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护理在肺部感染性疾病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评估

2017-03-23 15:39丛吉英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7年11期
关键词:感染性气道专项

丛吉英

吉林省蛟河市第二人民医院 吉林省蛟河市 132500

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和致死率非常高,如果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可发展成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相关资料显示,该病已成为世界高致死率疾病之一[1]。而专业针对性痰液引流护理,对于确保呼吸通畅非常关键。在临床实际操作中,常规护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需要,探寻一种新的护理方式成为广大医护工作者首要任务。文本针对肺部感染性疾病患者进行专项护理,取得了良好临床疗效,现做出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48例肺部感染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74例)和观察组(74例)。观察组平均年龄(47.4±2.3)岁,男性48例,女性36例。对照组平均年龄(47.4±2.3)岁,男性45例,女性39例。该研究已通过相关部门批准。两组患者年龄、病情等资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患者均已知情并配合治疗且符合相关诊断标准[2];已出现咳痰、痰液堵塞、分泌物多、呼吸困难等症状。排除标准:糖尿病合并妊娠者或哺乳期妇女;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及精神障碍者;昏迷、上呼吸道梗阻、心衰等呼吸困难者。心情烦躁不安、意识不清、不能积极配合者、支气管严重哮喘、左心出现衰竭迹象等其他原因所致呼吸困难者。

1.3 方法

对照组:传统护理。常规巡查、换药等。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叩背、吸痰等常规护理。

观察组:传统护理基础上开展专项护

1.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首先,组建专项护理团队。将相关护理经验丰富护理人员纳为成员,通过各种渠道(图书室、网络)获取COPD 伴气道黏液分泌高者风险资料及以往成功经验和突发事件交流等信息,制定科学合理护理方案。其次,强化培训。定期开展风险管理专业知识讲座,指导护士规范操作,树立风险意识,制定考核制度,完善奖惩规则。第三,专项护理实施。患者咳嗽程度不同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清痰,可采用手指按压气管及拍后背和给予患者必要性刺激咳嗽支持。协助患者体位引流,必要时采用雾化等手段稀释浓痰。滴注盐水等进行气管湿化处理。

1.4 观察指标、诊断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动脉血气指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肺泡氧分压PaO2和血氧饱和度SaO2)、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咳嗽症状(咳嗽频率、咳痰量、呼吸困难)等症状变化。

出院标准:轻咳,白色泡沫痰且易咳出,双肺少许啰音,痰量明显减少,呼吸困难好转,氧和指标、肺功能明显改善。

1.5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用均数表示计量资料,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氧合指标、肺功能对比

两组患者氧合指标指标没有显著差别,治疗后均有改善。观察组患者氧合指标指标中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为(47.4±2.1)mmHg、肺泡氧分压(PaO2)为(67.1±2.3)mmHg、血氧饱和度(SaO2)为(68.4±2.9)mmHg、肺功能中用力肺活量FVC/预计值为(83.4±8.9)和FEV1/FVC为(70.2±4.9)。对照组分别为 (64.4±3.1)mmHg、(43.2±2.2)mmHg、(45.4±3.6)mmHg、(58.2±4.1)、(60.4±2.7),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咳嗽症状变化

