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肾化气、清热通淋法治疗肾虚湿热型慢性尿路感染35例※

2017-03-01 01:18金春泉曹惠珍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年4期
关键词:肾虚尿路感染标准

金春泉 曹惠珍

(上海市浦东新区高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上海201208)

温肾化气、清热通淋法治疗肾虚湿热型慢性尿路感染35例※

金春泉 曹惠珍

(上海市浦东新区高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上海201208)

目的观察温肾化气、清热通淋类中药配伍治疗慢性尿路感染的疗效。方法对照组35例单纯应用宁泌泰口服治疗;中药组42例运用中药温肾化气、清热通淋汤(肉桂、黄柏、乌药、黄芪、蒲公英、凤尾草、萹蓄、瞿麦、升麻)等治疗。结论温肾化气、清热通淋汤法治疗慢性尿路感染,中医、西医疗效优于对照组,标本兼治,疗效确切。

尿路感染;中医药疗法;温肾化气;清热通淋;淋证

慢性尿路感染是临床上常见病,经常反复发作、迁延难愈,故在临床上比较重视观察,为此,自2015年6月—2016年5月采用温肾化气,清热通淋方法治疗慢性尿路感染35例,发现中医药治疗可明显减少复发次数,尤其是在半年内的发作次数,使尿常规恢复到正常,中段尿的细菌培养转阴率有所提高,能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对临床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全部来自高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门诊病人,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70例按随机单盲分成两组,治疗组35例,女32例,男3例;年龄23~77岁,平均年龄(60.94±2.34)岁;病程最长36月,最短6月,平均(20.40±1.61)月。对照组35例,女33例,男2例;年龄32~77岁,平均年龄(60.00±2.15);病程最长48月,最短6月,平均(21.54±1.81)月。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1)正规清洁中段尿(要求尿停留在膀胱中4~6 h以上)细菌定量培养,菌落数≥105/mL。 (2)清洁离心中段尿沉渣白细胞数>10个/HP,有尿路感染症状。具备上2项可以确诊。如无(2)项,则应再作尿菌计数复查,如仍≥105/mL,且2次的细菌相同者,可以确诊。(3)普通尿培养如检不出细菌,则做高渗尿培养。(4)当女性有明显尿频、尿急、尿痛、尿白细胞增多、清洁中段尿细菌定量培养≥102/mL,并为常见致病菌。(5)老年男性,如有尿路感染症状,清洁中段尿培养菌落计数≥103/mL。(6)6个月内尿感发作2次以上(含2次)或1年内发作3次以上(含3次)[1-3]。

1.2.2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颁发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有关标准,全部符合肾虚湿热证:反复尿频,尿急,夜尿增多腰酸乏力,头昏耳鸣,少腹胀,尿色偏黄,阴部不适或胀痛难忍,舌质红,苔白腻或黄腻,脉细滑。

1.3 纳入标准年龄25~77岁;符合西医诊断标准.符合中医辨证标准。治疗前48小时内未使用过抗生素或抗菌药物治疗无效而中段尿细菌培养仍为阳性者。知情同意。

1.4 排除标准1)年龄大于77岁;2)急性肾盂肾炎或初次发作的急性尿路感染者;3)尿道综合征患者;4)过敏体质或对多种药物过敏者;5)计划妊娠或妊娠及哺乳期妇女;6)有严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者。

1.5 治疗方法治疗组35例服用自拟温阳化气,清热通淋方:肉桂6 g,黄柏10 g,乌药10 g,蒲公英30 g,凤尾草30 g,萹蓄10 g,瞿麦10 g,升麻15 g,黄芪30 g。1 d1剂,水煎服400 mL,分二次服对照组服用宁泌泰(国药准字Z20025442)每次3片,3次/d。各治疗组3周为一疗程,共服2个疗程。治疗期间不服用任何抗生素。分别于治疗2周、6周观察尿常规,中段尿;治疗半年后随访。中医症候评分,相关安全指标变化。

1.6 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有关尿路感染的疗效标准拟定。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尿常规检查2次恢复正常,尿菌阴性,并于第2、6周复查尿菌均为阴性;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尿常规正常或接近正常,尿菌阴性;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减轻,尿常规显著改善,尿培养偶有阳性;无效;症状及尿检改善不明显,尿菌定量检查仍阳性,或与第2周、第6周复查时尿菌为阳性,且为同一种菌种。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为近期疗效,6个月后随访时评定为远期疗效。

1.7 症候判定标准临床治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症状积分≥95%;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症状积分减少≥70%;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症状积分减少≥30%;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症状积分减少不足30%。

1.8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卡法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者使用Wilcoson-Mann-Whitney秩和检验。

表1 中药组和对照组西医疗效比较(例)

表2 中药组和对照组中医疗效比较(例)

