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乐 感受美 感受爱
——《只拣儿童多处行》文本解读

2017-02-15 00:56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7年6期
关键词:海棠花冰心童趣

夏 健

《只拣儿童多出行》被选编在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中,作者冰心以儿童的笔触描绘了生机勃勃的儿童、竞相开放的花朵,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对儿童的喜爱。在解读中,我们应该与作者、编者对话,深刻领悟作者的情感。笔者从感受快乐、感受美、感受爱等三个方面,试着对本课进行解读。

一、多处行,感受儿童的乐

这一课从题目到内容,作者花费笔墨较多的就是儿童。在游园途中,到处都可以碰到儿童。在冰心的眼里,儿童是快乐的。如,在知春亭畔里,“女孩子、男孩子……东一堆,西一堆,叽叽呱呱地,也不知说些什么,笑些什么。”在玉澜堂的院落里,“忸怩地笑着……一个在她后面的男孩子笑着说……笑着推着跑出门外去了。”……

从字里行间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儿童的快乐,同样细读文本,我们也会发现儿童的快乐在哪里,作者的快乐就会跟到哪里,毕竟“只拣儿童多处行”就是最好的诠释。

冰心的心属于儿童,她的笔为儿童所著。在她眼里,儿童就是快乐,就是世间的一切。冰心认为,儿童是快乐的,那么这篇课文通篇洋溢着的就是快乐,除了快乐还是快乐。通读全文,品析“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喷发着太阳的香气息”,还有“开得旺的花儿”,貌似一看,是赞美花朵,实际上是形容儿童,赞美他们充满活力,充满快乐。作者还用大量笔墨描绘儿童行走、休息、说话等场景时的动作、神态,不仅写出了儿童的个性,而且还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活力,一种快乐。

二、找春天,感受诗意的美

春天是美好的,儿童也是美好的。作者以花喻人,通过对花的描述来让读者感受儿童的美好。比如课文中第5自然段,作者就用一个特写对春光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描写,其内容如下:“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眼睛突然一亮,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红的花,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喷花的飞泉”一词非常形象,精辟简洁,不仅具体写出了海棠花开得多,开得密,而且还能让读者从中感受到海棠花那种旺盛的生命力,感受到春天的美好,感受到儿童的活力。在作者笔下,海棠花是春天活力的象征,同样也是儿童生命美好的象征。

文本中作者用了很多数量词,比如“一群”“一个”“一点”“东一堆”“西一堆”等等,传递出了春天的气息,春天的美好。教师可以在此处引导学生进行练笔,让学生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从中体验到童趣,属于儿童的童趣。

三、情满溢,感受对儿童的爱

这是一篇赞美儿童的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作者对儿童的爱。如果没有爱,不可能写出这样富有灵性童趣的文字。如在颐和园门口,“成千盈百”的儿童,“闹嚷嚷地”“挤了出来”,这样的场景,对于其他人来说,或许有点闹,甚至有点烦,但是作者眼中全是“爱”,所以在她的笔下,这些儿童都成了“小天使”。

在玉澜堂里走动时,作者也“总和”儿童相撞。如果心中没有爱的人,眼中看儿童只有烦,但是作者却偏要与儿童撞个满怀,就因为作者与儿童一样,也都喜欢往儿童多的地方钻,目的在于想多看看儿童。

再看文本倒数第2自然段,其中“只要管理得好,给它适时地浇水施肥……”这里表面上看是写花,实际上是在写人,写眼前的儿童。正因为作者对儿童倾注了无限的爱,所以儿童在作者眼里,才是春天的花朵。

对于这一课来说,教师应该认真研读,在与作者对话的基础上,把握语言,感受作者对儿童的喜爱,感受春天的美好,既而渗透到课堂里,以便真正让快乐、爱与春天同行,与儿童同行。

猜你喜欢
海棠花冰心童趣
九月·童趣
冬眠的树(四)
童趣
猫在野海棠花落处
海棠花开
吹泡泡
迎“春”冰心
《寄小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