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图书馆将农家书屋纳入图书馆服务体系探析
——以牡丹江地区图书馆为例

2017-03-11 09:44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14期
关键词:农家书屋管理员

程 阳

(牡丹江市图书馆,黑龙江牡丹江 157003)

“农家书屋”是为满足农民文化需要,在行政村建立的、农民自己管理的、能提供农民实用的、书报刊和音像电子产品阅读视听条件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是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增强农民发家致富本领,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阵地,是“十一五”以来国家实施的五大重点文化惠民工程之一,2003年酝酿推动,2005年开始试点,2007年全面推开,2009年加速推进,2012年提前完成全国布点工作。

在农家书屋工程立项之初,其设计是在农村建立出版物发行流通体系,主要解决农民“买书难、看书难”问题,建设重心是图书销售。随着这几年国家对农家书屋建设的重视,农家书屋加快建设,在国内全面推开。2012年,全国共建成统一标准的农家书屋600449家,基本覆盖所有行政村,完成全国布点工作。由此,农家书屋的功能和作用也发生了变化,农家书屋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成为日常工作,其重心落在农村公共阅读服务体系的建设上。

一、农家书屋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农家书屋工程在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改善农村文化环境等方面,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随着农家书屋工程重心由基础建设转向日常服务管理,出现了一些运营管理的问题。

1、设施运营没有保障

农家书屋实现了行政村全覆盖,但建成后的正常开放和管理成了大问题。尽管农家书屋中都张贴着各项管理制度与规定,详细到具体开放时间、借阅制度等,但仍然有一些书屋在执行过程中流于形式。有的地方农家书屋几乎成了摆设,成了装点门面的“道具”,在少数地方甚至成为应付上级检查的政绩工程、面子工程。

农家书屋的管理员多数是义务服务,没有任何报酬,工作热情不高,人员不到位,无法保证开放时间。不少地方管理员由村干部兼任,村干部身兼数职,农家书屋闲时开门,忙时关门。导致有些书屋开放不正常,甚至不开放。

2、图书资源不能满足群众需求

农家书屋出版物是根据《全国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由各级政府统一配备,统一派送,缺乏必要的群众需求征询机制,很难充分照顾到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多样化需求,造成配送品种单一,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再加上不少地区农家书屋建成后,图书更新缓慢,内容陈旧,缺乏吸引力,导致农家书屋使用率低下,多数成为摆设。

3、服务形式单一

虽然农家书屋在管理员培训方面有明确规定,但缺乏阅读服务上的刚性要求和相关配套制度。农家书屋管理员大都从未接受过图书馆管理的专业培训,缺乏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只注重图书收藏而不注重读书活动,只限于一般的借还,基本不开展各种活动,所以服务形式单一,利用率较低。

4、农家书屋与图书馆体系功能重合,重复建设日益突显

从农家书屋的建设历程来看,最初的设计目标是解决农民“买书难”的问题,旨在将出版物发行网络延伸到农村,形成农村出版物市场;全面推开以后,阶段性目标是解决农民“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重在图书借阅服务;在完成全国布点任务后,其重心转向建立农村的“公共阅读服务体系”,开展全民阅读活动。这样,就与公共图书馆不可避免的存在功能上的重合。目前的现状是各级公共财政同时维持两个并行的体系,解决同一个“读书难”问题,导致建设重复、资源浪费,服务效能低下。

此外,农家书屋的数字化建设也与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文化共享工程和公共电子阅览室计划等,又存在服务功能的重合。

二、中小型图书馆与农家书屋合作创新举措

国际上,解决民众“读书难”问题,一般是通过公共图书馆及其服务体系来完成。农家书屋面临着发展瓶颈,而其工作重心又转移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实践过程中,针对这些问题和困境来探析农家书屋与中小型公共图书馆合作与融合创新举措。

1、农家书屋与中小型公共图书馆合作,建立图书分馆及流动站,形成服务网络

从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出发,牡丹江市图书馆把推进中小型图书馆延伸服务与创新农家书屋管理相结合,把农家书屋逐步变为图书馆的图书流动站或分馆,从总馆挑选图书补充到各农家书屋,利用图书流动车定期更换农家书屋图书,让图书流动起来,以流动的方式来提高农家书屋的藏书量,促进农家书屋图书的更新,完善农村公共阅读服务的模式,让信息服务进社区、进家庭。形成县(市)公共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农家书屋三级图书馆服务网络,从而更好的满足农民群众的阅读需求。

牡丹江市图书馆以市图书馆为总馆,以县(乡)图书馆为分馆,以村、社区(居委会)、企事业单位、学校、部队、图书流动站以及图书流动车为补充,建立了牡丹江市各级各类公共图书馆网群。由牡丹江市图书馆负责建立群众阅读需求征询机制,整合图书馆资源,实行图书统一采购、统一编目、分级配送、按时流转。总馆负责县与乡镇之间、分馆负责农家书屋之间的图书配送与按时流转。按照图书馆行业的专业化管理模式,牡丹江市图书馆充分利用10个图书分馆和66个图书流动站,将图书馆的服务延伸到了农家书屋。实现了分馆、流动站和农家书屋的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统一规范,实现了服务网络内部的通借通还。海林市、穆棱市等图书馆多次下村屯为农家书屋送图书,定期更换图书,帮助分编图书,指导阅读,引导村民开展读书活动。林口县图书馆在“文化下乡”活动中,把优秀的科技信息、农村实用新技术和少儿图书送到了刁翎镇和东岗子村农民手中,受到了村民和孩子们的欢迎。同时,为全镇的农家书屋管理员进行了业务和管理上的辅导,营造了全民读书的良好环境,为农民群众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信息资源服务。这些服务举措不仅延伸了图书馆的服务,更好地发挥了中小型公共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阵地的作用,还带动了农家书屋的规范管理和服务,真正实现资源共建共享,让文化惠及于民。

