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功能目的翻译理论对企业简介翻译的启示

2017-03-11 20:12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企业简介译文原文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 430050)

论功能目的翻译理论对企业简介翻译的启示

谭明霞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 430050)

企业简介作为一种外宣资料,其功能和目的就是帮助企业顺利进入国际市场,树立良好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声誉。 而如果过于拘泥于传统语言学派所强调的译文与原文的“等值”和“对等”,不考虑中西语言和文化差异,忽视企业简介的功能和目的,势必会影响企业的宣传效果。功能目的翻译理论则提出翻译就是根据客户的委托,结合翻译的目的满足客户要求的一种目的性行为,这一主张正好为企业简介的翻译提供了理论依据。

企业简介;翻译;功能目的论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和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国际经济活动中。为了在国际市场更好地宣传推广企业自身的形象以及其产品和服务,在经济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企业简介无疑是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一张名片,可谓是企业的门面,其翻译越来越重要。传统的语言学派强调翻译中译文与原文的“等值”,将翻译看作是语码转换得以实现的一种言语活动[1]。然而企业简介作为一种外宣资料,其英汉互译不仅仅只是对两种不同语言的解码,而是有其特殊的功能和目的,那就是帮助企业顺利进入国际市场,树立良好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声誉。 而如果过于拘泥于语言“等值”和“对等”,而不考虑中西语言和文化差异,以及企业简介的功能和目的,势必会影响企业的宣传效果。功能目的翻译理论则认为翻译中的诸多问题并非仅仅靠语言学就能解决,它摆脱了以追求与原文对等为目标的翻译理论的束缚,提出翻译就是根据客户的委托,结合翻译的目的满足客户要求的一种目的性行为。在翻译中原文并非衡量一切的标准,忠实于原文是次要的,而实现翻译的目的才是最重要的(Vermeer 1978),这一主张正好为企业简介的翻译提供了理论依据。

1 功能目的翻译理论的内涵

1.1 功能目的论的起源和发展

功能目的派翻译理论于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德国,凯瑟琳娜·莱斯 (Katharina Reiss)作为该理论的创始人, 首次把功能范畴引入翻译批评,主张将语言功能、文本类型和翻译策略结合起来考察,认为译文在内容、形式和交际功能方面都应该与原文对等,并且应该优先考虑译文的功能特征[2]。在此基础上,汉斯·弗米尔(Hans Vermeer)在1978年出版的《普遍翻译理论架构》中首次提出了目的论( skopos theory ),认为翻译是以原文为基础的有目的和有结果的行为,也就是说,翻译的目的不同,翻译时所采取的策略、方法也不同。换言之,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的策略和方法,即“目的决定手段[2]”, 目的论成为功能目的论学派的核心理论。克里斯汀娜·诺德(Christiane Nord)对功能目的派各学说进行了梳理和完善,并且提出译者应该遵循“功能加忠诚”的指导原则。

1.2 功能目的论的运用原则

弗米尔目的论的首要原则是目的原则,认为在翻译中采取何种翻译手段,运用何种翻译策略都取决于翻译的目的。决定翻译目的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目标受众,即译文的接收者,他们有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对译文的期待以及交际需求,认为翻译是在“目的语情景中为某种目的及目标受众而生产的语篇”。目的原则下又有三个从属性原则:(1)连贯原则(coherence rule),用来指导译文与译文接收者的关系,指译文必须能够被目的语文化背景下的译文接收者或者受众理解和接受;(2)忠实原则(fidelity rule),指译文要忠实于原文;(3)忠诚原则(loyalty rule),这条原则由诺德后来补充。由于文化模式的差异,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对好的译文有不同的看法,诺德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既需要对原作者忠诚,忠实于原文,又需要考虑目的语文化与源语文化差异,对各方参与者负责,竭力协调好发起者、原作者和目的语读者等各方关系[3]。

2 功能目的论对企业简介翻译的启示

2.1 企业简介文本目的与功能分析

费米尔认为任何文本或者语篇的产生都是为了特定目的。基于此,莱斯将文本类型划分为三类:重内容的文本、重形式的文本和重呼吁的文本。认为“分析文本类型是翻译者选择翻译策略的前提[4]。”企业简介作为一种应用文体,既重内容,也重呼吁。其目的是既向公众提供企业信息,又对外宣传呼吁。企业简介文本功能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介绍企业概况,包括企业历史、规模、业务范围、产品种类、企业文化等等;二是进行广告宣传,提升企业知名度,呼吁消费者选择购买其产品或服务,顺利进入国际市场。因此,译者在进行企业简介文本翻译时,要遵循目的原则,明确翻译目的,了解目标受众的文化背景,熟悉译入语表达习惯和特点,从而实现企业简介文本的预期功能。

