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应立足于学生的发展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与检测实验研究”课题研究中的思考

2017-03-30 00:13张艳芳
成功 2017年8期
关键词:课标课程标准课题

张艳芳

语文教学应立足于学生的发展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与检测实验研究”课题研究中的思考

张艳芳

阳泉市郊区教育局 山西阳泉 045000

语文教学的本质是什么?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句看似简单的话语,也许我们每个语文教师一眼便可以洞穿它的涵义。但是,真正能实践它的内涵的老师却屈指可数。

本次课题研究立足于“学生发展性评价与检测”,让老师们在教学方法上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在语文教学本质上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一、摈弃功利的思想,立足于学生发展的角度去开展教学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当下,涌现出了各型各色的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导学案教学”……各种教学模式活跃在我们的课堂上,成就了一大批竞争力较强的青年教师,也造就了一大把能说会道的教育专家。回过头来再看我们的语文课堂,在一系列课堂模式的捆绑下,天天有新意,可是真正值得我们品味的语文课堂还是那些上世纪90年代活跃在教坛的老教师——于永正、魏书生……他们的课堂教学的对象永远是学生,他们的教学出发点永远是学生的发展,他们的工作永远是事业的延伸。

再说高考这根“指挥棒”,使得每一位家长将分数看成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使得每一位孩子将分数当成认识自己的镜子,使得每一位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分数而想尽一切办法。老师教学的出发点是“考什么”就教什么,不考的可以靠边站,这还可以算是一种比较负责的老师;还有一类型老师,上课不教课外补,主要目的是赚外快。有多少老师真正想过,孩子们的语文素养究竟形成了没有,学生的语文能力到底提高没有?

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摈弃那些功利的思想,不管是否能成为名师,不管课外辅导能给自己带来多少经济实惠,都要为我们的孩子想想。

二、认真学习课标,让学生的发展更加科学合理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作为教育工作者,就应该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当中的目标要求执行教学计划,认真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课标中早已不提倡给文章分段,但是还有好多老师不仅将分段作为训练重点,而且在三年级开始就要让学生学会分段;课标中要求,3-4年级这个学段,阅读方面要初步学会默读,到了5-6年级这个学段,才要求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可是我们的老师不遵循教学规律,在学生上一年级的时候就要求学生默读课文,这样使得孩子们的发生系统得不到锻炼,又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这些“拔苗助长”的行为就源于老师们对课程标准的漠视。

三、用心解读教材,不要在教学过程中偷工减料

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写的完整的知识体系,科学的安排了知识获取与能力的提高。就说我们现在用的语文教材,在识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实践活动方面都安排了训练内容,而且这些内容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由于口语交际、综合实践活动方面在考题中难以呈现,所占比例也是微乎其微,效果又不能立竿见影,所以老师们大多对这些内容不够关心,往往是省去不做。这样,学生的语文能力得不到全面培养和延伸,老师又落得清闲。这样有选择地进行教学,虽然可以节省不少时间和精力,但是,学生能力的培养得不到全面发展。有这样两个班级,一位老师根据教材的编排,无一遗漏地按照课程要求完成教学任务,另一位老师“考什么教什么、练什么”,考试成绩不相上下,但是两个班的课堂表现和写作水平有很大差异。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在执行教学任务时,一定不要“偷工减料”,必要时还可以“添油加醋”。

这次“小学生发展性评价与检测实验研究”,课题研究组给出我们的练习题及测试题,就很好得对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进行了检测。这个实验研究刚刚开始时,由于教师学生对这种评价与检测方式不太适应,所以检测结果不容乐观。通过一年多的实践,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方向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学生的各种能力也在逐渐提高。

在这项课题研究的指导下,相信我们的语文教学会回归本位,回归语文教学应有的精彩。

猜你喜欢
课标课程标准课题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依托课标 夯实基础 精准备考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高中生物新旧课标比较——以实验版课标和2017版课标为例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2016年全国课标卷透视与2017年备考展示
基于课标“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