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药艾纳香糖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2017-03-01 01:18刘刚刘育辰魏寒梅于福来庞玉新李霞贾金燕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年4期
关键词:总糖定容容量瓶

刘刚 刘育辰* 魏寒梅 于福来 庞玉新 李霞 贾金燕

(1贵阳中医学院药学院,贵阳550002;2国家苗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阳550025;3贵州省苗医药重点实验室,贵阳550025;4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农业部华南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开放实验室,儋州571737;5海南省艾纳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儋州571737;6贵州宏宇药业有限公司,贵阳550018)

苗药艾纳香糖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刘刚1,2,3刘育辰1,2,3*魏寒梅1于福来4,5庞玉新4,5李霞6贾金燕6

(1贵阳中医学院药学院,贵阳550002;2国家苗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阳550025;3贵州省苗医药重点实验室,贵阳550025;4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农业部华南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开放实验室,儋州571737;5海南省艾纳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儋州571737;6贵州宏宇药业有限公司,贵阳550018)

目的考察不同产地艾纳香中糖类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进行艾纳香糖类成分的含量测定。结果不同产地艾纳香所得的总糖、还原糖和多糖的含量差别不大,2号和6号产地的含糖量相对较高。结论贵州红水河所栽培的艾纳香含糖量相对较高,其他产地的没有明显区别。采用上述分析方法简便快速可靠,为建立艾纳香的多指标质量评价体系提供了科学参考。

艾纳香;总糖;还原糖;多糖;中药化学

艾纳香为菊科植物艾纳香Blumea balsamifera DC的新鲜或干燥地上部分[1],苗药名档窝凯Diangd vob bvid植物,药用为枝叶、嫩枝根,别名:大风艾、客家人叫法(大毛风)艾纳香冰片艾、家风艾、大毛药、大艾等,是贵州省罗甸县的道地药材[1-2],是多种苗药制剂的主要原料,如金喉健喷雾剂等。目前艾纳香的化学成分研究主要集中于挥发油类、黄酮类、酚酸类、生物碱类化学成分的研究[3-6],但是未见对其糖类成分分析的报道,本研究建立了艾纳香糖类物质含量测定方法,旨在为艾纳香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指标,为建立艾纳香多指标质量评价体系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艾纳香采自贵州、海南和广西三省区,经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于福来博士鉴定为艾纳香(Blumea balsamifera DC),样品编号及产地见表1。

表1 样品编号及产地

1.1.2 试剂与试药乙醇(AR)重庆川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酚酞(成都科龙化工试剂厂);氢氧化钠(AR)重庆川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浓硫酸(AR)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浓盐酸(AR)重庆川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化学试剂厂;酒石酸钾钠(四水)(AR),成都市科龙化工试剂厂;3,5-二硝基水杨酸(CP)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蒽酮(AR)广东光华化学厂有限责任公司;无水葡萄糖对照品,贵州迪大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1.1.3 仪器HH-W600数显三用恒温水箱(江苏金坛市亿通电子有限公司);科导SK1200H台式超声波清洗器(上海科导超声仪器有限公司);SHB-III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101-1AB型电热鼓风干燥箱(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SZ-93自动双重纯水蒸馏器(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100 g多功能粉碎机(上海兆电科技有限公司);GBC Cintra2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澳大利亚照生公司)。

2 方法与结果

2.1 艾纳香总糖及还原糖含量测定

2.1.1 标准工作曲线的制备精密称取干燥至恒重的无水葡萄糖对照品50 mg于50 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溶解并定容至刻度,混匀,配制成1 mg/ml的标准品溶液。取7支试管(编号为0~6),按表2加试剂至各管,混合均匀,在沸水浴中加热5 min,取出后立即在冷水中冷却,再向各管加入蒸馏水至10 ml,混匀,先使用空白对照除去溶剂的影响,然后再测定葡萄糖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于分光光度计483 nm处测定光密度,并以葡萄糖浓度为横坐标,以吸光度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计算得回归方程:Y=6.0918X-0.0114(r=0.9994),说明葡萄糖在0.0206~0.1237 mg/ml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见表2。

表2 总糖和还原糖标准曲线试液的制备(ml)

