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思政教育工作新思路的探索

2017-03-08 18:11孟维娇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心理学政治思想

孟维娇

(成都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川成都610000)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思政教育工作新思路的探索

孟维娇

(成都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川成都610000)

时代在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改进,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传统方式的指导下发展缓慢,步履维艰;积极心理学倡导人们具有积极的价值取向,以勇敢、自由、健康快乐的观点去看待事物,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加入积极心理学的观点,并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性格特点,整合社会因素,探索出更多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开展地更加顺利。

积极心理学; 思想政治教育; 新思路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陷入了困境,步履维艰,人们更多地是想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传道授业解惑也,而不是只被动地接受知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已经开始逐渐被社会所淘汰,积极心理学用其特有的特点来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是符合现当代时代发展趋势的。

一、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效性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领域,主要研究新兴科学和人的美德。积极心理学用乐观向上的心态去激发个体的潜能,摆脱不良习惯,以更加饱满热情的姿态去迎接生活的新挑战。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贯穿积极心理学,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把其内在的潜力挖掘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过程中,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迎合时代潮流的发展。现在的大学生大体都是思维跳跃极快、崇尚个性的活跃分子,用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去指导他们的成长发展,使他们能够以善良、平和的态度去对待身边每一个人,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那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也将会事半功倍。

二、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呈现多样化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传播的消息越来越丰富,学生接受的知识也越来越多,从而造成大学生思想的多样性。大学生受到生活环境、社会因素、价值观念的影响,心理和行为都会不同程度呈现出多元化的变化。网络有利有弊,一方面能给学生带来正确的知识信息,另一方面也会给学生传播负能量,使他们形成享乐主义、奢靡主义等不正作风,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二)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体性不强

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要想使思想政治教育在时代逆流中发展壮大,就必须承认学生的主导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围绕大学生关心的问题,通过各种互动活动带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寓教于乐,让学生从生活中的小事中明白思想政治教育的道理。思想政治理论建设要以培养学生兴趣为主,以先进正确的理论武装大脑,用合理完善的机构来辅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切切实实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设施保障机制不够健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不佳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校园基础设施不够健全,不能为学生提供先进的学习环境;另一方面学校开展的活动不够丰富,缺少讲坛、论坛等社会实践活动和场所。同时保障机制也不完善,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成长发展所需要的先进教学设施,教育管理制度也存在较大的缺口,这些都会制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行。

(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解决当代大学生的实际问题

现在的大学生普遍具有较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他们能够在校园文化中适当地锻炼自己,为自己以后的人生铺路。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大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各种焦虑:如学习障碍、生理心理障碍等,这些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如果不及时进行合理的调整,将会带来更多的问题。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在心理学的基础上了解学生,到学生中去,从学生的内在心理上去指导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贡献。

三、以积极心理学的观点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引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外在因素,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积极心理学倡导我们对于大学生健康向上优秀的一面,要用欣赏和鼓励的眼光去肯定和支持;对于学生的缺点,则用宽容的态度去引导并纠正,用积极的心态对待每一个学生,对待学生的每一个方面。

(一) 依照国情并结合实际,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

新时期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习惯,使更多的学生将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中去。教师也要时常与学生沟通交流,用生活中最显而易见的道理来疏导学生,使学生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良好。

(二) 尊重个性差异,合理引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的未来,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支撑点,然而大学生又恰巧正处于人生中性格变化的重要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应该尊重大学生性格差异的特点,用积极心理学的观点去引导和疏通,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才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体,培养他们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在学习中劳逸结合,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三) 开展积极向上的活动来带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壮大需要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来支撑。大学生在校园活动中可以培养自己积极学习的主动性,汲取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华内容,在活动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使学生更加自信。通过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出,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传播知识的重要桥梁,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还能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健康发展。

(四) 利用网络这个大环境来传播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为了使学生能在大学生活中健康成长,我们就应该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用健康绿色的网络文化来引导学生的发展:首先利用网络传播积极的知识,创建一个安全的网络环境;其次利用现当代发展迅速的微博、微信公众平台来发布积极正能量的话题,吸引学生关注的眼球,让学生在娱乐的同时学习到思想政治教育,使网络教育深入人心,达到良好的的效果。

四、结语

积极心理学把其正能量的观念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完美结合,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普及积极心理学乐观向上的观点,同时根据时代发展的趋势,总结经验教训,在此基础上探索出来新方法和新措施,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特征,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地更加合理完善。

[1] 曹松梅,姜素华.新时期下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2):57-58.

[2] 邓凤英.论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4):57-58.

[3] 饶丛权,曹蓉.积极心理学述评[J].安康学院学报,2010(2):22-25.

[4] 梅萍.德育提升大学生幸福感的路径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12):71-75.

[5] 江玲,张小华,朱晓燕,何辉.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0(10):41-43.

[6] 刘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研究[D].辽宁大学,2012.

[7] 裴晨.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系统研究[D].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

[8] 蒋勇.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

[9] 张淑芬.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方法新探[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1):28-30.

2017-03-28

孟维娇(1992-),女,河南南阳人,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发展研究,电话:15682550227。

G641

A

1671-4733(2017)04-0016-02

猜你喜欢
心理学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