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热症状疫病在牛养殖中的诊断和防治

2017-04-04 09:11吴隆华
兽医导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蓝舌热症牛体

吴隆华

(四川省岳池县顾县畜牧兽医站,四川岳池 638311)

浅议高热症状疫病在牛养殖中的诊断和防治

吴隆华

(四川省岳池县顾县畜牧兽医站,四川岳池 638311)

牛高热症,养牛期间属常见多发病。此病根据病型分,最为常见的有:蓝舌病病毒感染和病毒性腹泻而表现出高热症状。此病一旦被确诊后,发病率高,致死率高,传染速度快,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波及全群,给养牛业带来不小的经济损失。文章就此探究此病的诊断和治疗措施,以供同仁参考和借鉴。

高热;养牛;治疗

1 前言

在牛的日常生产中缺乏运动,自身的免疫力下降。将会染上一些疾病,尤其是传染病,对养牛产业的生产和发展会造成巨大的伤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高热病是其中一种比较容易发生的,有较大难度诊断和防治的常见传染病。牛养殖中的高热症状是由多种疾病导致的,一旦确诊为高热症状后.治疗的难度是很大的,因此在养殖过程中一定要对高热症状疫病的诊断和防治给予足够的重视,要强化防治措施,定期对牛场进行消毒,强化接种和检疫工作。如果发现出现高热症状疫病的牛体,要及时进行隔离,避免疫病的传染,做好隔离防护工作。鉴于此,文章从高热病的症状表现和对牛的高热病的治疗和预防这几个方面着手,对牛的高热病做大致的介绍,为有效防控此病提供参考。

2 高热症状疫病在牛养殖中的诊断

牛高热症,顾名思义,就是牛体温升高,身体发热。由此,通过牛体体温的变化,基本可确诊有无高热病的倾向。通常情况下,高热症发病率较高,而且,有着极强的传染性。一旦发现疑似病例,务必第一时间隔离治疗,否则整圈牛都有被感染的可能。为尽快鉴别此病,避免此病污染同圈其他牛,应详细了解此病的临床表现、感染类型,避免误诊和误治。

2.1 高热症临床表现

牛养殖期间,高热症表现的临床症状,主要有如下几方面:第一,牛体突然发热,温度高达40℃,而且,持续有数天不退的现象,伴发严重的呼吸道炎症。而高热症的确诊,结合体温测量为最常用的方式。在此,对牛体不同日龄阶段,正常体温应有大致的了解。通常情况下,正常犊牛温度在38.5~39.5℃,育成牛正常体温在38~39℃,成年牛正常体温在38~39.5℃。而测量体温的方式尤为注意,一般每天的8~9时之间、16~17时之间进行两次测量,根据不同牛群体温正常值的上限做好判断。第二,伴发高热病症的病牛,多数精神萎靡、食欲废绝、体质孱弱、不愿运动。病情较严重的,肌肉震颤,运动失调。

2.2 高热症发病类型

很多疾病感染后,都可导致高热症。其中,最为常见的有:蓝舌病病毒感染和病毒性腹泻而表现出高热症状。两种病症比较,蓝舌病病毒感染而导致高热症,为最常见的疫病种类。但是,此病发病率不高,而一旦感染后,致死率要高达90%左右,危害极大。病毒性腹泻同样为致死率高,发病率低的疾病。致病病毒感染后,典型症状:体温高升达40℃以上,而且,能持续一周左右的时间,伴发严重的腹泻症状。

3 高热症状疫病在牛养殖中的防治

3.1 牛流行热导致高热病的防治

一旦确诊为牛流行热,务必第一时间消毒牛场。临床防治的原则,注意解热、防感染。早期感染病例中,用血清及时注射,能有效增强抵抗力,而降低此病易感性。此外,饲料中,加适量的阿莫西林和菌毒康粉。病情较严重病例,用双氯芬酸钠,肌肉注射。配用克林霉素、呋喃本氨酸,静脉滴注,能起到不错的预控效果。在此病诱因的调查中,蚊虫叮咬为重要的传染源。由此,注意牛场的环境卫生,是预控此病的关键。而日常接种防疫疫苗,增强牛群抗病体质,同样能降低此病的易感性。为增强接种效力,首次接种后30d,加强注射1次,防控效果更好些。

3.2 牛病毒性腹泻导致高热病的防治

对牛病毒性腹泻的防治,目前常用的方法是,注射磺胺类和抗生素类药物,做好预控并发病的可能。同时,注意补液、收敛剂,相对缩短病牛康复疗程。现阶段,对牛病毒性腹泻,尚无特效疗法。一旦被确诊为病毒性腹泻,务必及时隔离诊治,降低此病的易感率。日常做好此病的防控工作,最常用的方法是严格牛群饲喂管理,强化接种防疫疫苗,降低此病易感率。

3.3 牛蓝舌病导致高热的防治

针对牛蓝舌病引起的高热症状,需要使用磺胺类和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并且要用消毒液对牛体的牛蹄和口腔进行清洗。由于牛蓝舌病的致死率不确定,因此要更加强化日常防治措施,通过科学的饲料配比和饲养管理,对牛舍进行定期的消毒。另外,如果养殖过程中出现感染牛蓝舌病的牛体.要立刻进行宰杀,并且加强相关的检疫措施,强化检疫流程管理。

4 结论

牛高热病,因体温升高,身体发热而得名。传染性强,发病率高,危害极为严重。就临床表现,此病特征性症状表现在:突然发热,温度高达40℃,持续数天不退,伴发严重的呼吸道炎症,精神萎靡、食欲废绝、体质孱弱、不愿运动。病情较严重的,肌肉震颤,运动失调。就此病诱因,细分牛流行热、牛病毒性腹泻、牛蓝舌病等病型,在此病的治疗中,应针对不同病型尝试用不同治疗措施。总体上,注意消毒牛场,注意解热、防感染,注意补液、收敛剂,能大大缩短此病疗程。

[1] 迪里拜尔·阿布都热依木.浅议高热症状疫病在牛养殖中的诊断和防治[J].农民致富之友,2015,(11):135.

[2] 张建设.牛高热症状疫病的诊断方法及防治对策研究[J].当代畜牧,2014,(20):39-40.

[3] 吴永红.浅议牛高热症状疫病的鉴别与防治[J].技术与市场,2009,16(9):19.

猜你喜欢
蓝舌热症牛体
我国北方地区围产期奶牛乳热症发病率调查及分析
蓝舌病病毒NS1蛋白的截短表达、纯化及其多克隆抗体制备
猪高热症的发病特点、临床症状及防控措施
肉牛消化道线虫病的诊断和防治
立秋后养牛三注意
牛咳嗽病症的中兽医诊疗分析
牛主要寄生虫病的防治对策
渝西地区牛羊蓝舌病的血清学调查
蒙医治疗慢性胆囊炎(胆陈热症)35例临床观察
蓝舌蜥蜴的救命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