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佛教小说圣愚形象探究

2017-03-14 16:35徐笑一
关键词:佛教

徐笑一

(1.东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2.辽宁师范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中国古代佛教小说圣愚形象探究

徐笑一1,2

(1.东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2.辽宁师范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后,僧传文学和佛教小说中就出现了许许多多高僧大德的形象,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圣愚这一另类的人物形象。圣愚外表邋遢,行为癫狂,不守戒律,慈悲济世。圣愚是印度佛教信仰与中国儒家、道家思想乃至民间文化相融合的产物,它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和“众生平等”的人文观。可以说,圣愚形象折射出了中国人既超凡脱俗又心系苍生的人生追求,也从一个独特的角度诠释了佛教慈悲度人思想所具有的普世意义。

佛教小说;圣愚;宗教渊源;文化阐释

“圣愚”形象源自俄罗斯文学,“圣愚”以邋遢的外貌显示对世俗欲望的疏离,以癫狂不羁的行为警策世人弃恶扬善,以虔诚的信仰彰显对本真的追求。圣愚是怪诞的僧人,是为信仰而存在的愚痴。圣愚以叛逆的形象出现在中国古代佛教小说*学者王平先生将宗教小说分为佛教小说和道教小说两类,并认为两类小说的构建的方法旨在演绎宗教的人生哲学,宣扬犯禁受惩、积德善报、因果轮回、得道成仙等宗教教义。中,圣愚言谈举止和行事风格体现了对众生平等、任性自然、天人合一的人类崇高理想的追求。中国古代佛教小说中的圣愚形象为数众多,形象丰满,如吉光片羽散布在佛教典籍和历代笔记小说中,那些性格迥异、秉性不同的圣愚形象深刻地诠释着中国古代人道主义精神,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人物形象画廊中一道独特的风景。中国古代佛教小说中的圣愚浪迹民间,以惊世骇俗、标新立异的癫狂行为和神通法术启迪顽愚通向般若智慧,回归本性,警醒世人皈依佛门,往生净土。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典籍中,宣传佛教思想,颂扬慈悲度人精神的佛教小说可谓汗牛充栋,其中描写圣愚的作品也不在少数,如《高僧传》《续高僧传》《宋高僧传》《补续高僧传》等僧传作品,以及《太平广记》《夷坚志》等历代笔记小说都有大量描写圣愚形象的作品。

一、圣愚形象分类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土,经过与儒家思想和道家学说的不断碰撞与融合,逐渐确立了以大乘佛教为主的弘法模式。大乘佛教认为只要皈依三宝、礼拜如来,就能达到涅槃境界,超脱生死轮回。大乘佛教是入世的佛教,不仅度己,更能度人,它宣称可以超度无量众生脱离苦海,进入幸福的彼岸世界,因此大乘佛教以普度济世为宗旨,以度脱众生为己任。隋唐是佛教发展的辉煌时代,其标志就是佛教宗派逐渐形成,各派开宗立祖,嗣法传承。创立于唐代的禅宗,是佛教中国化和世俗化的标志,禅宗简化了众生成佛的修行仪轨,将佛教彻底推向民间,并将禅宗的神通法术与民间巫术相结合,为圣愚的疯癫不羁和神迹异行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圣愚在修行过程中,秉承大乘佛教的入世精神,兼具禅宗的癫狂豁达,表现出对众生生命完满的人文关怀。本文通过对中国古代佛教小说中圣愚形象的梳理,将圣愚形象归纳为以下三类:

(一)慈悲救人型圣愚

《补续高僧传·二颠师传》中的济颠可谓慈悲救人圣愚的典范:

“济颠者,名道济。……然皆以素风颠,人因称济颠。……饮酒食肉,与市井浮沉。喜打筋斗,不着裈,形媟露。人姗笑,自视夷然。出家灵隐寺,寺僧无不唾骂。逐之居净慈寺,为人诵经下火得酒食,不待召而赴。……息人之诤,救人之死,皆为之于戏谑谈笑间。神出鬼没,人莫能测。”[1]732中

济颠虽为僧人,但不守戒律,饮酒食肉,混迹世俗。更滑稽的是,济颠不穿裤子,却喜欢翻筋斗,引得众人讪笑,济颠却不以为意。济颠的癫狂不羁只是其外在的假象,济颠内心深藏慈悲济世的情怀,常常在戏谑玩笑之间轻描淡写地平息纷争,救人性命。

