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提升策略探讨

2017-03-11 20:12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院校运动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湖南益阳 413000)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提升策略探讨

张彦斌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湖南益阳 413000)

在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教学计划进行设计,增强学生的体能水平,显著提升课程教学的质量。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认真对影响教学质量提高的不利因素进行分析,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主动性,并且要采用积极的方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本文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几点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的可行性建议。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影响因素;提升策略

影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教学课程内容和理论选择不够科学、教学环境不合理和教学条件不完善等原因。在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教学计划设计,导致体育课程教学工作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重点培养学生健康的运动意识,促使学生在运动中感到快乐,在快乐中提升运动水平和技能。

1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质量的具体影响因素分析

高职院校领导对于体育教学工作不够重视,提供给学生训练所用的室内场地有限,缺乏必要的多媒体、音响等教学设备,教学条件较差,导致体育教学对于学生的吸引力下降。教学课程内容设计不够科学,学生对于所选的课程教学项目缺乏兴趣,导致教学活动中学生参与程度较低,学生缺课率严重,原本的课程教学时间没有得到高效利用。

教师与学生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交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了解程度不够,导致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工作产生排斥甚至厌恶的情绪,体育教学质量难以提高。部分高职教师在体育教学中,依然沿用传统体育课程教学中的固定模式,偏重于体育训练理论教学,让学生觉得体育课程学习枯燥无味,有效的体育训练时间不够长。课前热身训练的时间比例安排过长,学生自由活动自由娱乐的机会过多,导致高职体育课程教学缺乏针对性和组织性,学生专项体育运动技能难以提高。教师不够重视人才的选拔与综合培养,导致一些运动能力突出的学生难以得到发掘。高职体育课程教学中没有建立技能拔高型的层次能力模式,未能在学生中形成一种积极竞争、顽强拼搏的体育学习氛围,导致学生对体育专项训练缺乏积极性。教师忽视了对于体育精神的教学工作,导致学生在体育比赛中出现了一些不道德的行为,在小组式训练中未能够合理分配训练角色,导致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存在盲目性,体育教学质量普遍偏低。

2 当前教育环境下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质量提升策略探讨

2.1 对学生的能力发展目标进行科学设计

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能力发展目标进行科学设计,促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形成健康的体育观,并且逐步掌握体育锻炼的专项理论知识。在高职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做好示范性教学工作,对于某些技术动作的讲解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是应该落实到集体性的示范教学活动中去。

在田赛、径赛项目类的体育课程教学活动中,如果学生对于某一些技术动作还不够理解,教师还可以采用“一对一”的现场教学的方法,对学生错误的动作进行纠正。开展体育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习科学的锻炼方法,并且促使体育运动提升学生的心肺功能、肌体能力。组织学生参加高职体育锻炼活动,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身体协调性、肌体爆发力和身体柔韧性进行训练,让学生在锻炼中收获健康与成长。在高职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应该重视基础理论教学工作的开展,通过对运动技能和原理的讲解,让学生学会科学的锻炼方法。并且在锻炼中允许学生发展个性,发扬体育运动中的创造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其终身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

2.2 努力提升学生的专项体育运动项目的技能

在高职体育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努力提升学生的运动技能,采用专项板块设计的方法,显著提升学生的运动质量。在以运动技能为主的教学活动中,根据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选择以提升学生形体美、柔韧性的健美操项目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对于学生单向特长能力的培养,开展基本体育的教学活动,可以先帮助学生打好基础,然后在开展基础健美操课目的体育教育。表演性舞蹈健美操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整体性是其结构的特点。一般健美操是由不同部分构成,这些部分存在于大系统中,当对其进行设计时,必须要对表现形式和内容进行合理构思,如服饰道具的特色、意境氛围、难度安排、动作布局以及时间长度等。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对结构整体性加以重视,能够使编排者在统一的风格和主题下及时完成舞蹈部分的训练和表演,从而保证动作的连贯性和完整性。组织学生进行舞蹈类训练,可以以组织女生训练为主,迎合高职院校部分群体学生的兴趣,开展针对性较强的课程教学工作。

