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策略

2017-04-01 09:11冯慧萍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策略

冯慧萍

摘 要 高校辅导员在整个师资建设中的地位较高,也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随着教育的进一步深化改革,对辅导员的能力要求逐渐增多。因此,要想建设更加有吸引力的高校,就必须加强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教育打下基础。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 职业能力 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5.1 文献标识码:A

高校辅导员是学校与学生交流的重要桥梁,也是学校下达任务要求的主要执行者,对学生的教育起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很大程度上为学生的教育提供了保障,也为学校的工作开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近年来的辅导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人才流失严重,或者是缺乏专业性人才,导致学校工作不能顺利开展。必须要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为学校的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概念

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须具备的本领,是成功从事特定职业工作所必须具备的一系列稳定性、综合性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1自我管理能力

这个能力是对自身的一个约束,只有把自己管好,才能有说服力,这也是顺利开展工作的前提,要做到严纪律人,保持高洁的情操,健全人格素养,对工作时刻保持一份崇高的热情,为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1.2专业知识能力

此能力是顺利开展工作的保障,首先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对马克思主义要熟稔于心,才能熟悉掌握学生的心理活动,把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搞好,还必须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构建好知识网络。

1.3通用能力

辅导员的日常工作比较基础,必须要提升通用能力,不能忽视这一能力的培养,要打好基础能力,保障好学生的日常工作,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不断吸取经验,做好组织管理工作,为后期的活动开展扫清障碍。

2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存在的问题

2.1开展工作流于形式

根据教育部门的最新文件,对辅导员的工作提出了很多新任务、新要求,然而在开展工作的同时,较多辅导员只是为了应付上级领导的检查,敷衍了事。根本不管工作开展是否取得好的效果,导致辅导员工作没有激情,建设高修养的学府也无从谈起。

2.2自我管理能力欠缺

从现阶段来看,高校辅导员基本上都是本科及以上的学历,受到过良好的教育,专业知识水平比较高,但部分辅导员不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由于与社会接触的时间不多,没有相应的工作经验,在开展工作的时候受到了较大的限制,达不到好的效果。

2.3职责不明确

高校辅导员是与学生的日常息息相关的,可能会经常出现一些琐事,只有有事就会找辅导员。时间在处理琐事中浪费掉,如果没有较好的规划的话,辅导员就会没有正确的定位,既是学生的“保姆”,又是学校的“服务员”,要想开展工作也就不能正常实施了。

2.4工作任务繁重

当前,高校辅导员的人数供不应求,没有充足的人才储备,给辅导员增加了更多的压力,一般来说,一名辅导员要管理一个系的学生,管理的学生太多,就会减少与学生的正常沟通,无法进一步深入了解学生的动向,自身能力培养的空间少了。

2.5缺乏专业知识

辅导员一半來自于高校毕业生,而他们的专业有的几乎与辅导员这个职位没有交集,这就导致了他们缺乏专业的管理知识,在处理学生的日常工作中会感觉到吃力,学校也没有定期地开展培训活动,只能靠自己在工作的道路上摸索。

3提高辅导员职业能力的策略

3.1转变思想观念

辅导员职业道德缺失的影响较大,不仅给学校的工作任务部署带来障碍,也会使学生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要想进一步提高高校的教育水平,就必须要提升辅导员的思想观念,增强日常工作的积极性,找回对教育工作的那份热爱,正确认识到辅导员这一岗位的职责所在,重新树立新的价值观,在实际生活当中,辅导员更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呵护,这样才会便于工作的开展。

3.2加强专业知识的积累

想要做好工作,就必须要有扎实的知识储备,在现如今的条件下,辅导员要积极利用好手边的资源,做好自身知识的及时补充,明确自身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去查询资料,做好知识的构架。并明确大学生身心特点,重在平时经验的积累,并不断坚持为自己充电,真正形成一个活到老,学到老的好习惯,这是岗位的要求,也是对自身负责的一个表现,也是提升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

3.3明晰岗位职责

教育部门虽然对辅导员没有给出一个详细的职责规定,高校应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为辅导员制定一个适合本校发展的岗位规定,旨在建立优秀的辅导员队伍,为学校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不仅可以帮助辅导员做出正确的定位,做到术有专攻,也可以确保各项工作的责任人能确定下来,让学生求助有门。长此以往,学生工作就会开展得更加顺利,能迅速提升辅导员的工作效率,提升辅导员的综合能力。

3.4科学制定培训内容体系

辅导员的工作模式确定了他们的工作效率以及能力的发挥,高校根据思想政治教育来帮助辅导员进一步完善机制,强化工作中的积极性。并积极构建团队体验式职业化培训体系,对职业能力进行定期培训和科学地考核,制定多层次的综合或单项培训计划,进一步完善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如果在培训期间出现考核不合格的情况,高校应加大对这些辅导员的处罚,保证培训的有效性。

4结语

总而言之,辅导员要积极跟随教育部门的要求,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用发展的眼光对待学生工作,努力培养自身的创新精神和意识,利用机会时常给自己充电,补充专业知识,不断深化知识结构,积累经验,找到问题的最佳解决办法。

参考文献

[1] 张国胤.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有效策略[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8):258-259.

[2] 马云鹤,张云皓.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策略探析[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5(04):100-103.

[3] 陈思.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路径与方法研究[J].求知导刊,2015(18):46-47.

[4] 李甜甜.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8):55.

[5] 朱霞.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策略探讨与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4(10):115-116.

猜你喜欢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策略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