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艺术品秋拍奠定了“慢牛”行情

2017-03-24 17:13文/季
艺术品 2017年1期
关键词:夜场成交额拍品

文/季 涛

京城艺术品秋拍奠定了“慢牛”行情

文/季 涛

北京地区2016年艺术品秋季拍卖已经基本落下了帷幕。从京城各家拍卖行完成的成交业绩来看,今年秋拍成交同比去年秋拍有了很大增长,多家拍卖企业拍出了不错的结果,但与今年春拍的成交额相比基本持平。

成交额对比

中国嘉德秋拍以总成交额22.93亿元收槌,相较2015年秋拍18.30亿元的成交额同比增长25.2%,环比今年春拍的21.88亿元增长了4.8%;北京东正拍出了4.70亿元,同比其去年秋拍2.85亿元成交增长了64.9%,环比今年春季5.50亿元减少14.5%;北京诚轩秋拍成交1.83亿元,相较去年秋拍1.99亿元成交减少8%,环比今年春拍2.07亿元减少11.6%;庆祝成立十五周年的北京华辰拍到了1.48亿元,同比2015年秋拍的7448.90万元增加了98.7%,环比今年春拍7291.20万元增长了103%;中贸圣佳秋拍总成交额达4.20亿元,比较其去年秋拍和今年春拍同为3.40亿元的成交额增长了23.5%。

北京保利2016年秋季完成了28.30亿元的总成交额,同比2015年秋拍29.39亿元减少了3.7%,基本与今年春拍28.50亿元成交额持平;北京匡时恰逢十周年庆,秋拍拍出了22.50亿元,同比去年秋拍10.03亿元增长124.3%,环比今年春拍的25.58亿元减少12%,今年春秋两季都已经超过其单季历史最高成交纪录的19.90亿元;北京荣宝2016年秋拍总成交额3.60亿元,同比其去年秋拍5803万元成交增加了5.2倍,环比其今年春拍的1.69亿元增长2.1倍;北京翰海秋拍总成交4.80亿元,同比其去年秋拍7.16万元成交减少33%,环比其今年春拍3.80亿元增加了26.3%。

将上述北京知名度较高的九家拍卖行的数据合计一起:2016年秋拍总计成交了94.34亿元,去年秋拍他们总共成交74.45亿元,今年春拍拍出93.15亿元。九家公司同比去年秋拍增加了26.7%,环比今年春拍增加了1.28%。同时再参考其他数据可以看出:2015年是内地文物艺术品市场出现调整五年来的最低点,而从今年春季开始,市场缓慢爬出底部的“慢牛”行情似乎已经形成。

秋拍一览

2016年京城的秋季拍卖照例从中国嘉德开始。这次嘉德将近现代中国书画和古代书画中的重头拍品分为两个夜场举行。第一晚“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近现代”的人潮涌动、高涨的竞买氛围给市场更增加了回暖的信心。在这个“大观”夜场上,张大千的一件稀见精品《巨然晴峰图》拍出1.035亿元,成为本次秋拍的第一件亿元拍品。同时,另一件引人注目的傅抱石作品《风光好》以2000万元起拍,最终以6612.50万元成交。

在嘉德“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古代”夜场中,唐寅的书法《行书七古诗卷》以4000万元起拍,最终以5957万元成交,拔得“大观·古代”专场的头筹。今年嘉德春拍刚刚拍出2.08亿元的《局事帖》作者曾巩的后人曾纡的《过访帖》也出现在这个专场,该作以4025万元成交。

嘉德“金石契”专题继续拉升金石碑帖这一被忽略的价值洼地,一件清晚期拓本《周毛公鼎六名家题跋本》估价180—280万元,最后超出几倍以1138.50万元成交。

蒙古造像是拍卖场上难得一见的佛造像。这次嘉德上拍的扎那巴扎尔像是除蒙古国国家博物馆外罕见的喀尔喀蒙古造像精品,该佛像2000万元起拍,终以7302.50万元成交。

佛教写经属于近两年十分火爆的拍卖品。《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二十六》是一件充满传奇色彩的特殊写经,开本宏大,装潢考究,此件作品在“大观·古代”夜场中拍出了747.50万元。

在保利秋拍书画夜场中,连续3件拍品过亿,其中元代任仁发的《五王醉归图卷》从6800万元起拍,最后拍出了2016年内地拍卖市场的最高价3.036亿元,齐白石《咫尺天涯—辛未山水册》成交价1.955亿元,张大千的《瑞士雪山》拍到了1.64亿元。

