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民生论视域下的湖北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

2017-03-11 20:12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湖北省湖北民生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湖北黄冈 438002)

教育民生论视域下的湖北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

周赣琛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湖北黄冈 438002)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富强,教育正日益被国家、政府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来发展,教育民生已经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对民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高等职业教育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供给侧的高等职业院校唯有改革创新,提升内涵,充分满足社会的需求,才能担当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为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所需人才。本人从民生角度谈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以求改善民生。

教育民生论; 高等职业教育; 供给侧改革

广受人们关注的重要课题。而占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等职业教育如何满足普通大众对教育的需求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必须破解的课题。高等职业教育是平民教育、是就业教育、是高级技术教育也是幸福教育[1]。因此,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民众的关系最为直接,也最为密切。

1 职业教育与民生

1.1 教育与民生的关系

在现阶段教育与民生的关系有两种不同的表述,其一,“教育即民生”。教育是民生的构成要素。教育被纳入民生的范畴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纵观中国历史,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教育只是统治阶级的特权,普通民众将生存放在首位,教育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奢望。只有当中国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已经解决了民众的温饱问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国家才进入到如何使民众公平、体面、幸福而有尊严地生活和发展的“民生时代”。在 2010 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就曾明确指出:“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

其二,“教育是民生之基”。教育无论是对于个人的进步还是对社会的进步都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可以通俗地解释为很多普通民众受教育的目的是改善民生。当今世界,“教育已成为所有人的事情”,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行业”,“直接牵涉到教育的人口几乎达二分之一。投入教育的资金、时间、能量等等,无论国家、企业、家庭,都是巨大无比的”[2]。

1.2 职业教育民生功能

高职教育作为与现实的、具体的人联系最密切的教育类型,对我国民众家庭的影响极大。据《2015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统计,截至2015年,全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毕业生数322万,在校生数1048万,占到高等教育的41.2%。而91%的2014届高职毕业生为家庭第一代大学生,52%的毕业生家庭背景为“农民与农民工”,这个比例明显高于本科院校,且近4年比例呈总体上升趋势。我国现阶段最需要政府关心和帮助的是普通民众,中国农村人口众多,“三农”问题一直是政府最关心的问题之一,解决了农村人口的教育问题,也就解决了普通民众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从而也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国最大的民生问题。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发挥教育脱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3]。

1.3 职业教育的供求关系分析

供给在经济学中指在一定时期一定价值水平上,生产者愿意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经济学中对于需求的解释是一定时期一定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或服务。职业教育的供给侧是各级各类职业教育机构,而职业教育的需求侧有两个,一是对职业教育本身的需求,即对职业教育项目的需求,需求方是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另一方面是对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的需求,需求方是用人单位。回顾近些年的职业教育改革,各级各类学校都努力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换言之,职业教育改革瞄准的是用人单位的需求,而不是学生的需求,尽管在满足用人单位需求的同时可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但这两个需求侧的侧重点是有所不同的。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两个需求侧的需求都很旺盛,但有效供给不足。

2 湖北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教育结构不合理,制约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不利于民生的改善

合理的教育结构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重普教轻职教的观念不仅在基础教育阶段表现明显,在高等教育中也表现突出,湖北省表现尤为明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总体保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2013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3年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工作的通知》要求,继续稳定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原则上要按50%的比例引导应届初中毕业生向中等职业学校分流。而2013年,湖北省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人数占高中阶段学生人数的比例仅为37.4%,远没达到50%的要求。早在2005年11月,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就指出“合理调整教育结构,重点加强职业教育。”并强调在高等教育阶段要相对稳定普通大学招生规模,重点发展高等职业院校,扩大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2013年湖北省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为142.14万,比上年增长2.58%,其中,普通本科在校生85.75万,比上年增长4.45%,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人数为56.39万,比上年减少0.2%[4]。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高等普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在湖北省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在生源数量下降的情况下,湖北省的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依然保持着4.45%的高增长,而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人数却在下降。由于职业教育的投资相对较低,投资周期较短,因此,职业教育是很多中低收入家庭的首选。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不足直接影响普通民众的民生。调整教育结构,稳定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规模,扩大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是提高中西部地区教育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2.2 高职院校布局不合理,无法满足本地区经济及社会发展的需求

首先是区域布局不合理。2013年,湖北省拥有高职院校56所,虽然基本实现了每个市州至少一所高职院校的布局,但从GDP 和常住人口来看,现有的区域布局还不够合理,省会城市武汉有高职院校33所,占到了全省高职院校的59%,而2013年武汉市的GDP只占到全省的36.7%。武汉市拥有的高职院校比例大大超出其GDP在全省的占比。

