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小学生身体综合素质分析和体育教学的有效策略

2017-03-11 14:31李育生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28期
关键词:身体素质体育课体育教师

李育生

(深圳市龙华区龙华中心小学,广东深圳 570100)

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是从事一切行为活动的基础。作为一名从业多年的老师,即使不通过研究数据对比,也可以明显发现,学校学生的视力情况越来越严重,从小学开始戴眼镜的学生数量逐年增加。近些年,学生的身高和体重成正比增长,并且体重增长尤为明显,越来越多的小胖子出现在校园之中。体育教学中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更容易表现出来,学生的运动的肺活量越来越小,心肺功能的下降,导致学生的体力耐受力、速度直接下降。小学生身体素质的下降,引起了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极大关注,现有阶段,通过体育教学如何有效增强学生的体质,成为体育老师不断研究的话题。

1 影响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因素

学生身体素质下降是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导致的,除了先天的遗传因素,更多的则是后天的家庭生活和学校教育所导致,下面我们来进行分析。

1.1 不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随着我国逐步进入小康时代,家庭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餐桌上大鱼大肉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味蕾。中国古语有云“民以食为天”,面对市面上形形色色快餐、甜点的诱惑,作为成年人的我们尚且控制不住,更不说未成年的小学生。经常食用这些高糖类、高热量的食物,学生的身体消耗不了,只能以脂肪的形式储存体内,是直接导致学生肥胖的主要因素。现在的学生更是家庭的掌上明珠,出门不用走路,回家不用爬楼梯,简单的家务劳动父母直接料理,学生没有任何劳动锻炼的机会。长此以往,孩子心理上不自觉的就会产生惰性心理,恃宠而骄,使学生受挫能力降低,缺少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对体育运动产生抵触心理,直接导致身体综合素质下降。

1.2 电子产品的普及使学生沉溺于游戏

进入21世纪,电子科技迅猛发展,电子产品日新月异,人人一部手机,家家一台电脑。这些电子产品已经成为人们存在的必需品,随之而来的是各种游戏软件的开发,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时期,好奇心强,很容易被这些小游戏吸引。电子游戏代替了学生室外游戏,而沉溺于电子游戏不仅影响学生学习,更是诱发小学生近视率增加的直接因素。

1.3 家长和教师对学生身体素质关注度不够

提高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是现代教学育人的宗旨。但是政策在具体的实施过程出现很大偏差,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对于学生身体素质不够重视。国家教育机构一直在强调要减轻小学生的学习压力,还他们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学校为了升学率,尤其是在临近期末考试的时候,体育课被文化课代替,不科学的教学方式,剥夺了学生锻炼的机会,不利于学生身体健康生长。市面上各种特长培训,如绘画班、舞蹈班、英语班等等,如雨后春笋般的气势成长起来,家长觉得为了孩子的未来,防止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对这些特长班更是趋之若鹜。学生的空闲时间被安排的满满当当,一天学习下来更是疲惫不堪。大部分教师和家长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孩子的身体锻炼不太关注,这种错误的教育模式也是影响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因素。

1.4 学校体育设施不全

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和校领导对体育课程的不重视,致使很多学校在体育上投入的经费不足,学校的体育运动场地不够,体育教学设施不完善,尤其是一些农村地区的体育教学设施更是匮乏。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因为有限的场地和设备,体育锻炼也只是限于跑步等简单的运动,无法有效的实施教学。有些学生想要进行篮球、羽毛球等的简单的球类运动,也都迫于设备的短缺无法进行,更多的学生由于缺乏耐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本来就反感体育,体育教学设施的陈旧单一,更加剧了这种心理。

1.5 体育教师教学观念传统

学校注重文轻体的现象普遍存在,体育教学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严重的阻碍。学校评估制度的不完善,使体育教师很难有晋升的机会,体育教师在学校中的地位和发言权明显不如文化课教师,新课改之后,体育课达到每周2节,但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体育教师自身专业素质不足,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观念,按照教学大纲的内容进行灌输式教学。单调乏味的教学内容,使本该丰富多彩的体育课程呈现出“放羊式”的教育模式,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降低,体育课成为学生们聊天闲谈、放松活动的自习课。

2 提高小学生身体素质的策略

这些因素导致学生身体综合素质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如何有效缓解这个严峻的问题?首先家长和学校要意识到体育锻炼对学生身体综合素质的意义,良好的身体素质是进行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个阶段是以后成长的基础,只有根基稳固,才能经得住风吹雨打,茁壮成长。这个过程中,体育教学的有效实施是提高小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2.1 校领导要重视体育课,体育课程不得被挤占

校领导要意识到体育锻炼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要严格按照新课改的规章制度来进行体育教学,保证每周至少两节体育课,不能因为天气问题或者期末考试之前文化课程紧张,而占用体育课程的时间。充分发挥体育课程的作用,让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2.2 教学设施要完善

教育机构要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保证每个学校都可以有完善的体育教学设备。中国古代作战原则“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道理是一样的,完善的体育设备提供,是体育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的基础,面对丰富多样的运动设备,才能让学生有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2.3 教师教学内容要丰富

作为体育教师,首先要拥有专业的体育教学素质,对体育教学方法进行全面系统的了解,把握好不同年级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心理特点和个性化发展,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适应的教学内容和强度。教师要灵活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激发他们学习体育的热情,开发他们的潜能,让他们主动积极的参加体育锻炼,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体育教师还要适时组织有趣的户外活动,和学生多沟通,多互动,对他们进行多方位的了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他们锻炼身体的习惯。

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强健的体魄是基础,健康的心理是保障,专业的知识是核心。小学生是祖国的含苞待放的花朵,是祖国的希望,但是温室的花朵经不起暴风雨的洗礼,如果没有了健康的身体,将来怎么担负起建设祖国这个重任?小学生身体综合素质在逐年下降,我们必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积极面对,针对诱导因素逐个解决,对症下药,让他们成为21世纪合格的接班人。

[1]韦文秀.浅谈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N].黔西南日报,2015-06-29.

[2]张振东.银川市小学生体质健康现状调査及影响因素分析[D].西安体育学院,2015.

[3]乔璐.促进小学生体质增强的联动机制研究[D].吉林体育学院,2016.

猜你喜欢
身体素质体育课体育教师
锻炼
体育课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足球专项身体素质练习与足球技能学习成效的相关性研究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