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7-04-13 07:20
关键词:常态结构经济

季 东

(沈阳工程学院 财务处,辽宁 沈阳 110136)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季 东

(沈阳工程学院 财务处,辽宁 沈阳 110136)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步入新常态后,无论在动力、结构、速度等方面均产生了许多趋向性变化,如何保持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从新常态下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内涵出发,着重阐述了二者间的辩证关系,同时针对我国经济在转型过程中存在的结构性矛盾,提出了对策建议。

新常态;稳增长;调结构;中国经济转型

目前,中国经济已步入新常态,无论在动力、结构、速度等方面都产生了许多趋向性的变化,展现出诸多新特色。新常态下,如何既保持中国经济的中高速增长,又要尽快保质增效迈入中高端水平,已成为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新常态下调结构与稳增长的内涵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在战略性转型的重要节点,且又要面对新常态下的动能蜕变、结构改进、速度变换等诸多压制,如何精准把控调结构与稳增长的内涵,妥善解决二者间的辩证关系,显得极为重要。

新常态下的稳增长,是在有市场需求前题下的增长,是在推进调结构与转方式基础上的增长,是持续提质增效的增长,是推行绿色环保、改革创新的增长。新常态下的调结构,是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内在需求,其宗旨是开创一条结构更加合理、潜能充分释放的成长新思路,以此促进我国经济向结构更加合理、分工更加优化、形态更加高级的进程迈进。稳增长是调结构的基石,能够为其发展构建一个良好的外部经济环境及合理的发展空间,同时提供稳定的基础支撑和必要的要素资源。从长期来看,调结构可以创建出更多的增长潜能,为稳增长持续输入新的生机与动能,二者互为基础,良性循环。所以,要时刻掌控好稳增长与调节构间的辩证关系,下大力气解决“换挡焦虑症”和“增速情结”,利用好增速减缓的契机,多在动能蜕变和结构优化上下工夫,努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以结构完善为契机促进经济朝中高端水平前进。

二、新常态下稳增长与调结构的辩证关系

(1)要加紧有关项目及政策举措的落实,将相关的有益于调结构与稳增长的方法落到实处。近期的国务院经济工作会议,对企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都做了重要部署,如推进“互联网+”、消费减税、债务置换、“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国制造2025”等,都是调结构与稳增长的重要举措。重要的是保障各项措施能够尽快落到实处,从而产生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平稳增长的新动力。

(2)坚定结构调整促进结构性改革的步伐,充分运用改革创新动能。深化改革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源泉,不仅要求政府不断缩减行政审批程序,消除约束市场发展活力的各类桎梏,将简政放权和放管结合不断推向深入。而且要同时推动金融、投融资、财税价格等改革步伐,以期产生累积成效,开释改革红利。同时,开放亦是改革,国家要敞开改革开放之门,在国际合作竞争中不断开拓自身的生存发展空间。

(3)充分展现金融的中心效用。首先,作为稳增长重要支撑的银行金融业要不断施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做到适度的松紧,达成银行贷款与社会融资范畴有序增长,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及调整构建稳固的货币金融氛围。其次,银行金融业要不断改善资源配置,完善信贷结构,提升直接融资比例,减少社会融资成本,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进程。

三、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经济增长方式亟待调整。一直以来,我国经济的高增长过分仰仗资金的高投入及出口贸易。消费的扩张增速迟缓,导致了消费率水平偏低,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再下降。2008年以后,世界各国均暴露出产能过剩的矛盾,其一是外部需求快速下滑,出口对经济的影响力严重弱化;其二是持续的高投资显露出重复建设及产能过剩等突出矛盾,所以,这种依赖高投资、高出口和高积累的经济增长方式愈发显露出明显的不足,有待加以扭转。

(2)产业结构布局失衡。目前,我国第二产业中工业所占比例略高,但第三产业占比偏低。产业结构失衡使得第三产业重组劳动力的能力欠缺,这就使得我国劳动力资源较丰富、成本偏低的比较优势无法展现,更不利于完善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及资源匮乏的比较劣势。在金融危机过后的十几年里,各国的产业结构都在向“服务型经济”加速转化,我国的产业结构也需要调节和升级。

