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感染的护理干预研究

2017-04-02 01:12颜惠香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23期
关键词:血液静脉研究组

颜惠香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中医医院,江苏 常州 213200)

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感染的护理干预研究

颜惠香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中医医院,江苏 常州 213200)

目的 分析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感染的护理干预重点。方法 选取2014年的3月~2016年的12月在我院接受深静脉置管血液透析的25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透析护理,研究组给予更具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并对比两组施护效果。结果 研究组透析期间深静脉置管感染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视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置管感染发生情况,予以更具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帮助患者提高治疗安全性,降低深静脉置管感染的发生率。

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感染;护理干预

血液透析是各类肾脏疾病患者终末期时主要的治疗方法,深静脉置管是血液透析常用血管通路,在护理方面予以重视,帮助患者调节心理状态,减少深静脉置管感染发生率是施护重点[1]。本文分析了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感染的护理干预重点,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的3月~2016年的12月在我院接受深静脉置管血液透析的2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分组法将其分为研究组13例与对照组12例。患者均因晚期尿毒症、肾功能衰竭入院。研究组男6例,女7例;年龄33~70岁,平均年龄(49.2±5.6)岁。对照组男6例,女6例;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51.2±5.8)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院时予以积极接待,帮助其进行全面检查,综合其病情、临床表现与各项检查结果明显诊断,实施对症治疗。两组患者在严格排查透析禁忌后均接受深静脉置管血液透析。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针对此类患者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感染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我科在此期间成立护理干预小组,调查既往血液透析患者发生深静脉置管感染时的状况,分析相关因素,明确护理干预的重点;了解既往患者对护理服务的需求和感受,总结优质的施护经验;通过互联网将“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感染、护理干预”做为关键词检索文献用作参考,设计此类护理干预的施护内容及实施计划,经各方面论证无误后落实于本组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1.2.1 护理干预方法:①以热情的态度逐步开展各项服务,综合患者透析期间的感受及建议,完善相关工作流程、人员职责、服务制度,要求更加注重护理服务细节,让患者感受到护理重心的倾向,并最大提升治疗安全性和护理效率;协助患者完成各项常规检查,充分了解患者的基本资料,包括其既往病史、用药史、过敏史及性格特点,配合医生完成对患者病情及身体状况的评估,综合诊断情况、掌握到的情况及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护理干预方案,对护理服务细节进行完善,将存在风险因素较多的患者列为高危人群,予以重点干预。②基础护理干预,对治疗环境进行优化,要求病区清洁,保持透析室光线与温湿度适宜、空气新鲜,定期进行消毒,将传统紫外线消毒用层流净化替代;在实施各项操作前要提前解释清楚,说明需要患者配合的要点,操作全程保持动作准确、轻柔,透析时注意患者的反馈及各项体征,若发现患者出现不适或透析设备有警报发出,立即联系医生予以处理。③认知及心理干预,做好健康教育工作,避免患者因为认知程度受限影响治疗时配合度,利用访视时间普及疾病知识,讲解血液透析的意义,说明配合要点和需要患者准备及注意的事项,强调深静脉感染的诱因,与患者一同分析潜在风险因素,耐心解答患者存在的疑问,传授给患者基本的应对办法;做好心理疏导工作,避免患者存在的负性情绪影响机体耐受能力及参与治疗的积极性,多和患者交流,尽量满足患者合理的需求,建立稳定的干预基础,准确评估患者心理状况的变化,用合适的干预手段帮助患者释放不良情绪,将透析过程具有积极意义的治疗效果实时告知患者,帮助患者建立信心,强调透析期间保持良好身心状态的重要意义[2]。④透析前后干预,透析前完善常规检查,包括对患者的体温、呼吸、心率、血压进行测量,对患者创口局部情况进行观察,明确是否存在热痛、红肿,进行换药、消毒处理;透析时,引导患者来到透析室,要求医护人员执行各项操作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并详细记录,随时观察管道是否发生受压、扭曲及置管局部是否渗血、肿胀,若发现异常立即予以处理;透析完成,确保管腔中血液清理干净,将1.2 mL的肝素钠盐水向动、静脉中的导管分别注入在准备封管,动、静脉的导管端口要用碘伏进行消毒,再将肝素帽(一次性)拧上,导管外延部分包裹上无菌敷料并将之固定妥当,嘱咐患者日常注意个人卫生,勤剪指甲,强化洗手依从性,不可用手抓挠导管局部[3]。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血液透析期间深静脉置管感染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研究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研究组透析期间发生深静脉置管感染4例,发生率为8.33%;对照组透析期间发生深静脉置管感染21例,发生率为44.68%。研究组透析期间深静脉置管感染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我国人口的老龄化现象在步入新世纪以来日趋严重,各类肾病的发生率也相应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而各类肾病进展至终末期对患者的生命威胁极严重,血液透析是帮助此类患者延长生命期限的有效疗法[4]。对于接受血液透析的和患者来说,帮助其建立可靠、稳定的血管通路是保障透析效果及安全性的关键。近年来血液透析行深静脉置管凭借操作方便、创伤小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但不容忽视的是,深静脉置管后发生局部感染的风险相对较高,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导致透析效果有所下降。固在护理工作方面予以重视,帮助患者将感染风险降至最低,对患者来说有积极的意义[5]。

本文对既往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感染相关的风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设计更具针对性的护理服务内容,给予研究组更具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帮助患者进行准确评估,明确高危患者,加强基础护理,重视认知和心理干预,并在透析前后对护理细节进行优化。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透析期间深静脉置管感染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更低(P>0.05)。表明重视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置管感染发生情况,予以更具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帮助患者提高治疗安全性,降低深静脉置管感染的发生率。

[1] 覃兰宁.透析患者深静脉置管感染的预防和护理[J].医学信息,2011,24(8):5142-5143.

[2] 刘 珊,刘伦志,张明霞,等.深静脉留置导管血液透析相关性感染的临床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5):1094-1096.

[3] 孙桂玉,李家花,臧运香.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感染的护理干预[J].中国医疗前沿,2012,6(7):79,85.

[4] 陈少梅,刘倩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预防深静脉置管感染的临床护理研究[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6,4(14):530-531.

[5] 文 鸿.深静脉置管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2(01):927-928.

本文编辑:张 钰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23.46.02

猜你喜欢
血液静脉研究组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多彩血液大揭秘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神奇血液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静脉留置针配合可来福接头封管方法的探讨
报废血液的初步分析
活血化瘀法治疗颈内静脉置管致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血液偏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