在《济颠语录》《醉菩提传》《麹头陀传》等小说中济颠更是游戏人间、疯癫洒脱,在这些诙谐幽默的济颠故事中,济颠不仅饮酒食肉,甚至“寻花问柳”,但他“虽着不染”,始终保持一份佛子的纯洁,济颠经常游走于市廛民里,对下层百姓的苦难深怀怜悯同情,以惩恶扬善为己任,经常救人于危难之中。

宋洪迈《夷坚志·溧阳狂僧》中的风痴狂僧不惜身犯色戒也要救人一命,那愚不可及的鲁莽和抗争天命的魄力表达了圣愚对生命的尊重:

“溧阳有风痴狂僧,而语人祸福立应。一民家娶妇三日,僧往贺曰:‘我来贺婚,当与我酒。’主人沃之巨杯。又欲见新妇,其家难之。妇亦不肯出。请不已,乃令一见。僧熟视良久,近前拥持,啮其咽。妇叫呼,众夺以归。僧叹曰:‘得我齐咬断却也好。’再称‘难难’而去。无何,妇因与夫争言,以双股绳自经于房梁,其一股断。方悟僧先所云‘难难’者,不可免也。”[2]1203

溧阳风痴狂僧看似癫狂,实则深怀济世之心、救人之念。僧人本应足不出山,迹不入俗,但狂僧却为人贺婚,欲见新妇,且索酒一饮。更出格的是,见到新妇之后,狂僧抱住新妇就咬她的脖子。原来,狂僧预料到此妇日后会悬梁自尽,狂僧是想咬断勒在她脖子上的绳索救其性命,但众人并不理解狂僧,本来可以救此妇一命的善行被人为破坏了,最终此妇未能逃脱厄运。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卷四《张锄柄》也记载了情节类似的故事。

在佛教小说中癫狂不羁、慈悲救人型圣愚为数不少。《补续高僧传》中的原肇嗜好酒肉,日日醉饱,实际上是以饮酒食肉的方式接受布施,后来原肇将呕吐之物变成黄金,为其驻锡的利和寺佛像装金;同书中的明颠师潦倒猖狂,衣不蔽体,雪中袒膊跣足而行,曾搭救在海中遭遇风暴的倭奴的性命;《狯园》中永隆禅师逍遥放纵,如颠似痴,却可以施展神通井中运木,重建崇福禅寺。这些僧人都是癫狂而慈悲的济世救人型圣愚。

(二)戒杀护生型圣愚

佛教的首要戒律“不杀生”体现了众生平等和爱护生命的理念,是出家僧人必须遵守的戒律。然而,圣愚却故意当众食肉,然后又能将其吐出,让其复活,回归自然,圣愚此举的目的是劝诫世人爱护生命,戒杀护生。

唐代《云溪友议·金仙指》叙述了鸱鸠和尚的故事:

“邓州有老僧,日食二鸱鸠。僧俗共非之,老僧终无所避。当馔之际,贫士求餐,分其二足而食。食讫,老僧盥漱,双鸠从口出,一则能行,一则匍匐在地。贫士惊怪,亦吐其食,其鸠二脚亦生。其僧后乃不食此味,睹验,众加敬异,号曰‘南阳鸱鸠和尚’也。”[3]1314

邓州老僧每天吃两只鸱鸠,虽遭到了僧俗的非议,但老僧仍然我行我素。一次,老僧正吃鸱鸠之时,一贫士前来求食,老僧分给贫士两只鸱鸠腿,吃完饭,老僧漱口之际,两只鸱鸠从他口中飞出来,其中一只落地即能行走,另一只匍匐在地,贫士也吐出所食,鸱鸠顿生双足,亦能行走。

明冯梦龙在《古今谭概·香阇黎》中讲述的香阇黎让动物起死回生的故事更是匪夷所思,令人惊叹。益州青城山寺香阇黎反对世人饮酒食肉和酣乐无度,但屡劝不止。于是香阇黎在上巳节人们踏青聚会之时,主动要求与众人聚饮。众人争献酒肉,香阇黎来者不拒,食量极大,好像在填一个无底洞。到了晚上,香阇黎把吃掉的东西都吐到了大坑里,野鸡肉、羊肉、鱼虾鹅鸭都复活了,甚至吐出的酒也变成了一汪清水。看到这令人震撼的一幕,众人发誓以后不再屠杀食用动物[4]664-665。