(3)重复建设与产能过剩的矛盾。近年来,我国的投资增速屡破新高,企业生产能力的扩大远超市场所能容纳的容量,尤其是煤炭、钢铁、电力等行业存在着严重的重复建设与产能过剩问题。产能的高速扩张和投资增长,使得制造业和能源原材料部门的生产能力产生大量剩余。

(4)资源环境与产品层次的矛盾加剧。近年来在相关政策的扶持下,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在各地蓬勃发展。但很多企业目前仍无法掌控核心技术,大多处于价值链最底端的来料加工产业,终端产品技术含量低,核心竞争力匮乏,且对环境资源的需求过高,酿成无法逆转的环境污染,放大了环境资源与生产间的矛盾。

(5)自主创新能力差与技术含量低的矛盾。改革开放至今,国家依托引入国外先进技术提升了经济增速,但也提升了我国对外国技术的依存度,造成企业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偏弱、动力不足。伴随着资源环境和能源对经济增长瓶颈制约的深化,特别是国际市场上对商品以生态环境和技术标准为参照的市场壁垒的持续加强,一直以来我国依赖劳动力和产品成本低加入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在不断弱化,所以,提升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增强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是保障我国经济平稳发展的必然抉择。

(6)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的矛盾。近年来,城乡居民收入的差异愈来愈大,两极分化现象凸显。尤其是经济增速放缓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更加巨大,珠三角和长三角等地的企业大多开工不足,使得很多农民工失去就业机会,严重影响了农民工的收入。当前,各国经济都跻身于转型升级和深度调整进程,企业成长所面对的各种约束和压力趋于增强,企业很难在短期内恢复生产,所以农民工收入增加将面临很大难度,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大的状况将逐渐显现。

(7)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一直以来,我国中西部内陆地区与东南沿海地区的成长差异呈逐步扩大趋势。当前,环渤海湾、长三角和珠三角三个经济带核心省份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全国的一半以上,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水平也远超于其他省份。同时,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内部也存在区域经济不均衡的现象。如何缩短地区间经济发展差异,推进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是我国经济稳增长、调结构进程中需面对的另一个重要课题。

四、对策及建议

(1)不断扩张内需力度,推动消费稳步攀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应着力提升居民的消费实力,推动居民消费水平稳健增长,促进经济朝着投资、消费、进出口协调方面转变。首先,要有完备的居民收入分配制度,强化其初期分配的公正性,健全居民收入随经济发展而稳定增长的联动机制,提升劳动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占比。其次,财政应加大对城乡低收入者的补贴额度,提高其收入水平,进而提升消费欲望。再次,深化税收等政策调节性工具的作用。最后,扩大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支持医疗卫生等公共事业的建设,解除消费者的后顾之忧,加大居民的消费预期。

(2)提升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联动作用。经济服务化是全球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我国要制定利于服务业成长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加速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提升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中的占比。首先,要不断修正现行的财政贴补和贷款贴息等专项资金管理,着重扶助直面农村、城乡、民生和生产的服务业等发展的主要范畴及脆弱环节。其次,要不断修订对服务业发展有利的税收政策,逐步降低国家支持发展的生产性服务业(如:物流、节能环保、研发等)的税率,拉开消费性与生产性服务业税率间的差距,同时,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成长,推动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协调发展。

(3)舍弃过剩产能,阻止重复建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首先,应充分利用价格和税收等经济杠杆,抵制不经济项目的投资,舍弃落伍的技术、过剩的产能及由此造成的无效市场供给。其次,运用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扶助传统产业转型,督促其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升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占比。最后,运用财政贴息、加大资金投入量等财政政策,扶助并促进生物医药、新材料和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出更多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4)加快环境污染治理步伐,推动绿色和低碳经济的成长。直面我国高污染、高能耗行业的过快扩张和节能减排压力骤增的现实,国家应选择设置专项节能基金、财政贴补和税制改革等策略,促进资源、能源节俭及扩展环保力度。首先,增加对环境污染治理的投资,扶助节能减排工程建设。同时,不断推进企业节能减排进程,逐步发展循环经济。其次,施行促进高效节能新产品、新技术应用到生产一线及制定节能产品的税收优惠政策,推进节能产业发展。再次,探究施行环境污染税制度及推进新型能源发展的税收制度,勉励绿色和低碳经济的成长。最后,推进资源税改革步伐,提升初级性和资源性产品价格,提高低能耗部门的资源回报水平,进而指引资源重置于低能耗部门。

