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对促进我国农业发展态势的研究

2017-04-06 10:17丁冰清周伟
中国市场 2016年50期
关键词:产业升级互联网农业

丁冰清++周伟

[摘要]“互联网+”一亮相便引发各行各业的热烈讨论,近几年来互联网技术逐渐渗透到农业生产和消费中,从互联网对农业的改变说起,一直到互联网改变农产品的传统销售模式,再到互联网进入农产品生产领域从而促进农业产业的晋级。文章将会从互联网和农业的关系、互联网对农业的重要性以及现在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等几个方面介绍“互联网+农业”。

[关键词]“互联网+”;农业;产业升级

[DOI]1013939/jcnkizgsc201650056

1引言

互联网对国民经济发展、企业经营状况以及个人生活都会带来巨大的影响,因此近几年来“互联网在实体经济中的应用”这一课题受到学术界和实践界的极大关注[1],推动着各行业快速增长、优化和产业创新,一种新的“互联网+”经济生态逐渐形成[2],强调实体经济中的各行各业都需充分利用互联网而提高竞争力。“互联网+”代表着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它主要是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联合[3],从而达到优化生产要素、更新业务体系、重构商业模式来实现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近年来“互联网+”农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它主要利用互联网具有提高农产品生产水平以及加强对农业产品质量的控制力的优点,同时打开农产品的供应渠道、销售渠道和流通渠道,使农产品的产、供、销三位一体紧密联系起来,继而有效改善农产品的生产效益、产品质量和销售收益。

由于互联网的普及,传统的农产品生产和消费模式将会发生巨大的改变,大量的农产品生产者正在利用互联网改变传统的生产消费运营模式,利用互联网本身所固有的收集信息的优点,汇集许多与农业相关的信息,例如农产品供应信息、技术信息、市场信息和销售信息,同时由于信息专业化分析的出现,互联网还提供专业化的农业生产以及运营决策方面的咨询。目前,我国国内有超过3万家农业类网站,而且从这些网站中已经衍生出综合型、专业集成型、研究分析型等不同类型的经营网站,同时农业生产呈现出进一步细分的趋势,除了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次级行业分开之外,每个行业区域内部也正在实现专业化生产与销售,例如高粱、土豆、鸡、牛、猪等专业化的销售网站相继出现。

由于互联网具有传播范围广、开放性强、信息集成、远程控制、信息数据庞大且有快速处理分析等技术优势,“互联网+农业”不仅能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4],使得互联网在农业生产和销售中得到充分发挥,而且云计算与物联网等最新技术也被广泛地运用于农业生产,同时精细农业也得到极大的促进。相较于最初的种植和养殖基地,现代化的农业种植或养殖基地,养殖场的负责人只需要打开电脑就能轻松地控制牲畜的饲养和清扫工作,种植人员只需要打开手机就能轻松地了解到自家种植基地中农作物的生长状况。为了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加速对由互联网提供技术支持的农产品种植、园艺、畜禽养殖、产品流通以及产品质量追溯系统的建设,将会有效地解决困扰我国的农业生产标准化、农产品安全监控以及产品质量安全追溯问题。互联网为农产品提供了新的销售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能够让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充分对接,使得农产品盲目生产得到减少和生产者的销售视野得到扩大,从而能够有效地对抗市场存在风险。“互联网+农业”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方式,在互联网对农业的渗透过程中,互联网将会逐渐改变传统农业的发展模式。最近几年来,互联网的出现让传统的农业销售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生产—销售”,这种营销方式通过分析现有数据,确定消费者的需求,从而按照消费者的需要去安排农业生产者对农产品的营销,从而让农产品在现实中不再卖难得到初步的实现。

