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手术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中的作用

2017-03-23 15:39宋丽红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7年11期
关键词:管状四肢患肢

宋丽红

吉林省蛟河市第二人民医院 吉林省蛟河市 132500

四肢长管状骨是人体中比较容易发生骨折部位,由于遭受暴力作用,或自身存在骨质疏松、骨髓炎等疾病致使出现骨折现象。四肢长管状骨骨折后若没有采取有效护理和治疗措施极易发生感染、致残现象,给患者生活带来极大不便[1]。目前临床上常用治疗方式为骨外固定支架术,该方式有利于病情观察和骨折处愈合,但由于患者恢复慢,需要长时间进行固定,易造成患肢血液流通受阻,产生功能性障碍,影响预后效果。相关资料显示,在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恢复期间采取有效护理措施,能够改善骨折愈合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2]。我院针对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取得了比较满意的临床疗效,现做出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就诊134例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67例)和观察组(67例)。对照组平均年龄(42.44±1.87)岁,男性39例,女性28例。骨折类型: 肱骨骨折19例,尺骨骨折16例,桡骨骨折14例,股骨骨折7例,胫骨骨折6例,其他类型骨折5例。致伤原因:车撞伤20例,掉落伤21例,挤压伤16例,其它伤10例。骨折类型: 开放性骨折31例,闭合性骨折36例。观察组平均年龄(42.44±1.87)岁,男性40例,女性27例。骨折类型: 肱骨骨折18例,尺骨骨折15例,桡骨骨折13例,股骨骨折10例,胫骨骨折7例,其他类型骨折4例。致伤原因:车撞伤15例,掉落伤24例,挤压伤19例,其它伤9例。骨折类型: 开放性骨折37例,闭合性骨折30例。排除:糖尿病患者、精神障碍及内脏严重疾病患者。该研究已通过相关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并批准,研究者签署同意书;两组患者年龄、病情、原因等资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包括观察病情变化,骨折恢复情况等。

观察组:综合性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首先, 伤口护理。做好固定防止出现移动现象,出血位部位皮肤常规消毒,若出现脓性分泌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其次,心理护理。骨折事件因事发突然,患者内心惶恐症状难以消除,带来幻想、恐惧与抑郁等不良心理,影响其从医观念。护理人员应采用亲切、和蔼态度和语气与患者沟通,讲解成功案例,了解治疗进程及事先告知愈合过程中将会面临的各项感受,将恢复好的患者请来多于其交流,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信任度和疗效期盼度,降低其不良心态,坚强治疗信心,以积极状态接受治疗。第三,提升自我管理意识,加强对患肢看护。向患者进行骨折后自我管理相关知识宣讲,提高自我保护、危险防范意识。协助和指导患者学会在治疗中自主移动躯体,并可自行适度调整,确保牵引效果最佳和提升自身舒适度。讲解夹板等设备如何正确使用,做到情况正确评估,并能够主动进行患肢血液循环状态观察,如有异常立即向医务人员汇报,以便采取相应措施。向患者演示卧姿,如何更换体位。督促患者将手术部位抬高35°左右,确保血液流通顺畅。密切观察骨折部位肿胀、颜色、感知、感染、支架松动等状况。第四,康复干预。鼓励患者适当锻炼,适当调节外固定松紧度。指导康复方法。未固定关节需进行锻炼,而固定患肢则可以适当练习肌肉收缩能力。中期时段可以进行骨上下关节活动,后期适当保持患肢运动。帮助患者制定合理康复计划,按实际情况调整时间和强度,循序渐进。第五,饮食干预。增加蛋白质等营养,增加体质。第六,疼痛护理。疼痛剧烈者可进行镇痛剂支持。第七,术后并发症护理。预防压疮、肺炎等并发症,指导有效排痰护理。

1.3 观察指标、诊断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不良症状(功能障碍、肢体畸形短缩、移位、感染、愈合延迟)发生率及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护理意识情况(限制行为、管理行为、心理活动与状态管理)。

疗效评价标准[3]: 优-患肢关节恢复正常状态,未见畸形,患肢与健康时相差小于1厘米;良-患肢关节恢复,有略微疼痛感,活动受限,患肢相差2厘米;一般-发生畸形现象,疼痛感强,活动受限,患肢相差3厘米。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用均数 表示计量资料,当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良症状发生率对比

临床观察,观察组67例患者中出现功能障碍患、愈合延迟患者各1例、肢体畸形短缩患者2例、没有发生移位和感染现象,不良症状发生率为(6/67)8.95%显著低于对照组(21/67)31.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护理意识情况

两组患者干预前限制行为、管理行为、心理活动与状态管理评分组间无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限制行为达到 (32.44±6.87)分、管理行为 (19.54±4.07)分、心理活动(12.38±1.56)分、状态管理为(17.39±2.17)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是由于受到外力撞击,导致肱骨、股骨、腓骨等部位发生骨折。多数为车祸、坠落等外伤而成,部位特殊且病情严重。骨折后愈合慢,如治疗或护理疏忽易出现功能性障碍,患者生活受到严重干扰。骨外固定支架有效固定患肢,方法简便,有利于患者预后,临床上被广泛应用[4]。但患者创口愈合慢,需长时间固定支架,给患肢血液循环造成一定影响,局部渗血或血供受阻而出现感染、固定物松动等症状,不利于患者康复。所以,有效护理干预也非常关键[5]。

综合护理是一种具有针对性、人性化的护理干预措施,根据患者心理、伤口、体位、症状、饮食、康复等实际情况,制定专业化护理措施[6]。尽快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树立治疗信心,增加治疗依从性。同患者讲明并发症特征及预防措施,不仅医护人员增加了巡视力度,也加强了患者自主防范意识。心理护理有效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和自主防范意识,在医务人员不在情况下起到自行监督效果,极大提升了预后效果[7]。确实有效避免褥疮、水肿、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积极鼓励患者进行个性化康复锻炼,增强体质,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关节僵硬,促进和患者早日康复进程[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中不良症状发生率为8.95%显著低于对照组31.34%,充分证明了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患者护理后干预前限制行为、管理行为、心理活动与状态管理评分均优于护理前,但观察组患者干预后效果更为显著,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针对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患者身体康复快,医患关系更加融洽,患者自我防范和保护意识增强,并且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去面对病情,主用进行康复活动,该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1]陈丽冰,刘玉琴,欧会芝,吴彩勤,朱芳.系统化护理干预在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07):83-85.

[2]黄美娟,刘曙光,麦英金.系统化护理干预在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 ,2015,22(09):187-189.

[3]李秀杰.四肢长管状骨骨折行外固定支架治疗的护理干预[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30):213.

[4]温宝玉.系统化护理干预在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中的应用对策探讨[J].中国医学工程 ,2015,23(08):159.

[5]李英丽.对进行骨外固定支架治疗的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进行系统化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 ,2015,13(24):99-100.

[6]陈美蓉.系统化护理用于四肢长管状骨骨折行骨外固定支架治疗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36):236-237.

[7]毛芹.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6,37(01):117-118.

[8]钟小会,陶晓梅.系统化护理干预应用于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的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20(06):86-88.

猜你喜欢
管状四肢患肢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浅谈管状骨架喷涂方法
无限管状区域上次调和函数的边界性质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四肢冰凉就是肾虚吗?
跟踪导练(四)
跟踪导练(四)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胫腓骨双骨折术后并发患肢水肿的效果分析
双牺牲模板法制备一维管状Pt-Mn3O4-C复合物及其优越的甲醇电催化氧化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