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急性期病人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探讨

2017-02-11 01:17王亚丽张赛赛张柳婧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年1期
关键词:急性期颈动脉硬化

王亚丽,张赛赛,张柳婧



脑梗死急性期病人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探讨

王亚丽1,张赛赛2,张柳婧1

目的 探讨脑梗死急性期病人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 以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病科2012年7月—2015年12月出院的脑梗死急性期病人为研究对象,共收集符合要求的病人857例,根据病人血脂、颈动脉斑块超声结果对病人病历资料进行整理、分组、统计分析。结果 与稳定斑块组比较,不稳定斑块组与混合组男性比例偏高(P<0.05);与稳定斑块组比较,不稳定斑块组三酰甘油水平升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P<0.05)。结论 在脑梗死急性期病人中男性病人颈动脉斑块更不稳定;在脑梗死急性期病人中三酰甘油水平越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越低则颈动脉斑块越不稳定。

脑梗死;血脂;颈动脉斑块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发病率、致死率、致残率均较高的神经内科常见急危重症。血脂异常与颈动脉斑块形成对脑梗死的发病均有影响,并且血脂与颈动脉斑块也存在相互关系。本研究拟通过回顾性临床研究探析血脂异常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之间的关联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病科2012年7月—2015年12月出院的脑梗死急性期病人为研究对象,共收集857例。其中,有颈动脉斑块病人618例(72.11%),无颈动脉斑块病人239例(27.89%)。有颈动脉斑块病人中稳定斑块80例(12.94%),不稳定斑块370例(43.17%),既有稳定斑块又有不稳定斑块168例(27.18%)。

1.2 血脂水平测定 所有入组病人在入院前均未服用降脂药物,入院后空腹8 h以上于第2天清晨采血,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和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的测定采用酶法,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的测定采用直接一步法,所得血样均在OLYMPUS AU-2700全自动生化仪上进行检测。

1.3 颈动脉超声检查 所有病人颈动脉超声检查均采用美国西门子彩超S1000型号进行检查,以混合斑和软斑为不稳定斑块,硬斑为稳定斑块。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软件包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一般资料比较 根据病人颈动脉超声检查报告将病人分组,仅存在稳定性斑块(硬斑)的为稳定斑块组,仅存在不稳定斑块(软斑或混合斑)的为不稳定斑块组,既有稳定性斑块又有不稳定性斑块的为混合组。不稳定斑块组和混合组的男性病人比例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各组一般资料比较

2.2 各组血脂水平比较 不稳定斑块组TG水平高于稳定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斑块组HDL-C水平低于稳定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mmol/L

3 讨 论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然而临床对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心血管病方面,脑血管病方面类似研究并不多。本研究主要探讨脑梗死急性期的病人血脂对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影响。

本研究发现,在脑梗死急性期病人中,男性病人颈动脉斑块更不稳定。分析其原因可能与我国男性吸烟比例更大有关。目前,我国18周岁及以上居民吸烟率为31.06%,男性高于女性[1]。有研究认为吸烟可加快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2]。吸烟者高密度脂蛋白(HDL)的抗氧化性、抗趋化性和介导的胆固醇外流率明显低于不吸烟的健康受试者[3]。吸烟导致高密度脂蛋白对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的保护作用受到影响,从而造成脑梗死急性期男性病人颈动脉斑块更不稳定。

TG是人体内含量最高的脂类,大部分组织均可利用TG的分解产物提供能量,当血清中TG含量偏高就会在人体内蓄积,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成为多种疾病的危险因素。通过本研究发现,TG不仅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危险因素,同时也对动脉粥样斑块的稳定性存在影响。积极的控制TG的水平,可以使已经形成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更趋于稳定。

本研究发现,HDL-C水平偏低的病人颈动脉斑块越不稳定。HDL-C可将蓄积于末梢组织的游离胆固醇与血液循环中脂蛋白或与某些大分子结合而运送到肝脏分解。这个过程被称为是胆固醇逆转(RCT),RCT促进组织细胞内胆固醇的清除,维持细胞内胆固醇量的相对平衡稳定,从而限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4-5]。本研究显示,HDL-C不仅能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起到对抗作用,而且对已经形成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中国居民健康,是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巨大负担。在所有脑血管病中脑梗死占75%以上[6],其中20%~30%的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7]。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本研究发现男性、TG水平升高、HDL-C水平偏低均是导致颈动脉斑块不稳定的危险因素。因此,在临床上对于已经形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脑梗死急性期病人仍需进行血脂检测,并控制TG和HDL-C水平,以消除造成不稳定斑块的危险因素。

[1] 章荣,曹乾,路云.中国城乡居民吸烟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4(1):84.

[2] 陈哲.吸烟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影响的临床调研与病机探讨[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

[3] 陈泓颖.吸烟和戒烟对冠心病患者高密度脂蛋白功能的影响[D].北京: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

[4] Ritz E,Wanne C.Lipid changes and statins in chronic renal insufficiency[J].J Am Soc Nephrol,2006,17(12):226-230.

[5] Kontush A,Chapman MJ.Functionally defective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a new therapeutic target at the crossroads of dylipidemia,inflammation,and atherosclerosis[J].Pharmacol Rev,2006,58(3):342-374.

[6] Thom T,Haase N,Rosamond W,et al.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statistics 2006 update:a repor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Statistics Committee and Stroke Statistics Subcommittee[J].Circulation,2006,113(6):85-151.

[7] Chaturvedi S,Bruno A,Feasby T,et al.Carotid endarterectomy an evidence based review:report of the Therapeutics and Technology Assessment Subcommittee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Neurology[J].Neurology,2005,65(6):794-801.

(本文编辑郭怀印)

1.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咸阳 712083),E-mail:1027898254@qq.com;2.河南省新密市中医院

引用信息:王亚丽,张赛赛,张柳婧.脑梗死急性期病人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1):96-97.

R743.1 R255.2

B

10.3969/j.issn.1672-1349.2017.01.029

1672-1349(2017)01-096-02

2016-09-16)

猜你喜欢
急性期颈动脉硬化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中医体质在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干预中疗效的影响分析
壮医药线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柔红霉素药物急性期心肌损伤的相关性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双源CT对心脏周围脂肪组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超声评价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贴壁不良的价值
超声对颈动脉蹼的识别意义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