其次是科类布局不合理。我省综合性高职院校过多,专业类高职院校太少。全省高职院校设置的专业大类达到平均每校8.7个,其中有20所高职院校设置了10个及以上的专业大类。作为农业大省的湖北还没有专门的农林牧渔类高职院校。院校科类布局与产业不匹配[5]。此外,专业结构不合理,无法与产业对接。根据2013 年度“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 V2.13”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湖北省高职院校专业布局同质性严重,从专业布点较多的四大专业类来看,电子信息大类、财经大类、制造大类、文化教育大类,分别占专业布点总数的 15.8%、14.1%、12.9%、10.5%,加起来占专业布点总数的53.3%,这四大类专业成为湖北省高职院校的主体专业[6]。

2.3 办学经费不足,严重制约了湖北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办学经费不足一直是困扰湖北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重要因素。虽然早在2013年12月27日的“湖北省高等教育工作会议”上,湖北省政府已决定从2014年开始建立高职院校生均拨款制度,并提出省属公办高职院校生均拨款标准提高到5000元,以后逐年提高,争取到2017年达到8000元。这个标准距国家提出的“2017年各地高职院校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不低于12000元的目标”依然有相当大的差距。湖北的省属高职院校尚且如此,地市州的院校生均拨款就更少了。办学经费不足导致人才流失、教学投入困难等一系列问题,湖北部分地市州高职院校的发展举步维艰。

据统计,截止2015年底,全国31个省市都建立了高职生均拨款制度,高职院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支出增长明显,但与本科院校相比,各地政府对高职教育的财政保障力度仍然偏弱。资料显示,2013年地方普通本科学校的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支出为16388.57元,是地方高职院校9976.97元的1.64倍。而且,不同省份差距很大。江苏省2014年地方普通本科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支出17843元,比上年增加1417元,增长8.63%;高职高专12864元,比上年增加386元,增长3.09%。而地处中部地区的湖北省2014年才开始建立生均拨款制度,提出的努力方向是实现省属高职院校生均拨款5000元。同一省份中省属高职与地市州举办的高职差别也很大,部分地级市举办高职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据《2015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在中部地区同一城市,地级市举办高职生均财政经费不足2000元,仅为另一省属高职生均财政经费的五分之一。而《2016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显示,全国有73所高职生均财政拨款低于6000元,其中有20所低于3000元,其中湖北有3所,《报告》特别点名提到这三所学校的举办方是湖北黄石、十堰、随州。同时该《报告》还指出,“部分省份标准设置较低,湖北省的标准是2014年省属高职院校5000元。”[7]可见,到目前为止,湖北依然是生均拨款的后进典型。

3 湖北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举措

3.1 加大高考制度改革力度,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努力实现教育公平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我国高考依然沿用的是过去精英教育时的内容与方式,完全忽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的事实,也无视人的智力是有不同类型的事实。尽管近年来高职教育招生考试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依然没有提高,其根本原因在于高等职业教育的供需错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家庭财富的积累,家庭的教育需求被充分激发,很多家庭希望孩子能接受本科及以上教育,而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提供的是专科层次的教育。我们现在有普通高考与技能高考,普通高中的学生参加普通高考,职业高中的学生参加职业(技能)高考。但是普通高考万众瞩目,技能高考却不被重视。尽管国家早就出台政策,希望中考学生进入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的比例达到1:1。而绝大多数家长还是希望孩子进入普通高中学习,主要原因在于职业高中毕业后只能升入专科学校学习,只有普通高中的学生才有更多机会进入本科学校学习。在招生计划的安排上应扩大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稳定普通高等教育规模。使更多低收入家庭的子女“有学可上,上得起学”是政府的责任。

3.2 加大力度建设职业本科,提升职业教育层次,满足普通民众的教育需求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民众的教育需求层次也在提高,而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对职业教育人才的需求旺盛,就应当加大职业教育本科院校的建设。国家既然让600所普通本科院校转型成应用本科,那么应用本科院校的属性应明确,是普通高等教育范畴还是职业高等教育范畴。湖北省属本科院校较多,应鼓励部分应用本科与优秀高职院校合并,发挥各自的办学优势,培养高层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此外,还应培养一批从高等专科职业教育成长起来的职业本科院校,以满足普通民众对本科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

3.3 加大职业教育投入,提高职业教育服务能力,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脱贫功能

