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展混合所有制高等职业院校的思考

2017-03-11 20:12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公办所有制试点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 430050)

关于发展混合所有制高等职业院校的思考

姚新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 430050)

分析了发展混合所有制高等职业院校的模式与现状,阐述教育部发布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提出“支持建设100个混合所有制性质的二级学院”的意义,提出开展公办高等职业院校二级学院混合所有制办学试点的必要性和试点运作的相关措施及建议。

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办学模式

国务院2014年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允许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探索公办和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院校相互委托管理和购买服务的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教学过程管理,共同开发课程和教材等教育资源。

教育部2015年发布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中提出: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高等职业院校,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激发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活力。鼓励社会力量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公办高等职业院校改革,开展混合所有制试点。鼓励企业和公办高等职业院校合作举办混合所有制性质的二级学院。并在工作任务分解中明确提出:到2017年,支持建设100个混合所有制性质的二级学院。

湖北省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提出:湖北准备支持建设5个混合所有制性质的二级学院。

1 混合所有制高等职业院校发展模式

当前,发展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至少有以下六种实现模式。

第一,向公办职业院校引入社会资本。我国职业教育的办学体制以国家为主体,政府既是组织者又是管理者,还是评价者,政府为主体的学校体系使主体之间的权力不平衡,在职业院校发展模式僵化,缺乏活力,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目前,公立职业院校可以尝试引进社会力量,参与重大项目建设和产教合作。

第二,私人职业学院引入国有资本。民营高职院校的制度灵活、有效,市场反应敏感,但存在着融资渠道单一、严重依赖学费、社会声誉不高、政府资源有限和发展动力不足的普遍现象。对此,我们可以探索引入国有资本参与办学,减轻学校投资压力,发挥国家资金和政策资源的引导作用,提高社会诚信度。

第三,公办私营职业学院委托管理。委托管理是指将一些行政事务管理交给更专业的机构,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委托管理的学校,学校的制度、学校的性质、经费投入、师资的设立、收费标准不变。

第四,各方资本投资于新的职业学院。新学校由公立院校、国有资本、集体资本、私人资本和外资共同投资,其中,独立学院是典型代表。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也有可能借鉴这种模式,将公有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结合起来,投资建设新的职业院校。

第五,共建职业学院基础设施。公私合作伙伴关系(PPP)是政府和市场组织、非政府组织和个人合作提供公共产品的制度设计。它最初是在上世纪90年代由英国提出的。教育领域公私合作是教育发展的新模式,通过政府公共部门与社会资本的合作,促进教育服务的发展。

第六,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国际化教育是时代的潮流,寻求国内高职院校和国外职业教育机构、国际教育集团或相关行业,企业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和其他因素参与合作办学,创新“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形成了一批高水平、国际化的高职院校。

2 混合所有制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现状

教育部“行动计划”发布后,山东省公布了9个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项目,分别包括“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中职和高职不同层次、二级学院与一级学院不同层面、实训基地和设施不同项目”等多个方面。

2016年各地推动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征的办学实践项目有:福建省2016年出台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建设指导意见,试点支持公办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举办混合所有制性质的二级办学机构;吉林经济管理学院已开展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办学试点;海南省已经启动混合所有制性质院校建设;江西省计划建设省级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4个,预算投入2000万元,形成“人财物融通、产学研一体、师徒生互动”的新型二级学院实体等。

当前湖北省发展混合所有制的办学模式主要有三种:

(1)引入社会资本办学的独立学院

独立学院在本质上是公立学校的民办二级学院。是公立高校与社会组织或个人的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

我国独立学院出现于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当时,为了扩大高等教育资源,国家鼓励公立本科院校引进社会资金举办独立的学院。2000年,湖北省率先在全国进行独立学院试点工作。到2010年全国达到322所,其中湖北省31所,数量居全国首位。

由于其举办体制的公有性和运行机制的民营性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矛盾,这一时期独立学院的发展带有明显的“双轨制”特征,各校利用过渡期“双轨制”特征,实现的办学主要目标有:一是服务于申办高校扩招的需要;二是服务于申办高校增加收入的需要。独立学院发挥公办和民办的双重优势,获得了一些认同,但是其存在的问题和弊端也逐步显现,在招生工作中表现尤为突出。

