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学科发展历史比较欧美耳科不同流派

2017-04-13 08:10夏寅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17年1期
关键词:显微外科乳突显微镜

夏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耳鼻喉科

·刊首专稿·

追溯学科发展历史比较欧美耳科不同流派

夏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耳鼻喉科

耳科历史源远流长,流派众多,大师辈出。Politzer为现代耳科学创始人,Wulllstein等奠定了显微耳科基石,House创立了现代颅底外科,Fisch建立了侧颅底外科体系。双目手术显微镜(OPMI 1)的发明改变了耳科学的历史,CT、MRI的发明极大地促进了颅底显微外科的发展。

耳科;手术;颅底外科;House;Fisch;比较

夏寅,北京天坛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博士,主任医师。2002-2013年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6年美国南加州大学HOUSE耳科研究所访问学者;2007年瑞士苏黎世大学FISCH耳科中心访问学者;2009年至今担任瑞士FISCH国际显微耳科基金会特聘讲师;2014年北京天坛医院耳鼻喉科。目前担任中华医学会数字医学分会委员、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耳科学组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常务理事(颅底外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耳内科分会常委),中国药学会药物警戒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颅底外科多学科协作组常委兼秘书长,北京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细胞学分会委员;国家、教育部、北京市科技奖励评审专家,国家、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北京市科委、卫生计生委员会、医管局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临床医生杂志》副主编、《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等9本杂志编委;曾承担和参与国家、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10余项课题,在国家级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主编“全国普通高等医学院校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主译专著2部,副主编专著6部。

耳科历史源远流长,耳科手术早已有之,1736年法国Jean-Louis Petit实施了世界上首例乳突切开手术;1800年英国Astley Cooper报道了鼓膜切开术;1845年Gustav Lincke报道了鼓膜置管术和鼓膜修补术;1860年法国Amedee Forget使用圆凿、锤子开放乳突;1873年德国Hermann Schwartze报道了单纯乳突切开术;1893年英国William MacEwen使用牙科机械钻完成乳突切除术;1896年英国Thomas Barr使用电钻完成乳突切除术。

奥地利Politzer(1835-1920)被公认为是现代耳科学的创始人,他系统研究了耳科相关解剖、病理、生理、诊断和治疗及耳科学的历史,在19世纪将耳科学发展成为世界范围内广泛承认的一门学科。1910年澳大利亚Robert Barany首次提出外半规管开窗治疗耳硬化症;1922年瑞典Carl Olof Nyl⁃en首次使用Brinell-Leitz的单目显微镜实施耳科手术;1922年瑞典Gunnar Holmgren使用Zeiss的双目显微镜完成外半规管开窗手术;1929年法国Mau⁃rice Sourdille发明了外半规管二期开窗法;1939年美国Julius Lempert改良为一期开窗术。

现代耳外科学的发展与1953年德国Hans Litt⁃mann和Ernst Zeiss发明的世界上第一台实用双目手术显微镜(OPMI 1)密切相关。OPMI 1显微镜彻底颠覆了以往耳科手术的理念,开创了现代耳显微外科技术的先河,实现了从普通耳科手术到显微耳科手术的转变,世界耳科手术史由此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前OPMI 1期和OPMI 1期。手术显微镜的发明带动了电钻在中耳手术中的广泛应用,从而取代了传统的凿子和锤子。德国Horst Wulllstein和Fritz Zollner共同参与了OPMI 1型显微镜的研制,并于1953年首次提出鼓室成形术五型分类方法,被称之为鼓室成形术之父,从此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手术治疗进入规范化阶段。在耳硬化症治疗进展方面,1958年美国John Shea发明了镫骨切除术;1960年美国Harold Schuknecht发明了镫骨部分切除术;1962年比利时Jean Marquet报告了镫骨足板开窗术。如果说中耳炎手术代表了耳科手术的广度,那么镫骨手术就代表了耳科手术的精度。

美国William House创立了现代颅底外科,被公认为国际耳外科和侧颅底显微外科先驱。OPMI 1型手术显微镜一问世立刻引起House极大关注,他不但远赴德国向Horst Wulllstein学习耳科显微技术,还将手术显微镜引入美国,并邀请Horst Wul⁃llstein赴美讲学、指导工作。难能可贵的是他不但将显微技术应用于颞骨手术,而且将其延伸至颅底手术。他发明了可单手操作的吸引-冲洗器,解决了耳科手术中需要同时进行电钻磨除、冲洗及吸引的难题。1961年他改进了颅中窝入路应用于听神经瘤的切除,使此进路起死回生;1964年他报道了显微镜下经迷路入路切除听神经瘤,大大降低了死亡率。令人欣慰的是,不但全世界的耳科医师都广泛应用此手术入路,而且得到美国神经外科医师的认可,为耳科学界赢得巨大荣誉。William House的另一个突出贡献在人工听觉植入领域,1973年他首次实施人工耳蜗植入,将电极植入耳蜗使聋耳恢复听力,帮助患者获得言语交流能力;为解决双侧听神经瘤(NF2)患者术后听力丧失问题,他推广实施听觉脑干植入(ABI)技术,帮助聋人回归有声世界。同一时期,1967年美国Leonard Malis发明了双极电凝以精确止血,成为侧颅底外科手术基本工具之一;1972年CT的发明、1982年MRI的发明都极大地促进了颅底显微外科的发展。

