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状软骨弹跳征的实验观察及临床意义

2017-03-23 15:39刘付军燕益锋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7年11期
关键词:盘状半月板胫骨

刘付军 燕益锋

山西省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骨科 山西省大同市 037009

在临床中,盘状软骨反常运动十分常见,而查体时以阳性体征最具有特异性,并伴有弹响或者弹跳感,盘状软骨由于内部组织结构改变和增大增厚改变易发生损伤,现如今已经获得学术界认可,对于人体盘状软骨弹跳征形成原因,弹跳征发生时人体盘状软骨临床意义和运动轨迹尚未明确[1-2]。因此,我院对盘状软骨弹跳征的实验观察及临床意义进行分析,见我院研究内容描述。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选取我院盘状软骨患者(20例),选取时间-2015年10月2日至2016年2月10日,在盘状软骨患者(20例)弹跳征出现前、出现后,应对患者外侧半月板矢状位成像进行观察,同时对患者实施盘状软骨成形术。

排除标准-(1)精神病家族史患者、(2)患者外侧关节间隙伴有明显压痛感。

纳入标准-(1)盘状软骨患者(20例)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参与本次研究内容、(2)盘状软骨患者(20例)经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和同意。

盘状软骨患者;年龄:盘状软骨患者年龄在20岁-50岁,平均年龄(35.01±1.02)岁,性别:10例女性患者、10例男性患者。

1.2 方法

在本次研究内容中对盘状软骨患者使用本院提供的磁共振仪,成像技术参数:矢状面成像、T2加权、T1加权、自旋回波等,重复时间为230ms、回波时间为24ms、视野为20厘米、层厚为5mm、信号平均次数为1,盘状软骨MRI诊断标准包括:(1)冠状位上半月板最窄处宽度大于15mm,(2)使用4mm层厚扫描,矢状位具有3层或者3层以上的蝴蝶结样改变,(3)在人体冠状位置层面,同层胫骨平台宽径比值或者同层半月板宽径大于20%[3]。

所有患者均仰卧在平台上,检查侧足固定在移动装置上,采用量角器对人体关节屈曲度数实施测量,受检者膝均采用软制矩形线圈进行包裹,在检查过程中,由于控制限制问题,首先应先屈伸膝关节几次,确定其发生膝关节度数后,进行半月板矢状位成像,在弹跳征发生时,应对半月板运动变化进行观察。

关节镜为本院提供,其主要包括等离子刀、摄像系统、冷光源、自动调光系统、直径4.0mm广角镜,对患者弹跳和盘状软骨运动轨迹的变化进行观察。

1.3 观察指标

分析盘状软骨患者(20例)实验观察结果。

2 结果

盘状软骨患者(20例)前角位移(7.25±0.85)mm,后角位移(9.15±1.25)mm,随着人体膝关节伸直,正常半月板主要向人体关节前方移动。

采用量角器实施测量,屈曲度数为(27.15±6.05)度,对其进行临床分型后,不完全型有5例、完全型有10例,随着人体膝关节屈曲,半月板能缓慢向关节腔的内侧、前侧移动,在弹跳发生时,半月板能显著向内侧、前侧位置移动,随着人体膝关节伸直,半月板易随着人体关节腔后侧移动,在弹跳发生时,半月板易发生明显向后侧位移动,发现盘状软骨反常运动时未出现,其弹跳征消失。

3 讨论

盘状软骨对胫骨平台关节面常规情况下,比正常半月板肥厚,且覆盖面较多,通过改变形态,能够促使盘状软骨方向运动。而在弹跳征出现时,盘状软骨可在短时间内出现较大距离的移位,而其方向运动主要是通过半月板受到股骨接触面摩擦引起的。正常情况下,盘状软骨增大肥厚可促使胫骨面和股骨面完全分开,且覆盖整个胫骨表面,促使半月板受到较大摩擦力,且导致盘状软骨凹面小时,无法保留关节液,增加摩擦力,增加摩擦系数。

胫骨和股骨的吻合程度较差。常规情况下,半月板在横断面上可以填补胫骨和股骨之间的不匹配,主要位于关节间室的周边,能够防止滑膜嵌入,增强关节控制能力和稳定性,同时半月板还能够在传导负荷或负重中降低胫骨和股骨软骨表面的受力情况,增加胫骨和股骨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保护关节软骨,避免骨关节炎、软骨变形的发生。当半月板位于盘状时,楔形填充作用不复存在,膝关节接触区可发生明显变化,虽然对胫骨平台关节面覆盖较多,但与其接触面属于不吻合状态,从而导致骨关节炎和关节软管退变的发生,促使压力均集中在更小的关节软管面上。