观察组咳嗽频率:轻微咳嗽症状占(58/74)78.3%、偶尔咳嗽症状占(14/74)19.0%、频繁咳嗽症状占(2/74)2.7%;对照组咳嗽频率:轻微咳嗽症状占(41/74)55.4%、偶尔咳嗽症状占(28/74)37.8%、频繁咳嗽症状占(5/74)6.8%;咳痰量:观察组:较少量(65/74)87.8%、适中量(9/74)12.2%、较多量(0);对照组:较少量(49/74)66.2%、适中量(15/74)20.3%、较多量(10)13.5%;呼吸困难缓解:观察组:有效缓解(52/74)70.2%、一般缓解(20)27.0%、未缓解(2/74)2.8%;对照组:有效缓解(32/74)43.2%、一般缓 解(30/74)40.5%、 未 缓 解(12/74)16.3%.观察组咳嗽频率转为轻咳者、咳嗽量变少者、呼吸困难得到缓解者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肺部感染作为临床上常见严重性呼吸内科疾病,通常急性发作时病情危急,及时有效处理手段可以增加挽救患者生命几率[3]。COPD 并发危急时刻,患者气道黏液分泌高,气流受阻出现呼吸道梗阻现象。供血、供氧能力降低,机体各项功能紊乱,炎性反应加重,呼吸道等相关气管受到感染,病原菌繁殖旺盛[4]。临床上多采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不仅效果欠佳,还引发药物不良反应,增加药物医疗性,影响患者身体健康[5]。因此,痰液彻底清除是维持气道通畅、挽救患者生命关键所在。

专项护理作为一种新型综合性护理手段,改变了传统护理方式上操作过于程序化的弊端[6]。临床上针对性更强、护理人员更加专业、护理手段多样化,改善患者呼吸窘迫现象更为迅速有效。患者入院后即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护理,并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7]。通过叩击、引流、雾化等辅助措施有效缓解和清除了患者浓稠痰液,减少炎症,确保了呼吸顺畅,生命体征稳定得到有力支持[8]。临床症状、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等指标均改善的主要原因表现为,及时清除气道内黏稠痰液,恢复了通气功能从而加大了肺泡通气量,肺部微循环得到有效改善;祛除气道内痰液,抑制了病原菌生长空间,降低了气道内炎症反应继续扩散;气道内得到湿润稀释了痰液浓度便于痰液清除[9]。

本文通过对实际病例分析得出,专项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咳嗽频率、痰量等显著降低,呼吸顺畅增加了患者舒适度。观察组PaCO2显著下降,PaO2和 SaO2显著上升,患者身体恢复快。充分证明了专项护理能够调节氧合指标尽快恢复正常功能,改善患者呼吸系统 。观察组FEV1/预计值和FEV1/FVC值优于对照组,足以说明采用生理盐水滴注等有效措施,患者肺功能改善明显。医患紧张关系得到有效化解,增加了患者治疗依从性,积极配合,提升了治疗及护理效果。轻微咳嗽(78.3%、偶尔咳嗽19.0%、频繁咳嗽2.7%;咳痰量:较少87.8%、适中12.2%、较多(0);呼吸困难缓解:缓解70.2%、一般缓解27.0%、未缓解2.8%;观察组咳嗽频率转为轻咳者、咳嗽量变少者、呼吸困难得到缓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针对肺部感染性疾病患者采用专项护理效果令人满意,在提升治疗效果同时改善了医疗紧张关系,减轻了患者各方面压力,值得推广。

[1]关艳霞,黄晓岭等.专项护理在肺部感染性疾病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评估[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5,25(24):5733-5735.

[2]张真真.专项护理在肺部感染性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 ,2017,26(13):2485-2487.

[3]林秀芳,王麟宏,林宗梅.肺部感染铜绿假单胞菌患者排痰专项护理的效果[J].浙江实用医学,2016,21(05):378-380.

[4]李勤,索冬梅.应用Smith公式评估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临床价值[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7(14):1-124.

[5]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S].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36(04):255-264.

[6]钟云青,王秀峰,刘春光.COPD气道粘液高分泌分子机制研究进展[J].2014,19(06):1094-1095.

[7]熊选政,符代炎,袁靖霞.氨溴索氧气雾化吸入辅助治疗老年医院获得性铜绿假单胞菌肺炎的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5,28(38):337.

[8]刘素芝.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疗养医学 ,2015,24(04):386.

[9]张靖,马青,秦久娟.振动排痰与人工排痰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中的效果比较[J].华西医学 ,2015,30(12):2315.

猜你喜欢
感染性气道专项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思考心电图之177》
“七选五”阅读专项训练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血清Cys C、β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中医治疗小儿感染性疾病浅议
“专项巡视”,打虎上山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