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七法治疗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35例※

2017-03-01 01:18苏涌珑林志刚陈水金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年4期
关键词:通督督脉急性期

苏涌珑 林志刚 陈水金*

(1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推拿部,福州350003;2福建省手法临床应用与基础研究室,福州350003;3福建省康复产业研究院,福州350003)

三步七法治疗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35例※

苏涌珑1,2,3林志刚1,2,3陈水金1,2,3*

(1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推拿部,福州350003;2福建省手法临床应用与基础研究室,福州350003;3福建省康复产业研究院,福州350003)

目的观察三步七法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三步七法推拿配合药物治疗及健康教育,对照组单纯采用药物治疗及健康教育。分别于治疗前后对2组病例进行VAS评分法及JOA评分。结果VAS评分、JOA评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三步七法对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有疗效。

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三步七法;痹证;推拿

腰椎间盘突出症(LIDP)属于中医中“腰腿痛”“腰痛”范畴,临床发病率高,是常见的腰腿痛原因之一,其发病机制一般情况下是由于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并且在外力作用下使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从而压迫或刺激神经根而引发腰腿痛等主要症状为特征的疾患[1]。目前临床上一般常分为急性期、缓解期及康复期,急性期的表现多以腰腿剧烈疼痛难以忍受,腰部活动明显受限,严重时甚至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我们在推拿手法分期优化治疗LIDP的研究中,总结出一套“通督强脊三步七法”治疗方案,针对LIDP不同的发病阶段选用适宜的手法,在临床上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1月—2016年2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康复科就诊,并被诊断为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65例进行研究,治疗组35例,男19例,女16例;平均年龄(37.78±9.35)岁。对照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龄(38.56±9.64)岁。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上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2]。

1.3 纳入标准①符合LIDP诊断标准且能保证坚持完成治疗者;②年龄介于18~55岁;③经CT或MRI影像学确诊为LIDP者;④突出物前后径不超过0.5 cm;⑤治疗期间对腰椎间盘未采用其它治疗者。

1.4 排除标准①不符合纳入标准者;②有脊柱炎症性病变,例如结核、类风湿、强直性脊柱炎病变者;③脊椎各部位有骨折者;④干性坐骨神经痛者;⑤椎管狭窄症,主要指先天发育性或者后天继发性椎管狭小者;⑥骶髂关节错缝者,骶髂关节半脱位者;⑦纤维变性椎间盘急性紊乱者;⑧需与脊髓马尾肿瘤、脊神经根炎、椎弓裂、脊椎滑脱症、椎管内静脉丛充血、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疾病鉴别者;⑨心血管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脑血管疾病者;⑩未能坚持治疗,影响资料收集和疗效评定者。

1.5 治疗方法

1.5.1 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及健康教育。(1)药物治疗:口服止痛药塞来昔布(商品名:西乐葆,辉瑞制药有限公司)200 mg,2次/d。(2)健康教育:嘱患者卧床制动,调畅情志,保持心情愉快;腰部保暖,避免寒湿侵袭。

1.5.2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加上采用“通督强脊三步七法”中的疏通肝脾肾三经法为主。疏通肝脾肾三经法:①推按肝经:医者以大拇指循经推按患者太冲穴至中封穴之间的肝经,反复100次,力量以患者皮肤出现潮红、微热、酸胀、传导为度。②推按脾经:医者以大拇指循经推按患者三阴交穴至阴陵泉穴之间的脾经,反复100次,力量以患者皮肤出现潮红、微热、酸胀、传导为度。③推按肾经:医者以大拇指点按涌泉穴1 min,然后循经推按患者大钟穴至太溪穴之间的肾经,反复100次,力量以患者皮肤出现潮红、微热、酸胀、传导为度。④远端手指点穴:点按后溪、昆仑、太溪、环跳,强刺激量,每穴0.5 min,每日1~2次。

1.6 观察指标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目测类比疼痛评分法(VAS)进行腰部疼痛评定和JOA评分进行腰椎功能评定。

2 结果

2.1 VAS评分比较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情况(±s,分)

表1 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情况(±s,分)

注:与治疗前对比,△P<0.01;治疗后与对照组对比,*P<0.05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组357.32±1.0212.31±0.673*△对照组307.73±1.1123.58±0.987△

2组VAS评分比较:治疗前后组内比较,2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2.2 JOA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2组患者均有差异;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在JOA评分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患者治疗前后JOA评分情况(±s)

表2 患者治疗前后JOA评分情况(±s)

注:与治疗前对比,△P<0.01;治疗后与对照组对比,*P<0.05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组3512.22±1.34219.21±2.432*△对照组3011.91±1.46515.28±1.546△

两组JOA评分比较: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JOA评分均明显升高;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中医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手法多样,疗效确切[3-5]。LIDP的发生、发展与内外两方面的因素有关,其中内因既有因为督脉气衰,阳气不振,所致腠理空虚,卫阳不固,风寒湿等邪气乘虚侵袭而发为腰腿痛;又有因脏腑功能失调,尤其是肝脾肾三脏的失调。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肝脾肾三脏失调可致筋骨肉失于濡养,进而发生退化病变;外因常常与六淫外邪侵袭有关。基于这样的认识,结合长期临床实践,我们从中总结并提出“通督强脊,调理脏腑,扶正固本”[6]的学术思想。

