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人血管超负荷指数与尿微量白蛋白的相关性分析

2017-02-11 01:17武晓云王瑞英魏佳丽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年1期
关键词:脉压微量白蛋白

武晓云,王瑞英,魏佳丽



高血压病人血管超负荷指数与尿微量白蛋白的相关性分析

武晓云,王瑞英,魏佳丽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人血管超负荷指数(VOI)与尿微量白蛋白(MAU)的关系。方法 入选2013年1月—2014年1月山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住院或门诊原发性高血压病人118例,年龄35岁~68岁(58.6岁±5.2岁)。以MAU值将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分为MAU阳性组[MAU 30 mg/(g·Cr)~300 mg/(g·Cr)]68例,MAU阴性组[MAU 0 mg/(g·Cr)~30 mg/(g·Cr)]50例。选用体检正常者86名作为对照组。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计算VOI值,清晨空腹测定血糖、血脂、肝肾功能。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结果 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病人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VOI均升高,且MAU阳性组升高更明显(P<0.05)。与MAU阴性组比较,MAU阴性组及对照组MAU升高,MAU阳性组升高更明显(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尿微量白蛋白与年龄、性别、饮酒史、高血压病程、SBP、PP、DBP及VOI 呈正相关。进一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VOI是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因素,VOI每升高1 mmHg,MAU增加0.046 mg/(g·Cr)。结论 VOI是原发性高血压病人MAU的重要影响因素。

原发性高血压;血管超负荷指数;肾功能;尿微量白蛋白

高血压(hypertension,EH)对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已成共识,究其本质为血管损害。目前已有证据表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MAP)、脉压(PP)、血管变异性等指标与高血压心脑血管事件相关[1],但上述血压参数均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积极寻找新参数十分必要。新近Franklin等[2]提出一个血压参数血管超负荷指数(vascular overload index,VOI),其为脉压及MAP变化之和,它作为高血压循环异常的综合反映指标[2]已引起临床高度重视。目前有研究显示:VOI与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及颈动脉内膜增厚相关,而其与尿微量白蛋白(microalbuminuria,MAU)的相关研究缺乏,本研究旨在探讨VOI与MAU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院心内科住院或门诊的EH病人118例,男56例,女62例,年龄35岁~68岁(58.6岁±5.2岁)。以MAU值将EH病人分为两组:MAU阳性组[MAU 30 mg/(g·Cr)~300 mg/(g·Cr)]68例,男30例,女38例;MAU阴性组[MAU 0 mg/(g·Cr)~30 mg/(g·Cr)]50例,男26例,女24例。选择同期体检正常者86名作为对照组,男41名,女45名,年龄30岁~69岁(57.4岁±4.6岁)。高血压诊断标准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1]。排除标准:继发性高血压、肾脏器质性病变、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甲状腺功能亢进、中重度贫血、主动脉关闭不全、先天性心脏病。

1.2 方法

1.2.1 基础资料 受试者均准确记录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询问其吸烟史(吸烟者定义[1]为≥1支/日,时间≥1年)、饮酒史[将饮酒定义为酒精摄入量>25 g/d(男性)、>15 g/d(女性);酒精摄入量=含酒精饮料(mL)×酒精度(%)×0.8(酒精比重)[1]]、高血压家族史(family history of hypertension,FHH;询问3代高血压病史,父母、子女、父母双方有血缘关系的兄妹及祖父母,如果至少一位有EH则定义为家族史阳性[1])。受试者于空腹8 h后清晨从肘静脉采血,用PS00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肌酐(SCr)及尿素氮(BUN)。

1.2.2 血压测定 应用美国Ac-ctracker 型ABPM仪器测定24 h动态血压。袖带捆绑于左上臂,于08:00至次日08:00进行监测,测量间隔为08:00~20:00 30 min测量1次,20:00至次日08:00 1 h测量1次,记录24 h平均收缩压(MSBDP)、24 h平均舒张压(MDBP),计算24h平均脉压(MPP),VOI=1.33×收缩压-0.33×舒张压-133.33 mmHg[2]。

1.2.3 MUA测定 尿检前1 d不进食高蛋白饮食,不做重体力劳动及剧烈活动。采集3 mL~5 mL晨起中段尿立即送检,30 mg/(g·Cr)~300 mg/(g·Cr)为MAU阳性。

2 结 果

2.1 3组基本资料比较(见表1) 与对照组比较,MAU阳性组和MAU阴性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升高,MAU阳性组升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MAU阴性组比较,MAU阳性组空腹血糖及吸烟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及MAU阴性组空腹血糖及吸烟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院意义(P>0.05);3组间三酰甘油、总胆固醇、HDL-C、LDL-C、饮酒史、降压药及他汀类药物使用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3组基本资料比较

