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虫地龙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脑梗死80例

2017-03-01 01:18柳树芳常俊梅李星恺王彦芬李王平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年4期
关键词:奥扎缺血性血小板

柳树芳 常俊梅 李星恺 王彦芬 李王平

(河北省涉县中医院脑病科,涉县056400)

水虫地龙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脑梗死80例

柳树芳 常俊梅 李星恺 王彦芬 李王平

(河北省涉县中医院脑病科,涉县056400)

目的观察水虫地龙汤联合奥扎格雷钠及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急性脑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水虫地龙汤)与对照组(奥扎格雷钠氯化钠注射液及依达拉奉静滴治疗急性脑梗死);治疗14 d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水虫地龙汤联合奥扎格雷钠及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显著。

水虫地龙汤;脑梗死;中医药疗法;中风

我科于2013年1月—2016年1月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水虫地龙汤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并予常规西医治疗患者80例做对照,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纳入标准:160例患者均为首次发病,均符合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的诊断要点”中脑梗死诊断标准[1],发病在72小时以内,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排除脑出血及其他颅内疾患,无严重意识障碍。将我院160例急性脑梗死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0例,男性46例,女性34例;年龄41~78岁,平均(54.26±7.89)岁;基底节区梗死44例,丘脑梗死13例,多发性脑梗死15例,脑叶梗死8例。对照组80例,男性44例,女性36例;年龄42~79(55.2±6.72)岁;基底节区梗死42例,丘脑梗死15例,多发性脑梗死13例,脑叶梗死10例。2组在性别、年龄、发病时间、伴随病变及病情等方面,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奥扎格雷钠氯化钠注射液100 ml(含奥扎格雷钠80 mg与氯化钠0.9 g,山东华鲁制药厂生产,国药准字H20052059)静滴,2次/d;依达拉奉注射液(吉林省辉南长龙生化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80592)30 mg兑入生理盐水100 ml内静滴,2次/d。

1.2.2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水虫地龙汤,药物组成(水蛭10 g,全蝎6 g,地龙10 g,清半夏10 g,胆南星15 g,川芎10 g,红花10 g,川牛膝10 g,茯苓10 g,桃仁12 g,陈皮12 g,鸡血藤30 g,赤芍10 g等药物组成)由煎药机煎药100 ml,2次/日,口服。其他的基础治疗相同,如平稳降压、降脂、调控血糖,重度脑梗死引起脑水肿的可酌情给予甘露醇静滴等,均不在使用抗凝药及抗血小板药物。

1.2.3 疗程2组疗程均为14 d。

1.3 观察指标①观察患者治疗前后意识状态、语言表达能力、肢体肌力及肌张力等变化;②观察患者治疗前后颅脑CT,肝肾功能、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等变化。

1.4 疗效判定标准根据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2],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减分率变化。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90%,病残程度为0级;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45%,病残程度1~3级;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18%;无变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不足18%或增加不超过18%;恶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或死亡。

1.5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2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见表1,结果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情况比较见表2。

组内治疗前后的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例(%)]

表2 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s,分)

表2 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s,分)

注:组内治疗前后的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组8020.56±6.329.65±7.32*△对照组8020.68±6.2114.32±7.66

3 讨论

脑血管病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以其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为特点,现在日趋年轻化。急性脑梗死又称急性缺血性卒中,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是卒中的最常见类型;约占全部卒中的70%[3],可造成患者肢体运动、言语功能及认知功能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其发病机制与动脉粥样硬化(AS)密切相关,是动脉壁的病损,管腔粥样硬化斑块变性溃疡或炎性改变使动脉内膜粗糙、管腔狭窄。血液中的有形成分极易粘附在内膜病变部位,且释放多种能使血小板聚集及血管收缩的物质,促进动脉壁血栓形成,进而造成脑梗死。脑缺血可诱导细胞因子的产生,脑缺血后产生的血小板活化因子、血栓素A2(TXA2)、凝血酶和儿茶酚胺等使血小板活化。TXA2有强烈收缩血管、聚集血小板、损伤动脉内皮细胞的功能[4]。脑缺血损伤与缺血、缺氧造成自由基的产生、兴奋性氨基酸递质的迅速释放、乳酸堆积、细胞内钙离子超载有关,级联反应触发,进而导致细胞的坏死或凋亡。现代医学认为,超早期治疗的关键是抢救缺血半暗区,采取脑保护措施减轻再灌注损伤,超早期溶栓治疗被认为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最根本的治疗方法以及脑保护剂的应用。因大多数急性脑梗死的患者错过了发病6小时内溶栓治疗的有效时间窗,所以预防血栓的进展非常重要。现代医学认为抗血小板治疗更为重要。奥扎格雷钠是选择性血栓素合成酶抑制剂,可减少TxA2的合成,促进前列环素(PGI2)的生成,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使血栓形成过程受到抑制,同时有扩张血管;增加脑血流量的作用[5]。依达拉奉是一种脑保护剂(自由基清除剂)。可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从而抑制脑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神经细胞的氧化损伤,因此可以改善急性脑梗死的神经症状及功能障碍。

