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的班集体建设

2017-04-10 15:46范翠萍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30期
关键词:班集体建设积极心理学德育

摘要:班集体建设是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德育是小学教育的核心,因此,在全面推进小学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必须重视班集体建设,注重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和综合素质。积极心理学是一种以研究人自身积极因素为重点的科学,倡导心理学要善于挖掘人的美德和善端,运用积极的心态处理心理问题。在小学班集体建设中将积极心理学理论作为根本指导符合德育教育要求,而且能够通过激发学生的积极力量和优良品质增强班集体建设的有效性。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班集体建设;德育

G625.1

班集体建设是小学教育中班级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德育教育的永恒话题,通过有效的班集体建设能够增强班级凝聚力,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为班级管理工作以及德育教育的有效开展营造良好的氛围。为了提高班集体建设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要认真分析和研究积极心理学理论,将关注点放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良好心理状态的塑造上,从而促进个人和学生群体的发展与完善,切实有效地进行班级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小学生健康茁壮成长。

一、积极心理学理论内涵及其指导意义

1.积极心理学理论内涵

积极心理学是一种将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作为主要研究内容的科学,将人自身的积极因素作为研究的重点,倡导心理学必须将人的潜在力量、美德以及善端作为根本出发点,在处理多种心理问题和心理现象时要运用积极的心态,正面积极地进行问题解读,从而最大化地唤起人内心的优良品质和积极力量,并使其成为挖掘个人潜能的推动力。积极心理学将良好的心理健康和状态作为主要的关注点,能够有效促进个人、群体以及整个社会的发展和完善。在这一点上,将积极心理学作为理论指导,将积极心理学内涵与小学班集体建设融合起来能够为学生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和班级氛围,使得学生保持积极的情绪和乐观状态,从而能够全面推进班集体建设,切实践行小学德育教育工作,让学生在积极和成功当中感受团体的力量和班集体的温暖,促进学生全面综合发展。

2.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指导意义

在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下进行小学班集体建设对于学生以及小学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重视发挥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价值,将其理论内涵渗透到班集体建设工作当中来。第一,保障学生心理健康。受到家庭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不少小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一定问题,缺乏积极的心理状态和情绪,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在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有效沟通的方式来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使得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班集体建设中来,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第二,确保班级正常运转。班级的科学化管理也是进行班集体建设的重要保障,而教师通过定期对学生展开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则能够有效消除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避免恶性事件,有效维护班级秩序,为班集体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第三,增强学生自我认知。教师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对学生展开心理教育和德育素质培养。有助于加强学生的自我了解,帮助学生弥补自己的不足,有效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得学生在班集体建设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才干,有效提高班集体的整体建设水平。

二、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的班集体建设策略

1.制定恰当的班集体建设目标

在推进小学班集体建设前,首先必须具备明确的建设目标,这是确保班集体建设保持正确方向的基础,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够为班集体建设目标的实现贡献积极力量。在制定班集体建设目标时,要有效落实积极心理学理论内涵,注重发挥积极心理状态和情绪的作用,并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确保建设目标的完整与科学:第一,针对性。班集体建设针对的是一个班级,而每一个班级的具体情况是不同的,那么建设目标的制定就必须具备极强的针对性,除了要抓好普遍性的班级管理之外,还需要保障目标符合班集体建设的实际需求。第二,时效性。班集体建设目标必须采用长短结合的方式,阶段性的短期目标必须突出重点,而长远目标的制定则需要采用分阶段实施的方法,当好班集体建设的基础,并逐步提高要求,从而增强班集体建设的时效。第三,激励性。建设目标必须恰当准确,并根据积极心理学要求适当增加目标的积极性和超越性,使得目标能够对学生起到良好的激励价值,并成为学生共同的认知、情感以及行为指向。第四,時代性。目标必须突出和渗透现代意识,将符合于当代精神的内容放到班集体建设目标当中,例如体现出现代社会公平竞争、效率、法治等观念。第五,积极心理教育性。目标的制定要注重挖掘和增强学生的积极心理力量,在班集体建设中突出心理教育和德育教育,保障班集体建设的正确和积极方向。