瑞士Ugo Fisch于60年代中期师从William House学习后,1970年起执掌苏黎世大学医院耳鼻喉科30年,开创了7种切除侧颅底病变的新术式;1970年在Ugo Fisch主导、William House参与下第一届欧洲内听道显微外科年会于苏黎世召开;1988年第一届国际颅底显微外科大会在苏黎世召开,Ugo Fisch、M.Gazi Yasargil和Anton Valavanis牵头组建了国际颅底协会,并出版了《Microsurgery of the Skull Base》,迄今被公认为侧颅底外科奠基之作。1976年Ugo Fisch指导瑞士Bien-Air公司研制耳科专用电钻;1980年报道了镫骨造孔术(缩小镫骨足板开窗直径);1994年发明了全听骨链钛制假体(1996年首次植入);1997年完成世界第一例振动声桥植入手术(VSB)。1998年Fisch国际显微外科基金会(Fisch International Microsurgery Founda⁃tion,FIMF)在苏黎世成立,每年在苏黎世大学解剖学系举行颞骨解剖学习班和颅底解剖学习班,为世界各地培训耳科、侧颅底外科医师。

回顾耳科历史,可谓大师辈出、星河灿烂。客观评价,现代耳科学发端于欧洲,Horst Wulllstein等奠定了显微耳科技术的基石;William House积极学习欧洲,引进消化吸收,并将其拓展应用于颅底领域,创立了现代颅底外科;Ugo Fisch师从Wil⁃liam House,但并不拘泥美国经验,而是另辟蹊径,在侧颅底外科体系的建立方面居功至伟。毋庸讳言,国际耳科流派众多,但以House耳科作为美国的典型、Fisch耳科作为欧洲的典型应该具备一定代表性,分析两家的技术风格十分有趣。如果把耳科学界比喻成武林世界:House耳科像少林派,Fisch耳科似武当派。House风格:名门大派,高手云集,立足洛杉矶,辐射各大洲;Fisch风格:源于House,自成一派,高手寥寥,门徒不多,依托苏黎世,重点在欧洲。House特点:简洁实用,省时省力,易懂易学,便于推广;Fisch特点:精雕细刻,不计速度,追求完美,入门稍难。虽然House和Fisch存在诸多差异,从最简单的外耳道成形术到最精细的镫骨成形术、从最常见的乳突根治术到最复杂的颅中窝入路都有不同的手术方式,但令人敬佩的是二者均自成体系、各树一派。笔者认为不论学习House或Fisch,只要深刻领会,均可受益良多。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期望他们(当然也包括更多的欧美耳科大师)的哲学思想、技术体系等能给我们更多启迪,改变我们的理念,规范我们的技术,提升我们的水平,救治更多的患者。

1 夏寅主译.显微镜与耳科学(显微外科起源).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7月第1版

【总编按语】 本文作者比较全面回顾总结国际耳科主要流派,有一定临床参考价值,国内外耳科学界流派众多、大师辈出。鉴于本期篇幅所限,作者只是将美国耳外科代表人物HOUSE和瑞士耳外科代表人物FISCH两者进行比较分析,在以后的专辑中,我们将对国内名家一一展示比较,陆续对我国老一辈耳科学专家对耳科学发展所做出的杰出贡献进行系统总结,这对我国乃至世界耳科学的发展将会有更重要的意义,回顾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展望未来,希望我国耳科学同道以史为鉴,为提升中国耳科学的发展做出更大的努力。

仅期望本专辑能抛砖引玉,同时欢迎更多的耳科同道参与到耳科学比较研究中,从国内到国际的不同流派,从临床到基础的不同侧重面进行全面系统的比较展示,以此推动我国耳科比较学工作的开展,促进耳科学各分支学科的蓬勃发展。

AReview of the History of Otology

XIA Yin
Department of Otorhinolaryngology,Beijing Tiantan Hospital,Capital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Corresponding author:XIA Yin Email:xiayin3@163.com

The otology has a long history,in that many schools,masters came forth in large numbers.Dr.Politzer was honored the father of modern otology.Dr.Wulllstein etc.laid the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icrosurgery of the ear.Dr.House was the pioneer of modern skull base surgery.Dr.Fisch established the system of lateral skull base surgery.The invention of the binocular surgical microscope(OPMI 1)has changed the history of otology,and the invention of CT and MRI has greatly contribu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skull base microsurgery.

Otology;Surgery;Skull base surgery;House;Fisch;Compare

R764

A

1672-2922(2017)01-1-2

10.3969/j.issn.1672-2922.2017.01.001

夏寅,博士,教授,研究方向:耳外科、侧颅底外科

夏寅,Email:xiayin3@163.com

猜你喜欢
显微外科乳突显微镜
自体延长乳突肌骨膜瓣及骨粉在乳突切除术后修复中应用的长期观察
《用显微镜看大象》
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再植术后中指持续肿胀成功1例
肛门内镜显微外科手术用于直肠少见肿瘤治疗的临床价值
中耳炎乳突根治术的围术期有效护理干预模式分析
改良乳突根治加鼓室成形术治疗中耳炎的手术护理配合
显微外科在口腔医学教育中教学设计与培训时机的探讨
你会使用显微镜吗
延续性康复护理对复杂性手外伤患者显微外科修复术功能恢复的影响
显微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