《太平广记·释宝志》记载了释宝志吐鱼复活的故事:

“释宝志……至宋大始初,忽如僻异,居止无定,饮食无时,发长数寸,常跣行街巷。执一锡杖,杖头挂剪刀及镜,或挂一两匹帛。……(志)对梁武帝吃鲙,昭明诸王子皆侍侧,食讫,武帝曰:‘朕不知味二十余年矣。师何谓尔?’志公乃吐出小鱼,依依鳞尾,武帝深异之。”[5]594-597

释宝志活动于南朝齐梁间,《续高僧传》《佛祖统纪》等佛教典籍多记载其异行神迹。梁武帝是中国历史上最虔诚信佛的帝王,他曾制《断酒肉文》,规定僧人禁杀断肉:“众生所以不可杀生,凡一众生,具八万户虫,经亦说有八十亿万户虫,若断一众生命,即是断八万户生命。”[6]313可是宝志却不顾禁忌,破戒开荤。面对梁武帝的质问,宝志当即吐出小鱼,鱼儿活蹦乱跳地游走了。宝志在梁武帝面前显示“吐食复活”的神通,想以此得到帝王的尊敬和对佛教的支持。

圣愚不仅爱护动物,对植物也充满呵护之情。明朱国桢《涌幢小品·仙桐道人》描写了仙桐道人噀水救活枯树的故事。仙桐道人衣衫褴褛,污垢满面,恒如醉狂,但就是这样一位疯癫邋遢的圣愚却有着一颗善待生命的赤子之心。仙桐道人游观曹县定清寺时,见寺内有一株枯死的梧桐树,只剩朽根,仙桐道人用净水噀树的方法使梧桐树复活,只过了三天,梧桐树萌发新芽,一个月后便枝叶扶疏,树围五六尺许,已经长成大树,仙桐道人的法术可谓神奇[7]3798。

佛教小说中慈悲护生型圣愚也不乏其人,《履园丛话·异僧》叙述林酒仙好饮酒,喜食鸽,每食后,鸽仍从喉吐出,飞集梁间;《补续高僧传·志言传》记载志言和尚吃鲙鱼吐食复活,鱼儿结队畅游而去;《高僧传》记载了耆域以杨柳枝拂净水,再施以咒语,救活了数十株枯死积年的菩提树的故事。

(三)治病救人型圣愚

佛教认为,僧人以医术济世,是善行之一,佛陀就被视为大医王。圣愚以神奇医术为人治病也是遵行佛教悬壶济世的古训。将医术与神通结合起来成为圣愚治病救人的主要特征。

清叶梦珠在《阅世编·释道》一文中讲述了圣愚用炉灰和泥土治病的故事:

“太平庵陈和尚者,……徒跣乞食,辄分饥者,有怜其寒而衣之,道遇冻人,即解以施,或隆冬不衣,或夏月不帐,息心礼佛,苦行潜修者若干年,人皆未之奇也。忽于顺治七年庚寅,若有所凭,言则有验,病者求治,始与炉灰令调服之,治疾立效。既而求者众,炉灰不足,则即坐间撮土,与之治疾亦愈。旬日间,座右遂成巨井,因即井泉取以应来者,服之亦验。远近焚香,计步而拜,不远百里者,昼夜络绎而至。始自远境,迄于邻郡,一岁之中,香火烛天,数百里内,舟车不绝。”[8]229

陈和尚跣足乞食,心地善良,乞食分给饥者,遇到挨冻之人就解衣相送。更为神奇的是,顺治年间,陈和尚忽显异术,能预言吉凶,且会治病,陈和尚治病的方法颇为神奇,开始用炉灰治病,后来用泥土治病,以至于座位右边被挖成一方巨井,用井中之水亦可治病。

宋李昉《太平广记·杯渡》叙述了杯渡以神异功能治病的故事:

“杯渡者,不知姓名,常乘木杯渡水,因而为号。……见时可年四十许,带索褴褛,殆不蔽身。言语出没,喜怒不均。……渡不甚持斋,饮酒噉肉,至于辛脍,与俗不殊。……有吴兴邵信者,甚奉法,遇伤寒病,无人敢看,乃悲泣念观音。忽见一僧来,云是杯渡弟子,语云:‘莫忧,家师寻来相看。’答云:‘渡久已死,何容得来?’道人云:‘来复何难。’便衣带头出一合许散,与服之,病即差。又有杜僧哀者,住在南冈下,昔经伏事杯渡。儿病甚笃,乃思念,恨不得渡与念神咒。明日,忽见渡来,言语如常,即为咒,病者便愈。”[5]590-593

