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二胡艺术发展及其文化演变

2017-03-12 02:56宿振华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11期
关键词:刘天华胡琴二胡

宿振华

(太原市文化艺术学院,山西太原 030012)

我国二胡艺术发展及其文化演变

宿振华

(太原市文化艺术学院,山西太原 030012)

二胡作为我国最具民俗韵味、最具代表性且流传广泛的拉弦乐器,是世界民俗文化中的瑰宝,究其发展历程而言,该乐器以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为起始,随之逐渐融入音乐文化而发展成为一件独居特色的乐器,是汉族音乐文化中融汇了多种音乐特色而流传至今的一大硕果。以民族音乐的角度来看,对二胡的研究不单单要研究其音乐主体,更重要的是对音乐社会、音乐文化原由以及发展历程的研究。鉴于此,本文就我国二胡艺术发展及其文化演变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二胡;发展历程;文化

1 当代二胡音乐艺术创作发展的基础

1.1 理论基础

首先,在思想观念方面得到了更新。我国音乐发展史中呈现出的传统美学思想观念便是儒道思想,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西方对自由向往的思想以及人性解放思想给我国的音乐发展产生了非同寻常的影响,特别是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不断更新,以往的儒道思想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以及无法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在这个时候,新思路音乐创作者给我国音乐事业的发展带来了非常可观的成效。其中,刘天华的二胡作品将我国的二胡音乐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大多数音乐者将西方价值观作为对音乐审美的追求。在这一阶段,音乐艺术家增强了自我认知,我国音乐艺术家不断学习西方音乐,因此而言出现了中西结合的音乐方式。

1.2 物质基础

二胡作为二胡音乐的物质承载,在多数艺术形式中承担着主奏和伴奏的作用。于20世纪初,二胡音乐家刘天华对其进行了重新改造,给二胡增加了独奏的功能,从此二胡成了音乐乐器中的正规乐器。随着二胡艺术的不断发展,对二胡的要求逐渐提升,二胡被艺术家们进行了重新科学定型,二胡逐渐满足了艺术家对音量、音色以及音质的需求,从此也奠定了二胡的发展基础。

2 二胡社会地位的发展

就二胡发展近45年的历程来看,从19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二胡艺术家刘天华、吕文成、华彦钧为二胡发展的分水岭,二胡发展的社会地位得到了全新得改变。

2.1 卑微的传统期

二胡在封建时代中,知识统治者眼中的粗俗乐器,不能出现在正式场合。尽管《明史6乐志》中记载了洪武元年在建国庆典月会中,乐师用胡琴、琵琶来演奏《四夷舞乐》,但是从众多可靠史料记载中可以看出,对于笛子、琵琶等谭波乐器而言,吹走乐器在宫廷中存现频率较高,但是使用胡琴的记载却极少,二胡由于其成本较低、制作简单、携带方便,属于胡琴乐器中的一种,因此在民间广为流传,但是其演奏形式大多局限在说唱、戏曲、宗教音乐伴奏以及歌舞之中,或者是在某些小型音乐的合奏中出现,或者供一些出身低微的民间艺人谋生所用,因此,在较长的一段实践中,二胡被作为“叫化子的乐器”在街头沦落。

于清嘉庆年间,因二胡所张老(内)子(外)二弦恰好犯了乾、嘉二皇共政之忌,如果一旦老弦或者是子弦断裂,便是极为晦气的预兆,因此,在戏曲演奏中不允许使用二胡。直到晚清期间各种矛盾被激化,朝廷没有时间顾及此事,梨园艺人手中才又一次出现了二胡,但是,二胡的地位仍然是供辅助配乐之用,即便是现代派二胡宗师刘天华,在学习二胡的时候其师也教导他二胡只能用于配乐,甚至刘天华的妻子对丈夫学习二胡并不看重,认为是没有出息的作为。于《月夜及除夜小唱说明》文章中,刘天华对二胡的地位做了较为精辟的论述,其中大意为:“胡琴在国乐盛行的时候,将其作为胡乐时人们对它都有嫌弃;如今有误将它认为是国乐的人都受到连累,因此很少有人讲胡琴当做是一种正式的乐器,这是胡琴的不幸啊”。