据统计,2016年湖北省GDP达32297.91亿,全国排名第七。全国GDP超过3万亿的省份只有9个。因此,湖北省并不是没有财力保障高等职业教育的生均拨款目标的实现。而是观念上存在偏差,没有认识到职业教育对民生的重要性,也没有认识到职业教育对社会的贡献。而且,省政府在2013年提出的目标中,明确只保障省属高职院校的生均拨款,地市州高职院校的生均拨款主要依赖地方财政解决。由于省政府对职业教育的不重视,导致各地级市在支持地方职业教育发展方面不积极,再加上部分地级市本身就财政困难,使得湖北省地市州的高职院校发展举步维艰。事实上,在湖北省的诸多高职院校中,2016年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榜单中有两所,而这两所都是地级市举办的高职院校。希望政府充分认识职业教育的民生功能,特别是地级市举办的高职院校因招收的农民工子女更多,承担更重要的教育脱贫功能。因此,湖北省政府应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尽快实现高职教育生均拨款的省级统筹。

3.4 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引导公众正确认识职业教育

在现行的教育管理制度设计中,往往让人觉得职业教育是差生教育。中考中的高分学生读普高,低分的学生才读职高和中专。同样地,高考中高分学生读普通本科,低分学生才读高职。这让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觉得低人一等,不利于职业教育的发展,也不利于接受职业教育学生的成长。要从根本上解决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应当改革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体系,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多开设一些培养孩子动手能力的课程和职业教育课程,让孩子们从小就养成爱动手动脑的好习惯,从小就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为职业教育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早作准备。也引导家长正确认识职业教育。在初中毕业时,学生能根据自己的意愿主动选择普通高中还是职业高中,而不是中考后以中考分数被动地选择读职业高中或中专。普通高中的课程设置仍可按研究型人才培养的需要设计,而职业高中的课程设计应以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为主,让一部分学生毕业后即可从事相关职业入门岗位的工作,同时也开设一些基础课程,让部分想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能顺利地进入高等职业院校继续学习。

3.5 调整高职教育专业结构,增加与民生相关的专业点

湖北省高职院校专业布局同质性严重,高职院校应优化专业结构,主动与产业发展对接,增加面向第三产业的专业点数。根据湖北的六大支柱产业的发展需要,大力发展与汽车、钢铁、纺织、电子信息、石化和食品相关的专业。此外,还应大力发展老年服务与管理、休闲服务与管理等社会需求旺盛的专业。专业结构的优化既可以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又能让学生更好地就业,从而从根本上解决民生问题。

4 结 语

湖北的职业教育面临诸多发展中的问题,由于观念落后、投入不足、人才流失严重,湖北的职业教育与沿海地区相比,差距越来越大,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湖北职教人在教育教学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主动适应经济发展外,政府部门更要从制度设计、财政投入等方面充分支持我省职业教育的发展,从而使我省的职业教育充分发挥教育脱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等民生功能,更好地为湖北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1 宫宁. 基于民生改善的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2016.

2 新堀通也.教育论争的分析框架[J].钟启泉,译.外国教育资料,1998(1):40-41.

3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麦可思研究院.2015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R],2015,7.

4 湖北省教育厅.湖北教育年鉴[J]2014,12.

5 孔康伟,刘福忠,陶济东.湖北省高职院校发展现状与环境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4).

6 万德年,胡亚学,宋武.湖北省高职院校专业现状分析[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9.

7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麦可思研究院.2016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R],2016,7.

Abstract: With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and prosperity of the nation, education becomes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country governance system and is taken as a people’s livelihood project. With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China economy, the supply-demand contradic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becoming more obvious. Reform and innovation is the only way fo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improve their own quality, meet the social requirements, take up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and supply qualified talents for economy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Keywords:education; people’s livelihoo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upply-side reform

(责任编辑:谭银元)

Supply-sideStructuralReformofHigherVocationalCollegesinHubeiProvince

ZHOUGan-chen
(Huangg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Huanggang 438002, China)

G71

A

1671-8100(2017)03-0005-05

2016年度湖北省中华职业教育社调研课题项目《职业教育民生论》,课题主持人:王梓林,编号:2016010。

2017-03-15

周赣琛,女,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商务及高等职业教育。

猜你喜欢
湖北省湖北民生
The rise of China-Chic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驰援湖北
湖北武汉卷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湖北現“最牛釘子戶” 車道4變2給樓讓路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湖北省2016年9月水产品塘边价格
湖北省水产品塘边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