2.1.2 总糖测定液的制备精密称取样品500 mg,放入锥形瓶中,加蒸馏水30 ml、6 mol/l HCl 20 ml,于沸水浴中加热水解40 min。取1滴水解液于白瓷板上,以碘-碘化钾试剂检查,水解液不呈蓝色为水解完全,冷却后加1滴酚酞指示剂以6 mol/l NaOH中和并滤至100 ml容量瓶中,残渣以蒸馏水冲洗,然后定容至刻度,混匀,备用。

2.1.3 还原糖测定液的制备精密称取样品500 mg于50 mL锥形瓶中,加少量水调成糊状,再加20 ml水,置80℃水浴中加热40 min,然后过滤于100 ml容量瓶中,以蒸馏水冲洗残渣,定容至刻度,混匀,备用。

2.1.4 方法学考察

2.1.4.1 精密度试验精确吸取葡萄糖对照品溶液1 ml,依法显色定容后测定,测定吸光度值,RSD为1.07%,结果表明,仪器的精密度良好。

2.1.4.2 重复性试验精密称取同一样品6份,每份0.500 g,依法显色定容后测定,测得样品中总糖的平均含量为35.85%,RSD=2.92%;还原糖的平均含量为6.67%,RSD=2.92%,表明重复性良好。

2.1.4.3 稳定性试验精确称取样品分别按2.1.2和2.1.3制备供试品溶液,依法显色后放置0,10,20,30,40,50,60 min测定吸光度,总糖吸光度的RSD为2.1%,还原糖吸光度的RSD为1.25%结果表明供试品溶液显色后60 min内基本稳定,说明样品在60 min内稳定性良好。

2.1.4.4 加样回收率试验精密称定已知含量的艾纳香粉末6份,每份0.25 g,置圆底烧瓶中,加入葡萄糖对照品溶液适量。按2.1.2和2.1.3项制备供试品溶液,在483 nm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定吸光度,总糖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78%,RSD为2.07%;还原糖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4%,RSD为2.56%,具体见表3和表4,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行。

表3 总糖加样回收率试验

表4 还原糖加样回收率试验

2.1.5 样品的测定取不同产地艾纳香,按2.1.2和2.1.3项制备供试品溶液,按2.1.1项下方法显色并依法测定显色后吸光度,计算样品中总糖和还原糖含量,结果见表7。

2.2 艾纳香多糖含量测定

2.2.1 标准工作曲线的制备将葡萄糖置于60℃下烘1 h,再逐渐升温至105℃干燥至恒重。精密称取5 mg置于25 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溶解并定容至刻度。取6支试管,按表3加试剂。加入显色剂后,于沸水浴中加热10 min,冷却1 h至室温,于625 nm处测定吸光度,y=12.265X-0.0101,R=0.9997,n=6。

表5 多糖标准曲线试液的制备(ml)

2.2.2 可溶性多糖测定液的制备精密称取艾纳香粉末(恒重)1.000 g,置100 ml具塞三角瓶中,加80%乙醇45 ml,浸泡30 min,超声30 min,静置过滤。重复1次,两次滤液合并,置100 ml容量瓶中,用80%乙醇定容,备用。

2.2.3 粗多糖测定液的制备提取后的滤渣蒸干,加2%的盐酸45 ml,置沸水浴中提取l h,充分放冷,滤过后滤液置于100 ml容量瓶中,滤渣重复提取1次,过滤,洗涤滤纸,合并滤液及洗涤液加入到容量瓶中,最后用2%盐酸定容至刻度,备用。

2.2.4 方法学考察

2.2.4.1 精密度试验精确吸取葡萄糖对照品溶液1 ml,依法显色定容后测定,测定吸光度值,RSD为0.26%,结果表明,仪器的精密度良好。

2.2.4.2 重复性试验精密称取同一样品6份,每份1.0 g,依法显色定容后测定,测得样品中多糖的平均含量为32.61%,RSD=1.00%,表明重复性良好。

2.2.4.3 稳定性试验精确称取样品分别按2.2.2和2.2.3制备供试品溶液,依法显色后放置0,10,20,30,40,50,60 min测定吸光度,多糖吸光度的RSD为0.97%,结果表明供试品溶液显色后60 min内基本稳定,说明样品在60 min内稳定性良好。