“阳化气,阴成形”、“阳主动,阴主静”。督脉上入络脑,脑部功能的正常发挥,需要依赖于督脉所统领的阳气,起到温煦和推动的作用。首先,“头为诸阳之会”,阳经经气的盛衰与脑功能关系密切。督脉可以通过调节阳经的经气来维持脑部正常功能。督脉阳气充盈则头脑功能活跃,思维敏捷。督脉阳气虚衰不足,则容易表现出脑功能的低下,神思迟钝;其次,督脉阳气亏虚则容易引起一身阳气皆不足,不仅使得脏腑功能活动变得低下,气血津液的生化不足,而且会导致运输乏力,气血津液难以上达脑窍,这样都会导致脑窍空虚,神失所养。再次,若阳失温运,则气血易不畅,水湿停聚,痰浊瘀血闭阻经络。若痰瘀阻滞脑络,则清窍受扰,神机不用。故督脉通,督阳振奋,则一身之阳充盛,阳气能卫外,使腠理致密,以抵御外邪侵袭;故张洁古云:“督脉,其为病也,主外感风寒之邪。督阳衰,则一身之阳尽衰”。故而督脉得到通调,首先可以鼓舞一身之阳气,令脏腑得到温煦,从而激发五脏六腑和脑的功能活动:其次能升举清阳,祛除瘀阻之痰浊,启蒙蔽之神志。

“通督强脊”理论主要指通过疏通督脉,来扶固人体的阳气,强壮脊柱功能,以达到防病治病的学术观点。在中医发展的过程中,“通督强脊、扶固阳气”的观点已经很早就有了,并且在临床疾病的防治中得到较好的运用。在此主旨思想指导下所制定出三步七法分期优化治疗方案。在不断的长期临床探索中,我们发现一般可以将腰椎间盘突出症分为三期:即急性期、缓解期、康复期,每个时期的治疗原则也是各不相同,不能使用一种治疗方案治疗全程,当然也不是各类治疗方法进行简单的迭加。本专科重点开展分期综合疗法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标准化、量化的操作程序,以期能形成规范化、优化的治疗方案。

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炎症反应明显,倘若局部使用不当的推拿手法治疗反而有可能会加重炎症反应,导致病情发生进一步加重[7]。急性期患者疼痛症状明显,腰部功能活动明显受限,这个时期的治疗原则应该以控制炎症水肿为主,治疗方法的选择均以远端治疗为主,避免在局部反复刺激。故选用“通督强脊三步七法”中的疏通肝脾肾三经法为主的治疗方法。通过对远端肝脾肾三经的推按,以激发疏通三经,增强三经的气血运行,使患处的经气通行,血运得到改善,从而减轻神经根水肿,缓解局部肌肉的僵硬痉挛。

另外,急性期内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尽快完成各项检查,排除外伤后造成的骨折、脱位,脊柱肿瘤、结核引起的腰背疼痛等禁忌症,明确诊断,保证医疗安全。并嘱患者卧床制动,调畅情志,保持心情愉快,注意消除急躁、悲观、恐惧情绪。病室内保持空气新鲜,环境舒适安静,光线柔和,根据病症性质调节病室温湿度。为减轻腰部疼痛不适,可指导病人膝后垫棉垫;注意腰部保暖,避免寒湿侵袭。

[1]严隽陶.推拿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42.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1-202.

[3]罗跃嘉.简化McGill疼痛评分表的临床应用评价[J].中国康复,1992,7(4):160-164.

[4]李丽,冯梓芸,孙敬龙,等.悬吊循经弹拔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J].康复学报,2015,25(4):10-13.

[5]陈立典,励建安.发展中的中国康复医学[J].康复学报,2015,25(1):2-5.

[6]王诗忠,蔡树河,陈少清.“通督强脊”理论渊源及其在防治脊椎病的应用[J].世界中医骨科杂志,2010,11(2):150-152.

[7]张昌茂,韩德韬.不当推拿致急重型腰椎间盘突出24例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05,27(3):89-90.

Three Steps and Seven Methods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Lumbar Disc Herniation 35 Cases

SU Yonglong1,2,3,LIN Zhigang1,2,3,CHEN Shuijin1,2,3
(1.Tuina Department,the Affiliated Rehabilitation Hospital of Fuji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Fuzhou 350003,China; 2.Fujian Research Institute of Manipulation on Clinical Applications and Basis,Fuzhou 350003,China; 3.Fujian Provincial Rehabilitation Industrial Institution,Fuzhou 350003,China)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ree steps and seven methods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lumbar disc herniation. Methods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treatment group adopted three steps and seven methods of massage with drug treatment and health education.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edication and health education.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VAS score and JOA scor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arried out.Results VAS score and JOA scor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Conclusion The three steps and seven methods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lumbar disc herniation has significant effect.

acute lumbar disc herniation;three steps and seven methods;bi syndrome;Tuina

10.3969/j.issn.1672-2779.2017.04.048

1672-2779(2017)-04-0110-03

:张文娟本文校对:仲卫红

2016-10-31)

福建省教育厅B类项目【No:JB14052】;福建省卫生厅青年课题【No:2015-1-89】

*通讯作者:fujiantuina@126.com

猜你喜欢
通督督脉急性期
鲍远程从督脉论治脊柱疼痛经验
补阳还五汤联合通督开窍法针刺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疗效观察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柔红霉素药物急性期心肌损伤的相关性
中正平和是养生的根本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张世卿运用益气通督法治疗小儿腹泻验案1则
“通督启神”法电针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调心通督针刺法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内Ang-1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从“阴中求阳”论治“督脉生病”
最方便的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