互联网从生产环节、经营环节、管理环节以及服务环节这四个环节分别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效益,在生产环节,其重点是运用与农业有关的农业物联网利用示范工程,该工程能夠最大程度地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水平、精细化程度以及自动化,扩大应用规模,从而降低使用成本;在经营环节,重点是推进电子商务在农业中的发展,整合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在管理环节,需要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完善以及构建全球农业数据调查分析体系,继而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业行政管理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在服务环节,需要推进信息进村入户,满足农业生产者和销售者对信息的需求[5]。此外“互联网+农业”还包含许多生产要素,例如土地、农业资源、技术、科技、人才、资金、数据等。最后“互联网+农业”需要顺应时代的需求,即是产品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延伸拓展。每个领域对“互联网+”的需求都不尽相同,各行各业都需要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总而言之,推进“互联网+农业”行动的计划与实施,最基本的是要充分发挥市场主体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2互联网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分析

互联网对农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推进作用,下面将会简单地介绍互联网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要性。

21促进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

互联网具有传播范围最广、信息数据庞大、开放性强以及交互性沟通性强等优势,只要与农产品生产相关的信息发送到网上,互联网就会自行地对各类信息进行分类处理[6]。广大农业从事者就可以通过互联网迅速地查询到自己所需的农业信息。由此可见,使用互联网能够极大地调动农业资源的整合效率,促进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

22提升农产品销售模式

在互联网的出现的基础上,为农产品的销售拓展了新的销售渠道,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运营成本,提高销售者的收入。通过在互联网上建立农产品批发市场或者网上农产品专业运营连锁店,这样产品所有者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对自家的农产品进行宣传和销售。目前,电子商务在农村正在迅速开展,电子商务为我国农产品在销售过程中出现的信息缺乏、物流困难等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法,对于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以及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极大的意义。

23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互联网拥有自己独特的信息体系,它涵盖了社会生活中各行各业的相关信息。农业人员能够从网络上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然后在农业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利用所获得的信息。此外,有些在农业经营领域获得成功的农业人员可以将自己的成功的经验或者是秘诀传到网上,对其他农业经营者而言是宝贵的经验和借鉴。总之,应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使得我国农业人员能够从中获得更多有效的信息和资料,继而从多个角度提高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生产水平。

24提高农业生产标准化水平

受到各区域的自然状况以及当地农产品生产技术水平的影响,我国农业生产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不完善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通过利用互联网恰好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同时通过各种无线传感技术,可以分析农作物现在的生长状况。

3互联网农业的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在“互联网+农业”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难题,例如农业信息平台的匮乏,农业基础设施不足,农业人员素质不高以及网络营销平台的落后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影响着农业的发展。

31互联网农业信息平台缺乏

农业信息平台对农民以及与农业相关的人员来说是发布信息以及获取所需农业信息的重要方式之一,农业信息平台是否完善会对农业生产及其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从目前我国农业的发展状况而言,我国农业信息平台并不健全,而且我国农业信息平台上的农业信息并不全面,对农业从业人员对农业信息的需求来说,他们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此外,农民在农业方面存在的问题得不到及时处理,所以后续的农业生产运营活动不能顺利开展。

32互联网农业基建设施不足

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在农业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水平相对较低,互联网技术到目前为止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以及销售中还没有得到广泛运用。由于我国国内区域间经济发展存在差异,大部分区域的农民以及相关人员并不会使用互联网,甚至有些地方还不知道有互联网以及互联网存在的作用和意义。除此以外,由于我国农业信息技术水平对于发达国家而言相对较低,各种智能设备并不能够全部投入到农业生产过程中,使得我国农业发展水平相比于其他国家来说发展较为缓慢。

33互联网农业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为推进农业发展现代化,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一是增强农业从业人员对农业方面的知识;二是采用高端的农业技术和先进的农业管理方式,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但就目前我国的国情而言,农业人员的专业知识掌握较少且素质普遍偏低,接受新型农业生产和销售方式的能力较低,无法将农业知识以及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从而推进我国农业活动的持续健康开展。

34网络农业营销物流平台滞后

就目前而言,我国的农业物流信息平台并不完善,许多产品都找不到适合的销售渠道,从而阻碍了农产品的推广和销售,导致农产品因推广和销售不及时而贬值。此外存在物流公司与网络农业物流信息平台连接不当,导致农产品不能及时送到客户手中的问题,这个问题不仅仅会给客户带来很大的麻烦,而且会给农产品经销商的信誉以及销售产品的质量产生消极影响。

