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疝气手术治疗及临床麻醉药物的探索研究

2017-03-07 10:38张中学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47期
关键词:疝气异丙酚氯胺酮

张中学

(迁西县人民医院,河北 唐山 064300)

小儿疝气手术治疗及临床麻醉药物的探索研究

张中学

(迁西县人民医院,河北 唐山 064300)

目的研究七氟醚、异丙酚联合氯胺酮用于小儿疝气手术麻醉方法及药物经济学效果,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择笔者医院ASAⅠ~Ⅱ级施行疝气腹腔镜的婴幼儿71例,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然后分别对这两个组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其中A组患者有35例,让其持续吸入浓度为1%~2%七氟醚来进行麻醉;B组患者有36例,通过静脉注射异丙酚联合氯胺酮的方式来进行麻醉。结论七氟醚用于小儿疝气麻醉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从成本-疗效指标方面其效益较佳,宜在临床上推广。

疝气;手术方式;麻醉

小儿疝气是一类比较常见的临床疾病,一般都需要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关键主要还是看麻醉工作是否处理就绪。笔者选取71例疝气患儿,对其应用喉罩七氟醚吸入麻醉取得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随机的选取了某医院自2010年1~12月期间前来接受救治的疝气患者71例,均为男性,患者年龄较小,主要集中在9个月~2.6岁之间,患者的体重分布在6~17 kg之间,采用的是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的分级标准来对患者进行麻醉处理,考虑到患者的实际年龄,这里用到的是Ⅰ~Ⅱ级。A组患者有35例,让其持续吸入浓度为1%~2%七氟醚来进行麻醉;B组患者有36例,通过静脉注射异丙酚联合氯胺酮的方式来进行麻醉。患儿纳入前提无其他的身体疾病,身体器官均完整。

1.2 麻醉方法与监测

对两组患儿均行手术来治疗,术前要对所有的患儿进行禁食禁饮4~8 h,并且按照患儿的体重来对每一位患者给药长托宁,给药剂量为0.01~0.02 mg/kg,在对A组患儿进行手术前先让其吸入浓度为8%的七氟醚进行麻醉,等待其入睡后(观察患儿的睫毛反射是否消失,消失即为入睡)将麻醉剂的浓度调整为2%~3%七氟醚,并将输氧面罩固定好,然后对患儿进行手术前的准备。B组患儿在进入到手术台后要让其先通过面罩来进行吸氧,然后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给予丙泊酚1.5~2.5 mg/kg,待其熟睡后改为静脉泵注丙泊酚3~8 mg/(kg·h),并对B组患儿进行骶管麻醉,具体的做法同A组,在整个过手术过程中均要保证两组患儿能够通过面罩进行自主呼吸,这也是确保手术顺利实施的一个基本前提条件。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儿诱导前(T0)、诱导后(T1)、手术切皮时(T2)、疝囊结扎时(T3)、术毕清醒时(T4)各时点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blood pressure,MAP)、血氧饱和度(SPO2)及术后清醒时间,同时在手术过程中即麻醉期间患儿是否存在明显的不良症状,以及观察患儿在术后苏醒期间是否存在恶心、呕吐等症状,并及时的进行必要的处理。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1)对比两组患儿在诱导前的生命指标是否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主要参考的是心率、MAP、HR以及SPO2这四项参数,其中B组在进行诱导后的心率跳动为(112.2±12.2)次/min,这与同诱导前的心率跳动频次(107.2±13.2)次/min具有可比性,即P<0.05;B组患儿的MAP在诱导前为(85.5±7.6)mmHg(1 mmHg=0.133 kPa)、A组患儿的MAP在诱导前为(83.5±9.2)mmHg,这同诱导后的B组MAP值为(75.8±12.8)mmHg、A组的MAO值为(76.3±11.5)mmHg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说明这两组之间存在可比性,即P<0.05。数据显示,B组的MAP在诱导前后的变化比较明显,在诱导后出现比较明显的下降趋势,说明其存在可比性;两组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无呼吸抑制发生。

(2)对比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及苏醒时间,我们根据记录结果的信息提示可知:B组患儿对应的手术时间为(28.6±5.2)min,患儿在术后的苏醒时间为(9.2±4.8)min;而A组患儿的对应的手术时间为(29.2±4.8)min,患者在术后的苏醒时间为(8.6±3.1)min,P>0.05,说明不存在可比性。

3 讨 论

通过这两组的实验结果对比我们不难发现,麻醉方式的选择对于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以及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方面起到决定性的作用[1-2],实验结果证明A组较B组的效果要更好一些,并且在不良反应症状的出现要明显较B组更好一些。

从本次手术的实施成本来进行考虑,市场上七氟醚的价格(20元/毫升)明显要高于异丙酚联合氯胺酮(平均35元/100毫克),在考虑其他的一些耗材的使用,两组的花费并不大。由上面的实验结果我们不难看出A组的麻醉效果会显得更好一些,并且各方面都要比B组较好,它的优势在于安全、见效快,持续时间久,并且不需要进行肌肉注射,能够缓解患儿的疼痛感,比较起来更容易进行推广。

[1] 韦启鹏,宋伟鹤.小儿疝气手术治疗及临床麻醉药物研究[J].河北医学,2011(7):903-906.

[2] 程 鹏.两种麻醉方式用于小儿疝气手术的比较[J].中国医学工程,2012(8):24-25.

R720.5

B

ISSN.2095-8242.2017.47.9271.01

本文编辑:吴玲丽

猜你喜欢
疝气异丙酚氯胺酮
异丙酚在人工流产手术麻醉中的效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七氟醚、异丙酚的价值研究
疝气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正确治疗
高频电刀对疝气手术切口愈合影响的效果观察
疝手术后注意事项
氯胺酮及其异构体和代谢物抗抑郁研究进展☆
宝宝得了疝气怎么办?
氯胺酮对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氯胺酮联合丙泊酚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用于甲状腺切除手术麻醉50例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