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群在提升学生生命关怀能力的实践应用

2017-03-11 09:44姚成刚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14期
关键词:信群关怀育人

姚成刚

(上海市材料工程学校,上海 200231)

叶澜指出“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说:“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力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助长生命力发展的一切作为。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21世纪是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时代就是信息产生价值的时代。自媒体作为一种新的体验平台势不可挡,通过微信、微博、论坛、博客等表现手段大行其道。其中,微信的广泛应用和高效能被广泛认可,教育工作者紧跟时代发展,探索新的育人渠道,不断在实践中提炼更加高效和实用的育人模式,提升学生的生命关怀能力是一个新的求索方向。

一、生命关怀的内涵及微信群的作用

对生命的尊重和关怀是最美好的人性体现。“生命关怀”( life care )就是在人类必经的过程中,给予真情的关爱,让生命活得更有价值和意义,提升人的生命质量、价值与尊严。生命关怀追求的目标是人的生命健康和人类健康的持续发展,进一步唤起对生命的敬畏,使人活得更有尊严,更加幸福。

微信作为一种私密性、便捷性的传播媒介,让更多的学生成为“手机控”“低头族”,由于学生在微信上表达的情绪很真实,很直率,使得信息传递更加快捷、真实,所以利用微信群关注同学们的思想动态,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低落,或者高亢,烦躁或者张扬,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微信来进行互动。还有很多的学校动态、课堂作业及社会活动都可以利用微信群来扩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老师可以通过微信与学生们建立起主观和客观的联系沟通机制,带着“体温”的关怀,更使学生容易接受。一方面,学生可以在群里直接对通知进行评论,直接参与到学生关心的问题讨论中,更可以在大环境下,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抵制消极影响,进行良性互动,在健康和谐的氛围中成长。

二、生命关怀教育的实践探索

通过微信群定期发布周末“生命关怀”小作业,学生完成后将作业上传至微信群,后进行统计、整理,再及时利用早会或班会开展总结和讲评工作。在这个特有的空间里,同学们可以相互借鉴和学习,可以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通过一个学年的实践,培育了一定的生命关怀意识,达到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1、关注自然之美,抒写心语感悟

当春暖花开之际,发布“一花一草皆有情”作业,引导学生有意识地体验自然,发现身边的美, 拍一张照片,配上一句感悟上交至微信群。连续两个周末,学生兴趣浓厚,热情高涨,参与率 100%。比如拍摄“竹林小石溪”,写上“你坚硬的身躯随处可见,灰色的身影在阳光下投入一片阴暗,那不平的棱角,显示沧桑的轮回,不屈不挠,在尘世,独显张扬,独一无二。”拍摄“到站的地铁”,写上“人生就像一列单程列车,在不同的站,都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会相识,有的只是擦肩而过;有的会短暂的停留, 珍惜现在身边的人 开开心心的每一天。”拍摄“路边的小花”,写上“无论在哪都要拼了命的成长。”拍摄“高架下的路口”,写上“人生总有几条分叉路,一条通往成功,一条通往失败,而选择在于你自己。”在微信群大家大可相互欣赏、讨论和思考,良好的自然关怀氛围,使学生的心灵受到很大的触动,在反省中不断改善个体的自然认知模式和思维方式。

2、关心人性之美,抒发生命感恩

发布“四个一”系列小活动作业,分别为“整理一次自己的房间”、“为家里做一次大扫除”、“为家里做一次饭”、“为爸妈洗一次脚”。这四个系列活动,有简到易,循序渐进,利用“登门槛效应”,学生的参与率有了很大的保障。完成每一次作业后,可以选择用图片或小视频记录行为过程,并发送至微信群,在群众营造一个人性美、感恩情的自由空间氛围,构建一定的空间辐射力,形成较好的文化影响力。感恩是人性之本,三观正方可行为端正,学生在参与、体验、付出的过程中,得到心灵的触动和洗礼,价值观和责任心不断加强。

3、上传“言不及行”,行动带来进步

班级中一直强调说得多不如做得多,因此班级实行人人有工作,事事有记录,实施“言不及行”资料反馈包并上传至微信群。首先,制作“行动带来进步”表格,每个学生一份,两周一张,把每天自己做的有意义的事情逐条记录,比如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P25-P50、做数学模拟试卷(三)、背诵语文《出师表》等,每两周后,利用班会点评,重点表扬表现优异的学生,以正面引导为主,指导学生在做中学,学而思。其次,班级成立“红榜专栏”,负责人收集、整理、汇总班级中的好人好事,及时微信群推送,保证时效性和育人辐射力。再者,班级各项工作均有详尽记录各科课代表记录每个学生的各项作业完成情况;卫生小组长记录小组成员在打扫班级卫生的具体工作和表现;寝室长记录本寝室的值日和内务整理情况;晚自习负责人记录晚自习迟到、早退等纪律情况;语文、数学、外语兴趣小组记录语文早读、数学试题讲解、英语单词默写的实践情况,微信群负责人负责记录所有以上涉及的“言不及行”资料反馈包上传和反馈情况等。所有这些要求都要严格落实,并定期总结点评,在微信群,家长和学生都能时刻看到,能起到一个反馈和督促的作用,易于形成家校育人合力和工作延伸力,很好地改变学生的认知地图模式,不断强化言不及行的意识和信念。

三、微信群的正面成果

通过微信群发布的生命关怀小作业,帮助学生树立了一定的生命关怀意识,生命领悟能力有一定的提升。思想决定行动,当学生具备了正确的生命观和敬畏之心,反过来改善了学生的纪律意识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在班主任的引导下,成立的语文、数学、英语兴趣小组,利用早课,组织英语单词默写、批改和订正;开展语文早读和课文背诵;进行数学试卷的讲解,全部学生轮番上台,根据能力大小,每个学生至少讲解一个题目,轮到率2-3次。自发管理晚自习学生4人,每个人均能以身作则,有效完成晚自修的情况记录和个况处理,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四、微信群在学生生命关怀运用中的注意事项

微信交流平台引入生命关怀,给网络化的教育带来了新优势,成为学生自主管理、信息共享、交互学习的平台,是网络教育环境下的新的体现,但是微信群无法替代传统的当面信息传递,所以必须还要以实际课堂教育为主,同时为了防止微信群偏离了学生关怀的主题,教师还应该适时约束、监督并规范学生的微信行为。同时,还要对微信群里学生的行为进行综合评价,有利于共同愿望的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于有效信息的分享、信任和有效扩散。

五、结语

经过一年的建设,班风和学风都有了较大的改善,形成了良好的自主管理氛围,班级中矛盾发生率为零,同学们互相帮助,相互尊重,具备了良好的团队意识和集体归属感。当然,对生命关怀的内涵理解精确度有待进一步研究,学生在完成生命关怀作业的参与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升,作业完成率尚需进一步改进,仍然需要怀着一颗求索和敬畏之心,继续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总结、历练。

[1]冯建军.简论学校教育中的生命关怀[J].教育评论,2003(2).

[2]叶澜.“新基础教育”探索性报告集[C].上海,1999:182-183.

[3]鲁洁.一本用生命打开的教育学[J].南京师大学报,2002(2):11.

猜你喜欢
信群关怀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警惕以微信群为媒介的诈骗
假如亡国之君有微信群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利用微信群营销猕猴桃的启示
在线研讨:教师专业思考的引发和深入——从“扬州历史教师”微信群的一次争论说起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