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陆采供血机构执业比对指标的选择定义和意义*

2017-02-27 03:40郭瑾邱艳王东梅赵玥郭成城赵冬雁刘江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7年1期
关键词:采供血血站献血者

郭瑾 邱艳 王东梅 赵玥 郭成城 赵冬雁 刘江

我国大陆采供血机构执业比对指标的选择定义和意义*

郭瑾 邱艳 王东梅 赵玥 郭成城 赵冬雁 刘江

执业比对是亚太血液联盟(Asia Pacific Blood Network,APBN)在输血领域推进标杆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借鉴APBN的成熟经验,将执业比对工作延伸至我国血液行业。本文介绍了国内执业比对指标的建立依据和基本情况,对指标定义进行了详细说明,为解决行业共性问题提供建议。

标杆管理 执业比对 采供血机构

亚太血液联盟(Asia Pacific Blood Network,APBN)是亚洲西太平洋区域(以下简称亚太区)国家和地区的采供血机构自愿参与并缔结的国际组织[1],其一项重要工作为:在APBN各成员签署保密协议的前提下,联盟成员之间分享执业数据,并通过指标的统计分析,确认最佳的执业运营和高效率的管理措施,以持续改进管理水平[1]。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以下简称“北京血液中心”)于2008~2016年已连续8年参加APBN的执业比较,使中心实现了与APBN其他成员间信息共享和经验分享。为此,我们建议借鉴国际同行的成熟经验,把APBN的执业比对工作广泛地延伸到国内血液行业中,依此去发现我国采供血行业的普遍规律,寻找我们存在的共性或特性问题,从而建立并发展符合我国国情和各地区特色的采供血机构管理模式,不断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1 国内执业比对指标确定依据和基本情况 为保证今后大陆采供血机构执业比对结果,直接与APBN以及血液运营联盟(Alliance of Blood Operators,ABO)接轨和国际比对,经协商直接采纳APBN2008年的比对指标。其覆盖4个领域,共185个,包括患者安全、临床机构满意度、献血者管理及机构运行有效性[1],根据我国采供血行业的运行情况,对上述指标进行选择和定义,见表1,国内比对指标共129个,指标分类与APBN基本相同,力求科学反映我国输血工作实际水平、发展趋势,并能与国际同行进行比对。

在探索建立我国适用的执业比对指标的过程中,依据设立指标体系科学性、系统优化、通用可比、实用性和目标导向原则[2,3],我们对29家采供血机构发放了调查问卷,对指标适用性及是否纳入本次执业比对工作征求了意见,由此对部分APBN指标进行了选择和修订,指标修订的主要原因包括:①根据我国采供血相关法律法规,血站未开展相关工作,指标本身不适用。如:细菌污染检测1项指标和病毒标志物阳性率6项指标,由于绝大多数血站未开展菌种鉴定和HBV、HCV确证实验工作,指标不适用。变异性克雅氏病管理策略3项指标,由于我国并非克雅氏病流行区,国家未针对此项传染病在采供血工作中颁布相应管理政策。②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Haemovigilance[4,5],使数据采集可行性差或数据质量较差。如: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18项指标、献血者满意度评价3项指标,和献血意愿2项指标。③指标概念尚未在我国行业内达成共识或取得公认意见,容易造成混肴或分歧。如:献血者承诺1项指标。④部分指标在文字表述或格式编辑上做了修订,使比对指标体系更为简洁。如:临床用血发放率部分指标。

表1 国内执业比对指标与APBN比对指标的差异

2 国内执业比对指标的筛选过程和定义确定

2.1 患者相关指标(Patient,P) 此部分指标主要是对受血者安全性进行评估,从而提示如何降低输血残余风险,确保血液得到合理使用。包括:Haemovigilance[4,5]建立情况及相关数据;病毒标志物检测方法学及相应阳性率数据;降低经血传播疾病的技术手段开展情况,如病毒灭活、去白细胞技术应用比率;临床用血数量及变化趋势。核心指标详见表2。

2.2 医院相关指标(Hospital,H) 通过指标调查了解采供血机构对医院的服务质量和向医院提供的血液制品质量是否满足医院要求,促进服务质量的提升。核心指标详见表3。

2.3 献血者相关指标(Donor,D) 此部分指标用以评估献血者队伍基本情况和献血服务情况。包括:献血者参与率,初次献血者比例,献血者年龄及变化趋势,献血不良反应,各类采血点获得血液数量,献血者满意度。核心指标详见表4。

2.4 组织机构管理相关指标(Organization,O)此部分指标用以评估机构运营和管理效率,包括:人力资源情况,采血效率、生产效率、库存使用效率,人均工作量,库存血液、血液价格、支出费用等,核心指标详见表5。

表2 患者相关指标定义和意义

表3 医院相关指标定义和意义

3 选择修订指标在我国大陆比对工作的应用 秉持“自愿性、准确性和保密性”的工作原则,经过前期指标筛选、解读及人员培训等阶段,目前27家血站参与了2014~2015年数据上报工作。借鉴APBN执业比对年度报告的经验,本次执业比对工作经过数据收集、数据汇总、数据分析统计以及报告撰写过程,最终将各项指标归纳为献血人群概况、血液供应、机构管理和血液安全4方面内容,共计59张统计图表。指标比对的结果具有如下特点:

3.1 数据均来自省、直辖市或自治区血液中心,由于工作模式和运营能力相对接近,各机构指标可比性强,有利于发现行业存在的共性问题和焦点问题。

3.2 参与单位区域分布广泛。从行政区域上分别分布于:华北5省、市,东北2省,华东7省、市,中南6省、自治区,西南3省、市,西北4省、自治区,有利于了解全国采供血机构的行业基线数据和工作基本情况。

3.3 基础数据采集和计算指标统计并重。由于采集数据在血液采集、制备和供应数量各方面仍存在一定差异,并且执业指标作为标杆管理手段在输血行业的应用,更关注于提高血站管理能力和运营效率,发现关键性问题并研究解决方案,因此大多需要通过计算公式获得符合定义的指标,而非单纯数量比较,因此对收集的指标数据,仅有9个图表是采用直接数据进行比对,占图表总数的15%;50个图表采用间接计算指标进行比对,占图表总数的85%。但大量采集基础数据的指标,对于了解行业基线数据,核对计算指标准确

性,控制数据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表4 献血者相关指标定义和意义

表5 组织机构管理相关指标定义和意义

3.4 充分分析指标定义的内在联系以及数据之间基本情况到重点问题的逻辑层次,围绕血液供应充足和安全这一核心问题进行展示。如,在“献血人群概况”中,首先分析“献血者全面参与率”指标,这反映该血站服务区域血液采集和献血服务的基本情况,同时也是无偿献血的基础工作。随后从“年轻献血者”、“初次献血者”、“献血者年龄”、“献血延迟”和“献血反应”5个具体问题分别分析,以研究关系献血者队伍建设、血液采集和血液安全的重点问题,发现最佳实践经验。

4 体会 通过选择和修订适合我国采供血机构执业比对指标以及各指标的实际应用,我们深刻体会到我国在以下几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工作:①应推进我国Haemovigilance[4,5]的建立,收集并监测献血者不良反应和输血不良反应的数据,并纳入指标比对体系。②建立稳定的、年龄比例适宜、固定献血者比例适宜的献血者队伍,是保证血液供应和血液安全的基础,通过分析和研究初次献血者数量、献血者年龄分布、固定献血者比例、献血者延迟率等指标,应有针对性的开展宣传和招募工作,制定适宜的工作策略。③逐渐从血站运营执业比对指标采集箱工作流程和质量控制监测等程序指标过渡,可通过成员间讨论,考虑是否增加血液质量有效性指标,这也能进一步促进先进的采供血技术的推广。

1 邱艳,刘江.亚太血液联盟:亚太地区输血事业共同发展的交流平台[J].中国输血杂志,2014,27(7):786-788.

2 谢雁鸣,白文静,支英杰,等.中医治疗重大疑难疾病临床研究方案优化指标体系的建立[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8,10(4):23-29.

3 杨帆,秦银河,董军.医疗质量评价方法的应用和展望[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5,21(3):172-174.

4 邱艳.Haemovigilance的发展现状及思考[J].北京医学,2009,31(2):111-113.

5 高岩,邱艳.血液质量管理的有效工具Haemovigilance [J]. 中国输血杂志,2015,28(9):1154-1158.

The Establishment and significance of benchmarking in comparison of practice within Blood transfusion service in Chinese Mainland

GUO Jin,QIU Yan,WANG Dong-mei,et al. Beijing Red Cross Blood Center,Beijing,100088

Comparison of practice is an implementation of benchmarking within blood transfusion service. It has shown a significance by Asia Pacific Blood Network.The article introduced the comparison of practice to the blood transfusion service in Chinese Mainland via summarizing the defini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benchmarking in the country to give the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level by this effective application of the practice comparison.

Benchmarking Comparison of practice Blood transfusion services

R197.32 R457.1+2

A

1671-2587(2017)01-0017-06

2016-12-20)

(本文编辑:王敏)

10.3969/j.issn.1671-2587.2017.01.005

*本课题受2012年北京市卫生系统“十百千”卫生人才专项(京卫人字【2012】22号),2013年北京市“215”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专项(No.2013-3-101)资助

100088,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

郭瑾(1980–),女,硕士,主管技师,主要从事血液检验及采供血业务管理相关研究,(E-mail)vivi_ guojin@163.com。

邱艳,女,博士,主任技师,研究员,主要从事输血医学研究,(E-mail)13681201834@163.com。

猜你喜欢
采供血血站献血者
[聚焦6·14]世界献血者日来临前,了解一下无偿献血流程吧
采供血机构实施财务绩效管理的成效探讨
采供血机构人力资源配置面临的困境与解决对策*
影响单采献血者保留的相关因素分析
浅析如何做好采供血机构的档案管理工作
采供血专业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血站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
当前血站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信息技术在血站工作中的应用
分析重复献血者与初次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