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香型杂交稻新品种‘鄂香优华占’在湖南的栽培技术

2017-03-26 08:24
作物研究 2017年6期
关键词:米质香型稻瘟病

张 祝 明

(邵阳市种子管理处,湖南邵阳422000)

‘鄂香优华占’是由江西汇丰源种业有限公司和湖北鄂科华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选育的优质香型杂交水稻新组合(赣审稻2016034),系优质(国标一级)、稳产的香型三系杂交晚稻。该组合2016年由湖南粮安种业有限公司独家引进在湖南省试验示范。在所有试验示范点,该组合均表现具有香型、优质、广适等特点,表明该组合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1 特征特性

‘鄂香优华占’在湖南做双晚栽培全生育期122 d左右,比对照‘天优华占’早熟1 d。该品种株型适中,剑叶挺直,分蘖力较强,长势繁茂,稃尖无色无芒,穗多粒多,结实率较高,熟期转色好。株高100.0 cm,有效穗数300.0万/hm2左右,穗长22.0 cm,每穗总粒数160粒左右,实粒数120粒,结实率74.0%,千粒重23.0 g左右。江西省区域试验米质检测,出糙率81.1%,精米率71.2%,整精米率64.2%,粒长6.7 mm,长宽比3.5,垩白粒率4%,垩白度0.9%,直链淀粉含量17.5%,胶稠度70 mm。米质达国优1级。稻瘟病抗性自然诱发鉴定:穗颈瘟最高级为9级,高感稻瘟病;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3.7。

2 产量表现

2014年参加江西省水稻新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 8564.7 kg/hm2,比对照‘天优华占’减产1.34%,差异不显著;2015年平均产量8736.0 kg/hm2,比对照‘天优华占’增产1.10%,差异不显著。两年平均产量8650.35 kg/hm2,比对照‘天优华占’减产0.12%。

2016年引进湖南省作双晚试验示范栽培,一般产量7500~9000 kg/hm2(表1)。

表1 ‘鄂香优华占’在湖南作双晚栽培的表现

3 主要栽培技术

3.1 精量播种,培育壮苗

浸种前6 d对种子进行适当的翻晒,浸种时用清水对种子进行处理,泡半小时后将浮在水上的捞走,再用强氯精三起三落浸种催芽。

秧田播种量 120 kg/hm2左右,尽量稀播育壮苗。

‘鄂香优华占’种子较小,每公顷大田用种量为:移栽15 kg,机插30 kg,直播37.5~45.0 kg。

在湘北控制在6月18日前播种,在湘南最迟不能超过6月25日,以确保安全抽穗。

3.2 早移多栽确保基本苗

‘鄂香优华占’属迟熟杂交晚稻品种,其前季最好搭配早中熟早稻品种。根据前季收获情况,尽量做到早移多栽,保证栽足基本苗120万/hm2以上。

3.3 科学运筹肥水

肥水管理对优质稻的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施肥原则是控氮增磷钾、前重后补。移栽后3~5 d选择天气晴好的上午叶面无露水时一次性施用45%以上三元复合肥375~450 kg/hm2,同时用水田除草剂(按说明使用)拌尿素75.0 kg/hm2进行除草和施肥,促进禾苗早生快发。如果移栽后10~20 d间田间杂草较多的应选用喷雾型除草剂进行除草。除草时田间露泥效果更好。

水分管理原则是前浅促分蘖、中控促分化、齐穗干湿交潜促壮籽、后期及时落干保机收。管水要做到深水活蔸,浅水分蘖,多次露田,保水抽穗,后期干湿壮籽。切忌落水过早,以免根系和叶片早衰,影响子粒充实度和米质。

3.4 科学选用药剂,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治

在药剂选用上必须采用高效低毒无残留的生物农药等为主,以无人飞机进行防控为主。

主要技术措施:一是搞好种子消毒;二是搞好秧田消毒(用多菌灵等)和秧苗1.1叶期的害虫防治;三是根据病虫预报搞好本田全期螟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小潜蝇、稻瘟病、纹枯病等病虫害的防治。

3.5 严格控制生产风险

一是严格把握好种源,保证种子质量,只有保证种源种性的稳定性,才能保证品种纯合品质一致;二是该品种是多穗型优质香稻品种,栽培上要求肥力水平中等,以保持品种的优质高效栽培;三是尽量早播早移,多插基本苗,尽力使抽穗整齐,成熟一致;四是选用铲式收割机收获,并及时合理收贮。

参考文献:

[1] 2016年江西省审定品种——鄂香优华占 [EB/OL].http://www.cnrri.org/variety/shending/201611/9797.html[2016-11-22].

[2] 王远金,王东有,张庆彪.杂交早稻新组合协优洲156特征特性及高产抛栽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2(5):91.

[3] 陈志权,曾玉清,吕泽林,等.优质杂交水稻川优6203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杂交水稻,2015,30(2):44-46.

[4] 徐林典,王根发,邓 松.优质两系杂交水稻‘粘两优4011’江西引种试验初报[J].作物研究,2017,31(3):326-327.

猜你喜欢
米质香型稻瘟病
水稻已克隆抗稻瘟病基因的研究与应用
本期卷首
中国白酒香型概念的提出及演化发展
基于Meta-QTL和RNA-seq的整合分析挖掘水稻抗稻瘟病候选基因
水稻稻瘟病的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策略阐述
稻瘟病抗性基因对安徽省稻瘟病菌种群抗性的影响
43份高结实率四倍体水稻米质检测分析
ATK植物营养水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研究张运航
适宜稻—鳖共生模式的水稻品种筛选研究
百泰微生物菌剂在不同施氮量条件下对北方粳稻米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