(5)提高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经济危机往往会蕴含着科技创新,所以我们要抓住机会,不断促进科技革新,培育利于经济平稳增长和结构调整的科技支柱体制。鉴于科技革新蕴藏着高风险和高成本的特点,为了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成长,尽快造就立足于企业和市场的应用体制和技术革新,往往需要政府加大投资力度。首先,政府要采用贷款贴息和风险补偿等方式逐步扩大对科技革新的引领和勉励,保障引领资金投入的平稳性,注重政府投入的典范作用。其次,对高新技术产业提供财政贴息、担保等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引领市场资金进入高新技术产业,以此推动其进步。再次,施行增进传统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政策。为企业新产品开拓和工艺升级提供贴补,引领企业选用新技术和工艺扩大生产。最后,政府要扩大对企业新品创新投资的财税扶持力度,激励企业增加研发开支,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技术革新体制,引领革新要素在企业内部积存,增进企业自主创新实力。

(6)弱化城乡差异,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政府的财政政策要扩大对“三农”的贴补额度,持续修正各项惠农政策和举措,提高农民收入和生存条件的改善,逐步缩短城乡差距。首先,实施政府投资向农业倾斜政策,完善财政支农资金持续增长策略,增进用于改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额度,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其次,修正涉农贴补政策,逐步加大贴补范畴,扩大贴补力度,深化其持续增收的基础。最后,发挥财政政策推动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将其与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使更多的农村剩余人口能够在城镇顺利落户及就业,进而提高其收入及生活水准,逐步弱化城乡差异。

(7)缩小地区间差异,实现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缩减地区间差异促进区域经济平稳发展是经济调结构、稳增长、扩大内需的必由之路。因此,要切实展现财政政策在缩小地区间差异中的主导作用。首先,国家对西部地区要逐步增加财政转移支付额度,尤其要扩大对老、少、边、穷地区的帮扶力度,推动地区间经济协调发展。其次,要不断调节转移支付结构,统一其支付形式,主要实施以专项和均等化转移支付为基准的转移支付制度。再次,提升财政资金的利用效率。要强化对投入老、少、边、穷地区资金的监控力度,保障资金投向的合理性,规避财政资金在使用过程中产生被挪用和挤占的现象,对违法使用财政资金的行为要严厉处置。最后,逐步落实推进区域间协调发展的税收政策,提升经济贫困地区落实惠民政策的保障能力。

[1]盛 毅.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实质与引领新阶段经济发展重点[J].邓小平研究,2015(1):88-96.

[2]邱兆林,马 磊.经济新常态下政府财政支出的就业效应——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系统GMM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5(12):22-30.

[3]宋丽萍,宋宁波.新常态下山东稳增长调结构问题的思考[J].中国统计,2015(10):12-13.

[4]韩宗英.经济新常态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如何协调配合[J].经贸实践,2015(12):47-47.

[5]孙敬延.东北振兴战略下沈阳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对策研究[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480-484.

(责任编辑 祁 刚 校对 伯 灵)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the Process of Chinese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under the New Normality

JI Dong

(Finance Section,Shenyang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Shenyang 110136,China)

In recent years,Chinese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performance.However,after entering the new normal economy,there are a lot of trend changes in power,structure,speed and other aspects,and how to maintain the rapid growth of Chinese economy is an important issue we need to solve.With the concept of steady growth and adjustment structure,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n how to solve the structural contradictions which existed in the process of China′s economy.

new normality;steady growth;adjustment structure;Chinese economy transformation

2017-03-21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点项目(L16AJL006)

季 东(1964-),男,山东掖县人,高级会计师,硕士。

10.13888/j.cnki.jsie(ss).2017.03.010

F120.2

A

1672-9617(2017)03-0339-04

猜你喜欢
常态结构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形而上学》△卷的结构和位置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论结构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论《日出》的结构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