在保利古董珍玩专场中,一只清雍正“粉彩瑞果三多暗刻龙纹大碗成对”拍出3220万元,一尊明成化“青花缠枝莲瓜棱甘露瓶”成交价为2645万元,一架清乾隆“紫檀雕福寿八吉祥嵌百宝十二扇屏风”拍到2438万元。

保利现当代艺术拍品中,吴冠中的油画《竹海》以4370万元成交,靳尚谊的《登上慕士塔格峰》拍出2875万元的高价,方力钧的《系列—之五》成交价为1840万元。

今年是北京匡时的十周年庆,在其书画夜场中,一件“元四家”吴镇的《山窗听雨图》,是首次在拍卖市场中出现的吴镇手卷形式的山水作品,拍出了1.725亿元,成为匡时秋拍的最高价拍品,也创下吴镇拍卖价格的最新纪录;清宫旧藏唐寅《落花诗意图》以3967.50万元成交,超最低估价6倍之多;孙君泽《阁楼山水》以4715万元成交,创孙君泽个人最高价纪录;一件明代赵南星《草书诗翰卷》,在拍卖现场以850万元上拍,最终以3820万元落槌,加佣金成交价为4393万元。

在匡时“澄道—近现代绘画夜场”中,傅抱石作于1948年的《宝研楼图》以5060万元成交,康有为作于1923年的《行书楹联二幅》以1437.50万元拍出,并刷新其作品的拍卖纪录。

匡时“瑞福集臻—宫廷艺术珍品夜场”中,一尊清朝翡翠观音以7475万元,夺得本场头筹;其“百雅之首—重要古琴夜场”中共6件古琴精品上拍,宋赵孟制仲尼式古琴“钧天雅奏”以1564万元成交,成为本场最高价拍品。

北京翰海的秋拍正值其金铜佛像专场十周年庆典,他们特别推出了“西路十年”专场。其中,17—18世纪清代宫廷扎纳巴扎尔风格绿度母在经历35分钟、95个回合的竞价之后,以3795万元成交;另一尊11世纪印度帕拉风格无量寿佛以3450万元成交。

北京东正秋拍的一件明洪武釉里红四季花卉纹瓜棱石榴尊以1000万元起拍,最终以2783万元成交;一件康熙帝御笔《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册页以1725万元成交。

北京诚轩擅长于经营钱币邮品项目,拍场上,一组28枚1968年至1969年毛泽东像未采用稿铝制、铜制试铸样币,以897万元拍出,体现了收藏者对于“文革”时期未铸行之硬分币样币史料价值的高度重视;在近代机制币专场上,存世仅三枚的浙江省造楷书体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币样币,被南京永银文化集团公司以632.50万元一举夺得,刷新了中国近代机制银币拍卖的价格纪录;在其“纸币”专场上,一张1951年第一版人民币壹万圆“牧马”流通票,开拍之后即引得现场踊跃竞逐,最终以276万元高价成交。

本季秋拍,恰逢华辰拍卖十五周年、影像十周年,在其开创并擅长的影像专场中,由著名红色摄影师杜修贤拍摄并签名的“1956—1990年摄影代表作品集”(68张),受到买家的持续争夺,最终以241.50万元成交。

秋拍显示出的市场特点

一、古代文物艺术品风光依在,领跑市场。古代书画、古籍善本、瓷器、佛像、碑帖拓片成交态势整体强悍。

二、近现代书画市场回暖明显。尤其是那些精品、“生货”,来源清楚、流传有绪、名家收藏过的作品更受欢迎,精品与普品价格差距继续拉开;那些有着众多出版、展览、拍卖著录的拍品相比没有著录的拍品明显占有优势,价格要高出一倍到几倍。

三、拍卖场人气普遍旺盛,新人办牌数量增加。本次秋拍,各个拍卖行的一些重要专场,尤其是那些价高品精的夜场拍卖,常常被挤得水泄不通。成交明显更加活跃,许多专场成交率都在百分之九十以上,形成近几年难得一见的火爆场面。

四、各大拍卖公司纷纷开发新品种、寻找价值洼地。随着一些名家精品、主流藏品的价格不断提升,使得历史上一些非名品、小众类藏品不断被大家所发现。曾纡的《过访帖》、任仁发的《五王醉归图卷》、孙君泽的《阁楼山水》、赵南星的《草书诗翰卷》都是过去没有被藏家所过多关注的,但经过拍卖行发掘出作品的收藏价值,由于其实际存在的稀缺性,因而在拍卖场上得到热烈追捧。

