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混合教学模式在高等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

2017-04-06 15:08
中国市场 2016年50期
关键词:混合教学翻转课堂互联网+

[摘要]混合教学模式以其弹性、灵活的学习方式引起教育界的普遍关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更是为混合教学模式在高等教育中应用创造了机会。但混合教学模式在应用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阻碍了其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发展。文章在对以上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教师和学生是混合教学模式改革的关键因素,校园网络、教室等是教学改革的基础条件,对促进混合教学模式在高等教育中的广泛应用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互联网+”;翻转课堂;混合教学

[DOI]1013939/jcnkizgsc201650195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传统教学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MOOC与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随着计算机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逐渐成熟,新型教学模式以其弹性的学习安排,可以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创造力和主动性等优势得到广大教育专家的支持,在高等教育领域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单纯的网络学习在学习组织、管理以及评价等方面不宜控制,因此“MOOC”模式在传统的高等教育领域受到一定的限制。如何应用互联网技术,彻底转变教师主导的传统教学模式,将在线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较好地结合,实现优势互补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1混合教学模式的基本要义

混合教学观念是在混合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目前国际上对混合教学模式没有统一的定义,比较经典的看法有:“教育学家HarviSingh和Chrisreed从学习灵活性的视角揭示了混合学习的本质,混合学习注重应用“恰当的”教学技术与“恰当的”个人学习风格相匹配,以便在“恰当的”时间将“恰当的”技能传递给“恰当的”人。Driscoll认为,混合学习是为实现某一教学目标,取得良好的学习或工作效果,在学习过程中或是结合Web技术,或是结合多种教学方式和教学技术(或非教学技术),或是结合任何形式的教学技术与基本面对面的教师教学培训的方式。

国内资深教育学家何克抗教授认为:“混合学习(Blending Learning)就是面对面的课堂学习(Face to Face)和数字化学习(Online Learning或E-learning)两种方式的有机整合。其根本之处在于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可见,混合教学模式有两个重要的环节:在线学习和课堂学习。混合教学模式中,学生首先要完成对基本理论知识的在线学习,然后由教师组织课堂讨论、案例教学,实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内化和升华。因此如何组织好在线学习和课堂学习是混合教学的关键。

2混合教学模式在高等教育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1基于校园网的数字化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问题

混合教学模式的实现离不开网络在线学习这个重要的环节,这就为校园网的数字化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部分学校实施数字化教育教学的网络基础建设已经完成,并且搭建了满足学校教学情况的网络教育管理平台,已经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大部分学校并没有实现随时随地通过无线网络登录学校网络教育管理平台的要求,而这正是实现混合教学模式的物质基础,制约着混合教学模式在高校教学中的推广应用。

22传统的教室难以适应混合教学模式的个性化需求

在传统的学校,所有的学习形式都是大组的讲授形式,需要的是蜂窝式的教室。应用于混合教学的教室在这方面有根本性的不同,它们需要满足不同类型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因此学习空间的组合本质上是分散的,更加侧重于学生,需要满足学生的小组式学习需要,既要求空间的相对独立,又要求空间的联系与沟通。而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教室,均是传统的教室,学生注意力均在单一的教师课桌上,很难满足混合教学的多元化教学形式的需要。

23现行的课程设置和教学管理制度与混合教学模式不匹配

现行的课程设置和教学管理制度均是以传统教学模式为基础设置的,比如检查学生的出勤情况,听查课制度等,这些都是保证传统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却是阻碍混合教学模式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这种环境下,学生疲于上课,一、二年级学生每天可以达到6~8节课不等,三、四年级学生也在4~6节课。学生的时间被严重占用,很难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学习。

24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师心中根深蒂固

现在在高校教育中,大部分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案等均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准备的,而混合教学模式的采用将会使这些内容进行根本性的变革,这对教师来说,既是机会,也是挑战。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改革有成功也有失败。如果教师采用混合教学模式,不仅要重新修订教学内容,而且还要付出更多的课下辅导时间,这样的辛苦和付出却面临着学校和学生是否认可的风险。因此从博弈的角度来看,教师的最优策略是不改革或者成为改革的追随者,这正是阻碍混合教学模式在高校教育中推广应用的重要原因。

25缺少学生的积极参与与配合,改革缺乏动力

学生多年“填鸭式”学习习惯已经形成,这严重影响了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而在混合教学模式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教学效果的实现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现在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为教学模式改革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阻碍了混合教学模式的实现。

3混合教学模式实施的对策

31加强高校数字化网络建设

目前高校网络化建设已经能够满足传统教学模式需要,多媒体教学已经基本实现。混合教学模式中,弹性化、个性化学习模式要求学生在学校内可以随时随地利用网络教学管理平台学习。因此,学校应该加强校园内无线网络和教学管理平台建设,为混合教学模式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32改变传统教室的布局

与其说是传统教室的变革,不如说是千篇一律的教学环境的改变。为了适应混合教学模式,学校应该建设更多的个性化教室,满足不同教学模式的需要。这种变化可以通过改变教室的空间结构、教室内的家具类型及摆放形式等实现。个性化的教学环境將有利于开拓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实现混合教学模式的目标。

33改革现行的课程设置和教学管理制度

严格的课程设置和教学管理制度有利于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却不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违背了教育的初衷。弹性化的混合教学模式可以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更好地实现教学效果。混合教学模式的实现需要高校教育从专业课程的设置,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考核方式的改革等方面进行根本性的变革。

34激励教师积极推进混合教学模式发展

教师在传统教学模式中缺乏教学的积极性,渴望改变,但是由于担心改革之后,付出了努力,却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引起学校和学生的不满,而踌躇不前。因此我们应该从物质上和精神上采取措施激励教师进行混合教学模式的改革,改变现行的教师考核制度,使教师放下心理负担,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改革中,成为混合教学模式发展的真正推动力。

35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逐渐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在混合教学模式中,学生是主体,是关键因素,缺乏学生的积极参与,混合教学模式目标很难实现。而学生“填鸭式”的学习习惯是长期形成的,很难改变。因此应该从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逐渐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比如,可以通过学习环境、学习内容的改变,利用弹性化学习制度逐渐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主动寻求知识,实现“饥饿式”学习。

4结论

混合教学模式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已经很多,这些研究多是集中在某些具体课程的研究。而本人认为,混合教学模式改革不是一两门课程的改革,而是教学模式的根本性变革,是“互联网+”与教育模式的高度融合,只有其普遍推广,才能有效地提高我国高校教育教学质量。而这其中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教师和学生积极性是改革的关键点,教学环境、教学制度、网络条件是教学改革的基础条件。因此激励教师和学生教学改革积极性,为混合教学模式创造必要的基础条件是我们目前教学改革的重点工作。

参考文献:

[1]何克杭从混合学习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4(3):1-6

[2]黄荣怀,马丁,郑兰琴基于混合学习的课程设计理论[J].电化教育研究,2009(1):9-14

猜你喜欢
混合教学翻转课堂互联网+
大班教学环境下基于SPOC的混合教学设计与效果分析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