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韩语阅读能力

2017-03-11 09:44胡亚楠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14期
关键词:韩语文章能力

胡亚楠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国际交流学院,四川成都 610101)

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学生缺乏一定的韩语阅读能力,因此很难保障阅读成效,所以在展开相关教学时,教师需注重对其阅读能力的培养,为其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一、韩语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学生没有足够的兴趣

韩语学生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组成即韩语阅读,这一过程是长期的,但是很多学生只注重短期的阅读成效,很难感受到阅读带来的快乐,无法激发韩语阅读兴趣。还有,很多学生仅是为了考试、为了试验训练而阅读,而没有全身心地投入到其中,极易产生乏味感[1]。

(二)没有好的阅读韩语的环境

阅读环境能够很大程度的影响到学生阅读的成效,但是当前很多教师并没有给学生提供足够的阅读时间和空间,也没有给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阅读环境,因此很难让学生达到预期的阅读效果。同时,很多教师没有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其挑选适当的阅读书籍,所以无法让每位学生都有所进步和收获。

(三)不正确的阅读方法

1. 过分的依赖词典进行阅读

在阅读时,很多学生都习惯逐字逐句地理解,而没有从全文整体出发。一旦文章中出现难度较大的生词时,学生只能靠词典翻译,这样不仅无法抓住文章主旨和写作中心,无法系统地分析文章的脉络和语篇大一,而且还极易造成错误的理解,影响阅读的速度[2]。

2. 一边翻译一边阅读

一边翻译一边阅读指的是在心里将句子以及单词翻译成中文,而后才可理解,不能直接用韩语思维。在这种情况之下,除了会影响阅读进度,而且对全面的阅读材料理解极其不利[3]。

二、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扩充学生的词汇量、教授语法结构知识

1. 词汇量扩充

在考核韩语能力时,最强综合性、最大阅读量的就是阅读阅读理解的领域,其对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所以十分有必要扩充学生的词汇。首先,在展开实际教学时,教师要重视考查学生的词汇,可借助造句和替换以及听写等方式,让学生将课本基本词汇掌握。其次,教师要对泛读教学引起足够重视,对大量的韩语课外读物进行补充,这样学生就可对词汇进行巩固和复习,增加词汇量。最后,为了让学生更快速地累积词汇,教师要将基本构词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样可便于学生对生词的猜测[4]。

2. 语法结构知识的教授

在实际教学的过程当中,韩语教育需从语法结构方面着手,对比韩语和韩语这两种语言,由其对特殊的韩语结构以及句型来讲,可采用汉译韩和完成句子以及造句等练习加强基本韩语句型的训练,这样能够助于学生用韩语思维进行思考,强化其语感,更为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将更多的句型结构掌握,应用更多的韩语知识[5]。

(二)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1.让学生了解更多文化的背景知识

除了语言会对阅读理解产生影响,背景知识也会对阅读理解产生影响。所以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相关文化背景知识。在阅读前,教师可将文章中对文章内容进行反映的短语以及关键词挑选出来,也可以文章的标题作为线索,让学生进行相关讨论和交流[6]。同时,教师可用到图表和实物助于学生掌握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比方说主题知识和语言结构知识以及文章词汇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中渗透文化背景知识,当累积了足够的文化背景知识之后,学生才能更为深入地理解阅读材料的内涵,抓住材料的主旨,并在这个过程中,激发阅读韩语的兴趣[7]。

2.组织相关的活动

阅读兴趣需要激发,而在教学中,教师需组织读后感活动和美文共赏等多形式读书的活动。在参与活动的过程当中,要求学生对相关的资料进行查阅,而学生就会产生极其浓厚的阅读兴趣,迫切想要去探索知识,从而保障阅读的效果。同时,教师可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对自身读书成果进行展示,包括演话剧和讲故事以及唱歌等方式。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保障学生阅读的成效,可有效地激发其阅读韩语的兴趣。此外,要多多给学生提供交流和探讨自身阅读心得的机会,由于这是一个互动的活动,所以能够极大程度地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对阅读的思考[8]。

3. 丰富学生的语法知识

在教学时,教师要多多传授学生语法知识以及记忆单词的方法,随着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视野的延伸,自然而然的会调动学生阅读韩语的兴趣和热情,从而在阅读中掌握更多知识。

(三)为学生创建好的阅读韩语环境

1.给学生推荐适当的书籍

作为韩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以及实际需求,为学生推荐适当的韩语阅读刊物和书籍,确保每位学生都能从书籍中获取自己所需的知识。此外,为了便于学生交流和沟通,教师可创建相应的平台,让学生分享自身阅读的书籍,交流阅读体会。

2.对现代科学的技术进行利用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给学生的阅读方式提供多样的选择,所以教师要充分地将互联网和网络现代技术的优势充分地发挥出来,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让学生自主地对阅读信息进行选择,这样不仅能够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还能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对学生的阅读技能进行培养

1.让学生带着问题对文章进行阅读

教师应让学生带着问题对文章进行阅读,也就是先看阅读试题,而后再对文章展开阅读。在读题时,首先应了解问题类型,判断题目是主观判断题或是客观题。一般可在文章中直接地获取客观题的答案,而主观题主要对学生理解文章程度进行考察,学生需要了解作者没有陈述的观点和全文贯穿的中心主旨,并深层次的推理文章的内涵。其次,要对试题的信息进行了解,而后结合试题题目信息扫描整篇文章,快速定位有效信息,并甄别和整合、对比相关的信息,这样可将干扰项排除,将正确答案筛选出来,这一方式除了可确保更为针对性的阅读,还能确保学生做题效率,将其宝贵时间节省下来,在理解图形类和表格类的阅读题材中极其适用。

2.阅读指导

获取信息是阅读最重要的目的,而阅读能力可对有用信息的获取速度以及吸收成效产生直接的影响。一般情况下,阅读能力包括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所以教师可从这两方面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教师可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词义,包括联系上下文,寻找词义间的对比和同位以及因果关系等方式,同时可通过构词方式来确定词义。另外,为了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教师应适当地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并且在阅读时,教师要适当地对其进行指导,只有这样才能够逐步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3.运用韩语思维

教师应要求学生运用韩语思维展开阅读和思考,不应把韩文翻译为中文,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保障学生全面理解材料。

结束语

总而言之,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在平常的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而学生要结合自身的知识水平,增加阅读量,扩展阅读视野,累积词汇,学习语法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慢慢地提升自身的韩语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1]孔锦秋,刘寒蕾.越秀 SPT体系在沿海高校韩语专业中的应用[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34(6):184-186.

[2]韩宇宁.基于朝韩文化提升吉林省公安队伍执法办案能力的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5(9):237-238.

[3]徐擎.新韩国语能力考试对韩语专业教学改革的指导意义[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7(3):54-58.

[4]李英月.高职学生韩国语能力考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27(2):107-109.

[5]姜美玲.我国韩语教育本科课程设置调查研究——以赴韩留学教育为视角[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6,32(1):8-9,27.

[6]张倩.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调查及改进方法 ——以韩语(朝鲜语)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7,34(6):71-72.

[7]王洋.高职应用韩语专业教学方法改革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14):189-190.

[8]王宗喆.高职学生韩语 TOPIK考试中的问题及对策[J].人间,2016,224(29):1666-166,167.

猜你喜欢
韩语文章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大学生韩语学习动机的实证研究
韩语称赞及应答言语行为的语用学研究
中级韩语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
韩语固有惯用语的认知机制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