(2)引入社会教育机构的资本和教育技术托管二级学院

在计算机及其软件、工业机器人、现代通讯等技术发展迅猛、人才需求大、知识更新快的行业,现有的公办高校的教育机制和人才培养质量及数量都不能满足社会和企业需求,为此,产生了“北大青鸟”等一系列教育机构,他们针对社会和企业需求,开发教育资源,运用现代教育理念和非公有的管理体制,大规模开展社会培训,得到企业和社会的一定程度的欢迎。但是随着劳动力市场的萎缩,其生源市场减少,利润空间缩减,办学难以维继。随之转向寻求与具有优势教育资源的公办学院合作,部分公办高职院校因计算机等发展迅速的专业办学水平落后、招生困难等原因,与这些教育机构开展托管二级学院模式的合作办学,在提高培养质量、扩大招生规模、转变办学理念等方面,对公办学校有明显促进作用。但在规范管理、规范收费等方面也存在着明显问题,为此,湖北省教育行政部门提出了系列限制措施,2016年湖北省各相关高职院校几乎全部停止了这种办学模式的招生。

(3)引入优势企业的先进科技举办二级学院

引入优势企业的先进科技促进教育紧跟技术进步,开展深度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例如:湖北理工学院与武汉光谷北斗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光谷北斗国际学院,试办混合所有制、非独立设置的二级学院,其引入武汉光谷北斗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优势,开展深度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满足光谷北斗产业发展及技术创新对人才的需求和国际化人才的需要;以加快湖北理工学院转型发展,推进湖北理工学院办学的国际化进程。

3 开展二级学院混合所有制办学试点的必要性分析

目前开展的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建设的探索实践,大多集中在非公办职业院校范围进行;公办职业院校限于体制和政策因素,混合所有制的实践迄今尚未真正形成气候。当前公办职业院校发展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的困境有:

(1)公办职业院校有天然的优势心理,不愿改变身份,担心改革风险以及国有资产受冲击,“不想混合”;

(2)公办职业院校行政化管理体制“不让混合”;

(3)职业院校产权不流通致使“不易混合”;

(4)法律制度与退出机制缺失导致“不能混合”;

(5)民营资本担心公办职业教育领域法律地位和投资收益难以保障,“不敢混合”。

(6)社会与学生对非公有制高校的认同度不高致使公办高校“不愿混合”。

这些正是“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政策出台后引发热议但进展不快的基本背景。

当前在国家层面还没有提出混合所有制办学的清晰的顶层设计,此时,以二级学院为平台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更显务实。这种浅层面的混合,不改变原有学校法人及资产属性,不涉及国有资产产权变更与交割,但带有收益分配。这一初步混合类型多为公办高校与民间力量或境内外教育机构之间所进行的合作办学,主要形式是公办高校引入社会力量共建二级学院。这种形式既占有公办的资源优势,又享受混合所有制的灵活性。

放开“二级部门”大胆探索,有两个好处:一是学院层面保持原有全资公办地位,为“混合”实践奠定了不突破现有法律、不涉及敏感政策的改革大环境。二是二级部门建立校企资产纽带意义上的深度合作,对于学校层面改革可以积累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

4 湖北省公办高职院校二级学院混合所有制办学试点运作的建议

4.1 总体规划,试点推进

教育部“行动计划”要求各省教育行政部门要出台措施支持公办高等职业院校和企业合作举办适用公办学校政策、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征的二级学院。因此,各地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必须解放思想、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为“混合所有制”创建一个更宽松的外部环境,建立一个更加开放的制度平台,激发高职院校探索与创新的勇气与决心,努力在多元投入、多边合作、多边治理、多样化发展中冲出新道路,要统筹规划,重点预防和控制风险,试点稳步推进。

4.2 试点层级和办学模式与目标的确立

试点层级:建议试点层级在二级学院层面,建立特色学院,暂不在学院层面开展。

试点模式:建议试点模式有两种

一是引入优势企业的先进科技与管理以及资本举办二级学院。引入优势企业的先进科技促进教育紧跟技术进步,开展深度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二是引入社会教育机构的资本和教育技术托管二级学院。引入具有先进教育资源、现代教育理念和非公有体制管理优势的社会教育机构托管二级学院,旨在提高培养质量、扩大招生规模和转变办学理念等,以加快公办高职院校转型发展。

试点行业:建议在计算机及其软件行业、“互联网+”、工业机器人、现代通讯等技术发展迅猛、人才需求大、知识更新快的行业试点,这些行业现有的公办高校的教育机制和人才培养质量及数量都不能满足社会和企业需求,需要进行突破。

试点目标:实践公办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试点推进、动态管理,依法规范操作,稳中求进,大胆探索,务求实效,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改革经验。

4.3 试点学校与合作对象的遴选

试点院校遴选要求:

(1)试点高职院校应该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或骨干院校,区域和行业分布要有代表性。

