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送中心研究评述

2017-04-06 10:26陆园园吴庆胜
中国市场 2016年50期
关键词:配送中心理论研究

陆园园++吴庆胜

[摘要]配送中心的研究已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其研究目的是为了帮助企业实现物流系统的高效运作、降低物流成本、提高配送效率,文章在国内外配送中心的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已有问题进行检索,找出研究热点,之后对研究热点进行了归纳综述。并且结合现有研究成果,探讨配送中心研究存在的问题,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希望对今后的研究有所帮助。

[关键词]配送中心;理论研究;研究评述

[DOI]1013939/jcnkizgsc201650071

1引言

随着中国零售业的不断发展,为了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的运输配送。物流配送得到了快速发展,作为进行物流配送活动的主要基础设施,配送中心已成为目前我国物流设施规划的重点。配送中心作为物流网络的节点,连接上游的供应商和下游的客户,在整个物流系统中起着神经中枢的作用。其直接关系到整个配送的效率、物流成本以及顾客满意度,将会对企业的运营产生重要影响。下面主要从国内外学者的理论研究成果来评述配送中心的研究现状。

2配送中心文献综述

本文分别从相关文库搜索配送中心,经过对有关论文的筛选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它们研究的内容进行归纳和分析。在表中我们可以知道关于配送中心选址的文章比较多,我们对其中五个热点问题进行综述。

21配送中心选址研究

配送中心的选址分为连续型选址和离散型选址,它们二者有一定区别,在这里分别对它们进行研究分析。

211连续型模型选址

连续模型选址方法的前提条件是不考虑环境、自然因素。主要代表性的方法有:重心法和交叉中值法。该方法优点在于对特定的备选地点的选择不限制,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在单物流配送中心选址中应用较为广泛。

但是,此类方法未充分考虑到自然地理因素和具体实际情况,可能得到的选址位置位于河流、建筑物或其他无法设置的地点,在实际运用中很难找到的最优地点。只能找到一个接近最优的地点。

212离散型模型选址

离散型模型的求解是在考虑实际情况的基础之上。这里主要研究几个典型的模型。

Vlachopoulou[1]在配送中心的选址过程有效地应用了GIS。通过精心研究,他开发出了一个可以把备选位置的坐标进行排序的系统—地理决策支持系统。孙焰、郑文家[2]等提出了两阶段法即将层次分析法和重心法相结合的方法。刘柱建[3]是以费用最低为目标函数建立P中心选址模型,选择适合医药企业的最优配送中心位置。胡云峰[4]从建立成本模型作为出发点,通过医药配送中心 0-1 整数规划数学模型确定配送中心选址的方案。张兰馨、曹瑛[5]分析了医药集团物流配送中心的功能与特点、选址原则及影响因素,并以国内A医药集团为例,利用层次分析法详细分析了选址过程。任路平[6]将复杂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简化为物流配送总体成本的问题进行研究,在最小二乘法原则下对不同的配送点选址问题进行分析,求解了多个配送点选址下的物流服务分配矩阵。

在进行配送中心选址决策时,往往把物流成本最小化和客户对服务的满意度最大化在一起进行多目標决策。截至目前,极少有人研究基于顾客满意度的多目标配送中心选址问题,这应是今后研究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的一个方向。

22配送中心绩效与运营能力研究

李军、史伟[7]根据客户满意度的含义和影响因素,结合物流配送作业的特点和调研数据,建立了物流配送作业的客户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徐嫕珺[8]详细介绍了物流企业的绩效考核指标,包括运输指标、仓库指标、进出口指标、物料计划指标及其他物流考核指标等,结合研究的实际,给出了指标优化与选择的方案。

周泰[9]等将综合集成赋权法与模糊物元相结合、李少蓉等[10]将熵权法与双基点法相结合,分别对物流服务能力的评价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配送中心运营能力的评价体系,其研究主要集中在运营能力的评价上面,体现为物流绩效指标和物流绩效评估方法的研究。国内外对于运营能力评价指标越来越全面,但都有自己的侧重点。在评价方法使用上,大部分侧重模糊综合评价法与层次分析法,这两种方法在物流的研究上具有很大的优势。

