Univ Sci Technolog Med Sci,2011,29(3):387-390.

[8] Foley RN,Parfrey PS,Sarnak MJ.Epidemiology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chronic renal disease[J].J Am Soc Nephrol,2013,9(12 Suppl):S16-23.

[9] Malyszko J.Mechanism of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J].Clin Chim Acta,2010,411(19/20):1412-1420.

[10] Izumi S,Muano T,Mori A,et al.Common carotid artery stiffness,cardiovascular function and lipidmetabolism after menopause[J].Life Sci,2012,78(15):1696-1701.

(本文编辑郭怀印)

陕西省宝鸡市中医医院(陕西宝鸡721000),E-mail:xvnmm589@163.com

引用信息:刘锐.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血清D-二聚体含量与心衰程度的关系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1):69-71.

R541.6 R256.2

B

10.3969/j.issn.1672-1349.2017.01.019

1672-1349(2017)01-0069-03

2016-04-09)

猜你喜欢
二聚体房颤心衰
老人气短、浮肿、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脂肪酸与心房颤动相关性研究进展
降钙素原、D-二聚体联合SOFA评分对脓毒症预后的评估价值
VIDAS 30荧光分析仪检测血浆D-二聚体的性能验证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不孕症女性IVF助孕前后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变化与妊娠结局
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降解物水平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的相关性研究
房颤别不当回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