杯渡衣衫褴褛,仅能蔽身,且言语叵测,喜怒无常。杯渡医术高明,可以用咒术治病。吴兴邵信崇奉佛法,患上伤寒病,无人敢医,杯渡派弟子携药为其治病,邵信服“一合许散”后伤寒立愈。还有一位曾经服侍过杯渡、名叫杜僧哀的人,其子病重,祈望杯渡能现身为儿子治病,第二天杯渡来到他家,用咒语治好了其子之病。

杯渡的圣愚精神表现在他虽遁迹世外,但心系世间众生命运,杯渡显然已经修炼成佛教六神通中的天耳通,可以像菩萨一样遥知天下百姓的疾苦和需求,只要诚心祈祷,默念其名,杯渡即能寻声而来,为人治病。

圣愚用神奇的医术为人治病虽然有夸张成分,但也并非无稽之谈。事实上,由于僧尼潜心丛林修行,生活清苦,且常受寒气侵袭和虫蛇叮咬,患病不足为怪,为了自救,僧尼积累了一定的医学知识和治病方法,其中也不乏医术高超的僧医。圣愚将医术与佛教信仰结合起来,称只要诚心信佛,宁心静虑,远离颠倒梦想,即能药到病除,或不药而愈。圣愚神奇的医术不仅能治病救人,更是对佛教最好的宣传,加深了庶众对佛教的信仰,使得佛教成为他们摆脱痛苦和烦恼的“灵丹妙药”。

除此之外,《明代轶闻·哑道人》叙述了哑道人以神药和所乞之食治病的故事;《仙佛奇踪·陈泥丸》中描述了陈楠用符水和泥捻成泥丸为人治病的故事;《济公全传》中有济公用“伸腿瞪眼丸”、“要命丹”为人治病的故事。

二、圣愚形象的宗教渊源

佛教小说中的主人公大都具有济世度人的慈悲情怀,圣愚济世度人的善举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佛经故事中可找到圣愚施展法术济世度人的宗教渊源。

(一)圣愚济世救人的佛教渊源

《大意经》讲述了佛运用法力神通求宝济世的故事。故事讲述,从前有一个欢乐国,有居士名摩诃檀,妻子名旃陀,他们有一个儿子,“姿容端正,世间少双。堕地便语,发誓愿言:我当布施,济益贫穷。”父母于是为其起名大意。大意发誓要到海里取明月宝珠,以济众生。大意在海中得到了龙王赠送的四颗明月珠,但是海神不愿让其携珠回国,于是海神在途中变成一人,诳骗大意,欲看四珠,大意张开手掌展示四珠,海神将四珠摇落海中。大意发誓吸干海水,找回四珠,在四天王的帮助下,吸走了海水的三分之二。海神大怖,将四珠还给大意。大意回国之后,遍施贫穷,国内不再有饥寒穷乏之人。佛对比丘说,此大意即为佛的前身[9]828-829。

在很多佛经记载的佛本生故事中,佛前生修得菩萨果位,曾变身为国王、王子、商人等形象,甚至还化身为大象、孔雀、麋鹿、鹦鹉等动物,在人世行善,帮助人和动物摆脱困境,超脱生死。济世救人是佛教教义的核心和灵魂,是佛教徒修行的根本指归,也是佛教小说着力宣扬的主题。

(二)圣愚戒杀护生的佛教渊源

佛经记载了很多佛陀救护动物生命的故事,其中《贤愚经》中“尸毗王救鸽”最为经典。尸毗王是阎浮提洲的大国王,他意志坚强,精进不懈,是一位慈悲度世的候补佛。为了试探尸毗王度脱天下众生的诚意,天帝释变成一只鹰,其大臣变成一只鸽子,投归尸毗王。鹰饥饿难忍,要吃掉鸽子,鸽子飞到尸毗王的腋下,请求保护。尸毗王决定割掉自己身上等量的肉来喂鹰,以此换取鸽子一命。尸毗王割掉了两股之肉、两臂之肉,直至把全身之肉都放到天平秤上,但总是鸽重肉轻。尸毗王勉强站起身,索性坐到秤盘之上。由于尸毗王舍身贸鸽,无怨无悔,欲求佛道,成就大愿,遂使身体平复如初。此尸毗王即佛陀之前身[10]149-151。

