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的“软抵抗”现象透析

2017-04-06 15:25严雄飞雷莉
中国市场 2016年50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现象大学生

严雄飞++雷莉

[摘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各种“软抵抗”现象合力作用是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的真正原因。为化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软抵抗”现象,应实行一把手工程、一票否决制,要坚决制止压缩课时问题上的变相赎买政策,要规范高校自主办学行为,坚守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阵地,要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责任意识,营造重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舆论氛围来予以解决。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软抵抗”现象;大学生

[DOI]1013939/jcnkizgsc201650222

1引言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教育体系中特殊的必修课程,从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到课程学分设置,从教材编写到教师培训,从教学效果到管理机构设置等,无不受到中共中央决策层及教育部等各级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尤其是“98方案”“05方案”的相继出台,更是体现中共中央最高决策层的意志及重视程度。可以说当前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受重视程度最高的时期,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际教学效果却与全社会对其育人效果的期望值有较大的差距。很多人习惯性地抱怨、指责,并归咎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似乎仅仅是因为其不作为或不够作为而导致的。事实上,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的真正原因,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各种“软抵抗”现象合力作用的结果。对此值得加以关注与研究。

2思想政治理论课 “软抵抗”现象及原因

21高校管理干部中存在事实上的“软抵抗”现象

一些高校管理者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清,深度不够。在潜意识里面总或多或少地存在着重专业教育,轻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现象。虽然现在公开否认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殊地位的人不多,但一些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中却较普遍地存在。有的人错误地认为这类课程课时可多可少。因此,以各种名目轻视、抵制思想政治理论课,变相地压缩思想政治理论课课时。如有的以人文讲座代替“形势与政策教育”;有的以创新班、中外合作办学为由,减少思想政治理论课课时,随意合并或减少课程门数,甚至有的未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有的以加大实践教学课时为由,变相地压缩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时;有的以大教室少排课困难为由,将大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安排在7~8节、晚上和星期六等教学效果较差的教学时段。教师编制普遍不足,教师承担的课时量太大,课堂过大等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现象存在。

一些高校管理者在课程设置中的“软抵抗”现象。一是以加强实践环节的名义,变相减少学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计划学时中一部分称理论学时即课内学时,一部分称实践学时即课外学时。由于实践学时既没有拨经费,也没有安排具体的实施时间安排和场所,致使实践学时成了无法落实的空学时,也就是说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被以实践学时的名义足足压缩了96学时(见下表)。

二是以国际合作班和创新班,以与国际接轨或创新教育等名义变相减少学时,甚至有的未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有的甚至就只开设1门政治综合课程48学时,缩减学时83%以上。以笔者在网络上收集的两个高校的课程设置为例。如广西某高校制订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计划》中竟然没有设置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某山东某高校制订的《经济类本科创新实验班培养计划(暂定)》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都设置为32学时,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理论概论为48学时,三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减少学时达72学时。

22高校教师中存在事实上的“软抵抗”现象

调查显示,有的教师存在饭碗思想、放纵应付思想、随大溜思想、无可奈何的思想。每学期要承担近十个课堂、300~400学时的教学任务,加上往往实施大班教学,有的课堂甚至多达6~7个班,这种大呼隆式的课堂教学除了灌输外,很难开展讨论和相互交流;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正在成为教师队伍的主力军,提升青年教师的素质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和教书育人水平的任务十分紧迫。

23学生中存在的“软抵抗”现象

很多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采取轻视甚至抵制的态度。通过对在校大学生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跟踪调查,发现思想政治课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逃课、旷课、睡觉、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等“软抵抗”现象比较严重。

据调查大学生中愿意认真听政治课的仅占194%,90%的学生认为现行政治课教材可读性不强,都是说教,不想读;而高校思想政治课青年教师中,839%的教师觉得被学生轻视,892%的教师认为被社会轻视,近四成的人无法坦然承认自己的职业。

由此可知,多数大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了解的程度和所持的态度相对乐观,对政治理论教师专业理论素养深厚、幽默风趣的教师偏爱,更容易接受开展课外学习及社会实践活动的政治理论教学方式。对开设思想政治课的意义在于进一步提高大学生自身修养和提高大学生理论水平也有一定的认识。但还有一些同学普遍认为学习思想政治理论仅仅是为政府、为某个政党或集团的利益而强制学习的东西,所以很多是心有旁骛的。政治理论课后很少自学,考试前才临阵磨枪,对课程的学习满足于应付考试、拿学分,自己也理直气壮地认为就业压力大,应该多在考级、考证上下功夫。也有一部分大学生直接选择逃课或者上课睡觉,在高校中不尊重、归罪迁怒思想政治课授课教师的现象时有发生。更令人深思的是,不同政治面貌的大学生在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对待政治课及其授课教师的态度上并没有显著区别。

此外,在社会生活中也存在着许多“软抵抗”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当人们问你从事什么工作、学什么专业时,一旦谈及政治课、马克思主义之类的词句,人们对从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研究、读马克思主义专业的人们都会感到诧异或视为另类似的。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人们形成的政治课是副科或副课的认识,高中过早的文理分科,使很多学生形成了对政治及政治课一种莫名的抵触情绪。加之,大学教育与高中教学内容的一定程度的重合使大学生们对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因似懂非懂而缺乏学习动力,从某种程度上強化大学生们的这种抵触情绪。

正是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各种“软抵抗”现象的合力作用,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教育教化功能未能充分地显现出来。

3化解思想政治理论课“软抵抗”现象的建议

31实行一把手工程,考核中的一票否决制

依据《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暂行)》,定期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督察或评估,坚决纠正变相缩减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门数及学时等不良行为,把督察或评估结果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价体系及评优体系并实行一票否决。

32规范实践教学环节,坚决制止对学生课时,对老师课酬照发的变相赎买政策

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有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能参与其中,通过课堂参与和社会实践,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对理论知识,培养分析和判断问题的能力,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应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课时落实与检查,制订科学的实践学时实施方案,将实践学时真正落到实处,让学生真正受益。

对实践学时实施情况实行严格的考核制度。只有完成了实践教學任务并达到相应的质量标准,考核合格后,才能给学生记学分,给老师计算教学学时。只有通过核定,才能拿到相应的实践学时的报酬。

33规范高校自主办学行为,坚守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阵地

对于学校开展的创新班等所谓的自主改革行为,应提出指导性意见,尤其是不得随意合并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学时设定也应该有一个最低的控制标准,以此约束高校对待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不当行为,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良性发展。

34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政治觉悟,增强教师的责任意识

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仅只是一种教师职业,更多的是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应有的政治道德操守的重任。大家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正人先正己的道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做到真学、真信、真懂、真用,才能用真理的力量和人格的力量感染人、教育人、塑造人和鼓舞人。

35营造重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社会舆论氛围

全社会都重视和关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各级主管部门要齐抓共管,高校要全员育人。只有形成这种合力,才能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摆脱这种单线坚守、单兵作战的窘境。更重要的是摆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艰苦努力被有形无形的社会力量和生活环境所无情抵消的困境,即所谓的“5+2=0现象”(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五天的苦口婆心的教育,学生在社会上两天就会让老师的努力统统归零)。

参考文献:

[1]陈福生扎实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N].光明日报,2015-06-07

[2]李敏.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吸引力研究述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2)

[3]关凤利推动五大发展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N].光明日报,2016-02-25

[4]张梅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吸引力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12)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理论课现象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猜谜语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