4加强互联网农业发展的措施探讨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发现,我国在“互联网+农业”发展方面存在的许多问题,所以本文将针对上述提出的我国“互联网+农业”发展存在问题,提出加强互联网农业发展的相关措施。

41强力推进网络农业平台建设

积极推进网络农业平台的建设能够加快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但前提条件是我国的农业发展部门需要对农业发展投入大量资金,同时需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农业网络体系,为农民提供获得信息的平台。此外,农业发展部门还需要优化国内网络环境,使更多的人参与到构建网络农业平台的过程中,同时农业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网络农业平台的宣传程度,加强网络信息的安全,使农民以及相关人员能够积极参与到网络平台的建设过程并主动在网络农业平台上发布与农业相关的信息。

42加强网络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国家需要加大对互联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资金,在农产品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引进先进的农业知识和技术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其次需要增强我国农业技术的创新能力,同时运用新技术设备,为我国农业发展打下基础。

43努力培养网络农业技术人才

为了我国促进农业现代化,需要培养出在网络技术和农业生产和销售方面的人才。为了培养此类人才,国家需要鼓励更多的大学开设与农业以及与互联网专业相关的课程加强此类教育,在此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不但需要传授农业以及互联网发展历史和原理方面的相关知识,同时还需要向他们展示“互联网+农业”后发展取得的新成就,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互联网相关的知识和技巧,并利用它促进未来农业的生产和发展。

44全力支持联合经营(例如网站和农场)

利用互联网有关的人员加快和完善我国农产品运营渠道,依靠互联网形成产、供、销三位一体的营销模式,促进“互联网+农业”的顺利开展。此外,农业生产者间需要多方合作建立起农业合作社、农家乐或者是家庭农场,形成规模效应同时农户需要加强与农产品加工商之间的联系,农户通过农场品加工商将原来的农产品加工成各种各样的商品,从而提升商品价值[6]。其次,我国政府需要鼓励互联网营运商积极主动地建立农产品销售平台,实现产品销售网络化,同时农产品经营者需要增强与网络销售网站以及物流运输公司的合作,实现上线下单与下线配送一体化过程。

产业化公司向互联网转型要注意避免两个极端:第一个避免把电商公司做成传统企业;第二个不能轻易一步迈进纯粹互联网的氛围。很多互联网公司都是在融资、烧钱,但产业公司不能这么做,要想清楚自己的优势是什么,怎么借助互联网把优势做大,而不是纯粹烧钱。“互联网+农业”,犹如小马过河,只有不断实践摸索,才能走出概念的喧嚣。

5结论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我国的“互联网+农业”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仍存在许多的问题,此外农业现代化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因此,我国各地方的农业发展部门以及相关农业人员需要依据各区域的实情,担负起本区域农业发展的责任,同时采取积极的发展措施,以扭转和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发展我国的“互联网+农业”这不仅仅能推进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而且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非常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振“互联网+”跨界经营:创造性破坏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5(10):146-160

[2]陈丽,林世员,郑勤华“互联网+”时代中国远程教育的机遇和挑战[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6(1):3-10

[3]黄楚新,王丹“互联网+”意味着什么——对“互联网+”的深层认识[J].新闻与写作,2015(5):5-9

[4]林海互联网是什么样的思维[J].品质,2014(4):85

[5]张亚勤互联网物理化的三个维度[EB/OL].(2016-07-21)[2016-07-27].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727/01/21625579_487625990shtml

[6]小宁互联网能够改变农业吗?[EB/OL].(2013-08-15)http://wwwtmtpostcom/498703html

[7]仇培林,马存斌,王子灏“互联网+农业”推进普惠金融的方式及可行性研究[J].中國市场,2016(16)

[8]张斌,李海燕“互联网+”视角下的农业现代化[J].中国市场,2015(38)

[作者简介]丁冰清,云南财经大学,国际工商学院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金融工程,风险管理以及系统建模。

猜你喜欢
产业升级互联网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