2.2 企业简介的译文受众分析

企业简介的受众即译文的接收者是企业在国外的潜在客户,那么企业简介译文要能够让客户充分了解自己以便赢得客户的信任。由于文化上存在偏差,中西方国家的读者在思维方式、审美模式、意识形态、语言表达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在进行英汉翻译时要做到心中有读者,充分考虑他们在认知、审美以及语言表达等方面的特点,以他们所能理解和接纳的方式进行译文处理。译者也可以更多阅读地道的中文和英文企业简介文本资料,对其差异进行对比分析,总结特点,特别是对于一些程式化的语言或者约定俗称的表达可以进行仿写或者套用。

2.3 中英文企业简介文本差异分析

2.3.1语篇内容差异

从语篇内容上看,英文务实,中文务虚。英文企业简介注重突出公司的形象及产品,以事实和数据说话,客观表述事实,传输真实信息,这样的内容在中国读者看来比较枯燥无味;中文企业简介则喜欢引经据典、长篇大论,侧重于罗列各种奖项、荣誉称号和权威认证,并且喜欢用口号性的套话,而这样的内容在西方读者眼里又显得空洞夸大。

2.3.2遣词造句差异

从遣词造句上看,英文企业简介崇尚简洁之美,语言简洁、平实、直白,多用行业术语开门见山突出重点信息,描述客观事实,潜在客户读起来通俗易懂,易于理解与接受。中文企业简介崇尚汉文化词语优美之风,倾向于语言的华丽、雅致,多用排比、对仗句式和绚丽繁复的辞藻以及一些程式化用语对事实进行渲染甚至夸大,读者读起来能感受到语言的气势与号召力。

2.3.3行文结构差异

从行文结构来看,英文重形合,中文重意合,这与中西方文化和思维的差异有很大的关联。西方人重逻辑推理,偏理性,因此英文的行文结构严密,在时态、语态、从句、非谓语动词上逻辑严谨,以长句居多,往往从句套从句,呈现有层次的“葡萄式结构”。 中国哲学强调整体的和谐,重形象思维,中文的行文则多为分散的小短句、并列句、流水句,一句接一句,逐步展开,展现层次较少的“竹节式”结构。并且英文企业简介篇章倾向于开门见山,直入主题,突出重点;而中文布局受汉语思维的影响,倾向于先进行一系列的渲染、铺垫,然后才进入主题。 在企业简介英汉互译中要注意对这两种语言行文结构的转换。

2.4 企业简介翻译方法技巧探析

2.4.1省译法

省译法也叫减译法,,即删去不符合目标语思维习惯、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的词,以避免译文累赘。在进行中文企业简介的英译时,就要将中文企业简介中的主要信息提取出来,省略掉文化层面上的冗余信息,使译文尽可能简洁直白,从而达到英文读者的审美标准。 例如:广州手表厂是广州轻工工贸集团有限公司属下大中型国有企业,该厂1958年筹建,次年正式投产,是我国最早兴建的几家手表厂之一,是中国实力最强的机械自动表生产基地。厂址现坐落在广州市海珠区石榴岗路14号,与广州国际会展中心相邻,稳坐商业聚财之地,地铁相连,四通八达,环境优雅,现有员工600多人,其中有众多高级设计工程师、高级工艺装配师、高级品质控制师。

译文:Guangzhou Watch Factory(GWF),a state-owned enterprise founded in 1958 in Guangzhou, is one of the longest established watch factories and the biggest production base of automatic mechanical watches in China. GWF enjoys a prime location, adjacent to Guangzhou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Center and can be easily accessed by subway.

译文对原文中一些不必要的信息进行了删减,以突出重点,更简洁。国外公司强调自主经营,原文中提到广州手表厂从属于“轻工工贸集团”, 这一点在外国客户看来未必是好事,不利于宣传,并且客户也不了解“广州轻工工贸集团”;公司的详细厂址没有必要在简介中说明,客户关注的是公司的实力,对这些地址也不熟悉;公司员工的组成架构与公司外宣的目的关联不大。译者对这几类非关联性信息可以弱化、虚化或者省略,译者更应该突出的是广州手表厂较强的经济技术实力和优越的地理位置,这才能吸引潜在客户,促进商业关系的建立,达到预期宣传目的。

2.4.2增译法

增译法是指在翻译时增添一些词、短句或句子,以便更准确地表达出原文所包含的意义,更贴合译入语表达特点,更为译文受众者理解和接纳。根据中英文企业简介遣词造语差异,在英译汉时采用增译法能将偏于简洁、平实的语言加以修饰点缀,使之增添华美之风。

例1:China Golddeal has a progressive and visionary team of staff who are always ready to devote themselves to creation and design, cultural tradi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t is this team that has created the legend of three years of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 Golddeal.