2.3 不断优化体育课程教育的具体训练内容

在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设计,在课堂常规训练活动中,以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为主,促进学生运动技能的提高。在以体育项目教学的专项技能培养活动中,教师应该重点对专项运动的功能性进行阐发,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去。

健美操的重要作用是塑造人完美的体型,以此为刺激学生参与运动的突破点,引导更多的青年男女参与到健美操运动中来。参与多种类型的专项体育运动,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和品格,从而促使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逐步提高。专项技能的体育训练活动,应该随着各项教学活动安排进行。武术类的体育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体质水平,增强高职体育课程教学的整体质量。对于锻炼学生的精、气、神来说,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组织学生学习武术基础类的专项知识,有利于锻炼学生健康的体魄。但是,武术运动的技巧性比较高,对于学生的身体条件要求也很高,为了达成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组织学生进行完整的前期热身。开展武术基础类教学活动,教师应该坚持“量力而行”的教学原则,对于运动能力较差的学生不做硬性要求,在体育教学中坚持“健康第一”的教学原则,促使学生在体育运动中都能够感受到力量和活力。

2.4 积极开辟课外运动俱乐部等场所

教师应该积极开辟课外运动俱乐场所,让学生在课外休闲活动室中能够进行自学,在课后宽松的训练环境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与沟通,完成体育运动技能学习活动中的自学、自纠工作。在活动室内,一些对于运动有较强兴趣的学生,可以采用结伴训练的方式继续课堂学习的内容展开探究,既能够提升学生的锻炼能力又能够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

体育教师应该经常到活动室内进行指导,对于体育训练的规定动作进行讲解。教师还应该在课后活动室的训练中,对于有一定运动天赋的学生进行加强型训练。教师可以采取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安排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竞赛,并且对学生在竞赛活动中表现水平进行评估,最终提出有利于学生运动成绩提升的可行性建议。教师可以采用讲解、示范、练习相结合的科学流程进行体育教学,在课程教学活动中,确保学生都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教学计划。在课外运动俱乐部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运动器材,例如哑铃、沙袋等。具体的经费由教师与学校方面进行协调。

2.5 重视学校体育运动团体的建设工作

重视学校体育运动团体的建设工作,有利于提升全校学生的整体运动能力。在高职体育课程教学活动中,重视创新和创造,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凸显出特色,从而打造出一套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全面发展的可持续教学模式。

打造符合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模式的特色教学体系,学校应该扶植跆拳道、瑜伽、咏春等社团的建设,鼓励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与体育教学工作相融合,提升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工作的整体活力。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开展针对性较强的体育教学工作,重点培养学生的动作协调性、灵活性和柔韧性。在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采用集体与分组的教学形式,让学生结成帮扶对子,在运动中相互监督、相互帮助,克服消极懈怠等不愿意参与训练的不良情绪。在体育课程教学活动中,提升学生的运动技能,从而起到增强体质、弘扬体育精神的目的。

2.6 合理选择教学方式增强学生运动兴趣

合理控制参与体育训练的练习间歇时间,提升学生参与运动的节奏性,根据学生的前期运动情况,合理确定练习重量、练习速度和练习距离。在一定针对性的运动能力专项培养中,提升学生的肌肉承受度。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应该采用音乐教学法,将体育项目教学内容与音乐展示结合起来,选择适合学生运动能力提高的教学方法,在运动中跟随着音乐的节奏进行技能学习,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运动姿态,提升高职体育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在娱乐性较强的课程学习中感受到音乐的动感,体会到体育的魅力。重视体育教学中的理论介绍,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基础体育运动能力进行培养,让学生在运动的过程中初步掌握体育项目的理论及动作。以传统体育教学中的跑步、篮球、足球、排球教学为主,提升学生参与大众体育活动的核心能力。在高职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重点做好人员查到工作,敦促学生按照规定的时间接受特定强度的体育训练。在针对性较强的体育课程教学活动中,使学生掌握自我锻炼的能力,并给能够指导他人练习,养成积极锻炼的良好习惯。