五、亿元拍品频现。今年秋拍共有5件拍品过亿元,是2011年以后不曾有过的事情,说明市场上不缺钱,缺的是好作品。

六、大收藏家进场扫货。据了解,秋拍中,任仁发的《五王醉归图卷》被苏宁集团买走,以组建充实他们的苏宁博物馆;宝龙集团拍走了齐白石《咫尺天涯—辛未山水册》和张大千的《瑞士雪山》,成为了宝龙美术馆的藏品;吴镇的《山窗听雨图》被宏图三胞集团购藏;龙美术馆拍到了康有为的《行书楹联二幅》。实际上,自从2015年春季拍卖开始到今年秋拍,内地多家大企业集团就一直在拍卖场上购藏顶级的文物艺术品,如新疆广汇、龙美术馆、宝龙集团、苏宁集团等。

未来内地艺术品市场的走势

目前来看,2015年是近几年来内地艺术品拍卖市场最为艰苦的一年,2016年市场开始出现走出低谷、缓步上行的行情。

近几年调整幅度不大、逐渐为更多的藏家们所看重的古代艺术品、工艺品带领整个市场反弹。2016年,近现代书画板块出现了不错的市场表现,似乎已经“止跌企稳”;高价位的拍品则主要出现在以上两大板块中。显然,高价拍品的表现对整个市场有着很好的提升作用,但高价品在市场中的占比毕竟很小,市场能否出现明显的反转行情,还要看成交“价格金字塔”的底部,那些价位中下的“普货”价格是否明显上涨,拍卖场人气是否出现激增,办牌新人是否有30%—50%以上的增长率。

有人认为今年秋拍过亿拍品增多代表了市场的火爆反转行情,笔者以为,如此判断还不够全面。由于拍品征集中品质和数量的不确定性,拍卖中常常会出现偶然性。征集到一位收藏家的重要藏品,找到一批生货重器,拍卖成交额就会增加很多,这些偶发事件并不能完全说明整体市场的状况。

市场上并不缺资金,主要是缺少艺术品精品、“生货”和流传有绪的珍品。如今越来越多的艺术品爱好者的观念逐渐由投资转为了收藏,同时有众多收藏家建立起自己的美术馆和博物馆,更多的企业迈进了收藏的门槛,从而使得货源紧缺成为一种常态。秋拍多件高价拍品的出现有益于吸引出更多的精品、“生货”,从而加快藏品的周转。当精品、“生货”价格上涨过快,逐渐拉大与“普货”“熟货”之间的差距时,自然会带动占比大多数的“价格金字塔”中下部的“普货”市场价格“补涨”。到那时,市场才会出现2004年、2010年那样的全面火爆的场景。在“普货”市场没有明显上涨之前,内地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一定属于“慢牛”格局。

货源紧张也会进一步带来市场集中度的进一步提高,即少数大型品牌拍卖行强者恒强。而那些中小拍卖行,那些以经营书画拍卖,尤其当代书画拍卖的中小拍卖企业的日子将越来越艰难。近两年京城众多中小拍卖行关停并转、业绩下滑的现象十分明显。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北京举办秋拍的拍卖行大约有46家,比起两年前每季100—110家拍卖行的规模已经是“腰斩”以下了。拍卖行的品牌口碑、规范服务和经营规模将决定未来是否可持续发展,中小型拍卖行只能去建立和强化自己的专业品牌,挖掘自己擅长的拍卖品种,尽量避开充满激烈竞争的现当代中国书画的经营领域。

(本文作者为中央财经大学拍卖研究中心研究员,本文图片由北京保利、北京匡时提供)

责编/杨 薇

猜你喜欢
夜场成交额拍品
出挑眼妆黑夜闪耀
2018年前20家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企业(按成交额排名)
2018年前50件中国文物艺术拍品(按成交价格排名)
2017天猫双十一成交额1682亿元 全球共振创造新高度
夜场向左走日场向右走
春日寻宝指南
上市公司2014上半年涨(跌)幅、换手率、成交额前50名
2013年A股换手率、成交额前100名
2011年十家拍卖公司秋拍成交拍品总表
2011年十家拍卖公司秋拍1000万元以上成交拍品前50名明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