盘状软骨的反常能够促使胫骨、股骨、半月板之间的改变,当膝关节处于屈曲状时,盘状软管在水平方向可受到板股韧带和腘肌腱的拉力,发生运动趋势,但由于摩擦力的影响,可形成较大的水平剪力,且盘状软管可发生向前反应运动,从而容易引起盘状软骨的层裂。正常半月板的运动可在胫骨平台移动上完成,可随着膝关节屈伸而变化,而其楔形结构与胫骨、股骨更加相似。分析本次实验,可发现存在弹跳征的患者,半月板反常运动时,可出现明显移位现象,且在快速屈伸时,可合并旋转运动,从而容易导致半月板卡在股骨和胫骨之间,增加半月板挤伤几率,引起盘状软骨的增厚、增大以及结构的改变。盘状软骨结构、形态的改变,可加大半月板的损伤性,且容易并发软骨早期退行性病变,因此在早期实施盘状软骨成形术,可较快的恢复机体生理状态,促进膝关节功能的康复。本次实验例数较少,不能够全面分析反常运动和对盘状软骨弹跳征的观察,对此具体诊治方案还需进一步探索、分析,从而得到完整。

在本次研究内容中,在弹跳征发生时,盘状软骨易在短期内发生明显的移动,由于半月板是由水、蛋白多糖、胶原纤维组成的软骨组织,胶原纤维能分布成为弹性支架,蛋白多糖具有十分强吸收性能,能增加人体组织抵抗压能力,同时使人体半月板伴有弹性[4-5]。而盘状软骨对人体胫骨平台关节面覆盖较高,其比正常半月板肥厚,其形态改变易使盘状软骨反向运动发生,盘状软骨增厚增大基本覆盖了多个胫骨平面,能使胫骨面和股骨完全分离,股骨在人体盘状软骨表面滑动和向后滚动时,易导致半月板受到摩擦力,无法较好保持其关节液,使摩擦力增大[6]。

经研究表明,盘状软骨患者(20例)前角位移(7.25±0.85)mm,后角位移(9.15±1.25)mm,随着人体膝关节伸直,正常半月板主要向人体关节前方移动。采用量角器实施测量,屈曲度数为(27.15±6.05)度,对其进行临床分型后,不完全型有5例、完全型有10例。

综上所述,盘状软骨患者在自身半月板未损伤时,应进行半月板成形术,而伴有弹跳征和反常运动患者,应早期实施手术治疗。

[1]于红伟,纪斌平,康玉禄等.盘状软骨弹跳征的实验观察及临床意义[J].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14(10):791-794.

[2]朱亚林.盘状软骨的临床特点及关节镜下诊治[C].2004年国际关节镜外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146-148.

[3]赵志宏,陈连旭,苗羽等.膝关节内侧盘状软骨损伤13例病历分析[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2,31(09):777-780.

[4]张建洛,蒋锋,鲁驷原等.关节镜治疗青少年盘状软骨损伤42例回顾性分析[J].实用骨科杂志 ,2016,22(12):1127-1129.

[5]童良勇,陈疾忤,张志凌等.部分切除和边缘缝合术治疗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0,18(24):2049-2051.

[6]SánchezEgea,A.J.,Valera,M.,ParragaQuiroga,J.M.et al.Impact of hip anatomical variations on the cartilage stress: A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towards the biomechanical exploration of the factors that may explain primary hip arthritis in morphologically normal subjects[J].Clinical biome chanics,2014,29(04):444-450.

猜你喜欢
盘状半月板胫骨
关节镜下治疗盘状半月板损伤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
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术治疗外侧盘状半月板与非盘状半月板损伤疗效对比研究
关节镜下使用Fast-Fix半月板缝合器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疗效
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MRI诊断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撕裂价值分析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对比观察
膝关节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的MRI表现
多功能胫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近端关节外骨折的临床观察
外侧盘状半月板与膝关节骨关节炎
中药结合植骨内固定治疗胫骨骨不连2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