2、农家书屋依托数字图书馆,开展数字化,网络化服务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数字阅读。据中国全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公众的数字阅读接触率逐年上升,如2012年全国人均阅读电子书2.35本,比2011年增长了0.93本,增幅达 66.5%。这表明,数字阅读群体在稳步迅速壮大,数字阅读代表了阅读的新趋势。因此,农家书屋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开展数字阅读服务势在必行。

牡丹江地区中小型图书馆依托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为农家书屋开展了数字阅读、技术指导等服务。2014年,牡丹江市将建设公共文化数字共享平台,为市民打造借阅图书、文献阅览、资料检索等一站式服务,建成内容丰富、技术先进、覆盖城乡、传播快捷、有牡丹江特色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为广大群众提供丰富便捷的数字文化服务,让社会各界群众在互联网上就可以享受牡丹江地域文化、公共文化、精品文化等资源,实现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网络全覆盖。农家书屋通过配备电脑,开通网络,即可免费利用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的资源。

3、将农家书屋管理员纳入公共图书馆体系,接受专业辅导

基层文化人才队伍是文化改革发展的基础力量,农家书屋管理员队伍是开展农村公共阅读服务的重要力量。但农家书屋管理员大多为兼职,很多来自非图书馆行业,缺乏必备的图书馆管理知识和业务技能,而且人员不稳定。因此,要充分发挥农家书屋的服务效能,需要实现农家书屋的专业化管理。建议将农家书屋管理员纳入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由中小型图书馆进行专业指导和业务培训。牡丹江地区中小型公共图书馆已经将农家书屋管理员培训纳入到工作中,2012年,穆棱市图书馆在全市各行政村、社区中聘任了首任文化管理员,负责对本村、本社区的农家书屋、图书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及群众文化工作进行管理。对参加培训的150多名文化管理员进行了农家书屋和共享工程知识培训,结合《农家书屋知识培训》课件,对农家书屋的特点,图书的接收、登记、清点、保管、借阅等做了简要介绍,对图书分类、编号、加工及上架做了详细讲解,管理员们对此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同年,穆棱市图书馆对兴源镇14个行政村农家书屋管理员进行集中培训,结合实际讲解农家书屋图书分类管理知识。东宁县图书馆开展了农村文化管理员培训班,对农村文化管理员进行了业务和管理上的培训,增强了农家书屋管理员的业务能力。

中小型图书馆还要根据各农家书屋的实际情况,帮助制定实施管理员队伍建设规划,完善机构编制、学习培训、待遇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吸引优秀文化人才服务基层。

三、中小型图书馆将农家书屋纳入图书馆服务体系,融合发展

随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日益健全,在总分馆制建设的指引下,中小型图书馆建设的重心,开始向乡村延伸。这就遇到了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与农家书屋并存、重复投入的问题。与此同时,农家书屋要解决发展中的瓶颈,就需要进一步加大人、财、物的投入,提供专业化的阅读活动和阅读服务,而专业化的阅读服务正是公共图书馆的传统优势。两者分而治之,不如融为一体。

牡丹江市图书馆近两年参照国际通行做法,借鉴本地实践创新经验,打破体制制约,根据十八大“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能”的要求,在已经建成的牡丹江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基础上将农家书屋纳入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农家书屋原有的图书交由当地中小型图书馆统一著录加工,回溯建库,统一管理平台,进入流通体系。在农家书屋上投入的专项资金或图书,可由政府加强主导,直接下达到公共图书馆,由公共图书馆统一调配。实现经费统筹使用、设施统一管理、服务统一规范、人员统一培训,通过农家书屋与中小型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融合发展,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四、结语

总之,农家书屋要改革创新,要融入到中小型图书馆服务体系中,通过规范化管理和丰富多彩的阅读服务,才能把农家书屋建设好,管理好,使用好,使农家书屋更好地为广大农民服务,让农民真正得到好处,成为农民的精神家园。同时,也将使广大农民群众更进一步享受国家改革和发展的成果,为提高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提供帮助,为农民群众摆脱贫困走上致富道路提供智力支持。

[1]农家书屋工程提前三年完成建设任务(http://www.zgnjsw.gov.cn/)

[2]潘锦亚.公共图书馆参与农家书屋的基层调研—以湖州市图书馆为例.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2(2)

[3]何菲,曹湘平.农家书屋工程持续发展的对策[J].图书馆建设.2009(4)

猜你喜欢
农家书屋管理员
农家笑
我是小小午餐管理员
篽箖·上野书屋
看咱农家这丰收节
我是图书管理员
我是图书管理员
农家笑
春回农家
可疑的管理员
梦幻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