(2)试点院校要有足够的生源规模,办学规范,具有示范带头作用。

(3)试点学院的相应二级学院应有有良好办学基础,满足后续教学要求。

合作对象遴选要求:

(1)合作公司或机构必须是经国家正规注册备案的公司。

(2)注册资金在1000万元以上。优势企业必须是该行业区域主流骨干企业。

(3)公司在册员工500人以上,拥有专业的管理团队。

(4)合作的公司或办学机构有专注于合作专业5年以上的人才培养经验。

(5)具备成功的项目合作经验及提供3个以上成熟、成功的项目合作案例。

(6)具备完善的风险规避保障机制。

4.4 试点办学的机制探索

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探索运行机制:

(1)建立“管理共同体领导机制”。

二级学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日常工作由院长主持,并对董事会负责,教育教学工作接受学院的指导,执行由双方共同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具体人才培养工作和日常管理工作相对独立运行。双方协商制定《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章程》,明确二级学院院长产生程序、议事规则等。

(2)创造“师资共同体互补机制”。

学院聘请企业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根据需求聘请学院其他教师担任相关工作,逐步形成相互认同、角色交流共享互通机制,共同建设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

(3)培育“专业共同体建设机制”。

企业将提出最新的岗位要求和标准,就人才培养的方向达成一致,增设相关专业,共同开发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与企业岗位紧密联系,学校与企业双方组建课程开发团队。

(4)营造“产学研共同体创新机制”。

构建产学研共同体,包括建设合作培训中心、合作研发平台、合作生产项目。

(5)建设“资源共同体互助机制”。

把企业资源支持和学院专业设置对接,推动企业资源和学院优势双向“融入”,促进学校资源的开放与企业需求的结合。

(6)实现“文化共同体交融机制”。

校企共同体文化交融,由表及里、逐步深化,从表层的主动贴近,到中端的互相体验,再到完全的“相互交融”。

4.5 试点办学的监管、评估与保障措施

(1)加强监督。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相关职业院校应当加强研究,结合实际制定相关支持政策,加强监督措施,提高试点的价值。要重点关注试点高校的工作方案和项目任务书的制定和审批、学校的章程制定和批准、资产评估、股权变更、人事管理、董事会或董事会治理结构、改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处理预案等关键环节和内容。

(2)建立健全组织机构,确保项目的实施。学校成立院长为组长的项目领导小组;二级学院成立项目工作小组,组织实施项目建设工作;专业建设工作实行项目负责人制,动员专业教师全员参与专业建设项目实施工作;建立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促进项目高质量实施。

(3)实施试点推进、动态管理。

(4)制定监督评价机制及操作规程与实施方案。

(5)明确专业建设方向,突显专业特色。

(6)加大资金投入,确保建设项目的实施。在学校及合作企业层面争取政策支持,加大投入力度,为办学体制改革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

1 董圣足.教育领域探索“混合所有制”:内涵、样态及策略[J]. 教育发展研究,2016年03期.

2 陈艳艳,阙明坤.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研究综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年第12期.

3 童卫军,任占营.发展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的问题对策与实现形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年05期.

4 孟源北,樊明成.发展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的若干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6年第5期.

5 安蓉泉.探索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的几点理性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5年第4期.

6 教育部教职成[2015]9号.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EB/OL].http://www.moe.edu.cn/srcsite/A07/moe_737/s3876_cxfz/201511/t20151102_216985.html.

Abstract: This essay analyzes the background for developing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of mixed ownership, introduces the “ Action Plan for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roposed by Ministry of Education, which announces its support for developing 100 secondary colleges of mixed ownership, and then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public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carry out school-running experiments.

Keywords:mixed ownership; vocational colleges; school-running mode

(责任编辑:谭银元)

OnDevelopingHigherVocationalCollegesofMixedOwnership

YAOXin
(Wuhan Institute of Shipbuilding Technology, Wuhan 430050, China)

G71

A

1671-8100(2017)03-0001-04

湖北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6年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公办高职院校建设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的研究(项目编号:ZJGA201619)

2017-03-25

姚 新,男,教授,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长,主要从事教育科学和教育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公办所有制试点
亚运城再添一所公办学校! 广铁一中天峰中学落成启用
益阳:推进公办幼儿园建设
高句丽土地所有制演变浅探
长沙严禁公办中小学接收择校生
固废试点“扩容”再生资源或将纳入其中
芜湖:社区卫生机构公办民营
省级医改试点的成绩单
混合所有制
国家医改试点再扩容
国家级医改试点医院举步维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