佛陀为了拯救一只鸽子的生命,竟然割掉自己身上的肉,这是一种对动物乃至自然界的大爱,这个故事虽然具有印度人天马行空的想象成分,但故事所散发的浪漫主义情怀,佛陀舍己为人的大无畏气概,度脱众生的博大胸怀,使得“割肉贸鸽”的故事成为佛经中的经典。

《法苑珠林·神异篇》记载了一个小沙弥与婆罗门外道斗法的故事。小沙弥把在阿恕伽王宫中吃掉的食物和五百婆罗门外道都吐了出来,并使婆罗门皈依佛教。法显的《佛国记》记载了印度阿育王使用咒术使菩提树复活的故事。这些佛经故事无疑对圣愚“吐食复活”“噀水活木”故事提供了创作灵感。

(三)圣愚治病救人的佛教渊源

《经律异相》卷第五《应身益物佛部·吹香山药入五百盲贼眼中还得清明》记载了佛陀以神异法术治好贼人眼睛的故事。从前萨罗国有五百贼,波斯匿王担心他们为患一方,于是派军队将他们抓获,并刺瞎他们的双眼,把他们驱逐到丛林之中。由于这群盗贼前世崇佛好德,所以当时住在祇洹精舍的佛,听到众贼念佛之声,心生慈悲,借助凉风,将香山中各种香药吹入他们眼中,使得众贼复见光明。众贼睁眼就见到佛,佛为他们说法,五百贼人尽归佛门[11]23中-下。

《法苑珠林》对僧人的神异能力这样解释道:“夫神道之为化也,盖亦抑夸强,摧侮慢,挫凶锐,解尘纷。至若飞轮御宝,则善信归降;竦石参烟,则力士潜伏。当知至治无心,刚柔在化。所以或韬光晦影,俯同迷俗;或显现神奇,遥记方兆。或死而更生,或定而后空。灵迹怪诡,莫测其然。夫理之所贵者,合道也;事之所贵者,济物也。故权者反常而合道,利用以成务。”[9]851-852

《法苑珠林》认为,僧人神通变化的目的是为了抑夸强、摧侮慢、挫凶锐、解尘纷,也即是通过僧人展示出来的神通和法力,使世人产生敬畏的心理,进而达到使其皈依佛法的目的。佛教非常重视“像教”,即用佛和其弟子显示出来的神异来教化众生,为众生带来心理的慰藉。所以,有时僧人韬光晦影,混迹于世俗之间;有时施展法术,超越时空显示神通;有时又死而复生,入定之后归于涅槃,向世人展示超脱轮回的永恒。所以,僧人即使行为癫狂,语言叛逆,也不失为弘扬佛法的正确方法。《法苑珠林》的这一说法无疑为圣愚的癫狂不羁和神异变幻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圣愚形象的文化阐释

圣愚形象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具有较大的文学价值。圣愚形象作为中国文化的独特现象,它还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

(一)圣愚形象体现了“天人合一”思想

“天人合一”观念起源于孟子。孟子主张天与人相通,人性乃“天之所与”,天有道德意义,而人禀受天道,人性才是有道德意义的。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也主张“天人合一”。《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通过取法于地、天、道,最终还是要取法于自然,即人类的活动要顺应自然发展的规律。《老子》还提倡清心寡欲,回复到婴儿或愚人状态,实际上就是要人达到“天人合一”的状态。《庄子·外篇·知北游》云:“汝身非汝有也。……是天地之委形也;生非汝有,是天地之委和也;性命非汝有,是天地之委顺也;子孙非汝有,是天地之委蜕也。”庄子认为,人的一切都是天地所生,都与天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庄子追求的最高人生状态就是通过“心斋”、“坐忘”的修行方式,以忘我的经验和意识,取消万物的区别,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除了孟子和老庄之外,汉代的董仲舒明确提出了“天人感应”学说,张载在《西铭》中也主张“天人合一”,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都曾提出和论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圣愚虽然是皈依佛门、出世修行的僧人,但他们的宗教信仰中也浸润着“天人合一”的思想。