2.2.4.4 加样回收率试验精密称定已知含量的艾纳香粉末6份,每份0.5 g,置圆底烧瓶中,加入葡萄糖对照品溶液适量。按2.2.2和2.2.3项制备供试品溶液,在625 nm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多糖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92%,RSD为2.21%;具体见表6,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行。

表6 样品加样回收率试验

2.2.5 样品的测定取不同来源艾纳香,按2.2.2和2.2.3项制备供试品溶液,按2.2.1项下方法显色并依法测定显色前后吸光度,计算样品中多糖含量,结果见表7。

根据下列公式计算多糖含量:多糖含量=可溶性多糖含量+粗多糖含量。

3 结果与分析

表7 不同产地艾纳香中总糖、还原糖和多糖的含量

4 讨论

通过测定不同产地艾纳香中的总糖、还原糖和多糖的含量发现总糖含量大多数在20%左右,2号、5号、6号样品的含量则相对偏高一些。还原糖含量在2%~7%左右,可溶性多糖含量在1.4%~4.95%左右,粗多糖在15%左右。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发现对艾纳香的研究多集中于其黄酮类成分和挥发油方面,对艾纳香糖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面几乎没有文献报道,因此借鉴了其他关于糖类成分含量测定的方法的文献,测定艾纳香中糖类成分的含量。近年来,多糖的研究成为热点,具有抗癌等药理活性,因此通过测定艾纳香糖类的含量可以为其是否具有开发价值提供参考依据。

[1]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委会.中国植物志:第75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13,75.

[2]贵州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S].贵阳:贵州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18.

[3]周欣,杨小生.艾纳香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气相质谱分析分析[J].测试学报,2001,76(1)128-130.

[4]赵金华,康晖,姚光辉,等.艾纳香化学成分研究[J].中草药,2007,28(3): 350-352.

[5]韦睿斌,杨全,庞玉新,等.艾纳香不同部位多酚和黄酮类抗氧化活性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5,27(7):1242-1247,1286

[6]严敏,王玉凤,汤洪敏.黔产艾纳香生物碱的提取及含量测定[J].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0):2236-2239.

Contents Determination of Miao Medicine Saccharide in Blumea balsamifera DC

LIU Gang1,2,3,LIU Yuchen1,2,3,WEI Hanmei1,YU Fulai4,5,PANG Yuxin4,5,LI Xia6,JIA Jinyan6
(1.School of Pharmacy,Guiy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Guiyang 550002,China; 2.National Miao's Mendicines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Guiyang 550025,China; 3.Guizhou Provincial Key Lab of Miao's Mendicines,Guiyang 550025,China; 4.Tropical Crops Genetic Resources Institute,Chinese Academy of Tropical Agricultural Sciences/Key Laboratory of Crop Gene Resources and Germplasm Enhancement in Southern China,Hainan Province,Danzhou 571737,China; 5.Hainan Provinci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Blumea Balsamifera,Hainan Province,Danzhou 571737,China; 6.Guizhou Holy Pharmaceutical Co.,Ltd.,Guiyang 550018,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arbohydrate components of Blumea balsamifera in different habitats.Methods The UV visible spectrophotometer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carbohydrate components of Blumea balsamifera.Results The total sugar,from different habitats of Blumea balsamifera the reducing sugar and polysaccharide content is basically same,No.2 and No.6 origin of the sugar content is relatively high.Conclusion Guizhou Red River the cultivation of Blumea balsamifera sugar content is relatively high, and there is no obvious difference between other origins.This study could provide a simple,rapid and scientific evidence to construct a multiple indicator system for evaluating the quality of Blumea balsamifera DC.

Blumea balsamifera;total sugar;reducing sugar;polysaccharide;chemistry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10.3969/j.issn.1672-2779.2017.04.060

1672-2779(2017)-04-0135-03

:张文娟本文校对:龙毅

2016-10-24)

贵州重大课题专项计划项目【No:黔科合重大专项字[2013]6011号】

*通讯作者:lyc8564732@163.com

猜你喜欢
总糖定容容量瓶
谈如何降低容量瓶的容量误差
理化所等在食品定容冷冻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实验要点剖析
对容量瓶几个实验问题的探讨
全自动石墨消解仪中自动定容的分析与研究
高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设计实践
刍议智能电网建设中分布式电源的规划
黄酒中总糖与还原糖含量测定方法比较
传统客家黄酒的发酵条件优化
避雨栽培对川农泡椒1号品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