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中毒与猝死分析及诊治注意事项分析

2017-03-23 15:39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7年11期
关键词:酒精中毒心源性饮酒

吴 雪

河北燕达医院 河北省三河市 065201

在临床急诊科中,酒精中毒是常见的一种急症。一次性过量的引入酒类饮料就会使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而后抑制,患者酒精中毒情况比较严重时会出现呼吸抑制、心跳抑制,最终死亡[1]。心源性猝死是指在急性症状发作后的1小时之内发生的、特征是意识突然丧失由心脏原因导致的自然死亡。有许多原因都能引起心源性猝死,其中饮酒同心源性猝死间的关系比较密切。大量饮酒后可增加心律失常发生的风险,其中包括了室上性心律失常以及心源性猝死。而酒精引起猝死的机制可能是:乙醇对多种细胞的代谢功能产生影响;过量饮酒后呕吐,降低了有效的循环血容量,增加血液中血脂含量,水电解质紊乱,甚至出现低钾血症;对心肌细胞产生毒害作用,致使心肌细胞出现凋亡;乙醇增强交感神经兴奋性,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收缩力加强等。为了探讨和分析酒精中毒猝死的原因,并总结酒精中毒诊治需要注意的事项,此次研究对2014年2月-2017年8月我院急诊收治的44例酒精中毒后猝死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以下为研究内容:

1 资料与方法

该研究是对2014年2月-2017年8月我院急诊收治的88例酒精中毒后猝死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其中男性为72例,女性为16例;患者年龄在18-73岁之间,平均为(46.25±5.81)岁;有72例患者存在长期的酗酒史,所有患者均是在就诊前5h内饮酒,72例患者大量的饮酒,而其余16例患者是少量饮酒。

2 对酒精中毒患者猝死的原因进行分析

2.1 因为洗胃插管发生猝死(8例)

在酒精中毒患者的洗胃过程中,会刺激到咽喉部的黏膜,使迷走神经兴奋,发生喉痉挛,而反射性导致心搏出现骤停。对猝死患者进行毒物分析,发现心血中的乙醇含量并不致死,经过尸检排除了由于异物堵塞气道而引发机械件窒息和机械性损伤等可能死亡原因。尸检病理学检查发现患者存在心血管疾病(较严重),很容易有心电不稳情况出现。

2.2 因为脑出血发生猝死(8例)

乙醇能够迅速的通过机体大脑神经的细胞膜,会对脑血管平滑肌产生直接刺激,还会增加脑局部的血流量,进而引发脑血管动脉痉挛。长期饮酒或者一次大量饮酒会使动脉壁(存在动脉硬化损伤)在高压下发生破裂。有研究证实:大量饮酒可显著增加血压(收缩压、舒张压),使大脑小动脉发生急剧性痉挛,导致脑组织的血供不足,进而使脑组织以及毛细血管壁发生缺血,而增加了管壁的通透性,引发急性脑水肿。这是机体脑组织发生缺氧、缺血、出血、软化,之后死亡。

2.3 因为心肌梗死发生猝死(8例)

机体长期饮酒会增加脂肪的生成量,而降低蛋白质的合成量,而引发酒精性心肌病以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而急性酒精中毒对冠状动脉痉挛过程起到加剧作用,导致血小板和红细胞聚集,进而导致心肌缺氧缺血,发生急性心肌梗死而猝死。

2.4 因为双硫仑样反应发生猝死(8例)

在服用头孢菌素类药物,特别是头孢曲松时饮酒或者在停药一段时间后饮酒,就能导致双硫仑样反应发生。该反应发生的机制是药物对醛糖氧化还原酶产生抑制作用,而无法将乙醛氧化成乙酸,导致机体蓄积乙醛,而出现过敏和中毒症状,甚至死亡。

2.5 因为急性胰腺炎发生猝死(8例)

对于急性胰腺炎来说,饮酒是主要的诱发因素之一,其机制可能是:饮酒增加了十二指肠内压,而导致十二指肠液反流进入胰管;饮酒的直接毒害作用或者引发三酰甘油血症;饮酒会对胃窦部G细胞的促胃液素分泌产生刺激,进而激发胰液的分泌;饮酒会导致Oddi括约肌发生痉挛而导致胰十二指肠乳头发生水肿和炎症,而增加了胰管内压;酒精对盐酸的分泌产生刺激作用,引起促胰酶素和十二指肠内胰酶素的分泌,进而致使胰腺分泌亢进。机体发生急性胰腺炎后,会致使心肌灌注不足和心肌收缩不良,使心脏停搏或者猝死。

2.6 因为低血糖发生猝死(16例)

由于一些患者空腹饮酒,敬酒对胰岛素的分泌产生刺激,是胰岛素增多;同时酒精还能阻碍肝糖原的异生。当机体发生严重低血糖大于6小时时,就会发生不可逆转的脑细胞病变,表现是不可逆昏迷或者去大脑皮质状态,甚至死亡[2]。

2.7 因为误吸发生猝死(32例)

酒精中毒猝死患者在进行心肺复苏时,会从气管中吸出许多呕吐物,可考虑是误吸导致的猝死。酒精中毒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就是误吸,因为乙醇存在脂溶性,可抑制中枢神经,在进入机体后经细胞膜对神经细胞活性产生抑制作用,而易引发误吸。