济颠在戏谑谈笑之间平息人们之间的争斗,救人性命;溧阳狂僧不顾世俗的非议偏见,竭力拯救有自杀预兆的女人的性命;邓州老僧破戒食用鸱鸠却是为了使其复活;香阇黎故意饕餮狂饮,目的也是让吃进肚里的食物吐出来复活,使其回归自然;释宝志将吃掉的鲙鱼吐出来,变成小鱼,畅游而去;仙桐道人使梧桐的枯根重获新生,长成大树;陈和尚用炉灰、泥土和清水为人治病;杯渡用咒语为人治病,并派弟子治好了病人的伤寒病。

不管是以慈悲之心救人性命,还是施展神通使动植物死而复生,亦或是用神奇医术治病救人,圣愚均表现出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向往和追求。

“天人合一”学说是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基础,它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在“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下,中国人认为,人只要回归自然,贴近自然,依照自然规律,以一种简单朴实,摒弃物欲的方式生活,就可以接近“道”,就可以体悟出山川大地启示于人类的物我齐一、万物一体的平等观念,体悟到仁济天下、慈悲为怀的博爱思想。

卡西尔在《人论》中这样论述人类社会与动植物之间的平等关系:“对神话和宗教的感情来说,自然成了一个巨大的社会——生命的社会。人在这个社会中并没有被赋予突出的地位。他是这个社会的一部分,但他在任何方面都不比任何其他成员更高。生命在其最低级的形式和最高级的形式中都具有同样的宗教尊严。人与动物,动物与植物全部都处在同一层次上。”[12]116卡希尔的这段话是对“天人合一”思想的准确诠释,即对自然界而言,人类和动植物同等重要,他们都是自然界生命的存在形式,都是维系生态多样性不可或缺的一环。

圣愚是“天人合一”思想的践行者,他们认为万物有灵,众生平等,而且圣愚深受佛教因果报应、六道轮回观念的影响,认为生命可以在时间的轴线上三世流转,在空间的维度上六道轮回,生命以不同的形式超越时间和空间而存在,生命在轮转中体现永恒,在万物共生中体现平等。

(二)圣愚形象是对狂禅思想、神通法术的诠释

唐代禅宗的创立是佛教中国化的标志之一。“禅”即梵语“禅那”的音译,意为思维修养、静虑定心。禅宗认为众生平等,人人皆有佛性,只不过暂时为贪、嗔、痴三毒所蒙蔽,只要拂去心灵的浮尘,便可明心见性、顿悟成佛。禅宗强调僧人在修行中随遇而安,顺其自然,只要触发一个偶然的机缘就有可能超脱无明,顿悟成佛。禅宗的这种世俗化和简易化的修行方法,以及注重修心的修行宗旨,在禅宗内部培养了一批豁达洒脱、个性鲜明、癫狂不羁的圣愚形象。

济颠饮酒食肉,混迹于世俗间,与市井细民为伍;溧阳僧人风痴癫狂,善言福祸;释宝志居无定所,饮食无时,发长数寸,经常跣足行走于街巷中,锡杖上挂着镜子、剪刀和布帛之类的降魔法器;仙桐道人弊衣垢面,恒如醉狂;陈和尚徒跣乞食,隆冬不衣,夏月不帐,潜修苦行;杯渡衣衫褴褛,言语无度,喜怒无常,饮酒噉肉,与俗不殊。

圣愚超脱了世俗的享乐和思想的羁绊,他们任性逍遥,远离尘世名色利欲的诱惑,唯以修心养性为要旨,从而形成了他们耿直狷介、不重戒律、批判偶像的狂禅特点,培养了圣愚事事随缘、不屑细行、癫狂任性的禅修风格,使他们体悟到了万物一体、仁济苍生的佛教最高境界。

禅宗认为,僧人通过禅定苦修可以获得五神通,即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13]193。“五神通”是“通过苦修使精神摆脱肉体的束缚而获得绝对的自由,因此而具有精神本有的超自然力。”[13]189五神通融合了婆罗门教的民间信仰、中国古代的民间方术和道教的符箓咒语,以咒语、星相术、结坛作法、灌顶、符箓等法术为方法,是一个包罗佛说和神变,自称可以随心所欲、无所不能的庞杂体系,其目的是保家安身、济世度人,并可以施展禳灾求福、预卜吉凶等法术。佛经《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法》云:“至心诵持,必当自证;能令枯树生花,何况世间果报。”佛经《七俱胝独部法》也提到:“佛法言,此陀罗尼(咒术)有大势力,移须弥山及大海水,咒干枯木能生花果。”[14]212

