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外固定联合手法整复治疗肱骨颈骨折的疗效观察

2017-03-07 10:38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47期
关键词:肱骨肩关节手法

孙 健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十九医院创伤骨科研究所,山东 潍坊 261000)

支架外固定联合手法整复治疗肱骨颈骨折的疗效观察

孙 健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十九医院创伤骨科研究所,山东 潍坊 261000)

目的讨论支架外固定联合手法整复治疗肱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7年1月就诊的肱骨颈骨折患者30例,采用支架外固定联合手法整复治疗,治疗后对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2个月。观察支架外固定联合手法整复治疗肱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结果支架外固定联合手法整复治疗肱骨颈骨折患者30例全部治愈,肩关节活动良好,未发现有肱骨头缺血性坏死和骨折不愈合的现象。结论支架外固定联合手法整复治疗肱骨颈骨折疗效确切,治疗效果较为满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肱骨颈骨折;手法复位;支架外固定;疗效观察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同时临床上肱骨颈骨折的发病率也不断提高,成为临床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据统计,肱骨颈骨折占全身骨折的5%,尤其是老年人多发。由于肱骨颈骨折较难治疗,成为临床上骨科面对的难题之一。近年来,手法复位联合支架外固定的方法以及改良方法已经在临床上用于治疗肱骨颈骨折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为探讨和分析支架外固定联合手法整复治疗肱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选择2015年10月至2017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肱骨颈骨折患者30例,对其治疗情况和治疗效果进行如下分析。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5年10月至2017年1月就诊的肱骨颈骨折患者30例,均经X线及CT检查后确诊为肱骨颈骨折。其中,男16例,女14例;右侧肱骨颈骨折20例,左侧肱骨颈骨折10例;车祸伤11例,坠落伤13例,其他伤害6例。从受伤至就诊的时间间隔为2~12小时,均为新鲜的肱骨颈骨折。患者的骨折严重程度:轻度肱骨颈骨折患者15例,中度肱骨颈骨折患者10例,重度肱骨颈骨折患者5例。30例肱骨颈骨折患者中无一例存在其他骨折,无一例存在关节脱位,无一例存在明显的血管及神经损伤症状。

1.2 方法

1.2.1 手法复位

在25例肱骨颈骨折患者的骨折断端处实施局部麻醉或臂丛阻滞麻醉,对其余5例患者没有实施麻醉。实施手法复位时,最大限度地使患者存在的各种畸形得到矫正。整复方法为:患者取仰卧位,采用宽巾带从患者患侧的腋窝处绕过,将宽巾带两端分别从胸背穿过,并将其在对侧外上方的床弦处系牢固。双手将患者患肢的腕部握住,基于具体情况顺势作舷骨轴强力牵引且外展50~80度角,双拇指经由腋前后往腋窝处伸入,将患者舷骨头的关节面与断面摸清楚,将其往后、往上、往外顶推,产生明显的舷骨头滑动感。肩部变丰隆,摄X线片证实复位成功。

1.2.2 支架外固定

采用加压垫,用外固定支架肘关节,使患者前臂处于中立位,且经由木托,将其悬吊在患者胸前,实施贴身固定。对和关节处相接近的肱骨颈骨折处,以外固定支架实施可靠的固定。肱骨上三分之一需要超过肩关节,肱骨下三分之一骨折需要超过肘关节。第1周拍片2次进行复查,以后每周拍片进行复查。待患者的病情得到好转效果后,根据患者的复查情况,指导其适当地进行功能锻炼,功能锻炼要循序渐进。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2个月。观察治疗的临床疗效。

1.3 疗效评价标准

评价支架外固定联合手法整复治疗肱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具体标准为:(1)无直接压痛与间接压痛;(2)无异常的可动性;(3)拍X线片显示骨折线模糊不清,有一定骨痂相连;(4)观察两周不出现变形,并可适当承重。

2 结 果

经随访和观察,30例肱骨颈骨折患者全部愈合,愈合时间为8~16周,平均12周。肩关节活动良好,未发现有患者出现肱骨头缺血性坏死和骨折不愈合的现象。

3 讨 论

倘若发生了肱骨颈骨折,为了保证骨折处早日得到有效的愈合效果,促使关节功能基本恢复至正常状态,就要即刻到医院进行及时的检查,以在得到及时的诊断结果后,尽早进行固定,术后注重进行具有系统性的康复训练。

采用手法整复联合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肱骨颈骨折,则可以将较好的弹性力学环境提供给骨折断端,且不会消极影响断端的皮质骨血运,有助于自然愈合效果的实现,和骨组织的生物适应性保持一致。在进行复位之后,与肢体长轴固定,不会对患者早期活动患肢所产生的肌肉收缩力和自重力的传导造成阻碍作用,骨中存在应力传导,使骨折端于骨干纵轴方向上能够进行相对微动,这样对于骨痂的生长、骨折的愈合有一定促进作用。采用手法进行整复不损伤机体、操作简便,患者的不适时间较短,需要的临床条件也比较简单,复位与固定的时间较短,整复的成功率较高[2]。此外,倘若所进行的康复训练具有合理性和系统性,则将有助于肩部肌肉组织血循环的改善,对组织愈合起到促进作用,使肌肉内萎缩的发生得以有效的避免,对发生肌腱松连、关节僵硬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故术后进行适量的功能性锻炼是有必要的。可以说,要想促进骨折的愈合、实现肩关节功能的恢复,其关键所在主要为进行可靠的固定和进行具有系统性的康复训练。

综上所述,支架外固定联合手法整复治疗肱骨颈骨折疗效确切,治疗效果较为满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3]。

[1] 林 智.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5,08:1026-1027.

[2] 胡锡其.手法复位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疗效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5,6(2):82-83.

R687.3

B

ISSN.2095-8242.2017.47.9191.01

本文编辑:王 琦

猜你喜欢
肱骨肩关节手法
层递手法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七步洗手法
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选择:保守治疗,切开复位还是肱骨头置换?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重新认识肩关节骨折脱位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分析
肩关节生物力学
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