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流行音乐对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影响及对策

2017-03-12 02:56彭思靖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11期
关键词:流行音乐青少年音乐

彭思靖

(深圳市龙岗区布吉可园学校,广东深圳 518114)

浅谈流行音乐对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影响及对策

彭思靖

(深圳市龙岗区布吉可园学校,广东深圳 518114)

我国素质教育的实施让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受到了重视,流行音乐的兴起与传播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对中小学生的影响力和冲击力更是不言而喻。教育者要善于将课堂与时代的潮流相结合,通过合理的方式将流行音乐的元素运用到中小学的音乐课堂中来。

流行音乐;中小学音乐教学;影响;对策

近几年流行音乐的发展势头日趋上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对流行音乐的制作当中,致使流行音乐的质量也开始出现良莠不齐的现象。优秀的流行音乐对中小学生的音乐教育起着积极的影响作用,同样的,庸俗的流行音乐会影响中小学生的审美观,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

1 核心概念的分析

1.1 流行音乐的概念

流行音乐是指社会上广为流传的、通俗的、大众的音乐,它的内容及表现形式相对来说比较通俗易懂,内容多以男女爱情为主,曲调简单易学,可以引领一段时间的时尚和潮流。流行音乐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美国的爵士音乐,有着丰厚的历史积累和岁月沉淀,随着时代的发展进行不断的改编和创新,形成当今社会上被大众所接受的音乐。

1.2 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现状

素质教育的开展与实施使我国的中小学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音乐教育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乐感和审美,还能够帮助学生疏导情绪,让他们的娱乐精神找到出路。音乐教育可以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他们鉴别流行音乐的优劣的能力。积极健康的流行音乐是中小学生们认识世界的另一种渠道,可以帮助他们合理纾解因为学业压力造成的情绪积压。流行音乐充斥在中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但是中小学中的音乐教育却没有因此受到学生的认同。中小学音乐教育要学会与流行音乐相结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创造出一种更有利于中小学生接受音乐教育的课堂形式。

2 流行音乐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影响

2.1 流行音乐对中小学生的影响

当今社会,几乎每一个中小学生都对流行音乐有所接触,他们对流行音乐的喜爱主要源于流行音乐中代表了他们的情怀与希翼,很多流行音乐唱出了他们对藏在心中想表达又不敢说出口的话。中小学生的日常生活被学习压力所占据着,他们心中有很多困惑和压力无处宣泄,家长和老师无法全方位地对青少年的心理波动进行教育和引导,流行音乐成为了他们最简洁最方便的发泄渠道。流行音乐给青少年们展现了一个新的世界,这个世界中向他们描述了爱是什么感觉,忧伤难过是每个人都经历过一种情绪,青少年在流行音乐中可以找到对未知的世界的新的认识和理解。

流行音乐能够对中小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当代青少年生活在一个工业化、机械式的社会中,住在钢筋水泥混凝土的房子中,人与人之间缺乏共同语言交流致使青少年的感性世界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损失,而流行音乐中的元素会让他们产生“自我实现”的人生共鸣。

整体上来说,尽管当今社会上还存在着一些低劣的流行音乐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但是这不能否认优秀的流行文化带来的良好的引导作用,比如《龙的传人》《中国心》可以唤起青少年的爱国之心;《感恩的心》《常回家看看》等歌曲会激发青少年内心的柔软。流行音乐对中小学生的影响总体来说利大于弊,音乐教育要与时代相结合,才能走的更远。

2.2 流行音乐对音乐教育的影响

中小学音乐教育必须面对流行音乐对青少年的影响是非常深刻和深入的这一现象,中小学音乐教师最担心的是流行音乐带给青少年的负面影响,这是出于对学生的爱和责任。中小学音乐教育要对这种现象进行分析与总结,对流行音乐进行分类与筛选,将优秀的、有文化创造价值的、对中小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有所启发的流行音乐推荐给学生,将流行元素加入到课堂,以现代的眼光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音乐老师的要求,音乐老师要有大量的音乐积累,要了解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对音乐作品的思想性,注重学生们的情感体验,改变传统的形式主义教学,流行音乐的合理运用可以调高教学效果,让学生们充满期待地走进音乐教室。

3 流行音乐走进音乐课堂的对策及建议

3.1 流行音乐与音乐教学相结合

学校教育是中小学生接受文化知识和学习能力的地方,新课程标准的改革让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音乐教学要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结合,让学生发自内心的热爱学校课堂,这样才能完全将学校的知识学习和消化。哲学家雷默所著《音乐教育的哲学》对流行音乐进中小学音乐课堂这一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先生认为“不看音乐的内在品性,而对任何音乐加以排斥,就是毫无来由地对音乐价值的判断,就因为音乐在年轻人中流行,这本身并不能使它不适合用于音乐教育。”这段话为流行音乐进入中小学生的音乐课堂提供了依据,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学校教育要促进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将音乐教育的影响在潜移默化中建立青少年对学习生活的热爱,用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学习生活中的种种困难。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培养优秀的音乐人才,而是通过对音乐的学习与理解,学会用正确的心态面对生活,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来培养他们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3.2 经典与流行相结合

中小学的音乐老师要善于运用中小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习变得生动有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但是很多中小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觉得课本上的知识晦涩难懂,让他们对课文进行记忆更是难上加难。但是流行音乐中的《但愿人长久》就是运用了中国的古诗词填的词,学生们在学习这首歌的时候轻松和愉悦的就把歌词背下来了,老师要利用这个特点,将其他的内容通过让学生自己作曲填词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小学的音乐教育要与时代的发展相结合,当今时代的中小学生个性特色比较明显,对自己的好恶有着明显的表现,课堂上的内容如果不符合他们的兴趣,他们会消极对待。音乐课堂上对流行音乐的引用要积极健康,符合中小学生的审美,让他们明白不是流行的就一定是好的,要对流行音乐有着自己独道的见解和正确的审美,让学生在一种其乐融融的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学习,不仅能够加强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古老的文化用新颖的方式展现出来,传统文化与流行音乐之间可以碰撞新的火花。

3.3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

音乐的鉴赏能力需要学生对声音的高低、长短、强弱、音乐的有着感受能力,中小学得以音乐课堂就是培养学生由浅入深、从初级到高级的对音乐的欣赏的能力。传统的教学中音乐老师讲述枯燥的音乐理论不但不会提高学生们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反而会让学生失去对音乐的学习兴趣。新媒体的诞生让课堂变得生动而有趣,音乐欣赏课不再是简单的老师唱一句学生跟唱一句的枯燥的教学模式了。教师在音乐课上可以播放相关的歌曲的视频资料,还可以让学生跟着多媒体边唱边跳,多种多样的课堂形式学生们在音乐教学中收获更多。

4 结语

中小学培养的祖国未来的栋梁,他们必须与时代的发展紧紧相连,这样才能不被社会淘汰。中小学音乐教学与流行音乐相结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音乐教师要培养学生鉴别优良音乐的能力,让音乐教育将沟通古今,传播文化的作用发挥出来。

[1]何巍.在中小学音乐教师培训方案中增设流行音乐课程的思考[J].科技展望,2014(20).

[2]赵雅琴.浅谈如何培养中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审美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1(26):238-240.

[3]王国林.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N].广元日报,2013-01-14.

G42

A

2096-4110(2017)04(b)-0024-02

猜你喜欢
流行音乐青少年音乐
青少年发明家
流行音乐里的新国潮
创新精神对流行音乐的作用
多棱镜中的流行音乐——两岸四地“流行音乐文化高层论坛”述略
音乐
和流行音乐有个约会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