圣愚在济世度人的过程中几乎都使用了咒语和法术,济公、杯渡用咒术并辅以神药为人治病;溧阳狂僧有预测吉凶的能力;邓州老僧、香阇黎、仙桐道人均能以神通使动植物复活。这些法术和咒语均为禅宗神通的具体表现形式。

四、结 语

中国古代佛教小说中圣愚的特点可以概括为:“神圣”、“癫狂”、“愚痴”。“神圣”指圣愚本质佛性纯洁、慈悲济世;“癫狂”指圣愚外表任性洒脱、狂放不羁;“愚痴”指圣愚品行超然物外、大智若愚。“神圣”是圣愚形象的内在本质,而“癫狂”则是表达“愚痴”的一种手段,依靠“癫狂”这一护身符,圣愚癫狂不羁,在贴近自然的修行中实现了佛性的完善,在屡显神异的弘法过程中完成了济世度人的善举。圣愚虽然以癫狂不羁、不守戒律的形象示人,但实际上圣愚恰恰是佛教戒律的忠实维护者和佛法的虔诚弘扬者。

圣愚将癫狂与谦卑集于一身,将愚痴和智慧融为一体,以超凡脱俗、震撼人心的形象践行着佛教超度苍生、济世度人、呵护生命的宗旨,圣愚宣扬佛教众生平等的生态伦理,诠释着中国古代哲学“天人合一”思想,警诫世人要善待自然,爱护生命。圣愚“愚痴”“癫狂”的外表掩盖的正是自然界得以生生不息的大智慧。

[1] 释明河,等撰.高僧传合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2] 洪迈撰,何卓点校.夷坚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1.

[3] 范摅撰,阳羡生校点.云溪友议[A].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4] 冯梦龙.古今谭概[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

[5] 李昉.太平广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1.

[6] 道宣撰.广弘明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7] 朱国桢撰,王根林校点.涌幢小品[A].明代笔记小说大观(四)[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8] 叶梦珠撰,来新夏点校.阅世编[M].北京:中华书局,2007.

[9] 释道世撰,周叔迦,苏晋仁校注.法苑珠林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3.

[10] 王邦维,选译.佛经故事[M].北京:中华书局,2013.

[11] 僧旻,宝唱等撰集.经律异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12] [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13] 吕大吉.宗教学通论新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14] 薛克翘.中印文学比较研究[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张树武]

A Study of Holy Fool Image in Chinese Ancient Buddhist Novels

XU Xiao-yi1,2

(1.School of Literature,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4,China;2.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Dalian 116029,China)

After Buddhism had been introduced into China since Han Dynasty,a number of eminent monks have appeared in monk biographies and Buddhist novels.At the same time,hooly fools,a different kind of characters,have appeared.Hooly fools are those monks with dirty clothes and strange behavior,they seldom observe the precepts of Buddihist discipline but always help and save people.Hooly fool image is a production of Indian Buddihism,Chinese Confucianism and Taoism,as well as Chinese folk culture.It reflects the world view of “union of heaven and human” and the humanity sight of “equality of all living beings”.We can say that,hooly fool image reflects the life pursuit of Chinese people,both free from vulgarity and aware of all people in the world.It also interprets Buddhist universal meaning of saving all human beings by unique point of view.

Buddhist Novels;Hooly Fool Image;Religious Origin;Cultural Interpretation

10.16164/j.cnki.22-1062/c.2017.02.008

2016-11-06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5CZW014)。

徐笑一(1967-),男,辽宁本溪人,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辽宁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教授。

I206.2

A

1001-6201(2017)02-0038-06

猜你喜欢
佛教
《世说新语》与两晋佛教
佛教艺术
佛教艺术
从几枚官印看辽统治者如何以佛教来巩固他们的统治
徐日昇的中国佛教观
敦煌佛教疑僞經疑難字詞考釋
敦煌佛教疑僞經疑難字詞考釋
大乘佛教慈悲观的内在逻辑及其现代阐释
从敦煌本佛教灵验记看佛教的传播技巧
心道与民国时期凉州佛教的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