2.保障班干部确定的民主参与

班干部的选择如何确定是小学班集体建设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教师需要全面贯彻落实积极心理学理论内涵的重要环节,同时为了营造和谐的班级关系,更是要确保班干部选择和确定的民主性和群体参与性,这样才能够调动起学生整体的积极心理,促使学生为班集体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同时也能最大化的发挥班干部在班集体建设和管理中的作用。班主任要对积极心理学理论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并将其运用到班干部的确定工作中,运用积极的心理学因素强化班级管理,营造民主自由和积极的班集体环境。班集体在形成之初,班主任可以根据个别接触和材料等确定临时的班干部成员,使得他们能够先行负责相应的班级工作,也使得临时班干部能够在班集体建设中发挥优势特长,为全体同学提供良好服务。一段时间后,班主任以及学生都会对临时班干部的表现有充分的了解,同时也有了心目中的班干部候选人。此时,可以有效运用民主投票的方式通过引导学生民主参与来挑选出学生信任的班干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落选的临时班干部,班主任要给予耐心积极的心理引导,避免其产生不良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并鼓励其能够再接再厉,为班集体建设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班级在高度整合后,教师可以制定班干部轮值制度,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平等地获得班级管理的机会,最大化的发挥出学生的积极力量和潜能,发挥积极心理学对班集体建设的推动作用。

3.重视班集体的制度规范建设

任何一个班集体都需要有完善的制度规范作为班级建设的调节器,一方面重视班集体的制度规范建设能够确保班集体建设目标的顺利达成,使得集体的利益和秩序得到有效保障,而另一方面班集体的制度规范建设能够体现出班集体对于每一位学生成员的社会期待,也会对学生的权利义务以及行为方式进行约束和规范。这样的制度规范并不是完全意义的限制学生的个性自由,更多的是保护学生和促进学生的积极发展,它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也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和需要的满足,这也是积极心理学理论的重要内容,不能因为是班级制度的规范就过于呆板和强制。因此,在班集体制度规范建设中,必须坚持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指导,不仅要确保集体目标的实现以及保障集体利益的获得,还需要重视和强化良好班级秩序对于学生个性和发展的保护作用,运用班级规范以及积极的心理学作用有效调节集体与个体的矛盾,使得班集体在积极向上的氛围中得到发展。班集体的制度规范内容要实现多样化,除了要包括社会规范以外,还需要将舆论建设和班风建设纳入其中,潜移默化的对学生的思想情感以及行为方式产生积极作用和影响,形成一种无形的约束力和同化力,这样会使得班集体的制度规范更加完善健全,而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意义和内涵也能得到强化。

4.积极组织和参与班集体活动

集体活动是班集体建设的中介和重要载体,也是强化班级凝聚力的重要活动,在实践活动中能够增强小学德育教育的实践价值,有效突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固有形式,也让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内涵在实践中得以有效发挥。每一个集体都离不开集体活动,缺乏集体活动的班集体建设活动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班集体建设,而且离开了集体活动,会使得学生这一个体无法充分感受到集体力量,不能正确地理解集体和个体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也不会积极主动地为了集体的发展去努力奋斗,那么班集体的整体凝聚力是不可能形成和发展的。因此,班集体在组织完成后,最为迫切和关键的是组织丰富多样的集体活动,并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为班级集体活动赋予积极的意义和高尚情趣,形成一种积极融洽和乐观向上的班集体心理氛围,增强学生参与集体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得学生自觉地在集体活动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班集体建设和发展付出更多的努力。在班集体活动当中,教师要善于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启发和引导,从而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主体意识,使得每一位学生的价值都能得到发挥,同时也能够在实践当中验证积极学理论的意义,以便在班集体建设中更好地发挥积极心理学的作用,为小学德育教育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三、结语

积极心理学理论在小学班集体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一种先进的心理教育理论,能够有效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保障学生的积极情绪和心理状态,将其作为班集体建设的指导理论能够提高班集体整体凝聚力,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进一步推动小学德育教育的发展。因此,班主任教师要注重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对积极心理学理论进行认真学习与分析,在班集体建设中注重学生积极心理的塑造,使学生能够运用积极思维和行为促进班集体建设。

参考文献:

[1]朱磊.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集体管理中的运用探析[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2,(11):50-52.

[2]任亮宝.积极心理学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渗透[J].黑河学刊,2015,(9):33-35.

[3]李青.有效运用心理学做好班级管理工作[J].读与写,2015,(10):69-70.

[4]陈红.运用积极心理学推荐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8):18-19.

[5]刘平.给班级管理注入积极心理学因素[J].教育研究,2014,(8):252-254.

作者简介:范翠萍,女,1968年11月,廣东省惠州市,大专学历,小学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小学德育研究。

猜你喜欢
班集体建设积极心理学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中的应用研究
浅析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活中的运用
职校生积极心理导向的体验式活动班会创设研究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忽视也是一种爱
高校班集体建设的实践研究
温暖童心,让孩子恋上新家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