23配送中心订单研究

卢子甲等[11]提出遗传算法来实现种子订单分批拣选方法与中点型路径拣选方法的模型,并比较了当拣货路径由S型变为中点型拣货时,拣货路径的变化情况。孙红华等[12]证明了采用订单分批与GA路径优化的策略组合,拣货路径的节约距离最大。万杰等[13]以拣选所有订单的行走距离最短为目标,研究了配送中心内订单分批拣选的优化问题,在订单分批时,考虑了种子订单的选择方法,通过种子订单的有效选取,使拣选总距离得到了明显的优化。李诗珍等[14]构造了拣货作业中订单分批问题的数学模型,在聚类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种相似系数计算公式,并建立了订单分批问题的聚类模型。张安霞[15]从分析汽车销售物流的特点和配送中心的功能、运作流程入手,分析了 Flexsim 软件的功能、特点和建模步骤,建立了订单处理系统的仿真模型。对于订单分批的研究,国内学者主要是采用启发式算法进行研究,采用智能算法的研究较少,主要集中在遗传算法和人工鱼群算法上。

24配送中心拣选研究

朱杰等[16]在物品随机存储清况下分别构建出返回型与S型拣选方式下拣选距离的随机模型。李英德等[17]在穿越策略的前提下,通过分析穿越策略下分区分批拣货时品项间相关性关系的特点,提出基于品项相关性的货位指派优化算法来提高拣货效率。

作为应用最广泛的人至物拣货系统,研究已经相当充分。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企业物流设施设备的不断升级,自动化拣货系统必将成为主流,这部分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所以未来配送中心拣货问题的研究将会趋向于自动化拣货系统。

3结论

配送中心的研究有很多,本文只是对比较热点的问题进行综述,主要是配送中心选址、配送中心绩效与运营能力、配送中心订单管理、配送中心拣选这四方面。选址问题的研究成果比较显著,研究方法比较成熟,大部分是对具体企业进行选址或者是配送中心群进行布局,而订单管理主要关于订单分批问题等。

参考文献:

[1]Maro Vlachopoulou,George Silleos,Vassiliki Manthou.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in Warehouse Site Selection Decisio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2001(71):205-212

[2]孙焰,郑文家基于重心模型和层次分析法的配送中心选址研究[J].物流科技,2009(3):33-35

[3]刘柱建基于供应链的医药批发企业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07

[4]胡云峰0-1整数规划法在医药配送中心选址中的应用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36(6)

[5]张兰馨,曹瑛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医药集团物流配送中心选址[J].物流技术,2014,33(3):336-338

[6]任路平最小二乘法下物流配送中心選址问题研究[J].物流技术,2014,33(12):293-297

[7]李军,史伟物流配送业客户满意度分析[J].工业工程,2007,10(5):127-130

[8]徐嫕珺A公司物流考核指标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3-8

[9]周泰,叶怀珍基于模糊物元欧式贴近度的区域物流能力量化模型[J].系统工程,2008,26(6):27-31

[10]李少蓉,赵启兰基于嫡权一双基点的物流服务能力评价[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0,9(2):37-41

[11]卢子甲,韩义民,张少卿基于遗传算法的配送中心订单拣选路径优化案例研究[J].物流技术,2013,32(9):228-230

[12]孙红华,董慧慧配送中心订单分批与拣选路径优化研究[J].物流技术,2014,33(7):179-183

[13]万杰,张少卿,李立基于遗传算法的配送中心订单拣选优化问题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9,38(5):10-14

[14]李诗珍,杜文宏基于聚类分析的订单分批拣货模型及启发式算法[J].统计与决策,2008(12):53-56

[15]张安霞基于Flexsim 的汽车销售物流配送中心订单处理系统仿真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1

[16]朱杰,郭健,周丽随机存储下返回型与S型拣选路径随机模型的比较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11,23(2):223-227

[17]李英德,鲁建厦,潘国强穿越策略下考虑相关性的货位优化方法[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2,46(8):1424-1430

猜你喜欢
配送中心理论研究
双钢琴演奏心理调控的理论及其实践研究
浅析我国竞技健美操研究现状与趋势
浅议农产品配送中心发展对策
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