2.2 3组血压参数、肾功能比较(见表2) 与对照组比较,MAU阳性组和MAU阴性组PP、VOI均升高,MAU阳性组升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AU阴性组比较,MAU阳性组、对照组MAU升高,MAU阳性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血肌酐、尿素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组别nVOImmHgPPmmHg尿微量白蛋白mg/(g·Cr)Scrmmol/LBUNmmol/L对照组8613.4±10.152.6±6.146.52±6.476.5±4.43.72±0.81MAU阴性组5042.3±5.61)58.6±3.51)27.64±1.81)75.1±5.03.85±0.65MAU阳性组68 46.3±4.81)2) 67.4±2.81)2) 70.12±4.21)2)74.8±6.13.88±0.76 与对照组比较,1)P<0.05,与MAU阴性组比较,2)P<0.05。

2.3 相关性分析 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尿微量白蛋白与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程、饮酒史、SBP、DBP、PP、VOI呈正相关,与VOI的相关系数(r=0.658,P<0.01)。进一步以尿微量白蛋白为应变量,以年龄、SBP、DBP、PP、VOI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VOI每升高1 mmHg,尿微量白蛋白增加0.046 mg/(g·Cr)。

表3 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因素

3 讨 论

高血压存在三大循环异常:外周动脉阻力增加、大动脉硬化和脉搏反射波提前发生[3],三者共同作用引起心血管负荷加重,导致血管壁受损,动脉硬化形成,引起靶器官受损。近年来已有研究表明脉压增大是预测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子,其预测价值较收缩压及舒张压更好[4]。但脉压仅能反映高血压循环异常的一方面,而VOI这一新近发现的指标,可综合反映高血压循环异常[2]。

肾脏损伤是高血压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当血清肌酐和尿素氮升高、出现大量蛋白尿时,肾脏损伤已达相当程度。已有学者报道称尿微量白蛋白可早于高血压肾病其他信号5年~10年出现[5],为诊断肾脏早期损伤敏感、可靠的实验室指标。尿微量白蛋白是全身血管内皮损伤的标志[4,6],内皮功能障碍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机制之一,因而尿微量白蛋白异常提示已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因此,尿微量白蛋白不仅是肾脏早期受损的预测指标,同时也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

已知研究表明:SBP、PP是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发现:高血压病人SBP、PP、VOI较正常者升高,而尿微量白蛋白组升高更加明显,本研究结果与之一致。以上结果显示VOI 与SBP、PP同样可以作为尿微量白蛋白的预测指标,进一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尿微量白蛋白与VOI的回归系数高于SBP、PP,说明较上述两指标其可能更综合反映高血压循环异常。且目前国内外已有大规模研究的荟萃分析表明:与收缩压相比,VOI与高血压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相关性更好,是更佳的预测因子[7]。国内也有研究认为,VOI与LVMI相关[8-9],与脉压相比,对LVH预测性较好。因此在高血压管理方面,除了关注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外,还应注重VOI的控制情况。

[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8):701-743.

[2] Franklin SS,Weber MA.Measuring hypertensive cardiovascular risk:the vascular overload concept[J].Am Heart J,1994,128(4):793-803.

[3] 蔡晓琪,张玲玉,黄晓东,等.高血压患者血管超负荷指数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 [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4,22(9):830-835.

[4] 李永梅,刘剑.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压和脉压指数与靶器官损害关系的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 2008,29(2):307-310.

[5] 葛文亮.尿微量白蛋白对高血压肾病的早期预测价值[J].放射免疫医学杂志,2007,20(6):602-603.

[6] 赵友林,邵小梅.高血压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β2-MG、NAG 检测的临床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6,27(6):556.

[7] SHEP cooperative research group.Prevention of stroke by anti-hypertensive drug treatment in older persons with isolated systolic hypertension.Final results of the systolic hypertension in the elderly program(SHEP)[J].JAMA,1991,265(24):3255-3264.

[8] 芦桂林,徐敏,郭坤霞,等.原发性高血压血管超负荷指数,动脉弹性与左室质量指数的相关性研究[J].农垦医学,2009,31(5):389-392.

[9] 王亚蓉,黄小云,韦建瑞.血管超负荷指数与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亚临床靶器官损害的关系[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09,15(6):446-449.

(本文编辑郭怀印)

山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太原 030000),E-mail:1164377798@qq.com

引用信息:武晓云,王瑞英,魏佳丽.高血压病人血管超负荷指数与尿微量白蛋白的相关性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1):126-128.

R544.1 R255.3

B

10.3969/j.issn.1672-1349.2017.01.041

1672-1349(2017)01-0126-03

2016-02-16)

猜你喜欢
脉压微量白蛋白
监测血压,脉压差莫忽视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微量Fe元素对氧化钨粉还原过程的影响
缺血修饰白蛋白对微血管心绞痛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脉压异常需要治疗吗?
微量行程变大行程的模具调整结构
高压、低压和脉压,哪个异常更危险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ple nodules in a patient with pulmonary 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A case report
测量血压时要注意“脉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