中医学认为缺血性卒中患者多因年老肝肾亏虚,饮食不节、忧思恼怒、劳累过度、加之酒食肥甘厚腻之品,气滞、瘀阻等病变引起的血脉瘀阻。缺血性卒中病位在脑之脉络,脑络分为气络与脉络,络气郁滞是中风发病的始动环节,常因虚而滞,脉络瘀阻是各种危险因素导致缺血性卒中的中间环节,伤及脉络形质,往往是由络气郁滞发展而来,气化功能失常,导致血液运行涩滞或津液互换失常,津凝为痰,血滞为瘀,代谢废物蓄积为毒,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引起脉道狭窄而发为脉络瘀阻,脑络失其濡养之功能,表现为语言、思维及运动障碍。痰浊、瘀血二者相兼为患,痰瘀互结是中风病的基本病机,并贯穿疾病的始终。脑梗死的急性期多与痰瘀密切相关[6]。使用祛痰、活血化瘀通络之品,可阻止痰瘀对脑窍的损害,防止气机逆乱的发生。故以祛痰、活血化瘀为治则,选用水虫地龙汤,其中水蛭、全蝎、地龙、鸡血藤、川牛膝、赤芍、川芎、桃仁、红花等祛瘀通络,胆南星、清半夏、茯苓、陈皮、燥湿健脾、化痰开窍。全方共奏化痰、活血、化瘀之功。药理研究证明水蛭微粉有显著的抗氧化、抑制自由基损伤、保护血管内皮的作用[7]。水蛭对缺血性脑细胞具有抗凋亡、抗血栓以及水蛭具有降低血小板聚集、降低血脂、抗炎作用,能改善缺血性急性期神经功能的缺失[8]。全蝎具有抗血栓抗肿瘤作用[9],化痰类药物具有减轻脑血管病引起的脑水肿、改善脑代谢所产生的病理产物对脑细胞的毒害作用[10]。临床上运用该方联合奥扎格雷钠及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均较单纯的西医治疗为佳,且无不良反应发生,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探讨。

[1]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的诊断要点[S].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2]魏峥嵘,梅思静,张兆辉.阿司匹林联合双密达莫在缺血卒中二级预防中疗效及安全的Meta分析[J].疑难病杂志,2014,13(2):190-192.

[3]贾建平.神经病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75.

[4]聂志余,郑恺,张仲慧,等.脑梗死急性期血小板超微结构的变化及意义[J].临床神经病杂志,2001,14(2):71-73.

[5]李文华,刘一尔,伍龙.奥扎格雷钠治疗缺血性卒中40例疗效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04,7(2):932.

[6]杨利,黄燕,蔡业峰,等.1418例中风患者痰瘀症候分布和演变规律的探析[J].辽宁中医杂志,2004,31(6):459.

[7]李宁.水蛭粉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研究及对急性心肌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04.

[8]李风文.水蛭、丹参及其复方对血瘀大鼠的血管内皮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1,26(10):703-706.

[9]蔡少青.生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71,241-243.

[10]张登本.中医神经精神病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66.

Shuichong Dilong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for 80 Cases

LIU Shufang,CHANG Junmei,LI Xingkai,WANG Yanfen,LI Wangping
(Department of Encephalopathy,Shexia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Hebei Province,Shexian 056400,China)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Shuichong Dilong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ozagrel sodium and edaravon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brain infarction.Methods One hundred and sixty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Shuichong Dilong decoc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control group(Ozagrel sodium chloride injection and edaravone infusion).After 14 days of treatment,the curative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Results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Conclusion Shuichong Dilong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ozagrel sodium and edaravon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brain infarction has significantly clinical effect.

Shuichong Dilong decoction;cerebral infarction;therapy of TCM;stroke

10.3969/j.issn.1672-2779.2017.04.045

1672-2779(2017)-04-0103-02

:张文娟本文校对:王文兰

2016-11-15)

猜你喜欢
奥扎缺血性血小板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机采血小板和冰冻血小板临床输注效果的差异分析
杜蛭丸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活血化瘀类中药抗血小板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
蒙药治疗干燥综合征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临床分析
晚期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分娩临床治疗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