3 讨论

尿路感染在中医属“淋证”的范畴,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期服用抗生素一般可以治愈控制,但是容易复发,演变成慢性尿路感染,病程比较长,容易反复发作,迁延难愈。《诸病源候论》中云“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又云“肾虚则小便数,膀胱热则水下涩。数而且涩,则淋沥不宣,故谓之淋。”说明淋证的主演病机是以肾虚为本,膀胱湿热为标,湿热内蕴是贯穿疾病始终的标证,慢性尿路感染是湿热日久而致正虚的一种疾病。基于此理论,所以在治疗时以祛邪为主,同时要兼顾扶正,注重改善机体的内部环境。近年来,有研究表明在慢性尿路感染中,常有局部或全身免疫反应的参与[5],而全身免疫紊乱,肾组织局部免疫病理损伤,是本病慢性进展的主要原因[6]。在临床实验中,大部分病例都是经过多次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患者,而这些病人一般都有机体防卫能力的缺陷。从本次研究看出其一是女性患者居多,尤以女性老年患者多发,因此患有这些慢性疾病的患者更容易招致感染;其二是合并基础疾病较多,其中合并高血压24例,糖尿病8例、高脂血症23例、高尿酸血症5例、更年期综合征7例。据文献报道,高浓度的血糖不仅有利于链球菌、大肠杆菌和肺炎球菌的生长,而且会抑制白细胞功能,抑制淋巴细胞产生抗体,使机体对特殊感染的抵抗力下降。大量临床观察也都证明炎症因子水平与高脂血症也有着密切的联系[7]。肾虚和免疫功能的减弱及雌激素水平的降低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慢性尿路感染的治疗根本在于治本与治标同等重要,特别是反复多次发作的病人,单纯杀菌不能彻底解决问题,只有提高人体自身防卫能力以期来改善机体内环境,调节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情况,使人的机体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才是防止复发的关键。

中医药治疗尿路感染具有起效比较快、吸收完全、效果持久、治愈复发率低等特点,治疗攻补兼施,传统中医理论“七分治,三分养”的治疗特色得到充分体现[8],我们运用温肾化气、清热通淋方法在治疗本病获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不仅可以改善症状,减少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中肉桂温肾气化,引火归源;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共为君药;乌药具有温中散寒理气的作用,升麻清热解毒,升举阳气,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凤尾草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消肿解毒,通利膀胱,苦燥又能杀虫除湿止痒;瞿麦利尿通淋;黄芪益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诸药合用共奏一升一降,攻补兼施,寒温并用,以达病所。现代药理学研究,肉桂、乌药温肾缩尿,有抗乙酰胆碱的收缩效应,能解除平滑肌痉挛,松弛膀胱逼尿肌缓解膀胱刺激症状,也有兴奋大脑皮层作用[9]。蒲公英不仅有广谱抗菌作用,而且有改善及提高小鼠细胞免疫以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作用,对环磷酰胺所造成的小鼠免疫功能损害有明显的恢复和保护作用[10];瞿麦、萹蓄、凤尾草具有抗菌抑菌作用,对泌尿系统感染有较好疗效[11]。黄芪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对T细胞功能具有增强作用,对B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也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12]。所以运用中医药治疗本病有明显的优势,不但能缓解临床症状,还能通过调节人体的自身防御体系及整体内环境,使机体达到阴平阳秘,提高人体正气,明显减少复发次数,达到了标本兼治的效果。

参考文献

[l]中华医学会.尿路感染的诊断标准[S].第二届全国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1985:23-24.

[2]陆再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31-532.

[3]郑法雷,章友康,陈香美.肾脏病临床与进展[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421-422.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93:146-147.

[5]孙建实.慢性肾盂肾炎的免疫病理学机制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1,2(6):315-317.

[6]唐琳.MCP-I和肾脏病[J].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2002,22(5):308-311.

[7]董丽萍.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09,7(11):127-128.

[8]刘春洁,张茁.动脉粥样硬化与炎症[J].北京医学,2005,27(8):502.

[9]窦莉莉,朴志贤.自拟治淋汤治疗尿路感染30例临床观察[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9(13):87.

[10]陈方亮,余翠琴.乌药的药理研究概况[J].海峡药学,2011,23(12):44-46.

[11]张幻诗,杨建宇.蒲公英药用研究进展[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3,34 (9):69-71.

[12]吴发宝,陈希元.黄芪药理作用研究综述[J].中药材,2004,27(3):233.

Warming kidney Qi and Clearing Heat and Freeing Strangury Therapy in Treating Renal Deficiency and Dampness-heat Type Chronic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for 35 Cases

JIN Chunquan,CAO Huizhen
(Department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CommunitySanitaryServiceCenter,GaohangPudongNewArea,Shanghai201208,China)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warming kidney qi and clearing heat and freeing strangury-type compatibil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urinary tract infection.Methods The control group of 35 cases used ningmitai oral treatment.42 cases of the Chinese medicine group applie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rough warming kidney,clearing heat and freeing strangury soup(cinnamon,Cypress,and black medicine,Astragalus root,dandelion,lion grass,section Avicularia,gypsophila,and cohosh).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warming kidney qi and tonglin decoction in treating chronic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according to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It has the effect of treating both manifestation and root cause of disease,and the effct is definite.

urinary tract infection;therapy of TCM;warming kidney qi;clearing heat and freeing strangury;stranguria

10.3969/j.issn.1672-2779.2017.04.035

1672-2779(2017)-04-0083-03

:张文娟本文校对:朱雪萍

2016-12-09)

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名中医中医项目资助【No:

PDZYXK-4-201307】

猜你喜欢
肾虚尿路感染标准
综合护理干预对手术后留置导尿管减轻尿路感染的效果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肾虚湿瘀”理论下的慢性肾脏病中医证候学研究
女性多喝水尿路感染风险小
“赶走”肾虚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透视“肾虚综合征”
尿路感染 用药不同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