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引入民间美术资源的思考

2017-03-12 02:56钟昊君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11期
关键词:剪纸民间美术

钟昊君

(江西师大附小雷式合作校,江西南昌 330096)

小学美术教学引入民间美术资源的思考

钟昊君

(江西师大附小雷式合作校,江西南昌 330096)

我国拥有五千多年灿烂的历史文明,在历史长河中,各种民间美术也通过劳动人民的代代相传得以保存。学习民间美术,不仅可以传递中华民族的优秀古典文化,还可以提升审美水平和鉴赏能力,无形之中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将民间美术渗透于小学美术教学中,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本文从民间美术的概念、学习民间美术的途径和形式、学习民间美术的意义等几个方面来进行探讨,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民间美术;教学渗透;小学生

人的美育教育应当从小就抓起,而小学正是学习美术知识、提升美术鉴赏的重要时期,将民间美术引进小学课堂,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审美鉴赏力、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让学生在欣赏、娱乐之余能够更直观地了解中华文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

1 中国民间美术的涵义

1.1 民间美术的历史沿革

民间美术的创造者是人民大众,更多也是产生在衣食住行、节日风俗、生产劳动等活动中,为了社会生活需要而创造和服务的。我国大部分的民族美术传统其实都可以从民间美术中找到源头和借鉴方式,而民间美术因为兼具实用性和审美功能,而得以流传至今。

新时期时彩陶艺术出现,商周盛行青铜艺术,秦汉推崇陶俑艺术,魏晋时的雕塑、壁画,唐宋陶瓷,明清剪纸、家具等,这些绚丽多彩的民间美术渗透于人们的生活中,世代相沿且又不断创新、发展,成为富于民族乡土特色的优美艺术形式,构成中华文明组成的重要一部分。

1.2 民间美术的表现形式

我国幅员辽阔,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各地的劳动人民也根据当地的特色,发展了形式多样的民间美术。窗花、剪纸、中国结、版画、武术、杂技等,都蕴含了民间美术不同程度的表现,同时也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文化底蕴。

拿江西当地的民间美术为例,刺绣、剪纸、木刻、石刻、木模、砖刻、青花瓷片、农民画、米塑、银器、竹器、陶瓷、家具、金属……每一件艺术品都充斥着江西本土的气息,具有浓郁的地域色彩。

2 民间美术教学的策略

2.1 创设民间美术教学情境

孩子们都有一双发现美、认识美、学习美的眼睛,在民间美术的教学课堂上,应当灵活变化形式,对学生做启发式的教育引导。根据青少年儿童认知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课程,创设与之相应的民间美术教育情境。

比如今年是鸡年,老师可以在课堂上讲解一些和生肖相关的民间美术作品,比如,金鸡报晓的剪纸、有关金鸡的皮影玩偶,都可以拿来为学生们做演示,这样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也大大提高了学生对生活的探索。也可以利用教室的墙面布置一些学生的手工作品,比如玩偶、风铃等,以及当地比较有艺术特色的窗花、剪纸、宫灯等作品。学生们置身于美的海洋,自然而然就会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不知不觉,鉴赏和审美能力也会提升。

2.2 将多媒体教学带进课堂

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动不好静,求知欲强,富于想象力,但是由于年龄和知识层面的限制,在教学时就要充分考虑他们的接受方式和特点。

由于多媒体已经成为学生们平时获取知识、娱乐放松的重要途径,在美术教学的课堂上,就不妨用这种贴近孩子的方式来授课。比如讲糖画,老师可以放一段关于老师傅艺人制作糖画过程的视频,让学生们来猜猜下一个糖画会是什么动物或者形状,启发学生为糖画作品起名。借用多媒体手段,呈现联合互动的方式,学生们一定会记得色香味俱全的一节民间美术课。

比如在学习《新街古韵》一课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有特色的、有历史韵味的城市雕塑,这些雕塑与步行街相映成趣,既重现了历史的陈迹,也使“新街”增添了古韵。在课堂上,老师可以搜集一些北京王府街、天津滨江道、成都春熙路、景德镇市街头雕塑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们欣赏并分析。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鉴别能力,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

2.3 参加美术学习实践活动

要想学好民间美术这门课,也要读懂社会这本大书。不仅要学习课本上的知识点,更重要的是将民间美术艺人请进课堂,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亲手参与创作。只有这样学生们才能真正掌握某一项民间美术的精髓,才能发自心底地喜欢和热爱。

学校可以邀请民间的剪纸、泥塑艺人走进课堂,为学生们现场演示。可以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降低学习难度。这样的教学课堂不仅让学生们学到了知识,还能与民间美术的传承者现场面对面交流,了解某项工艺的历史发展沿革与背后的小故事,整堂课不仅生动,还很立体。同时,也为学生们今后在民间美术的保护与传承方面,打下基础。

另外,学校如果有条件,也可以带领学生走进民间艺人的工作室、工坊等,现场体验民间美术制作的整体流程。同时,走进博物馆、民俗馆,感受多种多样的民间艺术,让学生从小重视起我国民间传统艺术,再回到课堂,也就能重视起这门课程。

3 民间美术教学的意义

3.1 培养学生审美力和创造力

正是因为一代一代的积累和传承,中国的民间美术才呈现出当今如此丰富绚烂的局面。下一代在上一代的基础上传承、拓展、创新,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而累积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各种民间美术,色彩绚烂,形式多样,造型各异,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性意识,加深学生的文化底蕴。

小学美术教育,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美术的基本知识与基础技能,更应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学习民间美术,不仅是为了传承保护,更应该在今后有自己的创新和想法。让民间美术一步步走向强大,每一个时代有时代的辉煌。

3.2 增强学生归属感和自豪感

民间美术顾名思义,肯定是来源于民间,是普通老百姓日常生活的产物。只有民间美术作品,才如此贴近生活。比如岳飞的精忠报国、桃园三结义等一些脍炙人口的传说和故事,在剪纸、陶瓷、壁画上都有所体现。学习民间美术也是在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学生在欣赏的同时,受到中华文明与传统道德的熏陶,增强自己的民族归属感和自豪感。

3.3 提高学生美术文化素养

民间美术文化根源深厚且不可思议,其所展现的人文情感非常浓郁,千百年的发展和传承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劳动人民的审美观的价值观。对学生进行民进美术教学,将有利于学生了解这些民间艺术背后蕴含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提高他们的美术文化内涵。所以,通过民间艺术来提升学生的美术文化素养是相当重要的,这将是学生的美术创作或是欣赏提供精神文化支撑。

4 结语

民间美术教学占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它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间美术对于中国传统美术来讲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民间美术的表现形式几乎是随处可见,有一些优秀的民间艺人毕生都在致力于自己的事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搜集多种民间美术,为学生打开美术和艺术的大门。带领学生走进去,也要让学生悟进去。通过整合民间美术资源,有利于孩子们树立求真求善的审美意识。

民间美术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民间美术是在民众的生活过程产生的,这也就决定了民间美术的生活作用。在课堂上,老师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有了一定的学习积累后,孩子们的审美能力会有所提升,创造、创新能力也会同步发展。

[1]张圳圳.体验乡土文化,润色美术课堂[J].新课程(小学),2017(7):74.

[2]王玮瑾.在美术课堂中渗透本土民间美术内容,提升小学生的美术素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7(2):201-202.

[3]曹锋.追本溯源——将民间美术资源引入小学美术教学的应用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10):240.

G623.7

A

2096-4110(2017)04(b)-0033-02

猜你喜欢
剪纸民间美术
剪纸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高人隐藏在民间
剪纸
高人隐藏在民间
剪纸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