3 对酒精中毒患者进行诊治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3.1 对精中毒患者进行诊治时存在的误区

3.1.1 导泻和洗胃

机体在饮酒后的5分钟之内,就会进入到血液中,在饮酒后的30-60分钟之间机体吸收为最高峰。通常情况下,机体内酒精的半衰期仅为6个小时,而对于长期饮酒的人群来说,酒精在机体内的半衰期会更短。乙醇很快会被机体吸收,进行导泻和洗胃的效果不佳,甚至可能引发猝死。所以,对于酒精中毒患者来说,不提倡洗胃和导泻,如果进行洗胃就要在气管插管以及心电监护下实施。

3.1.2 冰茶或者咖啡解酒

茶碱和咖啡对神经中枢存在兴奋作用,看似可以解酒,但因其存在利尿作用,加重了失水情况,很有可能导致乙醇转化乙醛后不经分解就有肾脏排出,对脏脏存在毒性作用。同时茶碱和咖啡可能加重酒精刺激胃粘膜的作用,所以,不能使用浓茶和咖啡来解酒。

3.2 对酒精中毒患者进行诊治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1)要慎重应用H2受体的拮抗剂类制酸剂,例如西咪替丁等。因为该种药物能诱发或者加重患者的胰腺炎,同时该类药物还会延缓机体内酒精大代谢进程,也可能出现震颤性谵妄。

(2)酒精中毒患者的精神症状比较强烈时要慎重应用地西泮,当患者烦躁时要警惕可能潜在的问题,禁止轻易的给予患者镇静类的药物,避免加重患者的呼吸抑制而出现死亡。

(3)当患者饮酒后头痛比较明显、视物模糊时,并且给予对症治疗后段时间内症状没有得到缓解,就要尽快的完成动脉血气分析,查看是否酸中毒,如果存在酸中毒就要警惕是甲醛中毒。

(4)酒精中毒患者的神志不清时,在正在呕吐和呕吐没有停止前,要给予专人陪护,把其头部向一侧偏,取头低位,并对患者口鼻腔内的呕吐物进行清除,如果可能就给予患者心电监护,对血样饱和度和心率进行监测。

(5)酒精中毒患者要尽可能的避免应用胃复安(大剂量,超过0.5mg/kg·d)以及头孢类的抗生素,其中,胃复安可能引发锥体外系症状,而头孢类的抗生素可引发双硫仑样反应。当患者存在明显的呕吐症状时,给予小剂量的胃复安来对呕吐引发的误吸进行预防。

(6)酒精中毒患者易出现低血糖,应给予重视,同时警惕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快速升高而发生的严重并发症。在酒精中毒患者接诊时要检查其末梢血糖,尽可能明确是否存在糖尿病。

(7)酒精中毒患者存在腹痛时,首先考虑是急性胰腺炎和胃炎,还要考虑自发性的膀胱破裂。

(8)酒精中毒患者的神志不清时,要注意检查是否存在外伤痕迹,也要机体其内脏是否存在损伤,比如肝脾破裂、肋骨骨折以及颅脑损伤等。

4 小结

许多原因都能引起心源性猝死,研究最久的就是饮酒,以往研究饮酒同猝死间的关系都是大量饮酒同心源性猝死的关系,表明:酗酒、暴饮可增加心源性猝死、室上性心律失常等发生风险。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适度饮酒对心脏具有保护作用,适度饮酒不会增加心源性猝死风险,并且在某些人群中与终身禁酒者相比,适度饮酒者发生心源性猝死的风险可显著降低,饮酒量与心源性猝死的风险呈U形关系。在急诊接受酒精中毒患者时,医师要尽可能的对患者的现病史、既往史(近期是否口服或者一直服用头孢类药物、是否存在冠心病病史、是否存在糖尿病病史、是否存在高血压病史)进行仔细询问,如果患者昏迷或者意识不清就询问家属,并认真进行检查,尤其是对患者的神经系统体征以及生命体征进行检查,尽快完善相关必要的检查,比如腹部CT、头颅、血气分析、心电图以及末梢血糖等检查,当发现异常时立刻给予相应的处理措施,并做好气管插管和心肺复苏的准备工作,在最大程度上降低误诊率和漏诊率,防止患者猝死。

此次研究是探讨和分析了酒精中毒猝死的原因,并总结酒精中毒诊治需要注意的事项,为未来酒精中毒患者的诊治、猝死率降低提供参考意见。

[1]李元祥.1例急性酒精中毒后猝死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3,35(14):103-103.

[2]傅炜钢.饮酒后猝死原因及防治相关问题探讨(附14例报告)[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4,28(z2):150-150.

猜你喜欢
酒精中毒心源性饮酒
MRI,CT检查诊断酒依赖致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效果对比
急性酒精中毒的内科急诊治疗分析
饮酒,到底是好还是坏呢
勘 误
心源性猝死的10个“魔鬼时刻”
《陶渊明 饮酒》
与猫狗共饮酒
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发生急性并发症特点分析
心源性呼吸困难的诊断新策略―肺部超声“彗尾征”
院前急救中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救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