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主导型物理实验

2017-02-18 03:33南京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
物理实验 2017年1期
关键词:研究性课题论文

(南京大学 物理实验教学中心)

学生主导型物理实验

(南京大学 物理实验教学中心)

1 主要内容

1.1 课程模式

每个学生先完成3 ~ 4 个综合实验,以保证基本的实验训练,同时对指导教师、实验仪器有基本的了解. 此后,在做好基本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研究性实验课题. 在教师的指导下或者自己独立完成实验课题,期终提交1 篇研究性实验论文. 实验论文课题的选题主要来自于基本实验的改进与延伸,也可以利用原有仪器进行组合或改装,实现自己的一些设想,重在实验研究的过程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不强调课题的现实意义.

1.2 时间安排

1)实验的绪论课(3 课时),向学生介绍实验的基本要求和模式,以及如何开展研究性实验.

2)学生参观实验室(3 课时). 让学生了解实验室提供的24 个实验的基本内容,让学生知道实验室有哪些仪器及用途、性能. 同时了解各指导教师的特长. 指导教师主要来源于科研第一线.

3)实验隔周进行(48 课时),每次6 h,提前2周预约有关的实验仪器平台,在完成3 ~ 4 个基本实验后,提出并完成研究性实验课题.

4)期终论文答辩(3 课时).

1.3 考核方式

开放和研究性的实验, 考核方式对同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是以学生为主导,学生积极性是该实验形式成败的关键. 我们的做法是:

1)使考核公开化,保证考核的公正性. 具体做法是:以学术报告会的形式进行论文答辩作为实验考核的主要途径. 邀请各专业的教授和副教授以及实验指导教师十余人组成2个考核小组. 要求每位学生将本学期进行的研究性实验以学术报告的形式公开交流.

2)要求每位学生至少参加3 h的论文答辩,旨在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总结,相互学习,这不仅提升了学术氛围,也增加交流和互动.

3)初评成绩后给学生评议期,以发表不同意见.

2 创新点

学生主导型研究性物理实验是在综合性、设计性物理实验的基础上由学生自己选题、查阅文献、设计实验,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研究性物理实验论文并进行论文答辩. 该模式的主要目的是全方位地锻炼学生实验研究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他们从事物理学研究的兴趣和热情,为其今后从事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同时这种新的实验模式也提高了实验室在自主学习中所占的地位,建立了学生进实验室学习的意识.

3 主要成效

从实践看,可以说学生对实验课的态度明显变化. 常规的物理实验只要完成书上的实验内容就可以,而学生还有这样的心态,即“实验都是教师准备好的,只要照书本机械地做就可以了.”现在要完成1个好的实验课题,学生就必须选好课题,查阅资料,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也必须主动与同学和教师进行交流. 一些学生对实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为数不少的学生有未完成好的设想,要求下学期继续到实验室进行实验研究,相当多的学生要求在假期进入到科研实验室进行实验. 作为课程的延伸,有部分学生完成了校内的理科基地项目和其他校内项目.

从2005年以来,学生的课程论文在物理教学刊物上发表120余篇,全国和省级学生创新作品、论文竞赛150余项,如“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实验教学研讨会学生论文评比每届南大学生教学论文都有一等奖(每届一般为2个1等奖).

(执笔:周 进)

猜你喜欢
研究性课题论文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