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与改进研究

2017-04-06 09:28梁荣彬
中国市场 2016年50期
关键词:电力改进内部控制

梁荣彬

[摘要]随着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变化,电力企业的管理体制也在不断地进行调整与适应。越来越多的企业着重使用内部控制的手段,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做好内部控制与检查、降低运行的风险,来促进企业的健康良好的运转。文章对当前我国电力企业的内部控制现状进行了分析,对现状中出现的困境与不足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电力;企业;内部控制;现状;改进

[DOI]1013939/jcnkizgsc201650165

1内部控制概述

我国在1996年,由会计师协会发布了关于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方面的相关文献。文献中认为,内部控制是审计单位为了保证企业活动有效进行、资料准确、资产完整安全,防止错误、舞弊的现象发生,而制定的相应的程序与政策。在2008年,我国财政部颁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将企业的内部控制主要分为五个主要内容,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内部监督等。

第一,内部环境。主要包括企业的组织管理机构、企业的员工素质、权责划分、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等因素。第二,风险评估。是企业的相关部门在企业运作的过程中,对企业运行潜在的危险进行及时的识别,帮助企业在经营中采取合理的措施来规避风险。第三,控制活动。主要指企业在内部控制中采取的相关措施,通过一定的行为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是整个企业内部控制活动的核心部分。第四,信息沟通。保证企业内部、企业与外部企业之间的信息畅通,建立相应的信息反馈、收集制度保证内控工作的有效性开展。第五,内部监督。企业建立对控制活动的监督检查,在企业的发展战略、组织机构、经营活动等有较大的调整与变化时,对企业的运行实施有效的监督检查。

2当前电力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

21内部环境现状

近年来,电力企业伴随着电力行业的改革,在运营管理中也做了相应的调整与改变。但是在当前大部分的电力企业中,还是执行着以往较为粗放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并且由于企业长期处在垄断经营的地位中,并没有就人事管理问题与企业建设需要进行长期有效的规划。另外,员工的风险意识较为薄弱,多数员工缺乏较强的风险管理意识,只是简单的按照上级的指令去做,没有真正理解风险控制对企业管理中的意义。还有多数员工认为风险控制与风险管理,是财务部门、相关管理部门、审计部门相应的权限与义务,和自己没有太大关系。

22风险评估现状

一般来说,电力企业的风险评估主要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预警、风险报告等几个方面的内容。目前大部分电力企业虽然在风险的预测、评估、分析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是还没有将风险管理上升到战略的高度。虽然电力企业在业务流程、财务管理中,采取了一系列的风险控制措施与制度,但是仍有大部分企业的风险评估工作并没有发挥较好的作用。大部分电力企业没有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部门,导致组织体系与岗位职责分解不清晰。

23控制活动现状

在电力企业的风险控制活动中,依然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目前大部分电力企业的管理人员主要由上级来任命,极易造成管理人员只对上级领导负责,而对下属员工关心不够的现象,并且基于目前人事管理制度,经常造成激励制度不能真正的作用于企业的运转。

24信息沟通现状

信息沟通是企业正常运营的必要工作,是企业获取情报信息进行控制管理的重要依据。大部分电力企业的业务复杂、人员组织庞大,因此各个业务部门之间的信息有效传递非常重要。目前,在大部分电力企业的信息管理架构中,各个部门之间、部门与领导之间没有建立一个畅通的沟通渠道。各个业务部门没有互相之间的业务沟通,使信息的有效性受到较大的影响。

25内部监督现状

在大部分电力企业,各个部门、企业建立的内部审计监察机构,并没有发挥实质性的作用。审计监察部门不是主动对企业运营管理状况进行监督,而是被动监督,审计委员会的会议也流于形式。虽然企业鼓励员工的行为端正,对不诚信的弊端行为进行举报,但是没有建立一套公开、公平、公正的企业文化环境与制度保证。

3电力企业内部控制现状问题的改进对策

31创建良好健康的内部环境

企业应当根据其长远发展目标,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开发制度。电力企业作为一个科技型的产业,应当在企业中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不断提升员工的技能,定期进行岗位培训,使之适应企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除了考虑企业岗位应当掌握的技能外,还应做到将岗位技能培训和员工的兴趣结合,根据员工对于自身发展的规划,提供多样化的差异培训,將企业的需要和员工的愿望进行融合。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和需要的人才层次,建立岗位说明指南,为员工的录用、培训、提拔和晋升提供依据。在人员的晋升管理中,创新晋升渠道,同时做好工作能力和效率核定和评价,鼓励进行公平竞争,敢于提拔具有创新能力的年轻高素质人才。

32完善风险管理

健全风险评估、风险识别、风险应对等机制。由风险管理部门总体负责风险评估,对企业运行中的战略制定、市场经营、财务运作和法律等内容进行全面的分析,重视以权谋私、舞弊行为、欺诈等不符合企业管理规定的行为风险评估。风险管理部门制定全面的风险识别方法和流程,对于企业中普遍存在的风险制作清单,督促各部门进行风险管理自查。然后根据风险清单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明确指出哪些情况的出现会导致重大经营风险。确定重大风险出现后的应急预案和分级保障预案,且预案中应当明确指出对应的责任部门。

33强化控制活动

设置全面、公正、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评价体系,对员工在一定周期的工作表现进行科学的评价,后期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正向激励奖励或是反向惩罚等。绩效考核指标评价体系可以较好地提高员工工作的主观能动性与工作效率,为完成企业长远战略目标的实现服务。另外,全面预算体系可用于进行权利协调和责任约束的企业运行机制,是企业进行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预算管理将企业的内部发展趋势,和企业外部的市场环境紧密联系起来,不同的市场环境和行业趋势变化,使得企业选择对应不同的预算管理体系和制度建设。因此,预算管理的设计和实施,也应当结合行业背景和市场环境。

34丰富企业信息沟通渠道

第一,领导层应建立自下而上的反馈沟通渠道,及时了解企业各方面的运行情况。对于提出建设性和创新性的意见的员工,给予与贡献值相对应的奖励,才能激发员工的沟通热情。第二,企业各部门之间建立高效的信息共享,有利于提前制订作业计划并提前采取措施,也能加强各部门间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另外,可以利用各部门间的相互制约关系,改善内部控制的落地实施。

35强化企业内审工作

内部控制是审计监察工作的主战场,而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内控队伍的实际操作。因此,首先要强化内控队伍素质,优化内控人员的知识结构与业务结构,强化审计队伍自身的职业道德,通过不断培训与学习提升内控人员的业务能力。工作能力与业务水准相对较高的内控队伍,可以将企业的经营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审计监察结果迅速反馈到决策层与经营层中。此外,内部控制的环境在不断变化,审计工作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变化,审计监察部门要定期评估内控制度的有效性,对内部控制中的缺陷与漏洞进行重点分析与防范。

4结论

内部控制对于电力企业的健康运营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关于内部控制的研究至今仍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更好地适应市场机制,完善内部控制,是各个企业包括电力企业需要不断研究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汤玲我国电力公司的内部控制现状分析与改进策略研究[J].科技资讯,2015(35)

[2]刘春燕对×电力公司内部控制改进的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3

[3]李小光基于ERM下的风险评估技术与应用研究[D].长春:长春理工大学,2010

猜你喜欢
电力改进内部控制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