译文:中钞国鼎(China Golddeal)拥有一支锐意进取、理想高远的高素质团队,他们是一群乐于奉献的灵魂舞者,在创意与设计的世界中舞蹈、在文化与经济的领域中翱翔。正是这样一支队伍,演绎了中钞国鼎三年间飞速发展的惊世传奇。

例2:Under the principle of “Promptness, Quality and Credit”, we will offer you our products and services to your every satisfaction.

译文:“快速反应,马上行动,质量第一,信誉至上”是公司的宗旨。我们将以客户的需求为发展动力,为用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及优质的服务。

例1译文用“锐意进取”、“理想高远”、“灵魂舞者”、“舞蹈”、“翱翔”、“惊世传奇”这样的绚丽辞藻将原文简洁、平实的用词加以润色渲染,描绘了一幅气势恢宏的企业发展壮大的场面,让读者深受感染,在读者心中树立了高大的企业形象。例2 将“Promptness, Quality and Credit”译成并列的三个四字词语,符合中文追求排比、对仗,读起来朗朗上口的审美需求。并在后半句增加了部分语句,增加了流畅性,更符合中文的语言习惯。

2.4.3结构拆译

针对中英文行文结构的差异,需要在中英文企业简介翻译时对两种结构进行转换,为了理清逻辑关系,需要对原文进行结构上的整合或者重组,迎合译入语读者的逻辑思维习惯。例如:

成立于1991年的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化空调企业,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425亿元,连续9年上榜美国《财富》杂志“中国上市公司100强”。

译文:Founded in 1991,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is one of the “Top 100 Chinese Listed Compnanies” ranked by Fortune for nine consecutive years. It has become the world’s largest specialized air conditioner manufacturer integrating R&D, manufacture,sales and service. In 2009, our annual sales revenue reached RMB 42.5 billion.

2.4.4文化差异处理

在中英文企业简介中,有些词汇表达在两种文化中存在理解和接受差异,译者需要考虑译文接收者的文化适应性。比如“XXXX公司是中国食品加工业的龙头企业。”中的“龙头企业”在汉语文化里代表领先水平,龙是吉祥、富贵的象征。但是在西方文化里,龙是邪恶的象征。那么译者就需要考虑文化的适应性,将“龙头企业”译成“industry leader”、“flagship enterprise”,从而回避了“龙”这个西方文化里的不祥之物。

3 结 语

企业简介属于企业的外宣资料,其翻译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形象。译者在进行翻译时首先要明确企业简介资料的宣传目的和目标,做到心中有读者,充分考虑译入语语言特点,并且要具备跨文化交际意识,做到内知国情、外知世界,充分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才能使译文符合目标受众的审美情趣和心理诉求,从而达到预期目的。

1 毛明勇.基于原型的翻译等值观[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7).

2 贾文波.应用翻译功能论:第2版[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2012.

3 石英.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12).

4 吴艾玲.莱斯的翻译类型学与文本类型翻译在中国[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0).

5 袁洪.商务翻译实务[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1.

Abstract: Company profile is a kind of publicity material which aims at promoting the company image in international market thus improving the company reputation. In translation practice, putting too much emphasis on language equivalence while ignoring western and eastern cultural differences as well as the function or objective of company profile, it is unlikely to achieve good translation effects. According to Skopos Theory, translation is a purpose-oriented behavior which aims at meeting clients’ requirements and make the function and objective of the company profile realized. Therefore, Skopos Theory provides theoretical basis for company profile translation practice.

Keywords:company profile; translation; skopos theory

(责任编辑:谭银元)

OnTranslationStrategyofCompanyProfilebasedonSkoposTheory

TANMing-xia
(Wuhan Institute of Shipbuilding Technology, Wuhan 430050, China)

H315.9

A

1671-8100(2017)03-0080-04

2017-03-22

谭明霞,女,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商务英语方面的教学和科研研究。

猜你喜欢
企业简介译文原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好润 企业简介
企业简介
译文摘要
企业简介
企业简介
I Like Thinking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