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研究

2017-03-07 10:38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47期
关键词:神经内科肢体有效率

舒 华

(菏泽市巨野县北城医院影像科,山东 菏泽 274900)

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研究

舒 华

(菏泽市巨野县北城医院影像科,山东 菏泽 274900)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25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传统护理和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内科护理脑卒中患者采用康复护理措施,康复效果有效提高,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

脑卒中;康复护理;神经内科护理

脑卒中是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由于脑血管破裂或堵塞造成脑部血液流通不畅而引起脑组织损伤[1]。脑卒中患者的发病机制由老年人逐渐向年轻人发展,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脑卒中致死率已大幅度降低,但存活下来的患者大都伴有严重后遗症,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往往会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自卑等负面情绪,给患者经济、心理等均带来较大压力,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2]。因此,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极为必要。本研究就神经内科中实施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影响作如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46~77岁,平均(60.56±6.17)岁;对照组男16例,女9例;年龄48~78岁,平均(61.43±6.51)岁。两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神经内科传统护理模式,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康复护理,主要内容如下:①心理疏导,由于该病的特殊性,临床上常表现为神经性损伤如不能正常活动、语言无法正常表达,导致患者的自尊心受到严重打击,导致负面情绪产生,为帮助患者消除消极心里应给予支持鼓励,帮助树立治疗信心;②肢体锻炼,为减少致残率必须对患者进行肢体上的刺激,并指导患者应根据自身的情况量力而行,由护理人员和患者家属来帮助患者进行简单锻炼,如生活自理能力的锻炼、行走锻炼等,并对患者在康复训练中的进步给予肯定和鼓励;③康复教育,根据患者年龄、受教育程度等为其进行针对性的脑卒中疾病知识宣讲,提高其对自身疾病的认识,促进自我康复。④饮食指导,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适应的饮食方案。

1.3 评价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①痊愈为91%~100%;②显著进步为47%~90%;③进步为16%~46%;④无效为小于16以内;⑤恶化为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6以上。痊愈、显著进步和进步之和占总例数的百分比即为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痊愈7例,显著进步12例,进步5例,恶化为1例,有效率为96%(24/25),对照组的痊愈4例,显著进步7例,进步3例,恶化5例,无效6例,有效率56%(14/25);观察组的康复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965,P<0.05)。

3 讨 论

脑卒中是神经科常见疾病,脑卒中患者逐渐增多是因生活节奏快,社会压力大导致,脑卒中患者有较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等特点,已经严重威胁到患者的身体健康,故对脑卒中患者需采用针对性和系统化的康复指导,降低患者的致残率,恢复其患肢的运动能力[3]。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表明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具有很好的护理效果,可明显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原因在于康复护理较传统的护理模式更具有针对性和人性化,康复护理主要以患者为主,对患者采用系统化康复护理,以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康复护理的心里疏导也占据着主要地位,护理人员应向患者传播积极乐观心态,间接消除患者的消极情绪,并指导患者配合护理人员,间接提高患者康复效果。脑卒中患者多为脑部受损导致患者不能正常行走,需通过护理人员对肢体进行训练,通过运动训练对肢体的条件反射,有助于对其神经功能的恢复,并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密切监护的同时加以药物辅助护理,以缩短患者康复时间,缓解患者的痛苦,护理人员为帮助患者尽快达到正常的生活状况需有计划、有针对的进行锻炼,切不可盲目锻炼,护理人员对脑卒中康复患者进行出院指导,其运动功能还未完全恢复仍需患者或者家属对其肢体进行锻炼,并告知患者或家属患肢的锻炼力度要循序渐进。

综上所述,康复护理对神经内科护理脑卒中患者具有很好的干预效果,明显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缓解患者疼痛。

[1] 石凯圆,许燕飞.脑卒中患者上肢及手功能康复护理措施探讨[J].浙江临床医学,2017,19(07):1353-1354.

[2] 郭文雅,袁 铮.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设计脑卒中患者出院日常生活护嘱单的应用效果[J].浙江临床医学,2017,19(02):356-357.

[3] 王红娟,陈丙坤,吕 政.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17):156-159.

R473.74

B

ISSN.2095-8242.2017.47.9238.01

本文编辑:王雨辰

猜你喜欢
神经内科肢体有效率
BOPPPS教学模式在全科住院医师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神经内科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的临床研究
系统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肢体语言
张务锋:着力构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很有效率
政治备考:如何背书最有效率
肢体写作漫谈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QCC活动在神经内科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