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诵读和初中语文教学的融合探讨

2017-04-10 00:43杜琳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30期
关键词:国学经典诵读初中语文

杜琳

摘要:国学经典中蕴涵的传统美德,能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的人格,提升学生的素养。如孝亲敬长、诚实守信、谦恭有礼等。同时,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也能使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国学从根本上是教育人们如何做人,如何安身立命。如《论语》《孟子》,按梁启超的说法,“是两千年国人思想的总源泉,支配着中国人的内外生活。”台湾著名心理学家杨国枢认为,以儒家文化为基底的中国文化其实是塑造中国人心理和行为非常重要的精神资源。本文就国学经典诵读和初中语文教学的融合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国学经典;诵读;初中语文;教学

G633.3

一、诵读国学经典的意义

1.国学经典诵读,有利于培养孩子高尚的品质

国学可以提高孩子品质,比如,《弟子规》是一本很好的育人教材。它告诉我们从小就要做到“首孝悌、次谨性、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才学文。”这些基本人做人处事的道理,同时说明学知识之前,首先要学会做人。我利用课余时间让我班的学生诵读,并按其中的道理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比如,有的孩子特别聪明,可就是不爱护书本,一本新书在手里几天就变得又脏又乱,究其原因是他经常、乱拿乱放,可以让他背“列典籍、有定位,读看毕、还原处。”不光要能背,还要能讲出这句话告诉他的意思,从此他就“照章”行事,每当有学生出现乱丢乱扔现象时,我就让全班孩子将上面那一句背给他们听,这方面的坏习惯就渐渐改掉了。当我们的孩子坐姿站姿不正确时,我就让他们背诵“步从容、立端正……”;当我们的孩子过分讲究吃穿时,我会让他们时时以“以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提醒自己。经过两年的诵读实践,我发现,我班的孩子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与同年级孩子确实有不同之处,得到学校一些老师的认可,还得到家长们的支持和赞同。不同的读物里面有不同的知识,能懂得许多课本上或家长老师讲到的之外的道理。

2.国学经典诵读,可以增加识字量

诵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声律起蒙》等经典,可以明显、快速地增加识字量。比如我班的孩子通过诵读《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等,一学期下来即认识近三千个汉字,在我班诵读国学经典两年,即可自然轻松认识一两万汉字,自然为孩子阅读其他书籍时扫清了许多字词障碍。

3.国学经典诵读,可以提高孩子的文化素养

如今,外来文化、网络文化等所谓“流行文化”对孩子们的影响越来越大,不少孩子不但在文化素养方面出现严重“营养不良”,还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浮躁、自私、好逸恶劳等不良心态。我班过近两年时间的探索和实践证明,通过经典文化的诵读,可以大为提高孩子文化知识素养,我觉得国学经典诵读给学生带来最大变化的就是语文能力的提高。说简单点就是听说读写能力的飞速提高。以前我们在教学一首古诗时,通过读、想、画等许多方法,都难以让学生学懂,现在一接触到古诗词,孩子们只需在反复诵读、吟诵中的过程中,就大体能把握诗的大意,能区分诗的题材,还能轻松的找出韵脚字、划出诗词的格律等,有时还能了仿着写一些小诗。比如说在学了《静夜思》一诗后,孩子们三三两两在一起作了首打油诗:“床前明月光,小弟喝鸡汤。喝了一大碗,尿了一裤裆。”孩子们写完后交给我一看,当时有些生气,我觉得他们的语言有些不文明,但作诗的孩子却理直气壮地说:“我这首打油诗虽然读起来不很文雅,但它不但押韵,而且还是讲究格律的。”细想也是,只要孩子们敢说敢写,只要我们给他们正确地引导,他们的佳作总有一天会出来的。还有,我班的孩子学习了《笠翁对韵》以后,他们明白了对联的特点,掌握了贴对联的方法,随便一幅对联,他们一眼就能分出上联和下联。我想孩子们这些能力的获得,应该归功于孩子们长期诵读经典的结果吧。

二、国学经典诵读和初中语文教学融合的有效措施

1.加强开展各式各样诵读国学经典的活动

只有加强开展各式各样诵读国学经典的活动,才能够将国学经典诵读和初中语文教学融合,促进初中生健康身心发展,更好地开展诵读经典的教学活动,刚好地将国学经典诵读的吸引力展示在初中生们的眼前,激发初中生参与诵读经典活动的热情,还有利于培养初中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2.实施有效的语文教学方法

初中生的年龄都比较小,但是在慢慢成长的过程中会逐渐形成自己独有的学习习惯或者是方式,此时教师就不能忽视学生的学习感受。所以,只有实施有效的语文教学方法,更好地将国学经典诵读和初中语文教学融合,要善于让初中生发展自己学习的特点,有效地提升初中生诵读经典的成绩和效果。同时,也能够让初中生得到更多的认可,以及提升自身的自信心,对整个初中语文教学的教学质量也有促进作用。

例如:初中生在诵读国学经典的时候,教师要善于进行引导,可以采取各种教学方式进行,常见的教学方式有齐读与领读相结合、配乐朗读、自读、古文接龙、轮读、大声背诵等很多方式,教师可以很具初中生学习的特点进行教学方式的选择,灵活运用,强化诵读效果,高诵读效率以及培养初中生学习的习惯,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3.家庭和学校的积极配合

通常情况下,对初中生影响最大,也是对初中生的学习行为以及生活行为最具影响力的就是家庭,初中生的首任教师就是父母。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以及文化氛围对初中生的成长以及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具有实质性的意义。在家庭和学校的积极配合下,可以有效地将國学经典诵读和初中语文教学融合,有效提升初中生诵读经典的成绩和效果。然而,为了让初中生养成长期诵读经典的习惯,不仅仅需要学校对初中生进行良好的教育,同时还需要家庭文化氛围的感染,家庭和学校的积极配合为初中生诵读经典创造出更佳的学习环境,也更加有助于初中生提高诵读经典的成绩。

例如:教师可以布置诵读国学经典的作业,让初中生利用爸妈在家的时候为父母诵读一篇国学经典作品,之后在初中生回家为家长诵读经典作品的时候,家长要给予自己小孩足够的鼓励,帮助他们提升学习的自信心以及兴趣,有效地提升语文学习的成绩。

三、结束语

经典浸润人生,书香伴我成长。经典诵读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将为我和我的孩子们带来一片生机。只要坚持我们不断努力把经典诵读活动下去,一定会将中华文化传承下去,培养更加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亦园,杨国枢.中国人的性格[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赖相卫.对学习国学经典提高小学生语文水平素养的思考[J].课外语文,2012.18.

[3]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国学经典诵读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吟诵国学经典,提升语文素养
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方式的研究
浅谈国学经典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整合
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