2.7 重视体育意识与运动质量的教学

在体育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体育基础素质的培养。安排学生学习轻器械类的运动知识,包括(跳绳、球类)的训练活动。为了增强体育教学的严肃性,教师还应该组织学生进行队列队形的练习,在运动知识的基础性示范教学活动中,强调“令行禁止”,防止在教学活动中出现不遵守课堂纪律的事件发生。

教师应该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课前适应性训练活动,对于武术基础教学等剧烈运动来说,在开展教学活动中安排一定时长的训练有利于后期教学工作的开展。在技巧性较强的体育项目教学活动中,不能够急于求成,教师应该进行肌肉放松法的教学,组织学生学习呼吸调节的方法,让学生在前期的适应性训练中得到充分热身。采用自我暗示的方法,增强参与运动的信心,在体育训练活动中发扬拼搏精神,显著提升个人的运动水平,培养敢于竞争、永不言弃的体育精神。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应该对运动负荷进行合理调整。为了提升学生的运动质量,教学工作的开展应该按照教育局规定的大学生体育训练标准进行设计,使学生在运动中达到一定的运动量。设计符合学生运动符合需求的教学计划,让学生在规定的练习次数中熟练掌握运动的方法。

3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活动中层次递进式高级运动能力培养模式分析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应该将传统的教学模式与多媒体教学方法结合,积极组织学生观看奥运会国内国外体育健儿的比赛视频,通过示范性教学工作的开展,显著提升学生参与运动的热情。在提高类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以学生兴趣为教学选拔的目标。

在高职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采用俱乐部教学形式,以健身为教学目的,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技能型课程教学训练活动,重点培养学生的健身意识。对于提高班表现优异的学生,教师应该安排其进入校内的业余训练队进行学习。在辅助实践的教学活动中,将业务训练活动作为培养校内优秀技能选手的良好形式,并把技能型选手将其作为校队的主要后备人选。将业余训练对中的高水平运动员进行重点培养,采用层次化的高职体育教学工作,为学生打造一个体育能力晋升通道,在全校范围内打造一种积极拼搏的运动氛围,让学生在比、学、赶、帮、超的运动环境中积极进取,从而提升学生的健身实践水平与技能指导能力。

4 结 语

在高职体育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可以采用梯度教学方法,通过逐步加强体育训练难度的方式,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层次能力。在课程教学活动中,对于选修类的课程安排,应该以体育专业和公共体育学生进行混合教学为主,采用按照学生运动能力分组的方式,根据学生的要求递进流动教学计划,让学生在难度增强的过程中逐步掌握更多技能。

1 杨文革. 从我院体育教学现状谈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J]. 体育学刊,2001(02):82-85.

2 赵苏喆,余卫平,曾永忠. 深圳市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思考[J]. 四川体育科学,2010(01):143-146.

3 童锦,项贤林. “生命教育”理念下高职体育教学现状的缺憾与思考——以安徽省部分高职院校为例[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86-89.

4 张文华. 对福建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环境研究现状的分析和思考[J]. 福建体育科技,2010(05):45-46+49.

5 朱海莲.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注入拓展训练内容探讨[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07):210-212.

6 李德辉. 黑龙江省高职院校冬季公共体育教学课程设置的思考[J]. 冰雪运动,2015(01):76-79.

Abstract: In physical educ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eachers should adopt scientific methods to design the teaching plan, enhance the physical ability of students, and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urriculum teach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puts forward some feasible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Keyword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hysical education; influential factors; promotion strategy

(责任编辑:谭银元)

AnalysisonFactorsInfluencingPhysicalEducationQualityinHigherVocationalColleges

ZHANGYan-bin
(Hunan Arts and Crafts Vocational College,Yiyang 413000,China)

G712

A

1671-8100(2017)03-0118-04

2017-01-05

张彦斌,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院校运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不正经运动范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