2.2 辉煌的现代期

自封建社会瓦解于20世纪,音乐文化的环境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型,于是二胡爱好者以及演奏家抓住这个时机,对后来二胡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二胡在这一时期的发展主要体现出了三大标志:其一,二胡的社会地位从“伴奏”上升到了“独奏”,纵观二胡发展的45年以来,二胡创派大师刘天华成功创作出《月夜》、《病中吟》以及《良宵》等十大数十部二胡独奏曲,这在二胡的发展史上是独有的光辉,与此同时,二胡在演奏技巧以及长做手法方面因巧妙借鉴了小提琴等西洋乐器,使得二胡的表现力得到了极大提升,二胡便彻底从民间乐器出脱颖而出,成为重要场合中的独奏乐器。如今,二胡已经成为了主调音乐,在民族管线乐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二,二胡从民间的口耳相传演变成为目前的学府教育音乐,在刘天华的成就下,于19世纪30年代,二胡在高等学府音乐课中出现,由当初的街头卖艺转变成为高等学府正规教育的专业,从而,二胡的演奏、传承以及创作逐步走向教学相长的发展态势。受上述两大贡献的影响,便有了关于二胡“自有天华,乃登上品”的说法;其三,二胡在世界范围内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民间音乐家华彦钧推出了《二泉映月》等名曲,其形式居于传统又突破传统,二胡的艺术魅力被展现的淋漓尽致,将其做成唱片后流传到海外,被广为传颂,给我国的民乐赢得了前所未有的声誉。此后,经闵惠芬等大批二胡音乐爱好者的传承以及推广,二胡音乐在海内外已经成为了中国音乐的标志。

3 二胡艺术发展与传承的方法探究

3.1 加强二胡艺术理论研究

如今,面对二胡如此繁荣的发展势态,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加强对二胡艺术的研究,在此过程中要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保持,在保持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再加以创新,通过对二胡艺术的理论进行不断地研究,才能给二胡的发展带来切实的科学基础以及丰富的理论依据,从而才能不断创造出符合现代审美且富有时代韵味的二胡艺术。

3.2 改变现代二胡艺术发展模式

二胡艺术的发展历程从民间街头杂艺到大学学堂,从伴奏发展到独奏,从低俗到高雅。但是如今二胡音乐由于艺术性太强却与人们的生活逐渐脱离开来。为了使得二胡艺术更贴近人们的生活,需要作出相应的改变,这就需要尝试商业化的合作模式,借助市场运作,对二胡艺术和现代审美进行包装,使其重获新生,比如曾经引发争议的富有商业性的 “女子十二乐坊”,其形式并没有体现出艺术特色,而是为了从视觉上吸引观众,这种传播方式使得民族音乐产生了活力,拓宽了民族音乐的受众群体,对普及民族音乐、推动民族音乐的发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二胡艺术的传播方法加以完善,是二胡艺术直接与普通民众进行互动,激发人们对二胡音乐的喜爱;推动二胡音乐走入社区,创办“雅俗共赏”的音乐活动,让民族音乐在更多人们的一书中出现,以此来促进民俗音乐的传承。

4 结语

近一个世纪以来,二胡的发展远超过千余年的积累,这种景象即是时代发展的需求,同时也体现着民族的魅力与社会的发展,对于二胡艺术,仍然期待后来者在对其传承的基础上更加推陈出新,二胡艺术只有借鉴西方不同的文化,坚持古为今用,传承古典而又不默守陈规的原则,才能真正将艺术做到与时俱进,使其大放异彩,源远流长。

[1]鄢秀丽.论当代二胡创作中民族性与现代性的冲突[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6,36(1):143-145.

[2]张晓阳.于汉艺术创新观探析[D].南京艺术学院,2016.

[3]李晓红.二胡艺术的民族特性[J].大众文艺,2015(9):143-144.

[4]周娟.刘文金的音乐创作思想及二胡音乐创作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

[5]林东坡.论近现代二胡音乐创作中的“对话”意识[J].音乐创作,2016(4):119-121.

J632

A

2096-4110(2017)04(b)-0020-02

猜你喜欢
刘天华胡琴二胡
二胡奏出精彩人生
洞腔随想二胡独奏
穿越皓月的胡琴声
刘天华音乐美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思考
思乡(二胡短曲)
官中胡琴与角儿胡琴
中国近代报刊中刘天华音乐史料钩沉
小议二胡艺术改良创新下的思考与实践
国乐改进
胡琴心:我用整个生命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